【金榜学案】2020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52贞观之治精练精析 岳麓版.docx
-
资源ID:18997488
资源大小:16.1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金榜学案】2020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52贞观之治精练精析 岳麓版.docx
【金榜学案】2020版七年级历史下册52贞观之治精练精析岳麓版52贞观之治一、选择题1.“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下列与唐高祖有关的是()开通运河统一全国长安称帝重用魏征A.B.C.D.2.“玄武门之变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其发动者是()A.杨坚B.李世民C.房玄龄D.魏征3.“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A.国号B.庙号C.谥号D.年号4.唐太宗以为,隋朝之所以覆亡,是由于“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亲身。因而,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唐太宗的做法讲明他()A.注意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B.以为崇尚节省便可稳固统治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重要性5.(2020·南京学业考)贞观初年,太宗经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A.统一铸造五铢钱B.轻徭薄赋C.废除丞相D.闭关锁国6.(2020·嘉兴中考)唐太宗汲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讲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A.虚心纳谏B.轻徭薄赋C.科举选才D.微服私访7.唐朝时期负责政务的六个重要行政单位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合称“六部,六部的领导机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御史大夫8.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讲:“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羽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科举制度,考试诗赋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9.(2020·汕头学业考)“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度演变B.所有人才从进士科选出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材料二(经唐太宗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贞观初年的什么情况?(2)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材料二中描绘的情况?答案解析1.【解析】选C。此题考察学生的辨析能力。李渊在太原起兵对抗隋炀帝的暴政,并于618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开通运河与隋炀帝有关,重用魏征与唐太宗有关。2.【解析】选B。此题考察基础知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3.【解析】选D。此题考察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4.【解析】选A。此题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唐太宗从波涛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气力的伟大,汲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一系列开通的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5.【解析】选B。此题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贞观可推断材料中的人物为唐太宗,而选项中与唐太宗相关的事件只要B。A为汉武帝所为,C为明太祖朱元璋所为,D出如今清朝。6.【解析】选A。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讲话)导致的结局是“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能够看出由于隋炀帝的暴虐,臣下闭口不讲话,不注重采纳臣下的意见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因而唐太宗虚心纳谏。7.【解析】选C。此题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六部是设在尚书省下分管详细政务的机构。8.【解析】选B。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这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可见,B与题意相符。9.【解析】选C。此题考察学生识记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的意思。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可知,隋唐时期,入朝为官的大臣,即便官职再高,假如不是进士出身,终感觉很遗憾。这讲明进士科在当时很重要,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10.【解析】此题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两则材料把贞观初期民不聊生的局面和其后的盛世局面作了比照,考察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本质的能力,在进行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即可作答。第(2)题可从政治、经济、制度建设、人民的辛勤劳动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社会经济凋敝。(2)唐太宗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利;完善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