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预防.docx

    • 资源ID:18997767       资源大小:17.6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8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预防.docx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一、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人体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上述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均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它可在人群中传播并造成流行。二、传染病的基本条件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衍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下列4个方面。1患者急性患者及其症状(咳嗽、吐、泻)而促进病原体的播散;慢性患者可长期污染环境;轻型患者数量多而不易被发现。2隐性感染者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3病原携带者慢性病原携带者不显出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在某些传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中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4受感染的动物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如狂犬病、鼠疫等,可以传给人类,引起严重疾病。还有一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受感染动物是传染源中的一部分。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染途径。1空气、飞沫、尘埃主要见于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白喉、SARS等。2水、食物、苍蝇主要见于以消化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等。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可以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4吸血节肢动物又称虫媒传播,见于以吸血节肢动物(蚊子、跳蚤、白蛉、恙虫等)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如疟疾、斑疹伤寒等。5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6土壤当病原体的芽孢(如破伤风、炭疽)或幼虫(如钩虫)、虫卵(如蛔虫)污染土壤时,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染途径。3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到达一定水平常,假如又有传染源和适宜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某些病后免疫力很稳固的传染病(如麻疹),经过一次流行之后,要等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才发生另一次流行。这种现象称为流行的周期性。在普遍推行人工自动免疫的干涉下,可把易感者水平降至最低,就能使流行不再发生。三、传染病的特征1、基本特征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每一个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3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经过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特征。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2、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时期: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场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2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场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急性传染病患者度过前驱期后,某些传染病(如麻疹)患者则绝大多数转入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或后遗症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经过基本终止,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称为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等。四、传染病的分类一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能够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1、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粘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以及戴口罩等,能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2、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伤寒、蛔虫病和蛲虫病等。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部分被病原体污染的手可以传播。因而,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经洗净的蔬菜、瓜、果,大力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等,能够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3、血液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是指通过血液或节肢动物如蚊、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包括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主要是通过输入血制品和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的。不使用或少使用血制品,使用消毒彻底的医疗器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虱等吸血的节肢动物,能够预防血液传染病的发生。4、体表传染病:体表传染病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过皮肤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因此又叫接触传染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癣等。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皮肤和体表粘膜,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的。隔离病人,搞好个人卫生,不与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等接触,能够预防体表传染病的发生。二(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8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1、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迫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迫执行。2、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根据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3、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2020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五、如何预防传染病俗话讲:“什么都能有,就是不能有病。“疾病能使人丧失劳动力,使家庭失去幸福。事实上很多疾病,十分是传染性疾病都是能够预防的,而且,人一旦生了病,只要及时、正确的找医生,在医生指导下,也是能够治愈和好转的。在农村,有些人仍相信求神拜fo能治病,有病不相信医生,而是烧香求fo,迷信巫婆神汉,最终耽搁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农民朋友们,千万不要把本人的健康交付给那些虚无飘渺的神仙pu萨。一定要预防疾病,破除迷信。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构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己防病能力。2、加强体育锻炼,加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穿插感染。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注意事项

    本文(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预防.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