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docx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良与创新李映莲宝华学校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的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以实验为主,实验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和精心地设计实验,能使在实验经过中,操作简便安全省时,现象明显,学生容易正确得出结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数是经过千锤百炼,教育教学专家反复论证后编入课本中的,具有权威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实验,从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待改良和创新。为此,本文进行教材实验设计分析,讲明优缺点所在,提出改良方案,进而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改良一、教材中实验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贯穿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全经过。初中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因而,老师要对实验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实验中操作简便易行,更容易观察到现象,更能体会到实验的趣味,能正确的得出结论。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或是操作复杂,或是现象不明显,或是成功率不高,或是不环保。因而,对实验进行改良,重新设计,使之更好的进行实验,使之更简便化、趣味化、绿色化、科学化,是很有必要的。二、实验设计与改良必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做到实验准确,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科学,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实验操作符合。2、简约性原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有创造性。3、直观性原则:实验现象明显,感官性高。4、安全性原则:实验经过安全,不出事故。5、环保性原则:减少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三、实验方案的优化与改良一、有关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着火点教材方案:在500ml烧杯中参加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枯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外表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缺点:教材上的实验易引发意外,且在敞开环境中燃烧白磷,产生大量白烟,污染严重。改良方案:1、取两支枯燥的大试管,分别放入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外表上水的白磷和一小匙枯燥的红磷,分别塞上橡皮塞。2、将上述两只大试管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温度稍高,观察现象。改良优点:安全性好,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且不污染环境。二、关于活性炭的吸附性实验探究教材方案: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参加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轻轻振荡锥形瓶,观察现象。缺点:参加木炭或活性炭后,液体悬浮很多炭的颗粒,呈现黑色,无法观察现象,若要观察红墨水的褪色情况,需进行过滤操作,这就使实验时间拉长,教学效率降低。改良方案:1、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A里,参加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轻轻振荡锥形瓶。2、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B里,参加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轻轻振荡锥形瓶。3、分别对两瓶溶液进行过滤操作,观察比拟两瓶滤液的颜色有何不同。改良优点:1、操作简单。2、现象明显。3、通过比照,更容易得出结论。三、增设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初三学生刚学化学时,往往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感到很神奇,渴望知道为什么?因而,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课时教学目的出发不失机会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走进化学世界时,我先避开书本,通过放录像,让学生了解化学世界的巧妙无穷,并做了几个趣味实验。如“自制牛奶、“白兰地变红葡萄酒等趣味实验把学生引入巧妙的化学世界,并提出一个个为什么,使学生们激发出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同时,我还介绍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联络,使学生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如,在讲乙醇可燃性时,设计补做“烧不坏的手帕,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以增设趣味实验为引导,就使化学这门功课如同一块磁石强烈地吸引着学生。四、开拓第二课堂,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开发家庭小实验新教材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稳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例如,在学习有关溶液的内容时,可设计下列片断:问题情景:“今年初我国很多地区气候严寒,冰雪成灾,小明看见有人在马路上、街道的路面上撒盐,这是为什么?探究活动:将一些碎冰放在100ml的烧杯内,测量温度;再将少量食盐参加烧杯,用玻璃棒搅匀,测量温度。记录并分析现象。通过比拟2次测量所得的温度,学生即可了解参加少量盐能使水的冰点降低的事实,所以撒盐能阻止路面结冰。又如,第八单元课题3中“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由于实验所需时间较长约一周,不能课堂演示,而假如老师事先做好实验学生观察,又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于是,我们就将其改为探究性的家庭小实验,提早一周布置给学生,效果很理想。探究程序如下:(1)提出问题: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2)猜测与假设:铁生锈的原因可能有下面哪几方面: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铁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响;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响生成铁锈。(3)实验探究:设计下面3个实验:在枯燥的玻璃瓶内放入少许生石灰,再放入一根干净的铁钉,加盖密封;在玻璃瓶内放入一干净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冷开水(室温)至浸没铁钉,再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在玻璃瓶内放入一干净铁钉,注入冷开水少许,保持铁钉的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4)观察记录:以上装置放置数日,天天进行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5)解释与结论:实验和中的铁钉均未生锈,只要实验中的铁钉生了锈。这讲明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响是铁生锈的原因,即猜测与假设成立。学生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不仅遭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了探究的乐趣,构成和发展了探究能力,而且也很自然地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水蒸气反响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对铁制品锈蚀的原因和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了更深化的认识。参考文献1、孙旭,黄新阶,化学教育,2007,122、王海燕,教育科学,202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