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代抒情诗词的抒情方法浅识.docx

    • 资源ID:18998342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8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抒情诗词的抒情方法浅识.docx

    古代抒情诗词的抒情方法浅识古代抒情诗词的抒情方法浅识教学参考07210614古代抒情诗词的抒情方法浅识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声也。诗能够言志,抒情诗更充满炽烈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迸发,在古人是颇讲究的,我们不妨把这叫做抒情的方法,本文试图谈一谈这些方法。一、情以物兴情以物兴的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早在几千年前朱熹为(诗经)作传,就阐述了这种方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从根本上讲,无论是喜怒哀乐等人之常情,或者是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感情,无不是客观事物引起人的主观体验之产物。刘勰的“情以物兴,曹雪芹的“由色生情,都是讲客体用于主体而发生感情。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兴的手法。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客观事物使诗人产生新的感情。二是客观事物引发了诗人内心积蓄已久的感情。前者如北宋豪放派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日几时有)。这是诗人面对中秋佳节“月圆“人欢“酒酣的场面,突然想到本人阔别多年的弟弟子由,刹时,一缕离情别绪涌向心头,于是挥毫作诗。这正是客观事物景物使诗人产生了一种离别远怀的感情。还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慈母为即将远行的爱儿缝衣的生活图景,而正是这种客观生活使诗人油然而生一种对母亲的感情和赞美之情。显然,主体诗人体验完全因客观生活图景而生。即情以物兴。后一种情况,如柳宗元的(七绝):“海畔尖山似剑茫,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土。(与浩初上人同看同寄京华亲故)这里很明显是秋天“海畔尖山触动了诗人之乡愁,但秋山与乡愁并无必然内在联络,仅仅是由形体上的联络而起了一种触化剂的作用。还有李白的(静夜思)和柳永的(八声甘州)也属于此类。至于范仲淹之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是从另一方面讲明了“情以物兴手法的运用。二、直抒胸臆古代有一些抒情诗歌,将景物化入诗人的心胸,直接抒发炽烈的感情。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末日,壮怀剧烈,一代悲剧跃然纸上。虽无景语,但垓下四面楚歌之窘境是能够因情想见的。还如辛弃疾的(永遇乐·江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几句,诗人借廉颇之典,抒发本人年逾古稀,但壮志未改的雄心大志。诗中虽无“景语,但诗人白发苍苍,独步北固亭仰天发问的图景如在眼前。像这一类型的诗歌,还有陆游的(示儿),曹操的(龟虽寿)等,感情炽烈,客观景物已化入情意之中,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三、物以情观艺术心理学把这种方法叫做“移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这两句诗,正是“移情方法的形象讲明。“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薛昂夫(送春)客体消逝了,但感情仍存于主体之中。载于主体的感情是有相对独立性的。它不仅反映客体,也作用于客体。“诗人是感情的宠儿。郭沫若语因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把这种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感情现象,概括为“物以情观(文心雕龙)。这在艺术观察和艺术构思中,是普遍存在和广泛运用的。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小枫一夜偷天酒,却请孤松掩醉客。杨万里(秋山)“史恐夜深花睡去,故绕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显然,诗人们把心中的惜别和亲花之情“外射到蜡烛,海棠和小枫之上,因此,他们会悲戚、能睡眠、懂惭愧,成为艺术世界中物化了的感情或转化了的物象。使无生命的物体具有了艺术生命,收到了其妙无比的艺术效果。这种移情的艺术方法,在复杂的艺术创造中还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移情情况。艺术效果更高一着。(红楼梦)中佳句:“冷月葬花魂就包含了双重移情,人为主体,花和月是客体。首先,人之“魂移入“花,于是“花有了“魂,然后,“花魂又移入“月中。于是主体的冰清玉洁之情化入花又化入月中。形象愈加明晰明彻。这种注情于景或传情入色的感情活动,诗人的主导性很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转视物外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抒情作品的意境,其情调是由主体所外射的感情决定的。四、借景抒怀借景抒情之作,颇有代表性的要数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这幅画里面,主体根本没有出现,诗人似乎纯客观地描绘了寒江独钓之景。其实不然,只要细心揣测体味,就会感到一股处于孤寂而又不安于孤寂的谪居之情沁人心脾。这里,主体所载之情化入景物之中,诗人的形象隐在景物的后面。借景抒情作品的特点,就是没有明显的表情之语情语。如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诗人没有直抒胸臆,但号称“一世之雄苏轼(前赤壁赋)语的曹操的伟大政治抱负却溢于辞表。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在这里,景以情观,景由情择,景为情化,正如王国维讲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五、情景交融在形象思维中,主体同客体有时是交互作用的。艺术心理学称主体作用于客体为感情之“外射,而客体反作用于主体为感情的“内模拟。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这种交互作用的极致,则是物我同一。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元人景元启有一道吟梅花的小令,写他在艺术构思之间到达物我两忘或物我同一的境界:“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再山看咱,山妻骂:为甚情挂念?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月色朦胧之中,薄明之窗纱透过疏疏朗朗的梅影,这样别样清佳的景色使诗人如痴如醉,对窗望梅出神,以致引起妻子的嗔怪。其实,诗人进入了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境界,他同梅花已经融为一体了。主客体同一化,有时是整体范围内的,有时是局部范围内的。如(红楼梦)中黛玉的(秋窗风雨夕)最后四句:“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这里客观景物是秋雨滴沥湿窗纱。然而,由于人与物秋风秋雨的黄昏的交互作用,在诗人艺术境界中,主体的泪水同客观雨滴化为一体。雨耶?泪耶?难以区分,也不必区分。还有众所周知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客观景物是雨后日出,情人送别。因而,是“无情中“有情。诗人利用“晴与“情的谐音,因此产生联想;但是从人与物的关系上来讲,二者虽“异质却“同构情人的送别之情有如暖和的阳光,暖人心脾。因而,在诗人的艺术境界里,到达了情与景和谐的极致。进而使诗句千古流传,成为绝唱。?(0721061205)?(0720073131)?(0720072808)?(0720072600)?(0720070943)?(0720070619)?(0720070257)?(0720065942)?(0720065317)?(0720065021)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抒情诗词的抒情方法浅识.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