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作业题.docx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作业题第四章复杂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一、基本要求把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节点电压方程和解算方法;把握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把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功率方程和变量、节点的分类;了解高斯-塞德尔法潮流计算;把握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二、重点内容1、节点导纳矩阵导纳矩阵中的对角元素称为自导纳iiY,iiY数值上等于与该节点相连的所有支路导纳的总和。导纳矩阵中的非对角元素称为互导纳ijY,ijY数值上等于相连节点i、j支路导纳的负值,而且jiijYY=,假如节点i、j之间无支路相连,则0=jiijYY。节点导纳矩阵的特点:1节点导纳矩阵是一个nn?阶方阵。n为电网的节点数不包括接地点。2节点导纳矩阵是一个对称方阵。3节点导纳矩阵具有对角优势,其对角元素绝对值大于非对角元素。4节点导纳矩阵是一个稀疏矩阵,即节点导纳矩阵中有零元素存在。2、电力网络功率方程电力网络方程采用节点电压方程:BBBUYI?=3-1根据节点注入电流和注入功率的关系:*SIU?=?,得到以节点注入功率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BBBUYUS?=?*,将矩阵方程展开为:*1*1*313*1*212*1*111*11nnUYUUYUUYUUYUS+=*212223222122232nnSUYUUYUUYUUYU=+3-2*123123nnnnnnnnnnnSUYUUYUUYUUYU=+n为电网节点数展开通式为=?=njjjijiiUYUS1*,其中i、j=1、2、n。将有功、无功功率分开,得到以节点注入功率表示的实数方程:?=?=njjjijiinjjjijiiUYUQUYUP1*1*ImRe3-33、电力网络节点的分类1PQ节点:已知节点的注入功率SPjQ=+,节点的电压向量UiiU为待求量;2PV节点:已知节点的注入有功功率P和电压大小U,节点注入无功功率Q和电压相位为待求量;3平衡节点:已知节点的电压大小U和电压相位,节点注入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为待求量。又称U节点。4、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运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的核心问题是修正方程式的建立和修改。每次迭代时都要先求解修正方程式,然后用解得的各节点电压修正量求各节点电压的新值。这些修正方程式为:用直角坐标表示时用极坐标表示时2PHNfQJLeRSU?=?PHNQJLUU?=?用极坐标表示的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的基本步骤:1构成节点导纳矩阵BY;2设PQ节点电压的初值()0.10=iU、()0i=0O,设PV节点电压的初值()0jUU=已知、()0j=0O;3求解修正方程式中的不平衡量()0iP?、()0iQ?;4求解修正方程式中系数矩阵的各个元素()0H、()0N、()0J、()0L;5解修正方程式:?-=?UULJNHQP求出各点电压的相位、大小的修正量()0i?、()0iU?;6修正各节点电压的相位、大小,得到各点电压的新值:()()()001iii?+=;()()()001iiiUUU?+=7运用各节点电压的新值返回第3步进入下一次迭代计算。这样重复迭代求解36步,每次迭代都要判定能否知足收敛条件:()?maxk,()?maxkU当条件都知足时,迭代收敛,得到各节点电压的结果;否则迭代不收敛,继续迭代计算。8计算平衡节点的功率和PV节点的无功功率;9计算各支路功率。i三、例题分析1.电力网络接线如图,写出节点导纳矩阵。123y10y12y232.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如图:网络各支路导纳为0.1。试用矩阵分块法计算消去5、6两节点,简化网络的导纳矩阵。并计算节点2、3间支路阻抗。E13.系统接线如图。线路1.0=Xl,10=Xc,1.0=,20PP21=DD,10QQ21=DD。运行条件:1UU21=,01=,15P1=G,求潮流分布,画出潮流分布。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一、基本要求了解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之间的关系、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及备用容量;把握电力系统中各类电厂的运行特点及合理组合、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布;了解负荷和发电机的功率-频率静特性,把握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及二次调整。二、重点内容1、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根据各类发电厂的运行特点可见:原子能电厂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小,因而原子能电厂应当尽可能的利用,让它满发。火力发电厂机组投入或者退出运行的时间较长十几个小时,而且机组频繁的启停或增减负荷既消耗能量又易于损坏设备,因而一般火电厂承当基本不变的负荷。其中,高温高压火电厂效率高,应该优先投入;中温中压火电厂效率低一些,但它的负荷调节能力较强,能够承当一定的负荷变动。水力发电厂机组投入或者退出运行的时间短几分钟,操作简单、灵敏,具有快速启动、快速增减负荷的突出优点。因而水电厂调节能力强,能够承当急剧变动的负荷。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得到结论:枯水季节,原子能电厂、火电厂承当基本不变的负荷,主要由带调节水库的水电厂调节负荷的波峰和波谷的变动;洪水季节,为防止水资源的浪费,水电厂、原子能电厂、高温高压火电厂承当基本不变的负荷,由中温中压火电厂承当调节任务。2、电力系统中有功负荷的最优分配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最优分配的目的是:在知足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的条件下,使系统一次能源的消耗量为最低,使系统经济性到达最优。汽轮发电机组的耗量特性为:2GGcPbPaF+=5-1其中F为燃料的消耗量吨/小时,PG为发电机发出的功率。机组的耗量微增率:dPdF=5-2要实现电力系统中各机组之间有功负荷的最优分配,必须遵守等耗量微增率准则;=n215-3同时必须知足:等约束条件GnGGLPPPP+=21不等约束条件maxminGGGPPP3、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电力系统负荷的变化引起系统频率的变动,而频率变动对系统中的用户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必须保持频率在额定值50Hz±0.2Hz范围之内。对于负荷变化引起的系统频率的波动,系统采用“一次调整、“二次调整、“三次调整进行调频。1系统的频率特性负荷的频率特性反映的是:系统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与系统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5-1所示,系统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随着系统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假如系统频率降低,则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也降低。发电机的频率特性反映的是:在调速器的作用下,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与系统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5-2所示,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随着系统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假如系统频率降低,则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反而增大。PnP图5-1负荷频率特性PnP图5-2发电机频率特性2频率的一次调整针对第一种负荷变动所引起的频率偏移,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进行的频率调整称为频率的一次调整。频率的一次调整是在发电机的调速器和负荷本身调节特性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只能做到有差调节。3频率的二次调整针对第二种负荷变动所引起的频率偏移,由发电机组的调频器进行的频率调整称为频率的二次调整。频率的二次调整是在发电机的调频器、调速器和负荷本身调节特性三者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能够到达无差调节。4频率的三次调整三次调整的名词不常用,它其实就是指:将第三种负荷变动根据最优化原则在各发电厂之间进行分配。三、习题1.两台发电机共同承当负荷,他们的耗量特性分别为:21110014.025.05.2GGPPF+=t/h22220018.018.00.5GGPPF+=t/h它们的有功功率的上下限分别为:120200GMWPMW,220200GMWPMW试求负荷为100MW时,两台发电机组间的最优分配方案。2.系统中发电机组的容量和它们的调差系数分别为:水轮机组:100MW/台?7台,%=2;汽轮机组:200MW/台?4台,%=3;50MW/台?5台,%=3;100MW/台?8台,%=3.5;其它容量汽轮机组等效为1500MW,%=4。系统总负荷为3500MW,KL*=1.5。若全部机组都参加调频,当负荷增加1%时,试计算系统频率下降多少?3.A,B两系统并联运行,A系统负荷增大500MW时,B系统向A系统输送的交换功率为300MW,如这时将联络线切除,则切除后,A系统的频率为49Hz,B系统的频率为50Hz,试求:1A,B两系统的系统单位调节功率AK,BK;2A系统负荷增大750MW,联合系统的频率变化量。4.某电力系统中,与频率无关的负荷占30%,与频率一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占40%,与频率二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占20%,与频率三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占10%,求系统频率由50HZ降到46HZ时,相应的负荷变化百分值。5.某一容量为100MW的发电机,调差系数整定为5%,当系统频率为50HZ时,发电机出力为70MW;若系统频率下降为49.5HZ时,发电机的出力是多少?6.某电力系统有4台额定功率为100MW的发电机,每台发电机的调速器的调差系数%5=,系统总负荷为MWPL320=,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z/20HMWKL=。在额定频率运行时,若系数增加负荷50MW,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下系统频率的变化值:14台机组原来平均承当负荷2原来3台机组满载,一台带20MW负荷,讲明两种情况下频率变化不同的原因。7.在某两机系统中,1#机组额定容量MWPGN4501=,调差系数04.01=,2#机组额定容量MWPGN5002=,调差系数05.02=;系统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5.1=*LK,负荷为700MW时,频率为50Hz,MWPG4501=,MWPG5002=。若增加50MW负荷后,系统的频率和发电机的功率各为多少?第六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一、基本要求把握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及其特点,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了解电力系统的电压管理的方法和要求;把握电力系统各种调压措施的原理、特点及计算方法。二、重点内容1、无功功率电源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电源是发电机。无功功率电源除了发电机外,还有调相机、电容器和静止补偿器。调相机、电容器和静止补偿器统称为无功补偿装置。调相机本质上就是只能发出无功功率的发电机,通过调节励磁电流能够向系统发出或汲取无功功率;并联电容器能够向系统发出无功功率;静止补偿器既可向系统发出无功功率,可以汲取无功功率。目前,系统多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2、电压管理电力系统构造复杂,负荷诸多,不可能对系统中每一点的电压都进行监视和调整。电力系统能够通过监视和调整中枢点的电压来到达调压的目的。所谓中枢点就是指电力系统中反映电压水平的节点,如主要发电厂母线和枢纽变电所母线。我们能够根据负荷对电压的要求以及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耗来确定中枢点的电压偏移范围。假如控制了系统中枢点的电压偏移,也就控制住了系统中大部分节点的电压偏移,实现了电压管理。3、调压措施1借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各种调压手段中,首先应考虑调节发电机电压,由于这种调压措施不需增加任何附加设备,简单、经济。但它的缺点是可调节范围有限,对于电气距离较远的负荷调压效果较差。2借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通过合理的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能够到达良好的调压目的。对无功功率供给充裕的系统,改变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调压,是目前常用的、有效的调压措施。3借并联无功补偿设备调压根据系统负荷的需要,装设并联补偿设备电容器、调相机和静止补偿器进行调压。尽管这种调压措施需要增设专门的补偿设备,增大投资,但是对于无功功率缺乏的系统应优先采用。采用无功功率的就地补偿能够降低网络损耗,因而系统中大量采用并联无功补偿设备进行调压。4借串联电容器调压作为调压措施,串联补偿电容器由于设计、运行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很少使用。三、习题1.一台降压变压器变比为11022.5%/6.3kVkV±?,变压器阻抗归算到高压侧为:=44.2R,=40X。当变压器末端负荷最大MVAjS1428max+=时,变压器首端电压为110kV;当变压器末端负荷最小MVAjS610min+=时,变压器首端电压为113kV。为了保证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保持在kVkV6.66范围内,请选择变压器分接头。MVAj14+MVAj6min+4044.2j2.某降压变电所装设一台变比为KV11/%5.22110?±的变压器,变压器阻抗折算至高压侧为+5.63j93.4。通过比那雅琪最大负荷MVAS38.10j1.15max+=,最小负荷MVAS4j8min+=,要求变压器低压侧母线采用顺调压,变压器高压侧的电压在任何运行情况下均未出107.5kv,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3.某变电站装设一台型号为SFL-31500/110变压器,变比为kv5.38/%5.22110?±变压器阻抗折算到高压侧为+33.40j32.2。变电站低压侧所带负荷为MVAS11j24max+=,MVAS8j15min+=;高压母线电压最大负荷为112kv,最小负荷时为106kv,要求低压母线采用逆调压,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电压。4.升压变压器的容量为31.5MVA,变比为%/6.3kv5.22121?±,归算到高压侧的阻抗为+48j3。在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通过变压器的功率分别5.某水电厂经升压变与系统相连,变压器变比为%/10.5kv5.22121?±,变压器阻抗折算到高压侧为+8.53j1.2。变电站低压侧所带最大负荷为MVAS12j28max+=,最小负荷为MVASj1015min+=;高压母线电压最大负荷时为112.09kv,最小负荷时为115.45kv。要求最大负荷时低压母线的电压不低于10kv,最小负荷时低压母线的电压不高于11库存,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6.简单输电系统的接线图和等值电路如下图。输电系统综合阻抗折算到高压侧为+201j24,变压器励磁支路和线路电容被略去。节点1归算到高压侧的电压为116kv,且维持不变。节点1所带最大负荷为MVAS41j20max+=,最小负荷为MVASj710min+=;受端低压母线电压要求保持为10.5kv。试配合降压变压器T-2的分接头选择,确定受端应装设的如下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1静电电容器;2同步调相机。7有一条35kv的供电线路,线路阻抗+5.21j5.12,线路末端负荷为8+j6MVA,首段电压保持37kv。如今线路上装设串联电容器以便使线路末端电压维持33.8kv,若选用额定电压kv6.0=NCU和额定容量kvar20=NCS的单相油浸纸质移相电容器,其需装设多少个电容器,其总容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