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学修饰与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docx
表观遗传学修饰与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表观遗传学修饰与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本文就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与恶性肿瘤耐药的关系及其在逆转耐药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述之如下。1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1.1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在DNA复制以后,在DNA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将S-腺苷甲硫氨酸分子上的甲基转移到DNA分子中胞嘧啶残基的第5位碳原子上,随着甲基向DNA分子的引入,改变了DNA分子的构象,直接或通过序列特异性甲基化蛋白、甲基化结合蛋白间接影响转录因子与基因调控区的结合。目前发现的DNA甲基化酶有两种:一种是维持甲基转移酶;另一种是重新甲基转移酶。1.2组蛋白乙酰化染色质的基本单位为核小体,核小体是由组蛋白八聚体和DNA缠绕而成。组蛋白乙酰化是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另一主要方式,它属于一种可逆的动态经过。1.3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的关系由于组蛋白去乙酰化和DNA甲基化一样,能够导致基因沉默,学者们以为两者之间存在串扰现象。2表观遗传学修饰与恶性肿瘤耐药2.1基因下调导致耐药在恶性肿瘤中有一些抑癌基因和凋亡信号通路的基因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的机制下调,并与化疗耐药有关。其中研究比拟确切的一个基因是hMLH1,它编码DNA错配修复酶。此外,由于表观遗传学修饰造成下调的基因,均可导致恶性肿瘤耐药。2.2基因上调导致耐药在恶性肿瘤中,表观遗传学修饰的改变可以导致一些基因的上调,包括与细胞增殖和存活相关的基因。上调基因FANCF编码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0的蛋白质,与肿瘤的易感性相关。2003年,Taniguchi等证明在卵巢恶性肿瘤获得耐药的经过中,FANCF基因发生DNA去甲基化和重新表达。另一个上调基因Synuclein-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同样,由表观遗传学修饰导致的MDR-1基因的上调也介入卵巢恶性肿瘤耐药的构成。3表观遗传学修饰机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1DNA甲基化抑制剂目前了解最深化的甲基化抑制剂是5-氮杂脱氧胞苷5-aza-dc。较5-氮杂胞苷5-aza-C相比,5-aza-dc首先插入DNA,细胞毒性比拟低,并且能够逆转组蛋白八聚体中H3的第9位赖氨酸的甲基化。有关5-aza-dc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它能够恢复一些沉默基因的表达,并且能够恢复对顺柏的敏感性,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hMLH1基因。有关地西他滨DAC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结果显示:DAC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耐药性复发性恶性肿瘤的药物。3.2HDAC抑制剂由于组蛋白去乙酰化是基因沉默的另一机制,使用HDAC抑制剂HDACI是使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基因重新表达的又一策略。根据化学构造,可将HDACI分为短链脂肪酸类、氯肟酸类、环形肽类、苯酸胺类等4类。丁酸苯酯PB和丙戊酸VPA属短链脂肪酸类。PB是临床前研究最深化的一种HDACI,在包括卵巢恶性肿瘤在内的实体肿瘤21例期临床试验中有3例患者分别有47个月的肿瘤无进展期,其不良反响是短期记忆缺失、意识障碍、眩晕、呕吐。因而,其临床有效性仍有待于进一步在、期临床试验中确定。在VPA的临床试验中,Kuendgen等在对不同类型血液系统肿瘤中使用VPA进行了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患者有效率差异甚远。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是氯肟酸类中研究较深化的一种HDACI。其研究表明,体内使用安全剂量SAHA时,可有效抑制生物靶点,发挥抗肿瘤活性。大量体外研究结果显示,联合使用DNA甲基化抑制剂和HDACI会起到更明显的协同作用。3.3逆转耐药的治疗Balch等使用甲基化抑制剂5-aza-dc或zebularine处理卵巢恶性肿瘤顺柏耐药细胞后给予顺柏治疗,发现此细胞对顺柏的敏感性分别增加5、16倍。在临床试验中,Oki等将DAC和伊马替尼imatinib联合使用治疗白血病耐药患者,结果讲明,应用表观遗传学机制治疗恶性肿瘤确实能够对化疗药物起到增敏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其疗效与体内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呈正比。Kuendgen和Pilatrino等对HDACI和化疗药物的给药顺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VPA到达一定血清浓度时加用全反式维甲酸可增加复发性髓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缓解率,这可能与VPA引起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增加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4瞻望总的来讲,应用表观遗传学修饰机制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来逆转耐药,将给攻克恶性肿瘤等疾病带来新的希望。参考文献 1闫雪冬,潘凌亚.表观遗传学修饰与卵巢恶性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434:303-305.2ChoiYL,KangSY,ChoiJS,etal.AberranthypermethylationofRASSFIAPromoterinovarianborderlinetumorsandcarcinomas.VirchowsArch,2006,448(3):33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