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docx

    • 资源ID:19015593       资源大小:20.5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8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docx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张炜(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27)内容提要本文简述了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柏林工业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和变革,并对其学术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跨学科教育和科研的发展。关键词柏林工业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构造中图分类号:G64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03)09-0059-61一、柏林工业大学的历史柏林工业大学(TUBerlin)是德国一所主要的理工科大学,创立于1799年,已有两百多年的建校历史。其前身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倡建的皇家建筑学堂,这个学堂主要培养测绘、农田水利、建筑等方面的人才。19世纪30年代,皇家建筑学堂和柏林技术学校(1821年成立)合并为皇家技术学院。1946年,柏林皇家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柏林工业大学,确立了新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为“有教养的、符合伦理道德观念的高质量的工程师。1柏林工业大学开场增设大量的人文科学系科,如历史、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校要求每个学术单位都要具有教育和研究的双重功能。到80年代,柏林工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其技术与人文相结合,是具有技术工业和文化沟通双重职能的当代大学。“学校培养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将来职业需要,使之能够胜任今后工作并独立解决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2二、当代柏林工业大学的学术组织构造目前,柏林工业大学拥有405名教授和大约27,700名学生,是德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传统的学术组织构造不断变革,原有的学系和研究所的设置情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共设有15个学系,超过100个研究所,为学生提供超过50门学科的专业课程,这其中不仅仅包括理工科科目,而且还包括了大量的人文和社会学科的专业科目。同时,为了促进学科整合和前沿科学的发展,柏林工业大学还设有大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包括跨系研究中心(FSP)、大学研究论坛(UF)、跨学科研究组(IFP);德国研究会(DFG)的合作研究中心、研究组;研究生院;以及独立研究所(An-Institutes)和跨学科研究协会(IFV)等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和科研机构。下面就对柏林工业大学当前的学系、研究所设置及其独具特色的跨学科学术部门作逐一介绍。作者简介:张炜(1974-),男,湖南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95No.9,2003比拟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GeneralNo.160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总第160期) (一)学系及研究所设置表11柏林工业大学学系设置情况(1999年)第1系历史与语言沟通第2系教育和教育学第3系数学第4系物理第5系化学第6系加工工程,环境技术,材料科学第7系环境与社会第8系建筑第9系土木工程和应用地球科学第10系运输和应用力学第11系机械工程和制造技术第12系电子工程第13系计算机科学第14系经济与管理第15系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资料来源:http:/www.tu-berlin.de/organisation/index.html(二)跨学科学术组织311跨系研究中心(InterdepartmentalResearchCentres)包括:人类机器学习系统研究中心(ZMMS);工业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ZTG);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柏林工业大学宽频通讯工程(TUBKOM);柏林公共医疗保健中心(BFPH);国际地球系统分析(GEOSYS);流体系统技术研究中心。21跨学科研究组(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Group-IFP)包括:IFP06/21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IFP10/21运输部门运用当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最优化传输货物;IFP11/21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并行处理运动分析结果;IFP12/21数字化滤波(光)器;IFP13/22运用传感手套进行形体识别。31独立研究所(An-Institutes)包括:柏林工业大学铁路技术研究所;激光和生物医学技术研究所;柏林工业大学环境统计学研究组;建筑物维护和当代化研究所。41跨学科研究协会:跨学科研究协会(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Association-IFV)是为了一个具有共同研究兴趣和经济利益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将柏林各方面的科学家聚集到一起,进行跨学科沟通与研究的团体。与柏林工业大学有关的研究项目有:4信息与通讯技术;微系统技术;光电子学;临床药理学;铁路技术;柏林交通技术系统网络;应用地球科学;科学发展史;材料研究;迁徙研究;生物组织构造。51研究生院柏林大学的研究生院(GraduateColleges):从80年代开场,德国的研究生(博士生)教育趋向于组织化、规模化,一些著名大学逐步着手设立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是一种兼具科研与教学双重功能的机构,以后逐步发展为跨专业、跨系的有明确科研方向和课题的研究实体,并突出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功能。柏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院也如此。研究生院一般以3到5年为一个周期,科研课题、项目完成后或予以撤消,或以新的课题形式进行深化研究。5三、柏林工业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特征分析首先,柏林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是建立在其传统学术组织构造(大学学系研究所形式)基础之上的。研究所形式是德国大学的传统特色。这种形式突出了大学的研究功能,强调教学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以研究带动教学;培养人才以科研训练为主,突出实践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当代柏林工业大学以研究所为基础,在学系之下设立诸多与研究所平行的系属合作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组、DFG合作研究中心、IFV合作项目等,在发挥各研究所强大研究功能的同时,加强了研究所之间的跨学科、跨学术领域的科研合作,以适应解决当代社会复杂系统工程问题的需要。第二,柏林工业大学的学科设置注重从实际出发,强调学科设置的实用性、穿插性和综合性;各类科研机构的设置也充分强调穿插研究、跨学科协作研究的重要性。6这种特色能够从它的学系、研究所以062003年第9期比拟教育研究No.9,2003(总第160期)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GeneralNo.160及合作研究机构的设置中得到充分证实,例如,在数学系中设有面向工程师的应用数学(FORTRAN-/PASCAL-/C-Courses)和工程师数学研究所,这完全是切合工科生实际需要设立的,为其它大学所罕见。至于系属合作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组,德国研究会(DFG)的合作研究中心,跨系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协会(IFV)的合作项目,更是种类繁多,进而打破了原有人为划分的系、研究所为核心的学术组织界线,充分开展跨系、跨研究所的科研合作与研究生教育。通过这样的学科和科研机构设置,目的是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第三,柏林工业大学作为德国传统的工业大学,与同类型大学相比拟,一个主要的特色就是它为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理工科课程,而且也提供大量的人文和社会学科课程,并将其与工科课程相融合。它的教育目的是以“和平、民主和人文主义的文化准则为导向,向学生展示他们将来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和社会意义。譬如,学校设有环境与社会系,力图将环境发展与社会持续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建筑系中设有建筑设计与构造,构造经济学和建筑法研究所,将建筑工程与经济、法律结合起来,愈加突出了工程教育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教育思想,不仅是当代工程教育的理念,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理念。四、对我国大学跨学科教育与研究的启示首先,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是建立在学科分化的传统学术组织,即院、系划分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通过打破学科和院系组织界线,进行广泛的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第二,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是以学科群(树状化构造)为基础,按研究问题需要,以不同的集合方式将学科群连接成网状化学科构造,并构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体的组织体系。第三,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一般都建立了严密而灵敏的组织体系。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设置功能定向的跨学科计划、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课题组、跨学科研究协会等学术组织,将跨学科协作实体化和体制化。第四,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在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同时,注重开展跨学科教育,进而培养出高层次、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第五,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在本身发展经过中,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吸引了广泛的社会介入,如产业界、政府等,这是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得以迅速发展的动力源泉。由此解决了诸多社会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了产学研互促共进。参考文献:1外国教育丛书六国著名大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8412邹晓东.专业设置及运行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3.12.1713http:/www.tu-berlin.de/uebertu/index.html4http:/www.tu-berlin.de/fak/index.html5http:/www.tu-berlin.de/uebertu/zahlen-fakten.htm6http:/www.tu-berlin.de/presse/tu-reform/index.htmlInterdisciplinaryAcademicOrganizationofTUBerlinZhangWeiAbstractThispaperreviewsthehistoryofTUBerlin,thenintroducesandanalyzesitsdevelopmentofinter2disciplinaryacademicorganizationsincethe1990s.TheauthorhopestogivesomereferencesforthedevelopmentofinterdisciplinaryeducationandresearchinChina.KeywordsTUBerlin;interdiscipline;academicorganizationstructure本文责编:郭元婕16No.9,2003比拟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GeneralNo.160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总第160期)

    注意事项

    本文(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学术组织.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