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小儿推拿疗法(一)_1.docx

    • 资源ID:19027185       资源大小:19.5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8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儿推拿疗法(一)_1.docx

    小儿推拿疗法(一)小儿推拿疗法一张振宇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T_b目的要求1.把握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2.把握头面部和上肢部推拿特定穴内容介绍1.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2.小儿推拿特征穴T_e一、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B_e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主要包括七个手法: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捏法、运法。一推法1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示、中二指指面在一定的穴位上做直线的推动称为直推法。如开天门,就是用两手的拇指指面从两门的重点开场,自下而上交替着直推。2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称为旋推法。如旋推心经。3分推法用双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示、中二指指面和缓地按压在施治部位上,自穴位中间分别向左、右两侧缓慢推动称为分推法。二揉法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称为揉法。比方在小儿推拿中有板门穴,板门穴是在小孩手掌掌面大鱼际的部位采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这是揉法。三按法用拇指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步向下用力按压,称为按法。临床常和揉法配合使用,称按揉法。如按揉鼻翼两侧迎香穴。四摩法用手掌面,或示、中、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续摆动,带动掌、指做节律性的环形抚摩运动称为摩法。如顺时针摩腹,逆时针摩腹。五掐法用指甲重刺穴位称为掐法。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掐时要逐步用力,达深透为止,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之感,称为掐揉法。如掐人中能够用于急救。六捏法以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捻动,称为捏法。若以捏法施于脊柱,称为捏脊法,多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脊背部暴露,肌肉放松。医者用双手拇指桡侧面顶住其脊柱两侧肌肤,示指和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并同时着力将皮肤捏起,随捏随提,双手交替捻动并向前推进。自龟尾穴平面起,沿脊柱至大椎平面止。捏脊一般捏56遍,每捏三下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七运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的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推动,称运法。如运太阳。八注意事项手法要求轻柔,不能用重刺激,它要平稳,用力要实在,不能是虚的。操作中能够在手上涂上一些滑石粉或甘油之类的推拿介质,以保护小儿皮肤,加强疗作用。【我的笔记】二、小儿推拿特征穴B_e推拿特征穴有特定的特点,不同于十四经穴有一定的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推拿特征穴分布于全身各处,有点状的穴位,还有从某一点到另一点连成直线的线状穴位,比方三关穴、六府穴、天门穴、坎宫穴。一头面部推拿特征穴1天门1位置:自两眉中点起直上前发际成一直线。2手法:推法。一般是用两拇指指面自下而上交替直推至前发际,称开天门。3作用:发汗解表、安神定志、祛风止痛。4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头胀、失眠、眩晕、嗜睡、烦燥、心情急躁等。5次数:2050次。根据病情的需要,可多可少。2坎宫1位置:自眉头沿眉弓上缘至眉梢成一直线。2手法:推法。一般是用两拇指指面自内而外向两侧分推,称推坎宫。3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止痛、清脑明目。4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眩晕、惊风、失眠、感冒后眼睛发红、眼睛疼等。5次数:2030次。3太阳1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之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在推拿中,能够把它想象成一个“面状穴位。2手法:揉运。用两手拇指指端在太阳穴上进行旋转揉运,称运太阳。3作用:清热解表,清脑醒神,明目止痛。4主治:感冒、发热无汗、头痛、眩晕、目赤痛等。尤其是临床上偏头痛,能够用太阳穴。5次数:2030次或1分钟。4耳后高骨1位置:耳后颞骨乳突微下凹陷中。2手法:用双手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进行按揉,称揉耳后高骨。此穴与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合用称之为头部“四大手法,专治头面诸症,能够调整阴阳,调整气机。3作用:解表发汗、镇惊除烦。4主治:感冒、枕后疼痛、眩晕、烦躁不安、失眠等。5次数:按揉2030次。【我的笔记】二上肢部推拿特定穴1脾经1位置:位于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条直线。2手法:补脾土与清脾土2种方法。补脾土:将患者的拇指指间关节屈曲,医者由拇指桡侧缘的指尖端推至指根端。由于小儿脾常缺乏,故常用补法。清脾土:由拇指的指根端推向指尖端。3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滞、增食欲、化痰涎。4主治:小儿虚弱、厌食、消化不良、食后胀满、泄泻、便秘、咳嗽、黄疸等。5次数:100300次。2肝经1位置:为示指远端指骨的掌面。2手法:推拿肝经,有2种方法:一是清肝木,即从示指掌面的近心端推向远心端,手法须轻快;二是指摩法,手法仅作用于示指远端指骨的掌面。3作用:平肝泻火,解郁除烦。4主治:烦躁不安、眼目昏闭、口苦、咽干、目赤、头晕、头痛、泄泻、痢疾等。5次数:100500次。3心经1位置:为中指远端指骨的掌面。2手法:用拇指向指根方向直推,称清心经。手法应轻快柔和,亦可用掐法。在本穴一般不用补法,恐动心火。3作用:退热发汗,行气通窍,通利小便。4主治:心火妄动、口疮弄舌、眼目赤红、小便不通、脾虚吐泻、惊搐及烦躁等症。5次数:100300次。4肺经1位置:为无名指远端指骨的掌面。2手法:推法,揉法。旋推为补,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无论是“补肺经,还是“清肺经,手法均要轻快。3作用:补益肺气、止咳化痰、发汗祛风。4主治:感冒、咳嗽痰喘、发热、虚汗等。5次数:100300次。5肾经1位置:为小指远端指骨的掌面。2手法:推法。向指尖方向推为补,向指根方向推为泻。3作用:清肾水:清大肠湿热,通利小便;补肾水:起“补肾作用。4主治:清肾水:治疗小便赤涩、淋漓刺痛、大便秘结;补肾水:治疗肾虚、遗尿、小便缺少、气喘、汗多等。5次数:100次。6大肠1位置:为示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2手法:推法。医者一手捉住患儿的手掌,使患儿示指的桡侧面朝向上方,同时,医者以另一手的拇指做推法,手法要轻快。3作用:清大肠湿热,退肝胆之火。4主治:泄泻、痢疾、腹胀、便秘等。5次数:100300次。7小肠1位置:为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线。2手法:推法。自指尖推至指根为补小肠,反之为清小肠。3作用:止泻、利尿。4主治:腹泻、小便不通、遗尿等。5次数:100300次。8四横纹1位置:一手有4个穴位,分别位于手掌面的示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处横纹。2手法:推法,掐法。手法治疗时,应使患儿手掌朝向上方。推法动作须轻而快。3作用:行气止痛、退热除烦。4主治: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肠胃湿热、喘急、腹痛或口唇溃烂等症。5次数:每条横纹各掐5次,推100次。9小横纹1位置:一手有4个穴位,分别位于手掌面的示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掌指关节处横纹。2手法:掐法,推法。医者一手自小指侧夹持患者的小指、无名指及中指,另一手的手指或同一手的拇指做掐法或推法,节律须均匀。3作用:退热除烦、通便消胀。4主治:发热烦躁、大便不通、小便赤涩、腹胀烦躁、口疮唇裂。5次数:每条横纹各掐5次,推100次。10掌小横纹1位置:手掌面,小指与第五掌骨交界处横纹。2手法:中指或拇指指端按揉,称揉掌小横纹。3作用: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4主治:痰热咳喘、口舌生疮、口角流涎等。5次数:100300次。【我的笔记】11胃1位置:位于拇指近端指骨的掌面。2手法:推法。将患者的掌心朝向上方,拇指推之,手法应轻快。3作用:止吐、止泻。4主治:呕吐、泄泻、嗳气、呕恶、烦渴善饥、食欲减退。5次数:100300次。12板门1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处。2手法:揉法,推法。本穴为推拿常用穴位,临床效果显著。除在本穴推拿外,还能够从板门推向腕横纹,功专止泻,用于脾阳不振、乳食停滞的泄泻;或从腕横纹推向板门,功专止吐,用于胃气受伤,失于和降之呕吐。3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行气除胀、促进食欲。4主治:呕吐、嗳气、腹胀、泄泻、厌食、食积等。5次数:100300次。13内劳宫1位置:位于掌心,握拳时中指尖抵掌处。2手法:摩法,揉法。医者一手使患者手掌心朝向上方,另一手的中指或示指做摩法或揉法。3作用:发汗、退热、除烦。4主治:发热、烦渴、口疮、牙龈肿痛、虚烦内热等。5次数:揉100300次。14八卦1位置:位于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做的圆周。2手法:按揉法、推运法等。在操作时将患者的掌心朝向上方,如用推运法,可顺时针方向推运,称运内八卦。3作用:止吐、止泻、化痰、止咳、开胸顺气、促进食欲。4主治:胸膈痞满、咳喘痰多、吐逆厌食、腹胀呃逆。5次数:100300次。15总筋1位置: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中指处。2手法:揉法、掐法。做掐法时不要掐破局部的皮肤。揉总筋时应将患者的腕关节略做背伸。3作用:通调气机,使四肢舒畅,并平喘,止惊。4主治:伤风鼻塞、口内生疮、遍身潮热、气喘、惊风、牙痛等。5次数:揉100300次,掐35次。16小天心1位置: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2手法:掐法,揉法。使患者的掌心朝向上方,医者以示指,或中指,或拇指做掐法或揉法。3作用:清热、利尿、止惊、明目。4主治:惊风,烦躁不安,或小便黄赤,小便缺少,或斜视,目赤痛,或新生儿痘疹欲出不透等。5次数:揉100300次,掐510次。17左端正1位置:位于中指远端指骨的桡侧边。2手法:掐法。3作用:止泻。4主治:泄泻,对于斜视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5次数:掐法510次。18右端正1位置:位于中指远端指骨的尺侧边。2手法:掐法。3作用:止吐。4主治:呕吐,也用于治疗斜视、鼻出血。5次数:掐法510次。19二扇门1位置:一手有2个穴位,分别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小头的两旁。2手法:掐法、揉法。以拇指端作为接触面,作用于两掌骨之间的缝中。3作用:发汗退热,可以退热止汗。4主治:发热无汗或壮热汗多、急惊、口眼歪斜。为发汗效穴。5次数:掐法5次;揉法100300次。20一窝风1位置:位于腕背横纹正中。2手法:一般以中指指端作为接触面施以揉法。操作时应使患者的手背与前臂置于同一水平。3作用:祛风解表、散寒止痛。4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无汗、头疼;寒积腹痛,肠鸣;关节痹痛;急、慢惊风。5次数:100300次。21三关1位置:前臂桡侧缘,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2手法:推法。医者以示指及中指的指掌面作为接触面,进行推法。3作用:性温。可培补元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和畅百脉。4主治:一切寒证、虚证。主治外感发热、四肢冷弱、痢兼赤白、病后体虚以及因寒而引起的恶寒、头痛、腹痛等症。5次数:100300次。22六腑1位置:前臂的尺侧缘,阴池至肘成一直线。2手法:推法。自肘推至腕,称为推下六腑、退六腑,或退下六腑。操作时应先将患者的肘关节屈曲,然后自肘推至腕,节律要均匀。3作用:性寒。可清热、凉血、解毒、泻实。4主治:一切实热证。发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不省人事、咽痛、牙痛、腮腺炎以及属于热证、实证的腹痛等。5次数:100300次。23天河水1位置:位于前臂掌侧正中一线。2手法:推法。患者的前臂掌侧朝向上方。医者以示指及中指的掌面作为接触面,施以推法。自腕推向肘,节律要均匀。在操作时,能够在局部涂上凉水或酒精。3作用:性微凉。可清热解表,清心除烦。4主治:诸热惊风、心经热盛、口渴咽干、口内生疮、夜啼以及感冒发热等症。5次数:100300次。【我的笔记】

    注意事项

    本文(小儿推拿疗法(一)_1.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