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之苏轼词的艺术特色.docx
宋词之苏轼词的艺术特色苏轼词的艺术特色以诗为词【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轼重点词作的分析,并结合苏轼的身世和思想,来研究、赏析苏词的艺术特色,感受苏词带给我们的艺术震撼。【关键词】苏轼豪放词以诗入词影响清雄旷达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诗、词、散文兼美的文学大家,单就词的一方面而言,他的奉献尤其出色,在中国词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他的词在题材与内容、表现方法、语言运用、风格特色等各个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所谓“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宋词“至轼而又一变(四库全书总目纲要)。可见苏轼在词坛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苏轼一生坎坷,因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措施,主动到地方任职,由于“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保守派复起,又因反对司马光等尽废新法而再度外调,新党上台,仍遭贬逐,更远赴海南岛。流离迁徙的仕途生涯对其思想的影响是深入的。他的思想相当复杂,儒家思想和fo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几个方面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杂而不“乱的思想、特立独行的身世,对于苏轼词的启迪和塑造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苏轼的词大气磅礴,有大家风范,突破词“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相貌。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观念,以诗境诗语入词,构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苏轼词的题材领域获得了宏大的艺术创造的空间。正如清人刘熙载所讲:“东坡词颇似老杜诗容的词作,但更重要的是把前人很少涉猎的或从未表现过的题材大量引入到词中,使人们的视野从单纯的酒宴歌席、红香软翠的狭小圈子引向广阔的天地,使词从“花间、“樽前的离别相思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无不能够入词咏。详细能够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苏轼以诗为词,抒写爱国的豪情壮志。北宋时代边疆动乱不安,苏轼通过写词畅怀忧虑之情,恢弘志士的胆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在这首词中所描绘的太守形象,显然是自我写照,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激情弥漫于字里行间,读后给人以雄风扑面、气冲霄汉之感刘维治(唐宋词研究)。全词紧紧围绕着“出猎展开笔墨。上片写出猎的盛况。词人以“老夫自居,其实这时候苏轼才三十九岁,他“少年的豪壮与狂态不减,左牵黄犬,右擎苍鹰,千骑卷过平冈,到郊外“出猎。场面描写特别生动,或写追捕猎物的鹰犬,或写出猎随从的打扮,或写围猎队伍的声势,气氛紧张而热烈,传达出主人公狂放快意的情怀。下片写本人宏阔的胸襟、澎湃的激情、杀敌卫国的斗志。词人开怀畅饮,倾吐真情,以“鬓微霜,又何妨否认了“老夫之讲,剩下来的只要“少年的豪气。他盼望朝廷能派冯唐这样的使臣持节密州,使本人重新得到重用,以便能为国效忠,能够“西北望,射天狼。以典入词,扩大了内容,增加了词的容量。“苏轼擅长用典,用典中之事融为己事,以典中之情化为己情关立勋(宋词精品),进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首词感情豪壮高昂,音调激越铿锵,用典驾轻就熟,造语明白晓畅徐中玉(大学语文),是苏轼第一首豪放之作。无怪他在作此词后自诩“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书)。第二,苏轼词多侧面地再现了农村生活。他第一个把农村生活纳入词这一领域,著名的作品有(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这组词生动鲜明如画,充满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语言清新朴素,轻巧自若,苏轼那种随遇而安的怡然神情、不拘小节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第三,苏轼词揭示了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独到的人生感悟。苏轼进一步发挥了词的抒情功能和社会功能。他的词里跃动着一个活泼泼的生命,而且这个生命的性格相貌是特别明晰的,即便把它混杂在别人的作品里,也能够把它识别出来。如(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顾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写于被贬黄州时期,通过途中遇雨和对待风雨的态度的描写,抒发了不为忧患所扰的开阔胸襟。词中自然界的风雨是政治上的风险与磨难的比较。苏轼在穿林打叶的风雨声中吟啸徐行,这是他对待政治上的打击泰然自如、随遇而安的形象写照。正是这种乐观的态度成为他生活的精神支柱,使他得以保持心理的平衡,直到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一蓑烟雨任平生多么潇洒、坦荡、伟岸不凡。风雨总是要过去的,风雨过后,照旧归于安静冷静僻静,放fo什么也没发生过。“回顾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结尾三句,又是一种无转化的人生辩证法的揭示。第四,苏轼词诉讲了真诚的亲朋情感。宋词多传唱于“十七八歌妓之口,虽以诉讲情感见长,但抒发的大都是文人和歌女之间的游戏之情。与家人、与友人等比拟真诚、庄重的情感,几乎很少入词,而到了苏轼笔下,却变得特别通常。如人们熟悉的(水调歌头)就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对宇宙的奇想和对人生的情思、玉洁冰清的境界和超绝尘凡的浩荡之气,构成了空灵清幽的意境。如此美妙绝伦的意境,怎一个妙字了得!这首词紧扣中秋,以月贯穿,上片借月起兴,写词人由超尘出世的思想转入对人生的留恋,反映作家出世与入世思想的矛盾。下片对月怀人,以理智战胜一时的情感,写悲欢离合的感慨。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从古到今都是这样,还有什么可悲戚的呢?大开大合,表现了词人开朗的性格和旷达的处世态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寄情明月,倾诉了良好的祝愿,作者对美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苏轼悼念妻子王弗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篇催人泪下的词作。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诚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拓宽了词的意境,改变了词的风格,由于内容的扩大,随之而来的词境也得以扩展。“苏轼以其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旷达的思想使得词的意境到达新的高度,即便在传统的描写儿女情长的领域里也有所突破,有所前进。刘维治(唐宋词研究)。苏轼使词与诗气脉相通,以诗入词的创作理念使他的词个性飞扬,丰富了词的意境,转变了词的风格。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婉约,又有豪放,清旷、幽美,创立豪放词一派,感情奔放,胸襟旷达洒脱,意境雄奇阔远,并富有深入哲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数(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在政治上遭到了“乌台诗案的严重打击,思想异常苦闷,他经常在登山临水之中来寻求解脱。但是,他那建功立业展雄才的理想不可能泯灭!(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这样一篇抒发人生豪情的词作。该词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赞美,抒发了作者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创造性地刻画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把登临怀古词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发展了情景兼融这一传统手法。赤壁风光成为词人追慕英雄、表达豪情的有力衬托,词以抒发个人的理想与老大无为的感概为核心,词中描摹江山如画,渲染周瑜的功绩,都是为了使这一感慨表现得深沉而又详细。这首词语言精炼而有特色,用墨不多而形象鲜明。“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这一景物描绘中,有形、有声、有色,组成了一幅雄美画卷。“小乔初嫁了,以美人衬英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足见周瑜气质儒雅,风度翩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郎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寥寥数语,便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凡此种种,均有效地加强了这首词雄奇的意境与豪迈的风格,被后人叹为“古今绝唱。苏轼发展了词律,打破了声律的束缚,在语言方面有所创新。详细有下面几点:第一,促进词与音乐的分离。词应该是合乐歌唱的。他有意识地摆脱音乐的束缚。第二,促进词的题序、典故的普遍运用。第三,对推进词调的发展起了不少的作用。如沁园春、永遇乐、念奴娇、水调歌头。当然,就苏轼词的整体风格而言,不是用“豪放一词能够涵盖得了的。他的婉约词作较之正宗的婉约派也丝毫不逊色。但就整体来讲,最有特色的还是豪放之作。苏词中也有很多缠绵的作品脍炙人口。他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借飘荡的扬花形容被抛弃的女子的身世,遗貌取神,文笔空灵。他悼念爱妾朝云的词(西江月)让世人见证了他们相濡以沫、生死与共的爱情。“苏轼的词图景精巧,情思深婉,讲理深入,读之使人沉醉,给人启发。这首(蝶恋花)词,即可作如是观关立勋(宋词精品)。总之,苏轼词的成就为宋词开拓了新局面,也给宋词引上了高速发展的黄金轨道。苏轼在“宋代词坛的地位,正如李白之于唐诗(中国文学史)。苏轼词以其鲜明的个性色彩,散发着夺目的光辉,具有永久的生命和魅力!参考文献:1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2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3刘维治主编(唐宋词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180页。4徐中玉、金启华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5张伟、李泽淳主编(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辽宁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12月第一版。6关立勋主编(宋词精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5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