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十种手法.docx

    • 资源ID:19028930       资源大小:18.1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8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十种手法.docx

    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十种手法中国古典诗歌常见手法1、比照法比照或者对照法,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就是把不同事物或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比照对照而表情达意的手法或方法。在诗歌中,或通过事物的过去同如今的情况作纵向比照,或通过同一时间内不同事物作横向比照,进而表达诗人的爱、憎、褒、贬的思想情感。比方,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采用了今昔比照法,由此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又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起首二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采用了色彩的比照。其中,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样,通过霜天透明的亮堂与渔火鲜艳的亮堂是光质的对照,营造了一种凄凉的环境,进而表现出诗人孤寂飘零之感。2、虚实结合法虚实结合法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虚指虚幻的、抽象的事物情理;“实是指实在的、详细的人、事、景、物。在诗歌中,“虚是虚笔、虚写间接的、抽象的、侧面的表现笔墨;“实指实笔、实写直接对人、事、景、物的作正面、详细描绘的笔墨。由于虚与实是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既矛盾有统一,所以,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就缺少不了虚实结合艺术手法。能够讲,虚实结合法不但有助作者表情达意,而且有助于提高诗歌审美境界的提高,进而引发读者思维,启发读者考虑,提高读者的审美想象能力。如,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又如,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前两句写拾掇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碰到的景色,这是虚笔。3、正意反讲正意反讲法又叫反语法,它是指不直接讲所要表现的本意,而是用与所要表现本意的相反、相对的词语或者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就是通俗地讲的正话反讲,反话正讲。这种方法在诗文中有助诗人表情达意,提高诗歌的审美表达效果。如,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讲,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忧听到坏消息,进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讲,外表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4.反衬法反衬法是衬托法的一种形式,也就是用与所要表达的事物相反、相异的事物之间的,或者从反面进行的一种衬托的方法。在诗歌中,那种“以乐景表哀情就是这种方法之一。如,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其中“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一联就用了反衬法。诗人用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单愁苦。贾至(春思二首其一)“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其中,“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一联,诗人就用春日美妙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5、用典法用典法就是在诗歌中,引用古代的故事,或者已经过去的事情,或者有来历出处的语言词语来讲明当前事情,借此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方法。用典是有助于丰富诗歌的文化内涵,提高表情达意效果,并触发读者的多层联想。如,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其中,“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就借(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典故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二意,不甘久隐。又如,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其中,“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本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最后看看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其中,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是出自(楚辞招隐士)。原文是“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能够久留。这本来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刘安招纳隐士之辞,而王维在诗歌中反用其意,表明本人有归隐之意。6、直抒胸臆法抒情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它是作者或者作品中人物喜怒哀乐的抒发与表达。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为直抒胸臆,它是指不借助于描写形象,也不通过叙事等直接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直抒胸臆能直接引起读者的共鸣,加强艺术感染力。如,杜甫(兵车行)原文略其中,“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直抒胸臆,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怨恨之情。杨炯(参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其中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思想,抒发了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深厚感情。7、借景抒情法借景抒情法是抒情的一种方式,也称为间接抒情。“景是广义的,包括人、事、景、物等。借景抒情法就是指借助于描写形象,或者通过叙事等间接抒发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中,主要包括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这种抒情手法具有委婉含蓄,意境深远,能给读者丰富的审美想象。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讲:“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随采附声,亦与心而彷徨。如,王昌龄(参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歌以寓情于景的手法,描写边塞景象,寓情于景,表现出边疆将士的伤感别离之情。8、动静结合法动与静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相对状态或情景。“动即指事物处于活动、变动状态,或是变化的情景;“静即指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或者幽静的情景。在诗歌中,以动衬静、以声衬静,有助于形象的塑造,有助于创造含蓄深远意境。进而提高诗歌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先写水面安静冷静僻静的静态美,再写风吹动垂杨水落荷叶之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表现了雨后池塘的美丽,这样,在动静结合中,体现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审美效果。王维(田园乐其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同样以声衬静,动静结合,有着“蝉噪林逾静的审美效果,从表现田园幽静安闲的特点。9、谈古论今法谈古论今法,又叫借古讽今法,就是借用古人古事来照顾今人今事,或者以此来论证本人的观点,实现挖苦、批评的一种手法。如,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外表写南朝只是,实际上借此挖苦唐朝统治者大兴fo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借汉朝之事挖苦当朝执行的耻辱的和亲政策。10、托物言志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就是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情感,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对事物的咏唱上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加强作品的形象感,并能给读者以丰富的启示。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就是对“石灰石的吟咏来表现本人磊落的襟怀和个人崇高的人格粉身碎骨也不畏惧,只要把本人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又如,王安石(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诗人对“孤桐的描写,就是为了托物言志,表达了本人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追求,以及甘愿为挽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精神。又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作者借咏蝉以喻本身的高洁。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十种手法.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