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解读.docx
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解读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解读动物类一、课前导入家庭作业讲解二、知识点讲解诗歌是借助于形象来抒情的一门艺术。在绝大多数诗歌中,诗人不一定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去含蓄地表达,有的事物经过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锤炼,凝聚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寄托了诗人特定的思想感情。所谓意象,就是这些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详细形象。诗人写诗,借助“象来表达心中的“意;反言之,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假如我们能较好地把握一些意象的内涵,把握和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得心应手很多。授之以渔方法技巧展示意象解读古人仰而观天,俯而察地,体悟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鸟兽虫鱼。一、大雁大雁,又叫鸿雁。雁是大型留鸟,每年秋季南迁,这景象经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白居易在(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中写到:“吊影分飞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战乱中亲人如分飞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像断根的蓬草,随风飘荡。范仲淹(渔家傲)中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暗寓出边地的荒凉,来衬托边防将士不得归去的无奈之情。(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唱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一面是“北雁南飞,一面是“长亭送别,张生羁旅之苦通过莺莺之口表达了出来。“鸿雁也经常用来指代书信。飞鸿传书的传讲大家比拟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也就成了诗歌中的常见现象。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等。二、燕子(诗经)中把燕子叫做“玄鸟。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很多诗句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借以表现春光的美妙,传达惜春之情。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夏天它也与人亲近,穿云迎雨,杜甫有不少诗写了这种情景,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人们多以此来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的感慨。晏殊的“迫不得已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花落燕来,触动了作者的情思,不禁感慨光阴流逝、人事变迁、今昔不同。刘禹锡的(乌衣巷)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燕子已成为悲悼亡朝、爱恋故国的一种精灵了。三、乌鸦有副对联讲:“鹊躁鸦啼,并立枝头谈福祸;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根据迷信的讲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与荒郊、战场、孤庙等意象整合营造荒凉颓败之境,暗喻国破家亡之意,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其次,乌啼声与月色、秋霜、残阳等意象融会营造苍凉、凄婉之境。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四、猿猴郦道元(三峡)中讲:“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它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哀啼拨动了多少离人、迁客、羁旅的心弦,它所涵盖的是失意、悲戚、凄怆、哀怨。白居易“左迁江州司马,作(琵琶行),其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猿哀鸣既描写了所居之处的凄清,又抒发了内心的凄怆。杜甫一生漂泊,晚年流经夔州时写下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是借助猿声吐露本人忧国忧民的心声。猿声多悲,但也有诗句反其意而用之。李白(早发白帝城)中讲“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当时诗人被放逐夜郎,行至白帝,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两岸长啸的猿声反衬了诗人内心的狂喜之情。五、寒蝉司马迁在(屈贾列传)中讲:“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它身处高树,吸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初唐骆宾王被人诬陷,在狱中写下一系列诗文,最有名的便是(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中借蝉自喻,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之情,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之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讲蝉,也无一字不在讲本人。特定的季节环境也使得蝉意象有了悲秋主题。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迫不得已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元稹(送卢戡诗)中“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一句中将“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蝉的这一寄托,造成了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六、其他常见的动物类意象鸿鹄理想、追求: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鸡犬生活气息、田园生活: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王维(桃源行)马奔腾、追求、漂泊: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沙鸥飘零、伤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鸳鸯恩爱: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蝴蝶爱情、春色: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杜鹃凄凉、悲悼: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pu萨蛮)三、例题分析【例一】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回答问题。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秋蝉宋·范成大断角斜阳触处愁,亭前搔首日悠悠。世间最有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考虑题】1.两首诗歌都以“蝉为吟诵对象,作者寄寓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诗歌所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_2.有人以为:“世间最有蝉堪恨,一个“恨字,出人意表,“无理之极。你同意吗?试作分析。_【例二】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怀示邻里宋·陈师道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巢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剩欲:很想。(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容有:也许有。【注】本诗作于元符三年1100春。这年正月,宋徽宗即位,开场调和党争,下诏把原来被贬谪的元祐党人如苏轼等人从放逐地陆续赦还。陈师道时在徐州,他自绍圣初年罢归,一直赋闲在家,闭门读书作诗,闻此讯后不免感慨系之。【考虑题】3.首联中“蜗和“燕两个意象蕴含了哪些内容?表明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_4.有人以为诗的五、六两句运用典故写实景,暗寓深意。请谈谈你的看法。_四、随堂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旅怀三首其三宋·文天祥昨夜分明梦到家,飘零照旧客天涯。故园门掩东风老,无限杜鹃啼落花。【注】此诗为文天祥前往皋亭山与伯颜会谈被扣押,后又在镇江从元营中逃脱至泰州后所作。【考虑题】5.诗歌前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歌扼要分析。_6.三、四两句中“杜鹃意象包含了作者如何的情感?_五、课后作业A组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考虑题】7.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_8.有人讲三、四两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扼要分析诗歌物我融合的特点。_B组二、阅读下面这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讲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照旧东流。【考虑题】9.怎样理解“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这两句话?暗蕴了主人公如何的情感?_10.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照旧笑东风。两者在修辞上有什么不同?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