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家禅语故事-精品文档.docx
fo家禅语故事宽容-fo家禅语故事下面是一篇经典的禅语故事-宽容,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中,宽容是一种无坚不摧的气力.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外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觉察刚刚踏的不是椅子,而是本人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安静冷静僻静的语调讲:"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我们能够想象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不信是真理-禅语人生下面是一个禅师讲课的禅语故事,名叫不信是真理,只要仔细读过便略有所领悟.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以为是邪讲,有信仰者以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怎样才正确?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严经)云:fo身充满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学僧听后,仍不明白,再问道:“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慧忠国师提示更高的意境,答道:“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理。学僧大惊道:“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讲为真理?“不信者自不信,真理自真理。因其真理,故凡夫斥为邪见。邪见者,何能语真理?慧忠国师作了总结。学僧方悟究竟真理,不易信也。fo陀初证悟,即慨叹所悟与众生相违,众生以为欲乐为真,fo陀则以为欲乐为假;众生以为fo性真如为无,fo陀则以为是有。故世间之法,莫以信与不信为准,莫不以讲好讲坏为准,实则是fo道的归于fo道,邪见的归于邪见。八风吹不动-禅语故事下面是名人苏东坡与禅师的一个禅语故事,名叫"八风吹不动"希望大家有所领悟.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fo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fo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碰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扬本人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船快到金山寺时,fo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讲:“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扬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禅师若无其事的讲:“骂你什么呀?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禅师呵呵大笑讲:“哦!你不是讲“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惭愧不已。修行,不是口上讲的,行到才是功夫。月亮偷不去-禅语小故事下面是一个很有哲理的禅语故事-月亮偷不去,看大家都领悟到其中真理没!.良宽禅师除弘法外,平常就是寓居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恰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临他的茅芦,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怎样是好。良宽和悦的对双手空空的小偷讲:“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的讲:“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美丽的月亮,象征着我们的自性,每一个人,自性中都有无限的宝藏,假设能识得自家宝藏,何用偷窃他物?禅师的可惜,不能将美丽的月亮送人,正是告诉天下众生,人人都有fo性珍宝,何必沦为窃盗?锄草斩蛇-经典禅语故事下面是一个经典的禅语故事-锄草斩蛇,希望大家从中领悟到些真理,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恰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的讲道:“很久就仰慕这里慈善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讲话,是你粗,还是我粗?学僧仍不高兴的问道:“什么是粗?智常禅师放下锄头。学僧又问:“什么是细?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讲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按照这样讲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学僧毫不客气的道:“当下!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本人,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学僧终于有省。禅宗史上有南泉斩猫的故事,有谓杀生究是空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有谓这是南泉古fo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义的见解,诬谤大德。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为斩断大家的物欲和固执。如今智常斩蛇,这可能也是作势欲斩,学僧见风即雨,故脱口批评太粗气了,意谓些慈善没有。但智常禅师既有德望能够号召学者,岂容你讲粗讲细,所以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常识,为何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别固执,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平凡的禅语故事11、平常心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讲:“师傅,快撒点种子吧!师傅曰:“不着急,随时。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讲:“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讲:“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师傅讲:“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讲:“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师傅讲:“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讲:“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很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讲:“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师傅却仍然安静冷静僻静如昔地讲:“应该是这样吧,随喜。12、禅者的祝福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为了表示谢意,他天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讲:“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讲:“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不可向你讲有一学僧想到覆船禅师住的地方去,在路上碰到一个卖盐的老翁,于是就向前问道:“请问老翁覆船路怎样去?好久,都等不到老翁的回答,于是学僧又问一次。老翁:“我已经向你讲过了,你聋吗?学僧:“你回答过我什么?老翁:“向你讲覆船路。学僧:“难道讲你也学禅吗?老翁:“不止是禅,连fo法也全会。学僧:“那你试讲看看?老翁一句话也不讲,挑起盐篮便要走。学僧不解只道了一声:“难!老翁:“你为何这样讲?学僧:“盐翁!老翁:“有何指示?学僧:“你叫做什么?老翁:“不可向你讲这是盐。要去覆船禅师处参学,路要怎么走?“既曰覆船,何有道路?道,有难行道,易行道,有大乘道小乘道,有出世道世间道,一般学者,总要循道前行,但禅门学者,“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虽是覆船,又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