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docx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工业革命至二战前城市规划发展史纲空想社会-义的探索空想社会-义的城市“乌托邦:19世纪初,欧文和傅里叶欧文:把城市作为一个完好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究,l817年提出了“新协和村方案。人口为3002000人(以8001200人为最好),耕地每人04公顷。中间设公用厨房、食堂、幼儿园、小学会场、图书馆等,周围为住宅,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工场与手工作坊。村外有耕地、牧场及果林。全村的产品集小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财产公布。傅立叶:1829年发表了(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主张以法朗吉为单位,由15002000人组成公社,以社会大生产替代家庭小生产,。通过组织公共生活,以减少家务劳动。他把400个家庭(1620人)集小在一座宏大的建筑中,名为法兰斯泰尔,是空想社会-义的基层组织。-近代人文主义规划思想1.霍华德与社会田园城市思想1898年十月,(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1902年,(明日的田园城市),三个基本方面:社会、经济地理和城市建设。城乡结合体,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a.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提出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换。b.针对工业社会中城市出现的严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摆脱乐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c.设想乐一种先驱性的形式,一种比拟完好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当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发展都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d.首先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进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的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严密的结合在一起。3.盖迪斯的综合规划思想1904年发表(城市学:社会学的详细运用)的演讲1919年(生物学和它的社会意义:一个植物学家对世界的看法)观点:重视人对城市的多样化要求,强调公众介入和必需把城市变成一个活的有机体。他还创造了“城市科学这一术语,力求在实际的和可能的适用和美的意义上发挥每个地方的最大作用。(进化中的城市):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寓居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历史奉献:1.城市研究的综合馆: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这使他成为西方城市科学走向综合的奠基人。2.深切的人文关心观:提出以人文地理学提供规划的基础。3.勤奋务实的实践观: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已经造成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显著地集中,在这些地区,城郊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使城镇结合成宏大的城市集聚区或称组合城市。4.区域协调的综合观:城市规划应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纳入进来,即包括若干城镇和它们的影响范围。-当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的起源1.玛塔Matao)的带形城市形式(LinearCity)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在马德里出版的(进步)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带形城市设想,他以为那种传统的从核心向外一圈圈扩展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应使城市沿一高速度、高运量的轴线向前发展。特点:在新的集约运输形式的影响下,城市将发展成带形的。城市发展依靠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延伸,可将原有城镇联络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容易接近自然,又能将文明的设施带到乡间。带形城市理论: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城市长度能够无限。沿道路脊椎可布置一条或多条电气铁路运输线,可铺设供水,供电等各种地下工程管线。最理想的方案是沿道路两边进行建设,城市宽度500米,城市长度无限。他以为带形城市能够横跨欧洲,从西班牙的加的斯延伸到俄国的彼得堡,总长度2880公里。假如从一个或若干个原有城市作多方延伸,可构成三角形网络系统。2.戈涅的工业城市形式IndustrialCity)1904年在巴黎展出了这一方案的具体内容,1917年出版了(工业城市),阐述了工业城市的详细设想。对大工业发展所引起的功能分区,城市组群等都作了精辟的分析。布局:中央为市中心,有集会厅、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院等。城市生活寓居区是长条形的,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寓居区的东南。各区间有绿带隔离。重视规划的灵敏性,给城市各功能要素留有发展余地。交通:水运、铁路、机场、快速干道、轨道交通。住宅:住宅街坊宽30米、长150米,各配备相应的绿化,组成各种设有小学和服务设施的邻里单位。特点:将各类用地根据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解决工业与寓居混杂的种种弊病。工业城市以重工业为基础,具有内在的扩张气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因而更具有独立性。工业城市理论:工业已经成为主宰城市的气力而无法抗拒,现实的规划行动就是使城市构造去适应这种机器大生产社会的需要。它将城市的各个功能像机器零件一样,根据其使用的需要和不同的环境需求,进行分区并严格地根据某种秩序运行。城市美化运动与自然主义的探索1.城市美化运动CityBeautifulMovement)1850年代末开场公园运动ParkMovement)伯恩汉姆芝加哥规划F.L.Olmstead纽约中央公园它期望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物质空间形象和秩序,以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的毁坏性发展而失去的视觉美与和谐生活,来创造和改良社会的生存环境。2.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1889年奥地利西谛(建筑艺术)以“确定的艺术方式构成城市。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进而建立起来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并实现与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互动,为近代城市设计思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自然主义的探索赖特的广亩城BroadacreCity)赖特在1932年出版的(消失中的城市)中写道,将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当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罢了来临。在随后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一书中,他正式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广亩城市: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都集中于城市中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怎样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寓居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布局思想:在这种本质上是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来生产供本人消费的食物和蔬菜。寓居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提供方便的汽车交通。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影响:美国城市在六十年代以后普遍的郊迁化在相当程度上是赖特广亩城思想的体现。-将来主义及其影响1.将来主义意大利人F.T,Marinetti1909(将来主义宣言)意大利人A.SantElia是将来主义建筑家的重要代表(将来主义建筑宣言)将高度集聚的景观视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将来的城市只能是由高层建筑组成,新的城市景观不必与旧的城市形式相统一,宏大的反差,恰恰代表乐时代的进步。城市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2.当代主义、当代建筑运动与当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当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特征a.功能主义特征,形式服从于功能b.形式上提倡简单的几个造型与非装饰原则少就是多c.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原则d.提倡室内空间尽量使用可灵敏分割的墙体以提供自由布局的可能e.重视节约建设的费用与开支-L.柯布西耶的机械理性主义城市规划思想1923年(走向新建筑)1922年(明日城市)1930“光明城规划 “城市集中主义:成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实,不反对大城市和当代化的技术气力,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改造城市。大城市主义忠实的拥护者。城市规划观点:1.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使传统的城市出现了功能性的老朽。城市中心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2.拥挤的问题能够用提高密度来解决。摩天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3.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就业密度,以减弱中心商业区的压力和使人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4.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能够包容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这种系统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布置在地面以上。-极度分散主义与有机疏散理论1.自然主义,分散主义规划师莱特及其广亩城市赖特在1932年出版的(消失中的城市)中写道,将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当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罢了来临。在随后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一书中,他正式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广亩城市: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都集中于城市中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怎样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寓居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布局思想:在这种本质上是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来生产供本人消费的食物和蔬菜。寓居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提供方便的汽车交通。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霍华德田园城市莱特广亩城市都为西方分散主义思想代表者公司城设想,劳资双方和谐关系个人的城市;寓居单元的相对独立社会组织方式既想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想结合乡村的自然幽静环境折中完全抛弃传统城市所有特征,强调真正融入乡土的环境之中城市特征导致:卫星城运动欧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根源导致后果-2.沙里宁的有机城市思想与有机疏散理论有机疏散有组织分散:大城市作为统一整体只能发展到一定限度,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构造的理论。他在1942年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将来)。方法:由一公里绿带分开构成半独立的城市联盟,构成既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体。配套住宅、学校、医院、工厂等城市必须的功能。规划目的:(1)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根据预定方案,转移到合适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2)把腾出来的地区,根据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它最适宜的用处;(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有机疏散把大城市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互相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构架起了城市有机疏散的最显著特点:原先密集的城区,将分裂成一个一个的集镇,它们相互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规划实践:赫尔辛基规划1918,大斯德哥尔摩规划战后,底特律1933,赫特福德1933,芝加哥1935-3.卫星城市理论1915年,美国的格拉姆·罗迈·泰勒最早指出卫星城镇的形象化概念。概念:恩温于1922年出版(卫星城市的建设)指出卫星城市系在大城市附近,并在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是城市集聚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政府立法:1946年英国公布(TheNewTownAct)实践: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基石的英国新城运动和以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为指导的北欧新城建设。卫星城的得与失:1.战后二十年间,卫星城建设在世界各国获得了成功。2.卫星城没有起到反磁力的作用。3.由于投资宏大,使老城区建设资金匮乏,因此衰退。-城市人文生态学研究与社区邻里单位思想1.城市人文生态学研究的出现及其发展“芝加哥学派伯吉斯W,Burgess同心圆形式H.Hoyt扇形形式C.Harrs与E.Ullman多核心形式人文大师芒福德。1937年Whatsacity1938年(城市文化)城市中人的精神价值是最重要的,而城市的物质形态和经济形态是次要的。2.社区邻里单位的概念NeighbourhoodUnit)C.Perry于1929年提出邻里单位的概念邻里单位:1929年美国建筑师在编制纽约区域规划方案时针对纽约等大城市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寓居环境恶劣和交通事故严重的现实,发展了邻里单位的思想,以此作为组成寓居区的“细胞。基本概念:一个邻里应该按一个小学社会生活的心脏所服务的面积来组成。从任何方向的距离都不超过0.81.2公里,包括大约1000个住户、相当5000居民左右。四界为主要交通道路,不使儿童穿越。内设置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商业服务设施,并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以及充分的绿地。建筑自由布置,各类住宅都须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园。3.雷德鹏体系Radburn)正视大量私人汽车时代对城市建设影响,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了1933年开场建设的位于新泽西以北的雷德鹏新镇大街坊。雷德鹏寓居街坊规划:雷德鹏最初的规划面积为500公顷,规划人口为25000人,全城组成3个邻里,但忽然来临的经济危机迫使建设规模缩小到30公顷、400套住宅,人口只要1500人,成为只要公共田园气息的郊区寓居区。雷德鹏交通体系:为把家庭主妇和孩子们使用的步行道路与汽车房分隔开,设计了一个与汽车道分隔的步行道路系统,通向每户住宅的后门。这种步行道经过住宅之间的公共绿地,然后再从地下穿越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根据分级的原则设计。从主要道路通向局部性支路,然后通向按尽端路原则设计的,服务于一小组住宅的局部性通路。布局特点: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构成口袋形。通往一组住宅的道路是尽端式的,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C.Alexander在(城市并非一棵树)中:从社会角度看,邻里单位的整个思想是错误的,由于不同的居民对于地方性的服务设施有不同的需要,因而,挑选原则是至关重要的。规划师应该把再现这种多样性和自由的选择作为目的。1969年英国密尔顿凯恩斯“多样性选择-区域规划思想与实践的产生和发展1929-1932年,西方经济大衰退后,人们才完全意识到需要通过国家/区域规划来进行必要的发展调控,必须把城市与其影响、依托的区域联络起来尽心规划。研究经过:起始于盖迪斯对城市区域问题的重视,后经芒福德等人的努力,1960年代才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而得到研究。代表人物:1.格迪斯、芒福德:从思想上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是研究城市问题的逻辑框架2.克里斯泰勒:(W.Chistaller)1933年发表的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城市布局之间的现实关系3.吕士:(A.Losch)从企业区位的角度以纯理论推导的方法完成的不同等级市场区中心地数目的研究,揭示了城市影响地域及互相作用的理论形态。4.贝瑞:(B.Berry)城市体系理论UrbanSystem)结合城市功能的互相依靠性、城市区域的观点、对城市经济行为的分析和中心地理论,逐步构成了城市体系理论。完好的城市体系分析包括了三部分的内容,即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城市规模和空间分布上的互相关系。城市职能关系根据经济学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学讲而得到展开;不同城市在规模上的互相关系则符合“等级-规模分布关系;而不同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则被以为是遵循中心地理论的,并将这一理论看作是获得空间合理性的关键。5.中心地学讲中心地理论是德国地理学家沃尔特·克里斯泰勒(WalterChristaller)根据在德国南部的调查研究而创立,1933年在其博士论文(南部德国的中心地)中公诸于世的。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可归结为下面三点:1区域有中心,中心有等级中心地,是一定地域社会的中心,通常是一个城镇。这个城镇通过提供商品或服务控制这个区域。中心地的重要性不同,可划作不同等级2中心地与补充区相适应,补充区以六边形为最佳补充区就是中心商品的消费区和中心服务的接受区3、中心地等级体系及其空间构造1按市场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k32按交通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k43按行政或管理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k71950年后增长极理论、空间扩散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地狱生产综合体理论时代关键人物特征生态区域主义20世纪早期Geddes,Howard,Mumford,Mackaye关心19世纪工业城市过度拥挤问题,努力平衡城市与乡村区域科学晚期1940年代晚以来Isard,Alonso,Friedmann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定量分析,社会科学方法新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地理学1962年代晚以来Harrey,Castells,Massey,Sasson发展了区域内权利和社会运动分析公共选择区域主义1960年代以来,1980年代尤盛行Tiebout,Ostram,Gordon,Richardson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观念分析区域新区域主义Galthorpe,Rusk,Downs,Yaro,Hiss,Orfield,Katz,Pasor关心环境,公平,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竞争lily,集中于专门的区域和后当代大都市景观问题西方区域规划发展的历史时代-新伪古典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法西斯国家中发生的复古现象称之为“伪古典主义前苏联国家中发生的复古现象称之为“新古典主义a.1930年代前后,以为:城市规划象征乐国家、民族的精神,其目的仅仅是应该强调和迫使人们集中于社会的共性,而不能让个性主义得到发挥,这样才能有强大的国家和强悍的城市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