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docx
-
资源ID:19111149
资源大小:22.0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1.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描绘了奥地利的首都、世界名城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情。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学习课文中的9个生字,其中1个只识不写。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能力目的:精读课文,理解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情感目的:联络课文内容,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欢音乐的情趣。教学重难点: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教学方法:读中感悟第一课时【教学经过】一、导入。1、揭题解题: (1)出示“都字,有几个读音?怎么组词? (2)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乐之都又是什么意思?(有音乐特色的城市)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维也纳在哪里?为什么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过渡:今天,教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维也纳去走走看看,感受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神奇与美妙。(听音乐,看幻灯,谈感受: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讲讲本人的感受。)二、自学课文。1、带着感受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读顺句子。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过渡:大家把这些生字放进课文中,再次认真读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维也纳在哪里?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1)维也纳在哪个国家:奥地利的首都。 (2)维也纳的地理位置: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小盆地里。 (3)维也纳的环境: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依山傍水,人杰地灵)2、指导朗读。(师配乐范读,生闭眼边听边想象画面指名读齐读)四、理清课文脉络。过渡:下面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讲维也纳是音乐之都?1、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理由,用笔划出来。看看谁的速度快,找得准。2、反应: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引导:大家认真地看这四句话,有什么一样之处?(位置上看:都在每自然段开始;内容或字眼上看:都有维也纳和音乐)可见,维也纳和音乐是严密联络在一起的,所以讲(维也纳是世界的音乐之都)。用“由于所以讲话。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总写分写。3、我们解决了我们提出的两个问题,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课文的写作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本人美美地读一读课文。五、指导书写。1、指导“卑字的书写。2、下面也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把课文的生字描红。板书设计:古典音乐的摇篮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音乐之都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歌剧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二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无穷魅力,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热爱、赞美和向往之情,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3.在浏览中揣测作者的表达方法。4.认识“兹、镂2个生字,正确书写“韵、饰、坪等9个生字。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无穷魅力及风韵。2.学习作者“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详细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请学生在课前采集关于一些音乐家和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相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经过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在欧洲的奥地利,有一座音乐名城维也纳,古典音乐就是这座城市的名片。它座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更增加了这座城市的风韵。想了解这座城市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音乐之都维也纳)。(板书课题)3.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会有什么问题?(预设:为什么讲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维也纳和音乐有什么关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下面同学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畅。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同时想一想:维也纳是座如何的城市?3.梳理课文脉络。 (1)为什么讲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画出来。预设: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这几方面?(2、3、4自然段) (3)你们是如何这么快就找到答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小结:这几段都是通过先概括后详细的方式进行描写的,每段的第1句就是这一段的总起句。【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默读勾画和沟通,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并且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三、精读课文,深化感悟 (一)详细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1.学习第2自然段。 (1)先自由读,再指名回答这段的中心句。 (2)老师引导理解“摇篮。A.“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成长的地方)B.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课文的哪些语句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3)利用图片、抓重点字词(如“很多“的“都“大部分)引导理解,向学生简介在维也纳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的音乐家。(出示图片) (4)是啊,维也纳曾是这些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维也纳这座城市对他们的成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音乐,所以讲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5)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在读时一定注意突出重点词语。【在这段的学习中,重点理解“摇篮“的本意和引伸意思,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注重了与文本的对话,进行了思维的训练。】2.学习第3自然段。 (1)师过渡:维也纳给那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样维也纳也以他们为骄傲。 (2)大家读一读第3自然段,看一看你从哪儿能体会到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呢?(捉住“四处“为了都“就连也这些词语进行沟通。)预设:在这儿四处能够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有没有听出他读的时候主要捉住了哪些词。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出示图片)预设: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很多街道都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出示图片)预设: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一个宏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出示图片) (3)是啊,维也纳人四处都用音乐装饰着维也纳!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课文描写的内容对学生来讲比拟陌生,教学中,在读文的基础上,借助课件中的图片,比拟直观地进行画面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音乐之都维也纳四处充满着音乐的气氛。你从哪看出了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学生默读课文后沟通读书收获。预设:人们在安步时(两句)预设:维也纳的很多家庭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合家欢乐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生沟通)而维也纳人民呢?他们是把音乐当作精神食粮了啊!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一句。预设:更有趣的是,政府会议成了一种习惯。 (2)老师小结:在维也纳,小到普通市民家庭,大到政府,音乐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了维也纳人民的一种习惯。 (3)学生配乐朗读第4自然段。在教学中,力求鼓励学生在个性感悟语言的基础上,用有感情朗读的方式表达本人的内心情感,真正做到从读中感悟。4.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讲讲对国家歌剧院的描写给了你如何的感受?(宏伟壮观,金碧辉煌,在全世界影响宏大)(出示图片) (2)作者如何描写出了歌剧院的宏伟壮观和金碧辉煌?(利用数字讲明的方法,体现歌剧院的宏伟,通过对“金色大厅的描写,连用“金色墙壁、金色大门、金色镂花几个带“金字的词语,展现出了歌剧院的金碧辉煌。) (3)学了这篇课文,假如有人询问你“金色大厅的情况,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呢?A?学生先本人练一练介绍。B?指名介绍。【通过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金色大厅的印象,同时也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以锻炼。】 (4)自学最后一段,了解维也纳传统节日的盛况。老师引读:“每年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引导学生深化体会歌剧院中浓浓的音乐气氛,感遭到歌剧院在全世界的影响是宏大的。四、回归全文,感情朗读1.作者是如何向我们展示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魅力的?根据板书进行归纳:课文用总起分述的构造,把音乐之都维也纳展示在我们面前。2.难怪有人会讲:“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维也纳天天都沉浸在悠扬的乐曲之中。学完课文,你一定会对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由衷地赞叹吧!请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总起分述的表达方法,从浏览中学习写作。通过再一次的感情朗读升华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无穷魅力。】第2课时一、回首课文,加深感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练习背诵第3、4自然段。3?指名背诵。4.把本人学文后的感受写下来,写在课文空白处。二、学习生字,迁移练习1.识字和写字。注意“饰、坪、掺等字的读音。练写课后的9个生字,注意写好“巷、谐、煌等容易写错的字。要注意强调正确的写字习惯。2.填写恰当的词语。 ()的歌剧院()的维也纳()的多瑙河3.读课后习题2中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及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风韵“多用于描写优美的姿态,在这里用“风韵是采用了拟人的写法,比用“风采、景色更生动感人。“飘溢是飘荡弥漫,“回荡是声音来回飘荡,这句话中用这两个词来写美丽的夏夜,公园里和谐的气氛和优美的环境,恰如其分。4.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或本人感兴趣的段落抄写下来。三、语文实践课外搜集与维也纳这座城市相关的自然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为后面的图片展览做准备。【迁移练习和实践活动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丰富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板书设计总起分述19音乐之都维也纳?古典音乐的摇篮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歌剧中心?很多音乐家优美的乐章雕像、命名、音乐符号圆舞曲、演奏会、家庭演奏、庆典集会演奏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三教学目的:1、能够联络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热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怀。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教学重难点:能够联络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古城的人们热爱音乐的词句,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经过:一、导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有民族象征的万里长城,有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今天让我们走出去了解世界各地,看国外也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赏析(音乐之都维也纳)二、新课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分析第9课:音乐之都维也纳2、指名朗读。3、学生提出问题(一边提一边问)A:维也纳在什么地方?B景色如何?C:哪个词语用的好?D:“风韵是什么意思?E:与“风采“景色相比为什么“风韵更好?F:本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维也纳景色美那这座古城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2、提出问题 (1)、为什么讲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 (2)、哪一句是总起句?起什么作用? (3)、课文中交代了有哪些音乐家在这里生活过? (4)、有哪些词语用得好? (5)本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自学1、用一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3、4、5、6自然段。2、分段提出问题并解答。 (1)学习课文第三段自然段。A、找出总起句。B、为什么讲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的城市?C、哪个词用的好?D、用“装饰造句。E、归纳本段段义。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A、找出课文的总起句。B、为什么“天天离不开音乐?C、“飘溢回荡为什么不用“飘扬回响?D、哪个词语用得好?用“几乎造句?E、引导学生归纳本段段义? (3)第五段问题。A、中心句是哪句话?B、为什么被称为歌剧中心?C、哪个词语用的好?D、用“金光闪闪造句。E、归纳本段段义。 (4)学习课文第六段。A、本段写了什么?B、我国民族乐团哪年在这里演出?C、讲明了什么? (四)、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师概括总结文章最后自然段。 (五)、用导游的方式,再现课文主要内容。(出示有关维也纳风景图片) (六)、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这只是地球上璀璨明珠的一颗,有更多更美妙的风光等待着我们去赏析,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能身临其境去体会世界各地的美,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愈加美妙! (七)作业搜集有关世界名都资料。板书设计:音乐之都维也纳古典音乐的摇篮维音乐装饰的城市音也天天离不开音乐乐纳世界歌剧的中心之举办一流音乐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