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20141018.ppt

    • 资源ID:19114307       资源大小:1.97MB        全文页数:16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20141018.ppt

    萧县教师进修学校 郑强 关于“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理念探寻关于“教学模式和课型”的探索一、一、“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内涵的内涵 “以学定教以学定教”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及其学习情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及其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况来确定教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以学以学”是指基于学生,为了学生;是指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定教定教”主要主要是指确定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和策略。是指确定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和策略。关于“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理念探寻“以学定教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依据学情确定教学方案,教师的要求教师依据学情确定教学方案,教师的教,要顺应学情,顺因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教,要顺应学情,顺因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师的教要从学生出发,把学生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师的教要从学生出发,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的学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追求。追求。“以教导学以教导学”主要指教师通过主要指教师通过“教教”来有效引导学生的来有效引导学生的“学学”,用,用“教教”的智慧与品质丰富并提升的智慧与品质丰富并提升“学学”的智的智慧与品质。慧与品质。“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体现了新型课堂应体现了新型课堂应有的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有的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二、产生背景及发展二、产生背景及发展信息化社会对可持续学力素质的要求。信息化社会对可持续学力素质的要求。三、以学定教的两种形式三、以学定教的两种形式 先学后教先学后教 以教导学以教导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模式洋思模式关键是对学生以及学情的了解关键是对学生以及学情的了解,顺应和促进学的教,顺应和促进学的教呈现目标呈现目标有指导的自学有指导的自学自学检测自学检测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当堂训练当堂训练“先学后教先学后教”不是先学后讲,教师的教一定是真正建立在学不是先学后讲,教师的教一定是真正建立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教,生先学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教,先学后教:现场定教先学后教:现场定教以教导学:预先和现场结合定教以教导学:预先和现场结合定教“以教导学以教导学”和和“以教定学以教定学”之间的根本差异。之间的根本差异。心中有案,眼中有生,顺应学情,师生共进心中唯案,眼中无生,无视学情,曲终人散五年级下册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师:5个1/4 怎样涂?是几分之几呢?生:先涂4个 ,再涂1个 学生涂色表示5个 师:5个1/4 是几分之几?生:5/8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 5/4师:为什么?生:因为上面给的是1/4 ,所以不能随便改成8的。师:对呀,这里的分母是4,每一份是 1/4,这里涂了5份,所以是 5/4。如何做到“以教导学”呢?让学生把话说完师:你认为5个1/4是5/8,你是怎么想的呢?生:你看,5个1/4就是把两个圆平均分成8份,表示出这样的5份,所以是5/8师:为什么要用2个圆平均分呢?生:因为一个圆至多只能是4个1/4呀。 将问题讨论透将问题讨论透 聚焦讨论点聚焦讨论点5 5个个1/41/4,用一个圆表示不够,因为一个圆至多只,用一个圆表示不够,因为一个圆至多只能是能是4 4个个1/41/4,所以要用,所以要用2 2个圆平均分。个圆平均分。重构重构师:刚才这位同学说“5个1/4用一个圆不够,因为一个圆至多只能是4个1/4”那么4个1/4如果用分数来表示就是多少呢?生:4/4.师:真聪明!这样的分数以前见过吗?生:没有。(也有学生说见过)师:这样的分数叫假分数,你看它是不是有点特殊?特殊在哪里?生:正好是一个圆。师:对呀,把一个圆看作1,这个分数4/4和1比的话怎么样?生:等于1.师:对呀,这样的分数正好等于1.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分数吗?学生举例。得出结论:这样的分数分子和分母相同。师:既然4个1/4是4/4,正好等于1,那么5个1/4和1比肯定怎么样呢?生:比1大。师:正确,一定比1大。那能不能用来5/8表示呢?学生讨论。得出:把一个圆看作1,一个圆的5/8肯定比1小,2个圆的5/8比1大。师:一个圆的5/8肯定比1小,2个圆的5/8比1大,说得真好!也就是说如果“2个圆的5/8”的话显然是把来两个圆看作单位“1”了(如果两个圆作单位1,那么下面会加上一个大括号),现在以一个圆作单位1,那么像这样的5个1/4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为什么?生:4/5 ,哦,不对,是5/4 。(显然学生还是没有冲破分子比分母大这一思维界限)师:到底是 4/5还是 5/4?生:应该是 5/4,因为你看,5个1/4,分数单单位是1/4,所以分母是4,5个1/4,所以分子是5。师:说得非常好!显然这个 一定比1怎么样?生:比1大。师:对, 5/4比1大,它也是一个假分数。现在,谁来概括一下,什么是假分数呢?(假分数的意义水到渠成)四、以学定教对教师的要求四、以学定教对教师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树立学生意识。第一,教师要树立学生意识。第二,教师要坚守价值信念。第二,教师要坚守价值信念。第三,教师要善于同边促进。第三,教师要善于同边促进。一、顺应学生的原始思维一、顺应学生的原始思维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教学片段:学生尝试计算3.62.8,然后交流。生:3.62.8=100.8 理由:因为小数点要对齐。 3 . 6 2 . 8 2 8 8 7 2 100.8师: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呢?生:因为在小数的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师:(一时无语)哦,请坐下。还有别的想法吗?1 1、要读懂学生的原始思维、要读懂学生的原始思维2 2、要把学生的原始思维作为最好的教学起点、要把学生的原始思维作为最好的教学起点二、顺应学生的多向思维二、顺应学生的多向思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片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片段:师:师:7.987.984.24.2,这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显然目前我们,这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显然目前我们还不会算。那么你们会将它转化成我们已经会算的算式来计算吗?还不会算。那么你们会将它转化成我们已经会算的算式来计算吗?生生1 1:我想把它变成:我想把它变成7987984242,然后把算出来的商再除以,然后把算出来的商再除以(学生在思考、(学生在思考、在犹豫)除以在犹豫)除以10001000。底下学生有不同声音:不对,是除以底下学生有不同声音:不对,是除以100100师:意见不太统一,看来这种方法有点问题。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师:意见不太统一,看来这种方法有点问题。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生(在下面轻声说)生(在下面轻声说): :只要把商除以只要把商除以1010就可以了。就可以了。生生2 2:只要把它变成:只要把它变成798798420420,这样商是不变的。,这样商是不变的。师(面露欣喜):你的想法很有道理,你想到了用商不变的规律来解决这个师(面露欣喜):你的想法很有道理,你想到了用商不变的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有个小建议,你看用商不变的规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简单一点的问题。老师有个小建议,你看用商不变的规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简单一点的除法?比如我们前面刚学过的小数除以整数?除法?比如我们前面刚学过的小数除以整数?生生3 3(受了教师的暗示恍然大悟):老师,只要变成(受了教师的暗示恍然大悟):老师,只要变成79.879.84242就可以了。就可以了。师:你真聪明!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呢?师:你真聪明!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呢?生生3 3:只要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只要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10,这样就是小数除以整数啦,而且商是不,这样就是小数除以整数啦,而且商是不变的。变的。师:掌声在哪里?师:掌声在哪里?1 1、要打开学生的多向思维。、要打开学生的多向思维。2 2、要把多向思维作为最好教学深入点、要把多向思维作为最好教学深入点三、顺应学生的超前思维三、顺应学生的超前思维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片段1。23 68 472003 6008 4007学生口算后,教师提问:算完这些题你想说什么?生1:2003=600中的6和上面的6相同。生2:68=48 6800只要把上面的48拉下来再添2个0。师:下面老师先出一题,你们先算再来猜它的上一题或者下一题。我出3008生:3008=2400,下面一题38=24.师:我出59=45,猜猜它下面一题可能是什么?生1:5009=4500生2:9005=4500生3:5009=4500生4:500900=四万五百(第一次超前)片段片段2 2:. .分一分分一分 想一想想一想6 68 308 307 47 490 390 37 4007 4009 49 49 3009 3007 7 4 49 9 四人小组,把这些算式分一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四人小组,把这些算式分一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师:师:3 37 7 和和4 49 9都有好朋友,都有好朋友,6 68 8特孤单,你们也来给它特孤单,你们也来给它找几个朋友呢。找几个朋友呢。生生1 1:6 6800=4800800=4800生生2:62:680=48080=480生生3:6003:6008=48008=4800生生4:8004:8006=48006=4800生生5:6005:600800800(第二次(第二次“超前超前”,仍然是刚才的那个男孩),仍然是刚才的那个男孩)师:你坚持还要出这个题,你知道等于多少?试试看师:你坚持还要出这个题,你知道等于多少?试试看生生5 5:等于四万八百:等于四万八百师:这个数你不会读,但你知道大概等于多少。师:这个数你不会读,但你知道大概等于多少。生生5 5:(自我纠正)四万八千。:(自我纠正)四万八千。师:(微笑着)下面我们再来练习。师:(微笑着)下面我们再来练习。1 1、要接住学生的、要接住学生的“超前超前”思维思维2 2、要把学生的、要把学生的“超前超前”思维作为教学的延伸点思维作为教学的延伸点关于“教学模式和课型”的探索二、教学模式 1. 模式通常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或使人照着模式通常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或使人照着做的标准样子。做的标准样子。 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问题,在一定的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建构新型客体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建构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是在确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经理论研究和实践概括,抽象而产生的,反映特定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的师生活动程序和操作环节。教学模式的要素教学模式的要素: 教学理念;一定的概括性;活动程序;一定的呈现方式。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2.已有模式分析(1)杜郎口模式: “10+35”模式, 课堂结构:预习、展示、反馈。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即课堂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 大容量、 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 展示、 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 明确目标、 分组合作、 展现提升、穿插巩固、 达标测试。(2)昌乐二中模式“271”模式:三个维度模式:三个维度 课堂时间:课堂时间:按按 2 7 1分配分配 10+30+5; 学生等级的划分:学生等级的划分: 20%优秀生,优秀生,70%中等生,中等生,10%后进生后进生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20%可自会,可自会,70%讨论可会,讨论可会,10%教师点拨学会教师点拨学会小组建设: 每组6-8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后分层解答疑问; 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昌乐二中271模式特点: 在高的成绩基础上产生的改革; 没有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3)鹿泉一中的8环节: 模式将有效教学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梳理模式将有效教学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梳理出了两个行为主体出了两个行为主体( (教师、学生教师、学生) )、四个主体行为、四个主体行为( (教、学、研、训教、学、研、训) )、八个行为要素、八个行为要素( (确立目标、转确立目标、转化问题、设计评价、完成预案,自主合作、展示化问题、设计评价、完成预案,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师生总结、巩固拓展交流、师生总结、巩固拓展) ),又将八个要素按照,又将八个要素按照系统逻辑顺序排列,形成八个时序环节,组合成系统逻辑顺序排列,形成八个时序环节,组合成为一个学习目标完成的为一个学习目标完成的“周期周期”,周而复始,形,周而复始,形成师生活动过程的系统控制程序。成师生活动过程的系统控制程序。 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活动时,两大问题需搞清楚: (1)什么内容、何时小组合作完成?应在教学设计时预设好,而不能随便而为; (2)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完成什么任务?合作比个体思考的价值高在哪里?需要教师十分清楚。学习小组的模式学习小组的模式 (1)每小组57人,固定至少半个学期;(2)组内分工:每人至少担任一科课代 表,负责本组本学科的学习;(3)小组的座位:两种座位方式 秧田式,前后为一组; 围坐式,一团为一组; (在第一阶段,提倡秧田式小组座位方式)(4)小组合作的实效与学生的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挂钩,具体办法由学科组和任课组研究确定。讲 台讲 台255214413663三、改造我们的课堂 十三年来,对传统课堂的口诛笔伐声浪滔天,不绝于耳,从会议到讨论,从口头到论文! 传统课堂是指:以凯洛夫五步教学为基础的模式及其以凯洛夫五步教学为基础的模式及其变体变体一、我们的课堂怎么了?一、我们的课堂怎么了? 我们一直这样教,成绩很好啊! 我的师傅、老师、祖老师都是这样教的啊! 改革的都是赶时髦、作秀,提成绩还得靠传统这一套! “讲”,他们还掌握不住,“自己讨论”更不可能行! 我知道改了好,可是我不习惯啊! 我知道该改,那得费多少劲啊!传统课堂的问题: 专家们做过大量的研究,有统一的说法: 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被动学习,接受为主; 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苦; 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需求和差异; 湮灭了师生的生命存在,难以彰显生命活力; 只关注知识目标,不关注能力、情感目标; 学生越学越不具有求异思维能力。 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陶行知 “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杜威传统课堂的问题: 多数情况下,学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只是到了自习课、做题中才形成了真正的学习; 学生只通过一个渠道获取知识,很少利用同伴互学、体验的渠道,形成巨大的时空浪费! 想提高成绩,但教师的课堂操作与愿望背道而驰,却不知晓; 复习中,不关注学生的差异和需求,造成低效课堂; 有教师上课的时段反而是最轻松、低效的课时; 学生养成了等待、听从安排的思维习惯; 教师只装着知识体系,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状态; 要改,必须要改,必须改革课堂!改革课堂!2.“2.“学生动学生动”才是课堂的硬才是课堂的硬道理道理 三百多年来,教学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外乎两个问题: 先学,还是先教更好,或者说学与教的先学,还是先教更好,或者说学与教的矛盾;矛盾; 班级授课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个体差班级授课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异性之间的矛盾。(1)课堂的本质结构是活动:从课的进程来看:板块板块n上课上课板块一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二 陈述学习方向和目标陈述学习方向和目标 激发动机激发动机过渡过渡主体活动主体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是由活动构成的课堂是由活动构成的什么是活动? 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活动由目的、动机和动作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 一节课应由3-5个活动构成; 每一活动应由教师引发,并实际控制指向最终目的; 一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听到尾,不是真正的活动; 课堂活动应有环节节奏、每一活动有始有终。(2)学生动的本质是)学生动的本质是“外显行为外显行为+情感情感变化变化” 外显行为:外显行为:发言、阅读、动手写、动手制作、发言、阅读、动手写、动手制作、表情的变化、动手测量、相互讨论、相互批阅。表情的变化、动手测量、相互讨论、相互批阅。 学生课堂心理情感活动:学生课堂心理情感活动: 学生是人,学习的效率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学生是人,学习的效率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响; 课堂是在师生心理的平衡课堂是在师生心理的平衡不平衡不平衡平衡平衡中进行着的。中进行着的。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新不平衡情情景景与与问问题题动机动机讲讲授授讨讨论论探探究究交交流流活动的心理情绪周期:活动的心理情绪周期:故: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先学后教; 小组合作学习。 这都需要调整教学的过程结构:(3 3)“学生动学生动”才是课堂的硬道理才是课堂的硬道理 学习只有发生在学生身上时,才存在;学习只有发生在学生身上时,才存在;讲授法,只是讲了,不关心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了;讲授法,只是讲了,不关心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了;中考,是学生去参加,不是老师去上考场;中考,是学生去参加,不是老师去上考场;教师写出来、说出来、打出来仅是学生学习的可能教师写出来、说出来、打出来仅是学生学习的可能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学生只看见、听见,仅在短时记忆中起作用;学生只看见、听见,仅在短时记忆中起作用;学生仅动脑思考,只是会做,但不一定做对;学生仅动脑思考,只是会做,但不一定做对;中考分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看出来、想出来的;中考分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看出来、想出来的;最低效,往往也是教师最放心的教学方式是最低效,往往也是教师最放心的教学方式是“用话用话语大水漫灌语大水漫灌”;四、课堂教学现象透析与思考1.为什么课堂只是几个知识点的罗列?课堂现象:(1)课堂只是考点的讲解,几个点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教师带同学们学习了一个再学另一个。把教学内容改编为若干个考点,一个点一个点地把教学内容改编为若干个考点,一个点一个点地处理、练习处理、练习(2)学案将一节的内容归结为若干知识点,课堂上学生只需要根据课本或教辅填空,再交流。原因: (1)依考定教,考什么教什么; (2)教师对学科的认识和理解粗浅; (3)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粗浅。分析:考试考的是知识点;难道教学只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点吗?知识的来龙去脉,科学地位,蕴含的哲理知识的来龙去脉,科学地位,蕴含的哲理?!?!看似单纯的一个知识点凝聚了科学方看似单纯的一个知识点凝聚了科学方法、科学发展、科学哲理、科学精神、法、科学发展、科学哲理、科学精神、科学本质等多种价值。科学本质等多种价值。知识点教学是“高效”掩蔽下的典型低效教学。知识点教学是“高效”掩蔽下的典型低效教学知识点教学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知识点教学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和来龙去脉;知识点教学难以让学生体验学科的意味和魅力;知识点教学限制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阻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知识点教学加速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思考:(1)各个学科的意味是什么?)各个学科的意味是什么? 数学的意味在哪里? 数学思想的 自然科学的意味在哪里? 问题,证据,逻辑,严密推理,对真理的追求,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语言教学的意味在哪里? 语言美,表达力 社会科学的意味在哪里? ? 教学研究的意味在哪里? 2.为什么教师站在电脑(讲桌)前不动?课堂现象: 教师一只手扶鼠标(讲桌),或站在甬道 某位置,不停地讲解。 整节课没有板书、没有行为方式的变换。 一态到底,一说到底。原因:(1)将教学内容全部预设在电脑中;(2)教学的次序完全依赖教材、学案、练习;(3)不认为课堂上具有生成性;(4)不知道学生如何才能学会;(5)不知道板书、学生活动的功能和价值。分析:学的行为一定是由教的行为引发的;多维度刺激的效果远大于单维度; 把教学材料变为声音,只会在教室中飘荡,不会真正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讲,只满足了自己表达的生理、精神需求,满足了自己完成任务的责任感,但是并不关心学生真正会了没有,实质上是最大的不负责任;试图用正确的陈述、公式、知识链,覆盖学生头脑中错误的,以为就可以一劳永逸,偏偏实际上,正确的薄膜几天就会自动消纳掉,而错误的还在那;复习课“内容的压缩”课型,教师心理只装“本单元知识体系是什么”,而应装“学生哪不会,缺什么”。思考: (1)课堂既是预设的,又是生)课堂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成的; 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原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原理: : 教学是有规律的,故必须预设;教学是有规律的,故必须预设; 教学活动是动态的,一定会生成;教学活动是动态的,一定会生成; 只有预设,只有预设, 没有生成的课堂是僵死没有生成的课堂是僵死的、无生命力的教师霸权式课堂;的、无生命力的教师霸权式课堂; 没有预设的生成是虚假的民主,会偏没有预设的生成是虚假的民主,会偏离课堂应有的方向,因此,二者都不是离课堂应有的方向,因此,二者都不是高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课堂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不能因为课堂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不能因为预设而不让其生成,也不能因为生成而预设而不让其生成,也不能因为生成而不预设。不预设。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的预设;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的预设;讲述的优势与劣势 优 势劣 势1它是陈述一种解释的便捷方法;2它能按学生的恰当水平来进行,而且内容适合学生的需求;3它能鼓舞和激励学生;4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它只要少量的准备和资料;5它是一种快速呈现材料的方式;6它是一种比书面表达更具有个性化的交流方法。1学生理解与否得不到反馈;2信息的保持力非常低,必须确保信息的理解并记住以后备用;3教师必须与整个班级的步调一致;4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快速陈述材料;5它可能会令人厌烦;6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7学生的注意范围比其他学习方式要窄;8它假设学生会赞同;9学生没有机会利用已学过的观念。1 Geoffrey Petty. Teaching today:a practical guide (2nd),Nelson Thornes ,1997.(126)思考:(3)板书行为与多媒体应用研究)板书行为与多媒体应用研究板书的功能:板书的功能: 配合预设的师生活动,向学生提供学习和活动内容的视觉通道信息。 提供学习内容的要点和结构,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为师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共同的活动内容、新生成的内容提供现实载体。 板书的最后一个功能是目前的多媒体所无法替代的。 课堂是生成性的,我们不可能用多媒体预设一切。多媒体的闪烁,难以随时向学生提供内容结构。多媒体不能替代板书;多媒体不能替代板书; 板书的缺点:耗时、不美观、难以动画正确认识多媒体微观模拟的利与弊微观模拟的利与弊 自然科学的微观模拟,可形象向学生提供微观过程,自然科学的微观模拟,可形象向学生提供微观过程,便于理解,但易出现科学性错误,且使学生的微观便于理解,但易出现科学性错误,且使学生的微观想象力模式化,对科学的发展不利。想象力模式化,对科学的发展不利。视图进入语文教学的利与弊视图进入语文教学的利与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阿Q正传正传 图解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文字想象图解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文字想象力和欣赏力,消弱了文字作品的魅力和力和欣赏力,消弱了文字作品的魅力和内涵,长期以往还会弱化学生的文字表内涵,长期以往还会弱化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达能力3.为什么学生回答问题照课本念?现象: 提问后,被叫答学生手捧课本,念出了问题的答案。原因: (1)在于问题本身,内容?时机?提问方式? (2)教师对提问的作用、功能、价值的认识不到位。 4.为什么老师问了自己答? 为什么问了总是同学齐答?现象: (1)教师提出了问题,没有叫同学回答,而是自己直接给出了答案; (2)教师提出了问题,还没等教师指定同学回答,学生便齐声应答; (3)教师将一句陈述中的大部分说出,只剩关键词,或用升调提问,或让学生做正误判断,学生齐答。原因: (1)教师实质上没有提问,问只是一种形式; (2)教师压根没打算通过提问了解学生什么; (3)教师不了解提问的作用、价值和功能;分析:(1)提问是目前教师用得最多的行为; 在典型的中小学课堂上每小时可能会问到100个左右的问题; 有时候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 在一项与初中数学教学(68年级)相关的研究中,50分钟的一节课,高效教师平均提问24次,而低效教师平均问8.6个问题 ; 有人观察了64节中学课堂,记录到2839次课堂提问 (2)提问的效率很低 问记忆性的问题多; 问题表述不明确; 提问的功能发挥不好; 无目的的问,满堂问,乱问。思考:(1)问得一定是一个真问题,学生无法思考的不能问,学生不用思考的不能问,不要问在课本上直接存在的内容。(2)用好预设提问,减少随机提问; 两大类:随机提问、预设提问;(3)多问开放性问题,少问封闭性问题 即:多问方法、结论,少问事实(4)用提问作为一节课脉络发展的主线,以问题的形式驱动课堂、调动学生思考、参与课堂活动。(5)用好提问的功能: 驱动课堂;预设提问 提起听讲的注意;随机提问 检查掌握情况;预设或随机 引发回忆,构建平台预设提问 什么时候问?问什么?怎样问?何时叫答?叫谁答?一人答与全体答、与全体听;优秀课堂优秀课堂问题的特征问题的特征问题设置问题设置有层次有层次问题表述问题表述明确明确有思维跨度有思维跨度驱动性强驱动性强优秀课堂问题的特征5.为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现象: 提问后,叫起一位同学,声音很小,教师向前凑近,学生音更小,回答完后,教师向全班翻译,且做修正。原因: (1)教师和同学都不明了为什么课堂上要让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不理解对学生课堂发言的意义和价值6.“老师,你为什么不让我说完?”现象: 提问后,叫答一位同学,同学刚开口,教师即插话干预,把他拉到老师的思路上来; 提问后,叫答一位同学,同学刚开口,教师即命令停止,叫另一位同学回答。原因: (1)同学所答内容不着边际,与教师期望甚远; (2)教师和同学都不明了为什么课堂上要让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不理解对学生课堂发言的意义和价值,起码的提高成绩的价值。7.为什么要轮流回答问题?现象: 课堂上,随着教师提出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学生自动地按照某一顺序(座位、学号)一个接一个地轮流回答。原因: (1)教师为追求公平; (2)教师为节约课堂叫答时间; 8.“老师,我的方案怎么了?”现象: 教师要求全班围绕问题分组设计方案,几分钟后,分组向全班汇报,教师一边听,一边点头,甚至赞扬,尔后,一点鼠标,“请同学们按照投影片上的方案进行实验”。原因: (1)教师不知道同学设计方案的功能; (2)教师不理解为什么汇报交流方案; (3)教师不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 (5)必须把握叫答和理答的时间 等候候答时间教师发问学生应答教师理答 等候候答时间 通常情况下,候答时间对于开放性问题或高认知水平问题更为重要,而侯答时间对于犹豫的回答或部分正确的回答更重要。 (6)关注教学行为链第一种:第一种: 教师驱动学生个体(或小组)活动全班交流教师概括学生落实、检测第二种:二种: 教师驱动全班交流教师概括学生落实、检测第三种:第三种: 教师驱动教师呈现学生落实、检测9.为什么课堂上只有一位同学活动?课堂现象:(1)提问叫答变为师生的私下交谈; 如何把学生的回答变为全体同学的新思考素材?(2)一生上黑板书写,他人看; 同时书写,多角度展示学生作品(3)同学代表上台动手操作,做实验;观察现象;(4)提问后只叫一位同学回答;为什么不问其他同学观点?(5)脱式计算一生说,教师写;何不大家都写?(6)全体书写,但写后只给出正确答案;何不同桌、组内交流。10.为什么非要使文本有声化?课堂现象: 同一教学内容,学生阅读、思考和教师讲,都能学会,教师一般要讲; 投影片出示材料,学生都能读懂,教师安排同学读一读;原因: 教师相信只有声音灌输,学生才能才学会。 分析与思考:(1)有声化等于要求在细节上齐步走,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个体差异。极易产生粗浅的理解。(2)课堂上应是大环节齐步走,活动内个性化。11.为什么要打断同学的思路?课堂现象: (1)提出问题要求思考或讨论,可教师不断提醒、解释; (2)学生回答中,教师不断插话,甚至打断; (3)出示材料后,学生刚开始思考,教师开始解释; (4)投影打出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一边看,教师一边不停地提醒;原因: (1)教师相信只要学生能按照老师的思路做对、回答对就能提高成绩。课堂只要顺利进行就完成教学任务,成绩就会高。 (2)教师不知道高效的学习应是怎样的过程。分析与思考:(1)阻碍了生成,掩盖了问题,课进行得顺利了,成效小了。(2)剥夺了学生面对问题和材料独自阅读、审题、思考并解答的权利,没有平时的锻炼,只会做题、不会审题和答题,没有能力考场必失误,影响成绩的提升。(3)学习兴趣必受影响。对话学习模式对话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体验学习模式体验学习模式问题学习模式问题学习模式四四、教学模式及课型的基本类型、教学模式及课型的基本类型1.探究学习模式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教案 平移与旋转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 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情感目标: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3、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 移后的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三、课件设计方案 : 四、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1、师:我知道大家平时都特别喜欢玩,今天咱们一起到游乐场 里去看一看好吗?(出示有滑梯、缆车、摩天飞轮等的课件)。你喜 欢哪个游戏活动?一提到玩大家都特别高兴, 其实玩中也有很多数学 问题,如果你能在玩中有所发现,那就更棒了。再来观察这些游戏, 仔细想一想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吗? 2、指学生汇报。 3 、师:这些项目的运动都一样吗?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 分类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 最后归纳为 2类: 平移与旋转, 今天我们就来 研究这2种不同的运动现象。 二、分析归纳、揭示概念 像缆车、滑梯所做的运动叫平移,像转椅、过山车、摩天轮这样 所做的运动叫旋转。边说边板书课题。 三、举例 1 、师:生活中平移的现象随处可见,像升国旗、扶梯的运动都 是平移。 2 、学生举平移的例子。 3 、小结:看来物体不仅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还可以斜者 平移。 4 、师:瞧,风车在做什么运动?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5 、学生举例。 四、表演 1 、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把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表现出来。 2 、学生表演:转圈、向前走、原地上下跳等。 3小结:我们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平移(手势表示),用“ -” 表示,把围绕着一个固定点所做的圆周运动叫旋转,用“0”表示。 五、判断练习五、判断练习 1 、我们已经认识并亲身体会了平移和旋、我们已经认识并亲身体会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下面有一道转的现象,下面有一道 题你能快速作出判断吗?题你能快速作出判断吗? 2 、出示课件:汽车行驶、钟表、风车等,、出示课件:汽车行驶、钟表、风车等,学生判断。学生判断。 六、故事激趣感知平移的距离六、故事激趣感知平移的距离 1 、我们已经掌握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如果把平、我们已经掌握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如果把平移的现移的现 象表现在纸上,又该怎么办呢?象表现在纸上,又该怎么办呢? 2 、讲故事、讲故事 下雨了,下雨了, 小蚂蚁的房子要被水浸了,小蚂蚁的房子要被水浸了, 所以两只蚂蚁决定把房子从所以两只蚂蚁决定把房子从 一个地方平移到另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一个地方平移到另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红蚂蚁说它走的路长,红蚂蚁说它走的路长, 绿蚂蚁绿蚂蚁 不服气,不服气, 于是他们发生争吵,于是他们发生争吵, 产生矛盾。产生矛盾。 到底谁走的路长呢?请大家到底谁走的路长呢?请大家 给当判官评评理。给当判官评评理。 3 、出示课件:两只蚂蚁就这样抬着房子一步一、出示课件:两只蚂蚁就这样抬着房子一步一步的走到更安全步的走到更安全 的地方,的地方, 房子在做什么运动?两只蚂蚁分别走了几个格子?房子在做什么运动?两只蚂蚁分别走了几个格子?请小组长请小组长 拿出学具,四人一组动手操作一下,拿出学具,四人一组动手操作一下, 蜻蜻 蜓蜓 红红 绿绿 4 、学生汇报,上前演示。 5、师电脑操作演示红蚂蚁和绿蚂蚁走的路线,他们分别走了几 格?( 6格) 6、假如当时有只蜻蜓飞在屋顶上,那么蜻蜓又走了几格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演示。通过动手操作,同学们发现蜻蜓也走了6格。 7、小结:两只蚂蚁都走了6格,蜻蜓也走了6格,所以小房子也走了6格。 看一个图形移动了多少格,只要找准一点,看这一点移动了多少格就可以了。 七、填空练习 1 、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会用数格子的方法算出平移的距 离,真棒!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2 、出示课件,小房子分别向四个方向平移的图、出示课件,小房子分别向四个方向平移的图形,中间虚线是房子原来的位置,看它向哪个方形,中间虚线是房子原来的位置,看它向哪个方向分别平移了几格。向分别平移了几格。 八、画图八、画图 师:我们既能判断出平移的方向,又能数出平移师:我们既能判断出平移的方向,又能数出平移的距离,那么你们能画出一个图形平移之后的形的距离,那么你们能画出一个图形平移之后的形状吗?状吗? 出示一个三角形,把它先向右平移出示一个三角形,把它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格,再向下平移平移3格。格。 学生做后展示学生的作品,然后教师演示电脑操学生做后展示学生的作品,然后教师演示电脑操作过程。作过程。 九、拓展创新 1 、平移和旋转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同学们欣赏图片体育健儿的风采、 古老的上海音乐厅大楼、艺术家设计的美丽图案)。 2、让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 相信他们的作品会更出色。 十、总结 大家回想一下,这节课咱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 获? 认识时间认识时间教学活动顺序教学活动顺序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P81 82 认识时间 二、教学准备:钟面模形、课件、练习纸、图片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学习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这一内容的学习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 第一层次是用第一层次是用5分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时=60分。分。 第二层次是在第二层次是在5分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分1分数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的方法读取时间, 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 2、学生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 上进行学习的。虽然通过以前的学习,学习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 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但是“认识针表”知识的呈现是静态的, 而下册的“认识时间”相对来说则是动态的, 这对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 学习任务比较艰巨。 3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进一步认识钟面,进一步认识钟面, 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特别是接近整时的时间特别是接近整时的时间 知道知道 1小时小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

    注意事项

    本文(以学定教以教导学20141018.ppt)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