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docx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抢占将来发展制高点的重点领域,目前全球发达国家主要传统汽车厂商均已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努力抢夺国际市场份额。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和主要增长极。作为汽车产业强省,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各项基础条件日益成熟,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应把握发展机遇,努力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擎。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整理,供领导参考。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及趋势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其中,混合动力汽车是过渡性产品,目前技术已基本成熟;纯电动汽车是当前发展重点,已进入市场竞争阶段;燃料电池汽车是长远发展方向,已在市场少量推出,并向实用化阶段迈进。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中美欧仿佛已成为市场的中坚气力。近年来,美国、欧洲、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从2021年至2021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别为35万辆、55万辆、7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8.3%,占全球整体汽车市场的份额分别为0.4%、0.66%、0.85%。从区域市场分布来看,欧洲、美国和中国是市场中坚气力,2021年,欧洲销量为20.7万辆,同比增长9.7%,约占全球市场27%;美国销量为15.9万辆,同比增长37%,约占全球市场21%;中国销量为32万辆,约占全球销量的41%,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市场地位。从全球各大车企销售情况来看,比亚迪、特斯拉、宝马、日产等企业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名列前茅,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最大的车企;特斯拉销售7.6万辆,位列行业第二;宝马销量为6.2万辆,初次进入全球前三;日产5.6万辆、北汽4.6万辆、群众3.8万辆、众泰3.7万辆、通用雪fo兰3.2万辆、三菱3.2万辆、雷诺3万辆等车企分列全球销量四至十位。在我国,比亚迪销量第一,吉祥4.9万辆紧随其后,北汽新能源4.6万辆位列第三,众泰3.7万辆、奇瑞2.1万辆、上汽2万辆、江淮1.8万辆、江铃1.5万辆、长安4931辆、东风股份4347辆等车企分列全国销量四至十位。从车型来看,2021年,全球纯电动乘用车、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分别为49.54万辆、27.86万辆、2312辆,占比约为63.8:35.9:0.3。二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益完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基本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包含上游制造核心部件的原材料、中游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以及下游的整车及充电设施等环节。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天然锂源、碳酸锂、氟化锂、稀土、铁矿等原材料。全球锂资源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其中,中国拥有全球13.6%锂资源,天齐锂业是全球最大矿石提锂企业,控制全球锂资源市场约30%。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国,其中,中国稀土储量约占全球总量的23%,供给了全球超过90%的消费量。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动力电池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包括正极材料、隔膜、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驱动电机永磁材料、硅铜片和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2021年,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总出货量达45.3GWh,主要集中于中日韩三个国家,以中国比亚迪、宁德时代、日本松下、韩国LG化学、三星SDI等企业为代表,其中,中国总出货量达28GWh,占全球总量的61.8%。全球电机和电控主要生产商有德国西门子、博世、大陆,美国雷米,日本日立、三菱,我国的北京精进电动和中山大洋电机等知名企业,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总装机量达59.5万台。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整车制造及充电设施等环节。传统车企如美国通用、福特,日本丰田、本田,德国群众、宝马等纷纷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兴企业如美国特斯拉、深圳陆地方舟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充电设施方面,ChargePoint是美国最大的电动车充电桩服务商之一,Chargemaster是英国最大的充电服务商,我国主要有国家电网、普天新能源、南方电网、中石化等机构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三“三电和整车技术的研发成为全球车企竞争的焦点,新型充电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成为将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领域。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整车技术等。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方面,安全性、一致性和循环寿命等关键技术是研发焦点,三元锂电池技术是目前的主流技术,以日本松下为代表,单体能量密度可达340Wh/kg,是目前市面上单体能量密度最高的锂电池,全球整车技术水平最高的美国特斯拉Model3也使用这种电池;氢燃料电池技术以日本丰田代表,最高单体能量密度可达600Wh/kg;石墨烯电池、固态锂电池是将来发展方向,目前,上海东旭光电和深圳华为在石墨烯基锂电池研发方面获得了阶段性进展,法国Bolloré等企业研发出最高单体能量密度基本可达300400Wh/kg的固态锂电池。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方面,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高控制精度、质量轻、运行可靠等特点,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驱动电机之一。由于我国拥有丰富的永磁同步电机原材料稀土资源,因而,此类电机在我国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整车技术方面,智能化、网络化和快速充电化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自动驾驶技术德国、日本和美国的企业走在技术研发的前列。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俄亥俄州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等国外高校、科研院所纷纷开展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研究,并与大型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四各国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全球掀起了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潮。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各国的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外先进国家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鼓励效果显著。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新能源汽车政策布局上走在世界前列,已构成了完好的法律体系,从研发与产业化、消费刺激、基础设施建设、示范推广等环节给予支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出台(清洁空气修正法案)、(能源政策法案)等严格汽车行业指标,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出台(替代机动车燃料法案)、(能源政策法案)等给予消费者税收优惠并赋予法律效力,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从研发生产到推广使用,各个环节都有相关法律法规,系统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之一,早在1965年就开场启动电动车的研制,并正式把电动车列入国家项目,先后施行了“清洁能源汽车CEV补贴政策、“充电设施补贴和“氢燃料设备补贴等鼓励政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21年7月,“零排放车辆联盟多个成员国公布将来将禁止销售汽油车和柴油车,实现汽车的全面电动化,如德国提出将于2030年、英国和法国提出将于2040年禁止出售传统内燃机汽车,促进纯电动车或者氢燃料电池车等零排放汽车的发展。我国从国家层面到地方省市也先后公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示范及产业化进程,力助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2000年至2021年间,我国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累计投资近200亿元,基本确立了电动汽车“三纵三横技术体系框架。截至2021年,国内共出台30多项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政策。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现从“跟跑向“并跑蜕变,部分领域“领跑全球,产业布局日益明朗。近年来,在国家密集出台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政府采购、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等力度空前的支持政策以及各省市配套政策的多重刺激下,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电子控制和动力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深圳贝特瑞研发了适用于超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和硅基负极材料;深圳星源材质研发国内首家把握隔膜研发干湿技术,打破日韩企业的垄断地位;深圳大地和控制器安全等级接近国际水平,涌现出一批处于行业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场规模化投放市场,产销规模增速较快。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50.7万辆,同比增长53%,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年产销量102.4万辆第一、保有量109万辆第一、充电桩16万个建成数量第一,初步构成了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为引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集群。北京依托北汽集团、当升材料、中信国安等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昌平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房山高端制造产业基地和大兴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一园两基地,构成了以整车为龙头,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等高端环节的完好产业链条。2021年,北京共销售新能源汽车约6.3万量,约占全国总销量12.4%。上海聚集了上汽集团、上海群众、上海通用、蔚来汽车等整车企业和诸多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值初次突破100亿元,到达132.6亿元,同比增长23.4%;销售4.2万辆,约占全国总销量8.3%;推广数量累计初次突破10万辆,在全国率先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总量逾10万辆的城市。江苏已初步构成了涵盖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多系列、多产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拥有东大盐城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海格新能源客车研究院、乐能纳米正极材料研究院、北航江阴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南汽集团、金龙客车、博郡汽车、春兰股份、国轩高科等车企的部分关键部件技术已到达国内领先水平。2021年,江苏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2万辆,占全国总销量6.3%。浙江拥有吉祥、众泰、万向集团等一批新能源汽车企业,已初步建成杭州、台州、金华、宁波四大整车基地,构成了包括核心基础材料研发生产、关键零部件制造、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充电设施制造与建设的较为完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5.7万辆,约占全国11.0%,产业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二、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浪潮和全国战略部署带动下,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已基本构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新能源汽车总体设计、制造能力和水平居全国前列。一以比亚迪、广汽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涵盖全产业链的完好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我省是国内主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已基本构成以深圳比亚迪、广汽集团为标杆,涵盖原材料、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整车设计制造及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完好的产业链条,产品销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上牌量居全国第三,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1%。整车方面,2021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0839辆,同比增长76.3%,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13.7%。其中比亚迪全球销量超10万辆,珠海银隆6047辆、广汽集团3665辆等位列我省整车销量前三甲,广州广汽比亚迪2000多辆、广州东风日产1916辆、深圳五洲龙514辆和fo山奔驰(125辆)等车企销量相对较少。动力电池方面,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之一,拥有深圳贝特瑞、深圳新宙邦、深圳比克、fo山金辉高科等骨干企业,2021年全省动力电池产量达136亿kWh,占国内总量的60%,可知足约9万辆150kWh电池装载量的11米纯电动客车或54.4万辆25kWh电池装载量的纯电动车用车应用需求。驱动电机与电控方面,拥有中山大洋电机、fo山金泰德胜电机等知名企业,已具备量产功率7.5130kW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能力,产品综合技术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原材料方面,拥有广州路翔、fo山照明等企业,把握了大量的锂矿资源。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拥有广州南方电力、东莞易事特等企业,截至2021年,全省共建成充电站466座,充电桩超7万个。二以广深整车生产为核心,珠三角相关地市关键零部件生产为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构成。经太多年的发展,我省基本构成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珠三角相关地市配套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广州、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是我省主要的整车企业集聚地,技术创新水平居全省前列,2021年两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4869辆和6.05万辆,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6.87%和85.4%。珠海、fo山、中山、东莞、梅州等地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产业转移等方式获得了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成为我省新能源客车重要的生产基地,拥有珠海银隆、fo山奔驰等一批骨干企业,其中,珠海银隆2021年共生产纯电动客车6047辆,产量位居国内纯电动客车市场第五位。深圳、珠海、惠州、东莞等地锂电池产业发展迅猛,构成磷酸铁锂、三元锂、钛酸锂等多品种并存的锂电池产业集群。中山在高效电机和电驱动的研发、生产上具备优势,大洋电机等龙头企业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其生产的系列电机产品占据全国欧美市场出口量的60%,动力总成系统产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约30%。江门、肇庆等地开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