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_1.docx

    • 资源ID:19197221       资源大小:29.41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5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5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_1.docx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怎样表现的?请扼要阐述。(6分)参考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场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气氛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昏暗的暮色。【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本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优柔寡断,落子缓慢。新课标卷II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讲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扼要分析。5分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参考答案8.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本人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本人“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本人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本人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本人的“惆怅和孤单,“斜月意象的参加,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1/119.固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单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讲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进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讲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苦人生中的诗意美。浙江卷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宋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注】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21这两首诗都以_来写愁。2分22扼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参考答案21.猿声22.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诗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然,愁在人心。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讲,只要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如何的情?4分参考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2/11 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安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扼要分析。4分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扼要赏析。4分答案示例8.“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迫不得已。9.“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扎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禁:消瘦。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欢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扎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讲,有相反相成之趣。3/112.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3.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C。2.BE。3.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欢。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福建卷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双调·蟾宫曲·自乐 元孙周卿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 注草团标:茅屋。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1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扼要分析。3分答: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原因各是什么?有什么一样的表达效果?请简分析。3分答:参考答案1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意思对即可。2第一问孙曲中“惊的原因是云朵擦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原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怨送别4/11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作者简介万树1630-1688,字红友,一字花农,号山翁、山农,明常州府宜兴今江苏宜兴县人。他才思敏捷,学识明达,工词善曲,不仅是词学家,而且是著名戏曲文学作家。万树少年时即遭变乱,嗣后家境清寒,长期飘泊四方,历在山西、陕西一带游历。清顺治年间以监生游学北京,未得官而归。康熙年间入两广总督吴兴祚幕府作幕僚,一切奏议皆由其执笔,闲暇时作剧供吴家伶人演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终以怀才不遇,忧郁积劳成疾,拜辞吴兴祚回乡,不幸病死于广西江舟旅途中,终年仅58岁。万树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词曲家,词曲风创新,硕果累累,其新编的(词律)对中国词坛的奉献尤为宏大,影响深远。万树送别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淡雅含蓄、情景交融。(望江怨送别)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以景衬情、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愈加明显。全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但所描绘的景致,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得缠绵婉恻,韵味十足。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如何的送别场景?3分2如何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参考答案1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春天的黄昏,词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2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本人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郁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谊之深。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归:出嫁。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蓁蓁(zhn):草木茂盛的样子。1本诗在章法构造上采用了的形式。2分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参考答案5/111重章叠句。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隆;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解读】1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如同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一样,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做重章叠句也叫“重章复唱“。2这是一首贺婚诗。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人丁兴隆,表达对女子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妙祝福。试卷分析: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衬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讲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隆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以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虽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人们常讲的“桃花运,当源出于此诗。江苏卷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请扼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经过。3分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扼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6/11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如何的人生态度6分【解读】舞雩,出自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参考答案1(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2诗人被放逐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困难,但由于遭到fo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而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放逐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困难,但由于遭到fo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而仍然向往曾点描绘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补充:被酒带醉,刚喝过酒。总角形如今之小辫而短。口吹葱叶吹葱是一种儿童游戏。这三首诗作于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时苏轼六十四岁,已贬谪儋州州治在今海南岛儋县两年。他身为“罪人,初期僦居官舍,后被逐出。幸得王介石等人的帮助,在城南“污池之侧桄榔树下,筑了五间泥房以居。他和当地人民有很深的感情。诗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姓黎的,就是他在当地的好友。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扼要分析。5分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参考答案1这首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学科,网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2“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单独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单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7/11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85分此句采用了比较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96分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单悯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可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之情。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时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赴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全国大纲卷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扼要讲明。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扼要赏析。参考答案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4分)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讲明营造出静遗气氛的,给2分。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分对“过字扼要赏析的,给2分;对“随字扼要赏析的给2分。 (山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寻诗两绝句8/11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扼要分析。4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参考答案1艳丽清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2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饮酒能够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四川卷1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作者简介赵执信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9/11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1.扼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3分2.本诗表现了诗人如何的心境?结合全诗扼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1.“常字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暮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2.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讲“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汗衫、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天津卷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暮春 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如今何处2分)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桃花的?2分)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参考答案1体如今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2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动静结合。3(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共享:15喜欢10/11赠金笔阅读(1120)评论(0)珍藏(6)转载(14)喜欢打印举报已投稿到:排行榜前一篇:北京植物园风光11/11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_1.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