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docx

    • 资源ID:19202772       资源大小:23.9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5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5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docx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中国开场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车道,各方面发展热情高涨,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地把握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金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银行从计划色彩浓重、主要监管指标不达标转为有竞争力的当代企业,利率、汇率改革和市场化机制建设任务繁重;参加WTO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开放程度,面对开放经济格局的政策调控需要愈加重视内外部协调;美国高消费与亚洲新兴经济体高储蓄相叠加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失衡,加大了中国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压力;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愈加重视积累储备,而储备持续增长带来的流动性偏多使货币政策面临全新的环境;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房地产过热问题有所显现,传统上以CPI稳定为单一目的的主流货币政策框架面临宏大挑战,迫切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以丰富和补充新的调控手段。正是在应对上述种种挑战的经过中,中国的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为主兼顾改革和转型需要,下面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些应对举措。转轨阶段存在“过热冲动,需要始终强调防备通胀“转轨的发展阶段特征,使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明显不同的调控环境。一方面,中国人均收入较低、提升空间较大,处于起飞和赶超的较快发展阶段,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性很高,经济主体容易出现过于乐观预期。另一方面,中国仍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过中,“软约束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各地方举债、上项目的动力都很强,都希望“银根松一些。加之中国尚在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城镇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36.2%升至2020年的51.3%,地方政府建设发展任务较重,也倾向于融资条件更宽松一些,金融支持力度更大一点。总体来看,各地各方面都希望生活水安然平静城市乡村相貌更快得到提高和改善,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宏大动力。但局部和个体行为加总在一起,容易造成经济易热不易冷、潜在通胀压力较大等问题。此外,在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国际产业分工链条重组的推动下,中国在较长时间里面临着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外汇大量流入导致流动性被动投放较多,也对物价构成了压力。在过去十多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经济都表现出了走热容易、走冷不易的不对称特征,通货膨胀是主要的宏观经济风险。正是基于这样的判定,中国始终把货币政策作为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主要防线,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得到明显提升。2003年4月,在SARS疫情严重、伊拉克战争爆发等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就创造性地及早启动央行票据收回流动性,并成为长期运用的灵敏管理流动性的有效工具。2003年9月开场使用存款准备金手段,并逐步将其发展为常规的、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中性工具。在流动性偏多、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2003年6月就适时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风险提示,建立了以调节首付比例和利率杠杆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化调节机制,体现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理念。总体来看,中国成功运用大规模对冲和渐进升值的组合应对了双顺差带来的挑战和问题,保持了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增长,并为构造调整创造了较为适宜的货币环境。适应国情的需要,坚持实行多目的制作为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有一个改革和完善机制的经过,也有一个在改革经过中保持经济和就业稳定增长的任务,两者相辅相成。由于中国在市场化程度、货币政策运作和传导机制上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因而单一目的制并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多重目的:一是维护低通胀;二是推动经济合理增长;三是保持较为充分的就业,维持相对低的失业率;四是维护国际收支平衡。防通胀一直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任务和责任,在货币政策中分量最大。多目的制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有关。在转轨经过中,中国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消除价格扭曲,转向市场化的价格体制,与国际价格体系接轨,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比方,1999年之前工人、老师、政府公务员的住房都是由政府计划分配的,工资不覆盖这部分支出,1999年之后住房逐步转向市场化,这意味着工资和价格同时上涨。假如中央银行太多强调低通胀目的,可能就会阻碍政府进行价格改革。换言之,货币政策需要对这些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改革引起的物价改革留出一定空间。中国当前未采纳单一目的制,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再有,中国长期面临国际收支大额双顺差格局,流动性被动投放较多,对货币供给量和通胀有重要影响,这使中央银行必须去关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这是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现状。此外,金融机构能否稳健、金融生态好坏都是货币政策能否有效传导的关键,这就要求不断深化金融改革,解决阻碍金融稳定的体制性问题,更好地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必要时需要为改革和稳定提供一定支持,中长期看这也有利于实现价格稳定的目的。鉴此,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关注价格稳定的同时,历来特别关注金融稳定和金融改革,注意对发展、改革提供配合与支持,统筹协调好物价、国际收支以及就业、增长等目的之间的关系。十分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CPI稳定为单一目的的主流货币政策框架确实出现了问题,货币稳定并不等同于金融稳定,各方面的反思进一步加深了对此现象的关注和考虑。强化货币政策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的基本平衡,并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宏观调控框架由此开场创立。从货币政策看,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等逐步建立,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日益加强,为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奠定了基础。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信贷限额管理。进入21世纪以后在调控方式上逐步构成了以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和利率等构成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确立了以间接手段为主的调控形式。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适应了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加强的要求。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微观经营机制改革入手,通过逐步加强微观主体自主决策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微观经营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也必然要求宏观调控机制进行调整。这构成了中国渐进式改革推进的内在基本逻辑,反映在货币政策方面就是对间接调控机制和价格型调控手段的运用逐步加强。合理把握汇率改革进程首先,2003年底到2005年上半年,先后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大型银行进行了财务重组,包括核销损失、不良资产剥离、注资并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2003年启动的农村信誉社改革此时也进展过半,银行体系的财务稳健性得到明显加强。同时,逐步取消了一些对资本账户交易不必要的管制,外汇市场经过逐步发展也有能力为企业提供一些必要的避险工具。到2005年上半年,中国宏观调控获得明显成效,投资过热得到抑制,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利率水平总体下行,同时美联储连续加息,本外币利差因素较为有利,美元汇率也比拟稳定。在此有利条件下,2005年7月,启动了人民币汇率构成机制改革,开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对浮动汇率制度需要有一个认识和适应的经过,汇率灵敏性的加强采取了可控、渐进的方式。起初保留了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开场的上下0.3%的浮动区间。2007年5月,将汇率浮动区间由0.3%扩大至0.5%。在2020年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时,为防止竞争性贬值,中国又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的实际浮动幅度。2020年6月,中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构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加强汇率弹性。随着外汇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汇率弹性的不断加强,人民币汇率需要更大的波幅区间。2021年4月,将汇率浮动区间由0.5%进一步扩大至1%,同时大幅减少了外汇干涉,让市场供求在汇率构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中国经济构造调整获得积极进展,国际收支趋于平衡,2020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降至2.8%,落入国际社会共鸣的较为平衡的区间,外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趋向平衡水平。重点做好流动性对冲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例外,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和外汇储备大量积累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仅1656亿美元,目前超过3万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经过,但在问题解决之前就已经对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是会构成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因而这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和挑战,正是应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抑制货币信贷过度膨胀和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的应对之策是进行大规模的流动性对冲,而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的灵敏运用保证了对冲得以完成。得益于灵敏性和市场化强兼具的特点,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人民银行最早选择的对冲工具。起初主要是开展正回购操作以及现券卖断,不过,这很快遭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为此,人民银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创新,从2003年4月起发行央行票据,年发行量从2003年的72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2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从实践中总结经历,不断完善央行票据的期限品种和发行方式。2004年12月,为缓解短期央行票据滚动到期的压力,在原有3个月、6个月和1年3个品种基础上增加了3年期央行票据品种,有效提高了流动性冻结深度。2006年和2007年,根据调控需要,还屡次向贷款增长偏快、资金相对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以强化对冲效果。同时,央行票据具有无风险、期限短、流动性高等特点,弥补了中国债券市场短期工具缺乏的缺陷,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投资标的。定期发行央行票据还有助于构成连续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进而为推进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条件。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在一般教科书中,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被视为货币调控的“利器,并不轻易使用。但在外汇储备大量积累、基础货币供给过剩的特殊情况下,需要把存款准备金率发展为常规的、与公开市场操作互相搭配的流动性管理工具。这主要是随着对冲规模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商业银行购买意愿、流动性冻结深度等因素的制约;而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拟及时、快速,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合适应对中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自2003年9月起至202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6次,其中上调32次2020年下半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期间4次下调。详细操作时,都是采取小幅调整且提早公布,给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构造提供缓冲的时间。率先启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在20世纪80年代至本次金融危机前的较长时间里,全球货币政策的主流是所谓“单一目的CPI和单一手段调节短期利率。这一形式有助于缓解动态不一致性,提升透明度和规则性,但问题是若通胀指标衡量出现偏差,政策就可能出现系统性的偏离。近些年来,经济不稳定最先往往不是通过CPI而是由资产价格和信贷扩张表现出来,货币稳定并不必然等于金融稳定。由于微观审慎监管的核心是保持个体机构稳健,但个体稳健之和不等于整体稳健,甚至还可能表现为顺周期性和整体不稳定,不能有效防备系统性风险。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整体价格平稳,关注宏观总量和金融稳定问题。因而迫切需要丰富和补充金融宏观调控的工具和手段,强化宏观审慎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以防备系统性金融不稳定为目的,重点针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现象施行逆周期式的调节。能够讲,宏观审慎政策是国际上反思危机教训、弥补传统金融管理制度缺陷的一个“集大成者。作为G20成员,中国认真履行承诺,着力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已明确作出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部署。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人民银行从2020年中开场系统研究并试行宏观审慎管理。2020年引入了差异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将信贷投放与宏观审慎要求的资本水平相联络,同时考虑了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稳健状况以及经济景气状况,并制定了透明的规则,有利于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从调控实践看,动态调整措施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相配合,获得了明显效果,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使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得以率先实践。在金融宏观调控的工具选择上,目前中国采用了数量型调控、价格型调控以及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调控形式。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看也符合危机以来国际上对传统政策框架进行反思而产生的新思潮。2020年一季度人民银行在面对零下界利率选择时为避免流动性陷阱效应,较多使用了数量型工具。当然,在全球化和开放宏观格局下,利率遭到的约束也有所增加,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也是运用宏观审慎管理以丰富和补充调控手段的原因之一。配合金融改革进程来把握利率市场化和利差构成2021年6月以来,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目前占金融部门融资总额近一半的非贷款类业务股票、债券、信托及租赁融资等资金价格已完全市场化;另一半依靠银行贷款实现的融资,绝大部分也已在贷款利率下限之上自主定价。金融机构间的存款定价也逐步有所差异。中国已从融资利率高度管制转为主要依靠市场决定利率。2007年初推出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重要的基准性利率,为拆借及回购交易、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提供了定价参考,对浮动利率债券以及衍生产品也在发挥定价基准作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安然平静金融产品定价能力逐步提高。央行引导和调节市场利率的能力不断提升,构成了央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引导市场利率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取决于金融中介的行为。在近两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主要发达经济体实行零利率政策,中央银行虽向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量流动性,但银行放贷积极性降低,出现了惜贷。这提示人们考虑利差能够作为一个工具对金融机构给以某种鼓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快速反响、力度充分、适时退出2020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是宏观调控不可不提的重要事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银行配合政府采取一揽子刺激计划的应对措施,坚持了快速反响、力度充分、适时退出的政策理念,注意在危机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把握好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之所以选择“快速反响,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在各方面难以预估冲击强度的情况下,有必要把问题考虑得严重一些,采用“贝叶斯决策,果断出台“力度充分的应对措施。总体看当时采取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传导顺畅,有力支持了一揽子刺激计划,遏制了通缩与经济下滑互相强化的潜在风险,对促进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之所以要“适时退出,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易热不易冷的体制特征,考虑到宽松货币条件可能会产生副作用,随着形势好转应适时调整政策取向。人民银行在2020年10月至12月份将存款基准利率降至2.25%并大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没有继续降息,既是为了避免掉入流动性陷阱,也是为了维持一定幅度的利差,使商业银行有扩大贷款的积极性,此举既有助于经济复苏,也有助于商业银行修复资产负债表。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2020年中期开场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微调、逐步退出。之后一直着力提升政策灵敏性,注重处理好速度、构造和物价之间的关系,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20年秋根据国务院部署开场施行稳健货币政策,并引入宏观审慎手段加强调控。这些措施有助于遏制物价涨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测算产出缺口、潜在增长能力和供求构造匹配性制定货币政策必然要测算潜在产能水安然平静产出缺口,潜在产能包括了工业产能以及基础设施等总供应能力,而供应能力的构成又取决于资本存量、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的产出缺口是估算潜在GDP增长能力的重要根据,进而也是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货币当局还十分注意根据经济运行规律和构造变化做好调控工作。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