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蹈教学计划7篇.docx
关于舞蹈教学计划7篇关于舞蹈教学计划7篇时间就好像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舞蹈教学计划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舞蹈教学计划篇1总体目的:1、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拍感。2、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4、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5、学会3-4个完好性的幼儿舞蹈组合。周次和目的:第一周: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时间与物品)3、新授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一)第二周:1、温习上周学习内容。2、新授点头、肩、活动组合。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4、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二)第三周1、温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2、舞蹈组合:"银波绿舟"(三)第四周1、温习所学内容舞蹈组合:"银波绿舟"。2、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一)第五周:1、新授前踢腿、旁踢腿动作。2、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二)第六周:1、温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2、新授地面动作:双吸腿、压脚跟练习。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三)第七周:1、温习所学的内容。2、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3、温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银波绿舟"第八周:1、新授前腰、后腰、旁腰、侧腰的要部组合动作。2、随音乐做腰部组合动作。3、舞蹈组合:"七色花"(一)第九周:1、温习腰部组合动作。2、学习小碎步组合。3、舞蹈组合:"七色花"(二)第十周:1、温习以前学的内容。2、新授步位动作。3、舞蹈组合:"七色花"(三)第十一周:1、新授双脚、单脚、向左、右、前、后、不同方位蹦跳的动作。2、温习舞蹈组合第十二周:1、温习从手位开场到步伐练习的所有动作组合,要求随音乐动作到位协调的表演。2、对每个组合进行重,难点的力度辅导。3、舞蹈组合:"剪羊毛"(一)第十三周:1、温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2、温习舞蹈组合:"七色花""银波绿舟"3、舞蹈组合:"剪羊毛"(二)第十四周: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构成完好的舞蹈形式。2、温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作好汇报演出的准备。第十五周:1、汇报演出2、请家长提出珍贵意见。舞蹈教学计划篇2舞蹈课常规训练上课的纪律,站的位置等等2.基姿和做坐姿的构成形体训练3.幼儿对本人身体各个位置的认知4.基本手型和脚位的训练5.展现幼儿本身的表现力表情训练6.节拍训练音乐游戏配合步伐训练7.腰和胯的练习8.综合素质组合成品舞蹈舞蹈教学计划篇3教学设计理念: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透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礼貌、懂礼貌、爱群众、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教学设计特色: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形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把握必须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潜力后,根据自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透过小组讨论、组际沟通的形式,群策群力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悟音乐语言,在“乐中把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透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平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平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加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潜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舞蹈教学计划与资料: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拍感。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明白其名称。4。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5。基本功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与古典舞声韵训练。6。根据学生训练编排舞蹈组合与元旦晚会开场舞的编排。学情分析: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中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用心性为主,只要学生先介入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经过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老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潜力。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把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作。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3、透过舞种介绍芭蕾古典舞蹈爵士舞种类,根据学生状况归纳教学活动,感受舞蹈魅力,了解舞蹈发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4、透过舞蹈让眼睛会讲话提高学生自信。教学重点:1、舞蹈基训技巧的把握。2、动作的协调性。3、舞蹈的表现力。教学难点:1。舞蹈眼睛眼神流动与舞姿的协调。2。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教学进度: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基本功训练、基姿、基本芭蕾手位、舞蹈基训组合。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基本功训练、基本功训练、基本芭蕾舞姿、芭蕾本功技巧、基本芭蕾擦地、芭蕾擦地组合。第七周、第八周:手位组合、运动会开场舞蹈。第九周:温习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技巧、古典舞声韵训练、爵士基础、元旦开场舞蹈编排。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基本功训练、爵士组合、元旦开场舞。第十六周、第十七周:温习基本功组合、芭蕾组合、古典舞组合、古典舞声韵组合、爵士组合、元旦舞蹈。第十八周:总结舞蹈教学计划篇4第一学期适龄宝贝:3-6岁教学目的:1、让孩子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同时,加强舞蹈方向感,做到初步简单动作协调。2、逐步规范舞蹈姿态,基本做到腿直、脚绷、背挺。3、加强孩子对音乐律动的感觉,提高学习舞蹈的兴趣。4、发展幼儿柔韧性和协调性,帮助树立孩子的英勇自信。5、培养孩子舞台感觉及团结友爱合作意识。教学内容:1、节拍训练2、基本功训练3、幼儿成品舞蹈编排4、舞台感训练舞蹈教学计划一、基训部分地面:1、勾绷脚组合拍手训练目的:脚的灵敏与后背直立2、吸伸腿组合训练目的:腿直脚绷有延伸感3.、前压腿组合训练目的:前腿韧带的柔韧性4、青蛙趴训练目的:为横叉打基础5、手抓脚踝跪下腰,手撑地起后弯腰训练目的:腰的柔韧性辅助练习:推腰1、2。推胯前顶。两头起撑花篮。二、中间:1、走步与拍手组合训练目的:沉肩拔背走步与节拍训练2、蹦跳步组合训练目的:训练膝盖灵敏与正步位3、头与肩的动作组合训练目的:正确做到低头、仰头、转头与肩的灵敏性4、站的练习改变自然体态:如沉肩、收腹、拔后背等三、成品舞蹈(快乐的我)计划在18节课完成以上内容与训练幼儿舞蹈班教学一、舞蹈教学目的1、加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拍感。2、把握简单的舞蹈基本手位、脚位、舞步,动作基本准确。3、发展幼儿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幼儿大胆自信的个性。4、增进幼儿的灵敏的形体,培养幼儿群体的合作精神。5、培养幼儿初步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基本功训练:勾绷脚、擦地、蹲、小踢脚,腰的训练、吸腿、大踢腱的节拍变化训练,训练幼儿的反响力、动作的灵敏性。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态、舞姿训练。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等训练。二、舞蹈的基本训练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2、进行不同节拍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1、学习藏族舞、汉族舞、新疆舞等。2、理解幼儿舞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学习幼儿舞蹈3-4个。舞蹈教学计划篇5一、班级特点分析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拍、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二、教学重点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本人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拟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三、教学效果1、软开度到达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完成。2、模拟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拟教师的动作。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四、教学手段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2、每次教授新课由教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步骤: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2、老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五、教学计划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稳固温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参加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全面的温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舞蹈教学计划篇6一、情况分析:本学期舞蹈兴趣班是由一年级6人、二年级7人、三年级8人组成。年龄差距较大而且二、三都年级已经有了一年以上的舞蹈基础,对音乐的感受力、协调能力的发展已比拟完善。而一年级只是刚刚起步,有些学生则对舞蹈一无所知。这样的混合班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由于一年级人数较少,因而我们准备把本次舞蹈兴趣班的教学重点放在对二三年级的训练上。部分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场发展,固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但是一年级的教学也不容忽视,在教学中我们开展分层次和以大带小等等多种的教学活动形式,使每名儿童在舞蹈兴趣班的学习中都能得到发展。二、工作目的:1、通过老师指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2、训练学生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3、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拍感。4、在训练经过中锻炼学生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5、培养幼儿具备透过舞蹈,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三、注意事项舞蹈专业训练中,不宜过早安排气力性练习。在气力练习时,负重、练习次数太多、时间过长,会影响下肢的正常发育,引起腰的变形,足弓下降,影响身高增长。所以应以本身重量的练习为主,采取交替进行的方法。当儿童少年肌肉主要向纵向发展时,宜采取伸长肢体的练习,如弹跳和支撑本人体重的的气力练习。把气力练习安排在青春发育期后期较为适宜。四、详细工作安排第一周:熟悉学生,方位练习。第二周:温习:方位练习,肩部练习。第三周:肩部练习,小碎步。第四周:温习:肩部练习,小碎步,芭蕾手位(二。第五周:温习:芭蕾手位,学习:走步和敬礼。第六周:舞蹈(茉莉花开)。第七周:温习:手位,学习:舞蹈(茉莉花开)。第八周:温习:手位,学习:舞蹈(茉莉花开)。第九周:形体练习,学习:舞蹈(茉莉花开)。第十周:学习:舞蹈(茉莉花开)。第十一周:学习:舞蹈(茉莉花开)。第十二周:学习:舞蹈(茉莉花开)。第十三周:学习:舞蹈(茉莉花开)第十四周:民族舞蹈舞蹈教学计划篇7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2、教学任务: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好、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把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气氛的熏陶中健康成长。二、详细教学目的1、透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必须的灵敏与协调潜力。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拟兴趣,乐于介入自娱性的儿童群众活动。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明白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5、在舞蹈中与别人合作。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响,把握舞蹈风格。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把握舞蹈的要领和要求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能够灵敏运用。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把握不一样舞蹈风格。3、乐于透过舞蹈表达自我情感。4、群众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洁准确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我体态语言行为美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四、教学资料第一教学单元、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透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把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把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必须的力度和节拍感,舞蹈动作协调。、教学资料:一、理论课1、把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二、舞蹈的基本训练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2、进行不一样节拍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三、教学进度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第二课时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训练,动作提高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第二课时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第十七、十八周欣赏课成品舞表演汇报注: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把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把握情形而定。【关于舞蹈教学计划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