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二.pdf
-
资源ID:19248007
资源大小:6.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二.pdf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都是建立在【A】基础上的A.商品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产品经济【考题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参见教材 P23 2.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价值【考题解析】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所以选项B 错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所以选项C 错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选项 D 错误。参见教材P23 3.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是【A】A.价值B.剩余价值C.使用价值D.交换价值【考题解析】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价值。参见教材P23 4.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B】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考题解析】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抽象劳动。参见教材P23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D】决定的。A.具体劳动时间B.价值和使用价值C.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考题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参见教材P24 6.个别企业生产商品劳动时间的延长意味着【D】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B.商品价值量的增多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考题解析】个别企业生产商品劳动时间的延长就说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参见教材 P24 7.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B】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的价值形式【考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扩大的价值形式概念的理解。参见教材P25 8.下列关于纸币流通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B】A.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会引起通货紧缩B.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会出现纸币升值C.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D.纸币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考题解析】本题考查对纸币流通规律的理解。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所以选项B 错误。参见教材P26 9.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B.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C.待流通商品数量成反比D.物价水平成正比【考题解析】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待流通的商品数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参见教材P26 10.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A】表现出来的A.价格运动B.产品生产数量C.商品周转速度D.货币流通速度【考题解析】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参见教材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