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doc
-
资源ID:19292959
资源大小:172.5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doc
2022年高三新课标(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示范卷·化学卷(一) 第一单元 从实验学化学90分钟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Fe 56 Zn 65 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有一瓶乙酸乙酯和冰醋酸的混合物,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酸乙酯和冰醋酸互相别离的最正确方法是 物质名称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g·mL-1溶解性乙酸乙酯C4H8O2- 83.677.060.898微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冰醋酸C2H4O216.6117.91.049易溶于水和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ANa2CO3萃取法 B升华法 C水洗分液法 D蒸馏法2以下仪器常用于物质别离,其中最适宜氯化铵和氯化钠固体别离的是 3以下实验操作与平安事故处理正确的选项是 A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参加适量NaOH溶液,过滤B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C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2/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4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根本物理量之一B0.016kg16O 含有约6.02×1023个氧原子C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D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5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能将本组待鉴别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工业酒精、白醋、食盐水用口尝BN2 、O2、 CO2、空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C棉纤维、丝绸、涤纶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D化肥:氯化钾、硫酸钾、磷矿粉Ca3(PO4)2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6某同学欲配制250mL 1.0 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将35.5 g Na2SO4 溶于250mL水中 将80.5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250 mL 将5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250 mLABCD7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所含分子数为NAB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一定是3NAC在标准状况下,含NA个氦原子He的氦气所含的分子数是0.5NA D 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0.2NA学科网8以下实验操作中,仪器需插入液面以下的有 制取H2的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分馏石油时控制温度所用的温度计用水吸收NH3时的导气管 制备Fe(OH)2时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所用的胶头滴管 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 向试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 H2SO4所用的胶头滴管A. B. C. D.9在4时, 100mL水中溶解了22.4L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以下说法中正确的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B所得溶液的体积约为22.5L C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10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学科网A将此溶液蒸发局部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学科网C密度大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过饱和溶液学科网D学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学科网科网11以下有关试纸的使用及实验现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用枯燥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拟确定该溶液pHB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C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褪色的气体必然是SO2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所测pH一定不准12以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C等温、等压,等体积的O和N 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NO和CO13在相同条件下,2 mL X(气)跟5 mL C2(气)反响,生成4 mL AC2(气)与2 mL B2C(气),那么X的分子式是 ( )AAB BB2C CA2B2 D BC2 14以下图可用于CO、CO2混合气体的别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试剂瓶甲中装浓NaOH,乙中装浓H2SO4B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可以是盐酸C甲中可以盛放KMnO4吸收COD甲装置是用于吸收CO2,乙装置是枯燥作用15物质 R2CO3 的饱和溶液 V mL,密度为 g·cm3 ,c(R+) = P mol·L1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溶质的式量为 M 。那么以下表达式正确的选项是 A a = B P = C P = ×2 D V××a% =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此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6 (8分) (1)指出在使用以下仪器 (已净)或用品的第一步操作: m淀粉-KI试纸检验气体集气瓶收集氨气容量瓶(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NaOH溶液500mL,填空并请答复以下问题:应称量NaOH的质量/g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样品时 (1g 以下使用游码),假设将样品放在了天平的右盘,读数为10.5g,那么所称样品的实际质量为 g。以下操作对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有偏低影响的是 。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面的纸上B将称量的NaOH固体置露在空气的时间过长C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的蒸馏水D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E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1710分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请设计实验测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根据你所设计的方案中的有关的数据,写出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实验原理】将纯碱与硫酸反响,生成的CO2吸收,测吸收容器增重即知CO2的质量,进而求得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反响装置可用固液(不加热)制气的装置,用碱石灰或固体NaOH吸收CO2气体的装置,可用枯燥管或U形管。如下图:【实验步骤】 a.按上图装置组合好实验仪器,检查气密性;b.准确称量U型管的质量(设为m1g);c.准确称量一定量的纯碱(设为ng)放入烧瓶中;d.翻开分液漏斗中活塞,让稀硫酸“缓慢滴下,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e“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U型管总质量(设为m2g)。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答复以下问题: 1A中盛放 ;A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2D中盛放 ;D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3在实验操作e中鼓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 ;4本实验中两处提到操作要“缓慢的原因是: ;5根据上面数据,可求出纯碱的质量分数为: 。三、(此题包括4小题,共29分)188分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响如下: S+O2 SO2 2CO+O22CO2 3Fe+2O2Fe3O4通过比拟我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 ,其二 请你另写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方程式: ;课外学习Cu2(OH)2CO3 2CuO+H2O+CO2后,我发现它也和上述三个反响有相似之处,其相似之处是 。198分有两份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相同,设其摩尔质量为M g/mol。根据下表信息,答复有关问题: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g·cm3)第一份溶液w1d1第二份溶液w 2d21第一份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取等质量两份溶液混合,那么所得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3=_。3假设有w1w2,取等体积的两份溶液混合,设所得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4,试比拟w3、w4的相对大小? _; _。206分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aCO3、Na2SO4、KNO3、BaCl2、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从实验可以判断,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它的组成可能是 或 。21(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屡次检测,得到的溶液组成可能为:KCl、K2SO4、Na2CO3、NaCl,请答复: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首先,向溶液中滴加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其次,然后继续参加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 ;第三,过滤,向滤液中参加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_;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参加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_。四、计算题此题包括1小题,共8分22 某中学化学教材上有如下介绍:“在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参加氧化钙,加热,制得白色固体就是碱石灰,它是水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剂。有两个实验小组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碱石灰的组成。1第一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以下关于溶液中n(OH-)、n(Ca2+)、n(Na+)之间的关系式正确的选项是_A. n(Na+)+ 2n(Ca2+)= n(OH-) B. 2n(Na+) + 2n(Ca2+)= n(OH-) C. n(Na+)+ n(Ca2+)= 2n(OH-)现有4.0g碱石灰,设其中n(Na+)= xmol, n(Ca2+)= ymol,请填写以下空格:碱石灰的可能组成NaOH,CaONaOH, CaO, Ca(OH)2NaOH,Ca(OH)2NaOH, Ca(OH)2 H2Ox,y之间关系式(等式或不等式)A40x+56y4.040x+74y B C把表中A、C的关系式填在下面空格上:A:_C:_ 。2第二小组查得如下资料:氢氧化钙在250时不分解,高于250时才分解;氢氧化钠在580时不分解。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得出相应相关数据:取市售碱石灰4.0g,在250时加热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减少了0.6g,剩余固体在580时继续加热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又减少了0.7g.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碱石灰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要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1A解析:此题所给的信息关键利用两者水溶性区别,但是两者有机物之间可以互溶,所以考虑把其中一种转化为水溶性且两者不再互溶,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Na2CO3萃取法。 2A解析:氯化铵受热易分解,且产生气体可以重新化合。3D解析: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参加适量KOH溶液,过滤,所以A错;液化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所以B中表达是不平安的;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1/3处,C错。4C解析: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原子不一定是6.02×1023,例如1molNH3原子数是4NA。5C解析:棉纤维燃烧无气味,且燃烧后无固体剩余物,丝绸燃烧后有焦羽毛臭味,涤纶燃烧后有固体剩余物。6B解析:利用c=n/v得到正确,再利用稀释定律可以推出也正确。7B解析:涉及到体积要注意分析物质状态和外在环境:标准状况下, SO3为非气态,所以A错了,由于外界条件没有限定,所以 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 D错;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所以C错。8.C 解析:简易装置制H2用于加稀硫酸的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氢气从长颈漏斗挥发;分馏石油时需要测的是挥发出的气体馏分的温度的用的温度计水银球要位于上端的支管口处;用水吸收NH3时的导气管 为防止倒吸,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制备Fe(OH)2时,为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所用的胶头滴管需要插入液面以下;用乙醇制备乙烯时要控制液体的温度,所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药插入液面以下;为了防止H2SO4被BaCl2溶液污染,向试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 H2SO4所用的胶头滴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9C 解析: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气体后,溶液体积会发生一些变化,不再是原来的100mL0.1L,也不等于22.5L,必须溶液的密度才能求出溶液的体积。此题中溶剂的质量等于1g·mL1×100mL100g,溶质的质量等于×36.5g·mol136.5g,故可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项因溶液的体积不等于0.1L,而推知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0mol·L1。B项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故所得溶液的体积不等于22.5L。D项不难求出溶质质量为36.5g,溶剂质量为100g,故可求出溶质质量分数×10026.7。所以此题答案为C。10D解析:温度不变时,KCl的溶解度不变,那么饱和溶液有浓度也不变,仍为1.174 g·cm-3,故A错误;由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转换公式cM1000w可知,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应为,故B错误;温度不确定时,无法确定溶液浓度,也就无法确定溶液的密度,故C错误;温度升高,KCl的溶解度增大,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增大,故D正确。11A解析:由于用水湿润试纸后会使溶液的浓度降低,故pH试纸的使用不得用水湿润,其它试纸使用时均需用水湿润,A选项正确;但当溶液呈中性时,用水湿润pH试纸不会影响pH,故D选项错误。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必须具有氧化性,气体可以是NO2、Br2等,不一定是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也可以是具有漂白性的其它气体,如Cl2。12D解析: A选项中N2和CH4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故质量相等,那么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也相等,A对。B选项中,CO和C2H4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质量相等,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也一定相等,B对。C选项中等温、等压,等体积的02和N2其物质的量相同,故其分子数不一定相等,C对。D选项中,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分子数一定不相等,D不正确。13C解析:元素守恒可以得到X为A2B2。14B解析:要将CO2和CO别离并得到枯燥的气体,可根据两种气体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选择适当的吸收剂,先将一种气体吸收,将另一种气体枯燥,然后再将吸收的气体放出并进行枯燥。所以,应先用浓NaOH将CO2吸收,生成Na2CO3。将不溶于NaOH的CO通过浓H2SO4枯燥得到枯燥的CO。再将盐酸滴入Na2CO3中,将生成的CO2通过浓硫酸枯燥,从而得到枯燥的CO2。 15C解析:利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转换公式cM1000w可知,此溶液的浓度为:,由于1mol该物质中含有2mol的R+,所以浓度为c(R+)= ×2,C正确。16. (1)淀粉-KI试纸检验气体集气瓶收集氨气容量瓶用蒸馏水湿润枯燥集气瓶检验是否漏水应称量NaOH的质量/g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4.0500烧杯 玻璃棒 胶头滴管 托盘天平 药匙9.5 AB (每空1分)17每题2分1NaOH溶液或碱石灰;吸收空气中CO2的减小实验误差(2) 碱石灰或其它合理答案;吸收碳酸钠产生的CO23通过鼓入空气将CO2赶至吸收装置,减小实验误差; 4假设硫酸滴入的速度过快,迅速产生大量的气体,一局部的二氧化碳可能来不及被碱石灰吸收就从吸收装置中逃逸,所以从分液漏斗向纯碱中滴入硫酸的速度应很慢,操作时应注意“缓慢滴入; 鼓空气要“缓慢,防止二氧化碳未被充分吸收就被气流带出,造成实验误差。518其一:都是化合反响;其二:都是氧化反响;其三:反响条件都需要点燃;其四: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响等合理就给分每空2分4P5O22P2O5此空答案不唯一,合理就给分2分生成物都是氧化物2分19每空2分110001w1/M mol/L 2w1+w2/23假设d1d2,w4w3;假设d1d2,w3w420.CuSO4(2分) ,CaCO3、KNO3、BaCl2 2分 CaCO3、KNO3、Na2SO42分21每空1分 HNO3 检验CO32-的存在;除尽CO32-;Ba(NO3)2 检验并除尽SO42-;AgNO3;检验Cl- 22 答案1(3分)A A:40x+56y=4.0 C:40x+74y4.02 (5分)NaOH=13 Ca(OH)2=72 H2O=15【解析】此题考查Na、Ca及其化合物。溶液中n(OH-)、n(Ca2+)、n(Na+)之间关系满足电荷守恒关系。根据质量守恒确定A和C质量关系。碱石灰250时加热至恒重,各物质不分解,固体质量减少了0.6g为水的质量,质量分数为15%;580时继续加热减少0.7g,氢氧化钙分解,CaOH2质量为0.7/18×74=2.88g,质量分数为72%,NaOH质量分数为1-15%-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