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的战略地位及现阶段我国建设渔业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5页).doc
-
资源ID:19311242
资源大小:21.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渔业的战略地位及现阶段我国建设渔业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渔业的战略地位及现阶段我国建设渔业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布时间:2011-10-31信息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佘远安一、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拓展食物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正面临食物不足、资源短缺和环境遭受破坏等几大困扰,人多地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矛盾。为了缓解人口膨胀对食物需求日益增长的压力,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召开世界渔业部长会议及"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强调渔业对食物安全的重要作用。在我国,人均耕地不到l.2亩,仅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3,问题更为严峻。在陆地资源已基本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了占地球表面积72%以上的水域(即海洋、江河、湖泊)上,我国也是如此。水域中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种类的三分之二以上,是解决人类粮食危机问题的重要潜在资源,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成为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以及缓解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因此,发展渔业生产,从广义的角度看,可拓展食物来源,满足人类需要,保障食物安全。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发展渔业生产,可以有效开发利用不适合农牧业生产的国土资源,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渔民的收入。渔业同农业其它产业比较仍是一个比较效益较高的产业,发展渔业的同时还可带动水产品加工、饲料、以及渔船渔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渔业为我国渔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和增收的机会。据统计,2003年我国渔业劳动力为1316万人,在最近20年里,从事渔业的劳动力平均每年以45万多人的规模扩增,渔业在一部分地区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由渔业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储藏、加工、运输、销售、渔用饲料等一批产前产后的相关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数大量增加。渔业的快速发展,使渔业劳动者的收入明显增加,渔业劳动力人均年收入从1983年的425元提高到2003年的8284元,增加了近20倍,大批渔民农民通过发展渔业生产,率先致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以水产养殖业为重点的我国渔业已经成为大农业中一个重要的产业,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渔)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改善膳食构成,提高居民营养水平鱼类等水产品不仅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份,而且易为人体所消化吸收。目前,不少发达国家为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导致心血管发病率增高而烦恼,然而鱼类等水产品具有胆固醇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的优点,被人们称为"健康食品"而广受欢迎。随着对DHA(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及其来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水产品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DHA大量地存在于水产品中,对于孕妇、婴儿和青少年成长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产品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其健脑强身、延年益寿、保健美容的功效早已得到公认,明显提高了我国居民营养水平。近几年在城乡居民"菜篮子"中水产品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有些城市甚至超过肉类的消费量,"吃鱼健脑、吃鱼健身、吃鱼美容"已成为一种时尚。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成绩喜人,发展形势大好渔业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建国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建设渔业强国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渔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按当年价格计算,1952年全国渔业产值仅6.5亿元,仅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5,2003年上升到3323.41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上升到了11.19%。20多年来,我国水产品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远远超过世界年均增长率6.8的增长速度,水产品总产量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升。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从1995年开始,就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2003年达到了37公斤,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6公斤。养殖和捕捞产量世界第一,2003年,海水养殖产量达1253.3万吨,同比增长3.3,淡水养殖产量1774.3万吨,同比增长4.7 。在我国的水产品增产中,科技贡献率已近50,许多科研成果在渔业科技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以出口为导向的水产品生产、加工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03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387个,年加工能力1306万吨。水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也大大加强,200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达到了55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出口额继续位居大宗农产品首位,占农产品出口额的25.6。渔业外向型经济特征日益显著。我国的远洋渔业从零开始稳步发展,大洋型渔业比重稳步上升,从1985年起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目前我国远洋作业渔船已近2000艘,远洋渔业产量近100亿吨,作业海域遍及35个国家管辖水域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公海。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渔业大国,渔业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中国对水产养殖产品的生产贡献率最大,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水产养殖业、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树立了良好的典范。我国海域辽阔,四大海区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渔场面积82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约130,000平方公里。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岸线14000公里,大陆和岛屿岸线蜿蜒漫长,拥有许多优良港湾。沿岸江河入海径流带来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盐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内陆水域面积176,000多平方公里,其中河流50,000平方公里,湖泊75,000平方公里,池塘20,000多平方公里,水库30,000万平方公里,其他还有稻田、沼泽、地热等资源可供渔业开发利用。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拥有水生生物物种2万余中,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海洋动植物2000多种,淡水水生动植物约800种,近30年来,还陆续引进水生生物物种近200种,一些物种已经为我国渔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如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欧洲鳗鲡等,已成为我国出口渔业的主要品种。在我国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中,有许多极具水产养殖开发潜力的物种。分布在长江水系、黑龙江水系、珠江水系以及额尔齐斯河水系的一些淡水鱼类,例如鲟鳇鱼、胭脂鱼等,以及海洋中的众多鱼、虾、贝、藻等,对我国未来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储备。巨大的国内外水产品消费市场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支撑着渔业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势头。水产品作为优质蛋白质已被广泛接受,消费群体逐步扩大,消费量逐年增加。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的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入WTO后,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尽管非贸易壁垒(欧盟的水产品禁运、美国对虾反倾销、日本鳗鱼进口限制等)常常对我水产品出口造成影响,但从国际市场有利的方面来看:发达国家对水产品的需求仍处于增加的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早期收获"开始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区域性水产品贸易的发展;我国水产养殖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广泛重视,而且生产成本具有竞争优势。这些背景,都预示着我国水产品生产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市场前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探索,我国渔业的发展通过渔业结构的调整、渔业环境的保护、资源管理的强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等措施,为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渔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近些年来,渔业主管部门采取海洋伏季休渔、长江禁渔、渔船控制、限额捕捞、减船和渔船报废制度等有利措施,坚持在自然界承载能力和资源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建立现代渔业,从主观上,推动了我国渔业尊重客观自然规律,走科学发展之路,保证了未来渔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三、与渔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还不是渔业强国,与渔业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我国渔业是资源约束型渔业。我国人口多、渔民多、渔船多,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正面临诸多方面威胁。养护渔业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不仅是发展“绿色渔业”的需要,也是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更是发展渔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有资料表明,四大家鱼的资源发生量从50年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到90年代的30亿尾左右,2003年还不到4亿尾。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达36.36亿元。因此有效保护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际上渔业发达国家将治理污染和保护渔业资源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将资源监测调查作为常规任务,如挪威在巴伦支海、北大西洋每年进行大西洋鳕、大西洋鲱、鲐鱼和鳕鱼等资源的调查,美国、日本对北太平洋渔业资源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渔业资源增殖和移植和放流。近40年来,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一直进行大马哈鱼类的种苗放流,放流数量每年高达30余亿尾,回捕率高达20%。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非常重视,日本在渔场生态环境保护、养殖场设置和养殖废水、污泥处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法规,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先后开展了退化生态系统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美国和加拿大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修复被石油污染的海岸、池塘和湖泊的沉积环境;日本用底栖生物吞食有机碎屑作用修复养殖场环境。2.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健康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无公害渔业、绿色渔业、有机渔业成为世界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水产养殖质量管理规定,从而使水产品无公害生产的理念迅速走进了人民的生活。然而截至目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较突出,出口水产品药残超标的事件屡有发生,不利于我国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出口创汇重大隐患。我国水产品病害防治体系、质量安全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还不完善,在水产品生产、加工和管理方式和国内国际市场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3.水产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我国渔业科技为渔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技贡献率达到了近50。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偏低,其中,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虽然位居首位,但相较发达国家而言,仍有差距。这主要是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规模化渔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整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就成为渔业发展的重大课题。4.工厂化集约式养殖问题我国工厂化集约式养鱼起步较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自动化控制水平落后,在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减少水体污染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5.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工企业数量增长很快,1998年我国的水产加工企业大约在5933家,到2003年就达到了8387家,增长29.3%,居世界之首;加工原料已连续6年突破一千万吨,为世界第一;1998年加工产量为534.7万吨,2003年达到915.3吨,增幅达71.2%;鱼糜制品加工、烤鳗加工、海藻加工和海洋药物等新型水产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还面临水产加工资源面临严重衰退、加工企业缺乏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淡水水产加工业严重落后、行业协会管理力量薄弱、养殖水域环境污染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加工企业产品质量认证薄弱、水产精深加工比例较低、海洋药物研究力量不足、国家对水产品加工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出口产品市场单一等一系列挑战,和日本、加拿大、美国和秘鲁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我们在保证水产加工原料稳定和可持续地供给、建立水产加工产业示范园区、加强对水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体系的建立和监督、加大投入和技术创新、培育龙头企业等方面作大量的工作。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建设渔业强国的基础已经具备,但是和世界渔业强国相比,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一定差距,亟需尽快对世界渔业强国的渔业产量与质量、科技含量与运用、资源、人才培养与组织、行业管理模式及对外贸易(出口创汇)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与历史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和研究,寻求我国建设渔业强国的发展对策。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