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1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梯维修保养”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16赛项名称:电梯维修保养赛项组别:中职组竞赛形式:团体赛赛项专业大类:加工制造类二、竞赛目的通过在真实电梯部件构成的教学电梯上按照实际要求进行电梯的维修与保养操作,考核参赛选手电梯维修保养操作技能与操作规范;体现具有时代背景的新技能、新技术和岗位职业素质。通过竞赛,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最新成果,弘扬工匠精神,检阅参赛队现场分析与处理能力、团队协作、工作效率、安全及文明生产等职业素养及良好的精神面貌;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引领职业院校电梯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产业发展,促进电梯维保紧缺人才的培养。三、竞赛内容(一)全部比赛任务在比赛现场完成,包括电梯保养、电梯电气与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等二部分的内容。1竞赛内容参赛队按照操作规范的要求完成下面工作任务:(1)进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在赛场提供的比赛设备上,完成指定的日常维护保养项目并填写保养记录。(2)排除电梯电气故障在赛场提供的比赛设备上,通过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排除电梯电气故障并填写维修记录。(3)排除电梯机械故障在赛场提供的比赛设备上,通过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排除电梯机械故障并填写维修记录。(4) 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参赛选手按职业要求穿戴劳保用品,严格遵守职业安全操作规程,遵守竞赛规则。“电梯维修保养”竞赛内容、时长与成绩占比见下表:比赛内容比重时间 电梯维修操作竞赛分析故障现象及查找故障原因,能够排除5个电气故障和2个机械故障。在诊断与排除电梯电气故障的过程中,要求使用图纸分析、查找故障,正确使用工具或仪表检查判断,准确找到故障点并正确进行故障排除,将故障现象、故障点与排除(过程)方法简要明确地记录在“电梯维修记录表”中。在诊断与排除电梯机械故障的过程中,要求按照GB7588-2003相关标准进行调整,将故障现象、故障点与排除(过程)方法简要明确地记录在“电梯维修记录表”中,并将测量数据记录于“数据测量记录表”中。60%90分钟 电梯保养操作竞赛要求按照TSG/T5002-2017中电梯维护保养的要求,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包括半月、季、半年、年度维护保养);对5个项目进行保养、检测、调整或更换,并完整、规范地填写“电梯保养记录表”(需要检测、调整或更换的部件按照GB7588-2003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并记录数据)。40%60分钟(二)竞赛时间竞赛为2天,具体时间安排见:竞赛流程安排表竞赛日程安排:日期时间内容日期时间内容第一天15:00-16:00领队、评委会议16:00-17:30选手熟悉场地、评委检查场地设备第二天7:00-8:30第1、2组选手竞赛9:30-11:00第3、4组选手竞赛12:00-13:30第5、6组选手竞赛14:30-16:00第7、8组选手竞赛17:00-18:30第9、10组选手竞赛19:30-21:00第11、12组选手竞赛第三天8:00-9:00第1、2组选手竞赛10:00-11:00第3、4组选手竞赛12:00-13:00第5、6组选手竞赛14:00-15:00第7、8组选手竞赛16:00-17:00第9、10组选手竞赛注第一场比赛结束评委确认选手完成情况、恢复设备、设置竞赛内容,根据实际用时,调整后续26场开赛时间。四、竞赛方式1.竞赛以团体赛方式进行。2.竞赛队伍组成:竞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个参赛队由2名选手组成,男女不限,其中队长一名。可配2名指导教师。不得跨校组队。五、竞赛试题竞赛不公开试题。六、竞赛规则1.参赛队按照参赛时段进入比赛场地,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全部比赛任务均在限定的比赛场地内完成。2.参赛队须在确认比赛任务和现场条件无误后开始比赛。3.比赛任务书在比赛开始计时前10分钟发放。比赛总时间为2.5小时;比赛过程中,饮水由赛会统一提供,选手饮食、休息和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4.每个工位设裁判员和安全监督员各一名。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遵守安全操作要求,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并随时接受裁判员和安全监督员的监督和警示。5.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造成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的,将被中止比赛;若因设备故障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6.参赛队欲提前结束比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参赛队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7.比赛结束后,参赛队须按要求提交比赛记录(电梯保养记录单和电梯维修记录单),在指定地点等待与裁判员一起评定比赛成绩并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七、竞赛环境在室内硬底地面上,安装有两台“亚龙YL-777型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考核装置”;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的电源和应急供电设备。1.每个竞赛工位标明编号。2.每个竞赛工位配有工作台,以供选手书写和摆放工具。3.每个竞赛工位配有相应数量的清洁工具。八、技术规范1.电梯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2.电梯的安全操作程序步骤及安全操作规程。3.电梯的电气基础知识及电气原理图各控制线路功能。4.电梯维护保养项目(内容)和维护保养基本要求。5.电梯的调试、操作、维护和保养能力6.电梯常见故障分析方法及其排障能力。九、技术平台(一)赛场提供“亚龙YL-777型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考核装置”,主要配置有:序号名称主要技术指标数量单位备注1井道及观测平台5000×3900×7800mm(长×宽×高)1套2主控制柜P22.0KW1套3电源箱1套4曳引机V1m/s1套永磁同步5轿厢导轨T751套6对重导轨TK5A1套7轿厢架1套8轿厢1套表面喷塑9门机1套永磁同步10层门装置2套不锈钢11安全钳V1m/s1套渐进式12限速器-涨紧装置V0.75m/s1套单向13限速器钢丝绳81套14曳引钢丝绳101套15绳头组合楔式绳头1套16液压缓冲器V1m/s1套17聚氨酯缓冲器V1m/s1套18外招呼盒2套19轿内操作箱1套20端站保护装置1套21平层装置1套光电式22光幕1套23称重装置1套24轿顶操作盒1套25底坑操作盒1套26随行电缆1套27井道电缆1套28电梯照明1套29实训指导书1本30实训工具1套见表6 (二)赛场提供的工具和器材序号工具名称数量单位备 注1盘车专用工具1套2厅门开启专用钥匙1把3轿厢内呼箱专用钥匙1把4顶门器1套5校导尺1套6安全帽2个安全工具7安全绳1套安全工具8水平尺1把600 mm9锒头1把3磅10线垂1套11杠铅笔1支12记号笔1支13电工胶布2卷 (三)参赛队允许自带的工具和器材序号工具及材料名称数量单位备 注1防滑电工鞋2双安全工具2双背式安全带2套安全工具3安全眼镜2付安全工具4各种规格的活动扳手各1把300×1 360×1 各一把5C型夹4把6万用表2台7常用电工和钳工工具1套包括:试电笔、各种规格的(一字和十字)螺丝刀、电工刀、平口电工钳、尖嘴钳、剥线钳、小剪刀、活动扳手等。8钢丝钳1把9斜口钳1把10开口扳手1套11梅花扳手1套12内六角扳手1套13兆欧表1台14钳型电流表1台15卷尺2把5 m16直角尺1把17钢板直尺1把18塞规尺1把19锉刀1把20钢锯1把21吹风机1台 注:除本表所列的工具和器材外,如若需要其他工具,需经过裁判检查允许后方可带入比赛场地。十、成绩评定(一)评分方法采用比赛过程评判和比赛结果评判相结合的方式,参赛队提交的比赛记录,即电梯保养记录单和电梯维修记录单,经裁判员确认后评分;现场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队的基本操作规范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在参赛队结束比赛时完成评分。1.电梯电气故障维修评分包括电气故障分析诊断与电气故障维修两大部分。2.电梯机械故障维修评分包括机械故障分析诊断与机械故障维修两大部分。3.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评分包括使用仪器仪表、工具对电梯关键部分进行测量及相关指标的判别、调试、清洁、润滑等,完成定期维护保养内容情况。4.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评价包括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职业规范、协作能力与环境保护等方面。5.比赛总成绩满分100分,电气故障维修占40%,机械故障维修及调整部分占30%,日常维护保养部分占20%,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部分占10%。维修操作竞赛评分表(40+30+6分) 项目评价要求配分评分标准扣分得分电气故障15安全回路.能够分析故障现象及查找故障原因,排除5个电气故障。8分1.未找到故障位置扣8分;因操作不当发生短路或损坏器件扣8分;产生新的故障不能自行修复扣8分;已经修复扣4分。2.找到故障位置未能完全排除故障扣4分。3.没有先观察故障现象、查电路图纸或没有使用工具、仪表来进行判断、查找扣1分。4.故障现象未按标准填写或写错误的扣0.5分;未能写出(最直接)准确的故障现象扣0.2分。55.故障可能的原因未按标准填写或写错误扣1分;故障(最小范围)可能原因正确的不足2项,每少一项扣0.5分。6.故障检查方法(过程)未按标准填写或全错的扣0.5分;写不完整或不准确或有错的每步(处)扣0.2分。7.故障点未按标准填写或写错误的扣0.5分;写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扣0.2分。机械故障12能够分析故障现象及查找故障原因,排除2个机械故障14分1.未找到故障位置扣14分;排除故障时,因操作不当损坏器件扣14分;产生新的故障不能自行修复扣14分;已经修复扣7分。2.找到故障位置未能完全排除故障扣7分;故障基本排除,但调整结果关测量数据不符合标准(规范)扣2分。3.安装操作步骤、操作(调整)方法错扣1分。4.故障现象未按标准填写或写错误的扣1分;未能写出(最直接)准确的故障现象扣0.5分。5.故障可能的原因未按标准填写或写错误扣1分;故障(最小范围)可能原因正确的不足2项,每少一项扣0.5分。6.故障检查方法(过程)未按标准填写或全错的扣1分;写不完整或不准确或有错的每处扣0.5分。7.故障点未按标准填写或写错误的扣1分;写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扣0.5分。8.相关测量数据记录未按标准填写或全错的扣1分;不完整或不能符合标准(规范)或有错的每项扣0.5分(最多限2项最重要)。运行功能电梯运行功能正常,少一个扣0.5分2分1.轿内指令信号、厅外招唤信号登记与消号。2.检修状态下,检修上、下行。3.无司机状态,自动开、关门;自动上下行。4.各种运行显示和安全保护装置功能正常。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1.从安全意识、职业规范、协作能力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评价。2.注重安全,按职业要求穿戴劳保用品。严格遵守职业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3.两名选手配合默契;爱护设备、工具,节省材料,现场清洁。5分1.工作服、帽鞋等不符合职业要求扣0.5分2.工具等物品摆放、工位卫生不符合职业要求扣0.5分3.操作过程工具、器件掉落(地)每次扣0.5分(本项最多扣1分)4.检查带电操作无请示报告每次扣0.5分(本项最多扣1分)5.在(电梯)首次通电前,必须向裁判员申请,经得同意方可通电。否则扣0.5分;6.在(电梯)首次断电,必须验电确认可靠断电。否则扣0.5分。7.盘车、进出轿顶、进出底坑,及其他操作过程违反职业操作规程与职业安全操作规范每次扣0.5分8. 电梯维修操作竞赛过程中不允许在机房进行紧急电动操作移动轿厢。电梯维修、保养操作竞赛过程中,当轿顶或底坑有人时,不允许在机房进行(检修操作)紧急电动操作移动轿厢。否则每次(项)扣0.5分。9. 维修保养操作过程故障代码显示器密封,不允许查看,否则视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每次(项)扣0.5分。10.维修保养操作过程控制柜线槽盖板不允许打开,否则视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每次(项)扣0.5分11.其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每次(项)扣0.5分。其他扣分规定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人身或设备安全事故,扣10-20分;情况严重者成绩以0分计,并取消比赛资格违规操作损坏赛场提供的设备、危险操作等,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视情节扣510分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工作,视情节扣510分,情况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选手认定器件有故障可提出更换,如经技术人员、裁判测定器件没问题的每次扣2分;器件确有问题的,每更换一次补时5分钟,且不扣分注:各项配分扣完为止。凡是需要操作的项目,没有操作过程仅有记录的不给分。电梯保养操作竞赛评分表项目评价要求配分评分标准扣分得分保养项目15按照TSG/T5002-2017维护保养要求,对5个项目进行保养、检测、调整或更换,并完整、规范地填写“电梯维护保养操作记录表”4分1.保养项目未操作扣4分;因操作不当发生短路或损坏器件扣4分;产生新的故障不能自行修复扣4分;已经修复扣2分。2.保养操作结果不符合标准扣2分。3.材料、工具和仪表选择、使用错误每次(处)扣0.5分(本项最多扣1分)。4.操作步骤(方法)每少一步或错误一步(处)扣0.5分(本项最多扣1分)。5.未按要求填写“保养检查(检验)内容与要求”或写错扣0.5分;写不完整或不准确或有错的每项目扣0.2分。6.未按标准要求填写“保养(检验)方法及步骤” 或写错扣0.5分;写不完整或不准确或有错的每项目扣0.2分。7.相关测量数据未按标准填写或写错的扣0.5分;写不完整或不能符合标准(规范)或有错的每项扣0.2分。安全意识与基本操作规范1.安全意识、职业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价。2.严格遵守职业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3.爱护设备、工具,节省材料,现场清洁。4分1.工作服、帽鞋等不符合职业要求扣0.5分2.工具等物品摆放、工位卫生不符合职业要求扣0.5分3.操作过程工具、器件掉落(地)每次扣0.5分(本项最多扣1分)4.检查带电操作无请示报告每次扣0.5分(本项最多扣1分)5.在(电梯)首次通电前,必须向裁判员申请,经得同意方可通电。否则扣0.5分;6.在(电梯)首次断电,必须验电确认可靠断电。否则扣0.5分。7.盘车、进出轿顶、进出底坑,及其他操作过程违反职业操作规程与职业安全操作规范每次扣0.5分(本项最多扣2分)8. 电梯维修操作竞赛过程中不允许在机房进行紧急电动操作移动轿厢。电梯维修、保养操作竞赛过程中,当轿顶或底坑有人时,不允许在机房进行(检修操作)紧急电动操作移动轿厢。否则每次(项)扣0.5分。9. 维修保养操作过程故障代码显示器密封,不允许查看,否则视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每次(项)扣0.5分。10.维修保养操作过程控制柜线槽盖板不允许打开,否则视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每次(项)扣0.5分11.其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每次(项)扣0.5分。其他扣分规定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人身或设备安全事故,扣10-20分;情况严重者成绩以0分计,并取消比赛资格取消比赛资格违规操作损坏赛场提供的设备、危险操作等,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视情节扣510分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工作,视情节扣510分,情况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选手认定器件有故障可提出更换,如经技术人员、裁判测定器件没问题的每次扣2分;器件确有问题的,每更换一次补时5分钟,且不扣分注:各项配分扣完为止。凡是需要操作的项目,没有操作过程仅有记录的不给分。6.按比赛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参赛队的名次。在竞赛成绩相同时,按完成工作任务所耗时少的名次在前;在竞赛成绩和完成工作任务用时均相同时,按职业素养项成绩高的名次在前;在竞赛成绩、完成工作任务用时、职业素养成绩均相同时,名次并列。(二)奖项设定按照2019年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文件执行。十一、申诉与仲裁1.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仲裁工作委员会,赛点设仲裁工作组,组长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指派,组员为赛项裁判长和赛点执委会主任。2.参赛队对赛事过程、工作人员工作若有疑异,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前提下可由参赛队领队以书面形式向赛点仲裁组提出申诉。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3.提出申诉应在赛项比赛结束后1小时内向赛点仲裁组提出。超过时效不予受理。提出申诉后申诉人及相关涉及人员不得离开赛点,否则视为自行放弃申诉。4.赛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5.对赛点仲裁组复议结果不服的,可由代表队所在院校校级领导向大赛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大赛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6.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仲裁结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能代收;如在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撤诉。7.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十二、竞赛观摩大赛最后一场竞赛开始后半个小时,组织参赛队的两名指导教师进入比赛场地内规定的观摩区域进行半个小时的观摩。观摩期间不允许指导教师和比赛选手,裁判进行一切交流,禁止指导教师触碰比赛设备,如果违反相关比赛规定的,裁判员有权取消其参赛队的一切比赛成绩。十三、竞赛视频本次大赛全程有视频监控,并且可以通过视频放映间观看比赛的全过程。十四、赛项安全(一)指导教师须知1做好赛前抽签工作,确认比赛出场顺序,协助大赛承办方组织好本单位比赛选手的各项赛事相关事宜。2做好本单位比赛选手的业务辅导、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工作,对参赛选手及比赛过程报以平和、包容的心态;共同维护竞赛秩序。3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尊重和支持裁判工作,不随意进入比赛现场及其他禁止入内的区域,确保比赛进程的公平、公正、顺畅、高效。(二)参赛选手须知1参赛选手报到后,凭身份证领取参赛证,并核实选手参赛资格。参赛证为选手参赛的凭据。参赛选手一经确认,中途不得任意更换,否则以作弊论处,其所在参赛队不得参与团体奖项的排名,其个人不得参与个人名次排名。2参赛选手应持参赛有效证件,按竞赛顺序、项目场次和竞赛时间,提前30分钟到各考核项目指定地点接受检录、抽签决定竞赛工位号、机位号等。3检录后的选手,应在工作人员的引进下,提前15分钟到达竞赛现场,从竞赛计时开始,选手未到即取消该项目的参赛资格。4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应佩戴参赛证,并根据竞赛项目要求统一着装,做到衣着整洁,符合安全生产及竞赛要求。5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准则,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要求,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并随时接受裁判员和安全监督员的监督和警示选手进入赛场时必须穿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脚穿防滑电工鞋。所有操作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操作规范及标准。选手进行盘车、进入轿顶操作、进入底坑操作时,必须向安全监督员请示,并经同意后,在安全监督员的监护下方能进行以上所述操作。选手进入轿顶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在盘车时,必须由两名选手配合进行,不得由一名选手单独操作。选手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时,应尽量断电检测;确需要带电检测,必须向安全监督员请示,并经同意后,在安全监督员的监护下进行操作。在电梯通电前,必须向安全监督员申请,经得同意方可通电。在电梯底坑有人时,原则上不得对轿厢进行任何移动式操作,也不能有人进入轿顶,如果一定要移动轿顶,必须要裁判及安全监督员的监督下安全进行作业。6.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造成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的,裁判员将立即中止参赛队比赛,并取消其比赛资格。7.若因设备故障导致中断比赛时,参赛选手应提请裁判员进行检查确认;对于确因设备自身故障造成比赛短暂停止的时间损失,由赛项评委会对该参赛队的比赛时间酌情增补。8竞赛期间,竞赛选手应服从裁判评判,若对裁判评分产生异议,不得与裁判争执、顶撞,但可于规定时限内由领队向赛项仲裁工作组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赛项仲裁工作委员会调查核实并处理。9参加技能操作竞赛的选手如提前完成作业,选手应在指定的区域等待,经裁判同意方可离开考场。10竞赛过程中如因竞赛设备或检测仪器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裁判,不得私自处理,否则取消本场次比赛资格。11比赛时,替补队员不得进入比赛现场参与比赛。(三)工作人员须知1竞赛现场设现场裁判组,负责监督检查参赛队安全有序竞赛。如遇疑问或争议,须请示裁判长,裁判长的决定为现场最终裁定。2裁判工作实行回避制度。有组队参加竞赛的院校,其教师不得参加裁判工作。3参赛队进入赛场,裁判员及赛场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审查允许带入赛场的物品,经审查后如发现不允许带入赛场的物品,交由参赛队随行人员保管,赛场不提供保管服务。4竞赛期间,未经赛项执委会允许,竞赛工作人员与裁判等任何相关人员均不得泄露或提供竞赛选手的个人信息、登录密码和竞赛情况。5竞赛成绩单及有关资料的管理,实行交接责任制。所有竞赛项目的各场次、工位以及选手竞赛成绩,由各项目裁判长汇集、计算、签字后,直接交给成绩登记统计负责人,双方签字办理交接手续。6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参赛队,经裁判组裁定后取消其比赛资格(1)不服从裁判、工作人员、扰乱赛场秩序、干扰其他参赛队比赛情况,裁判组应提出警告。累计警告2次或情节特别严重,造成竞赛中止的,经裁判长裁定后中止比赛,并取消参赛资格和竞赛成绩。(2)竞赛过程中,产生重大安全事故、或有产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经裁判员提示无效的,裁判员可停止其比赛,并取消参赛资格和竞赛成绩。 (3)竞赛过程中,出现赛项规程所规定的取消比赛资格的行为,裁判员可停止其比赛,并取消参赛资格和竞赛成绩。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