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计算题汇总(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计算题汇总1某企业拟建一项目,计划3年建成。与国外某银行商定贷款年利率为8%,复利计息,第1年初贷款1000万元,第2年初贷款800万元,第3年初贷款500万元。第4年末起至第8年末,该企业每年年末等额偿还银行贷款,试问偿还期内每次应偿还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分)解:(1)应用复利终值公式计算3年计划期末贷款的本利和: F=P(FP,i,n)=P(1+i)n=1000×(1+8%)3+800×(1+8%)2+500×(1+8%)=2732. 83万元 (2)把第3年年末的本利和视作偿还期第4年年初的现值(本金),应用资金还原公式计算第4年末起至第8年末,每年年末还款额:2试对下表三个互斥方案作出取舍决策,基准收益率ic=10%(单位:万元)(8分) 方案ABC初始投资250035004500残值0100150年度支出500500750年度收入350020002250寿命期346解:(1)确定该项目的计算期 画出各方案的现金流量图(略),计算期为三个方案寿命周期的最小公倍数,即12年。 (2)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A方案: NPVA=- 2500 - 2500( P/F,10% ,3) - 2500( P/F,10% ,6) - 2500( P/F,lO% ,9)+(3500 - 500)( P/A,10% ,12) = - 3000(1 +0. 7513 +0. 5645 +0. 4241) +3000×6.8137 = 12221. 40万元 B方案: NPVB=-3500-3500(P/F,10%,4)-3500(P/F,10%,8)+(2000- 500)(P/A,10% ,12)+100( P/F,10% ,4) +100( P/F,10%,8)+100( P/F,10% ,12) = - 3500×(1+0. 6830 +0. 4665) +1500×6.8137 +100×(0.6830 +0. 4665 +0. 3186) = 2844. 11万元C方案NPVc =-4500一4500 ( P/F,10%,6) + (2250 - 750)(P/A ,1O% ,12) +150( P/F, 1O% ,6)+150( P/F,10% ,12) = - 4500(1+0. 5645) +1500×6.8137 +150×(0. 5645 +0. 3186) = 3312. 77万元 3.某企业有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元,使用期限为5年,净残值率为3%,试年数总和法计算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比较各方案的净现值,确定最优方案 由于:NPVA> NPVc> NPVB 故选择A方案。年序345年折旧率3/152/15115年折旧额(元)9700. 006466. 673233. 334.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内每年年初分别贷款600万元和900万元,年利率为10%。若在运营期前5年内于每年年末等额偿还贷款本利,则每年应偿还多少万元?(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A=600( F/P,10%,2)+900( F/P,10%,1)×(A/P,10%,5)=452. 68万元5.某构件厂,经营一种构件,已知产品单件变动成本140万元,售价200元,该厂每年固定成本30万元,产品单件税金20元,试计算:(6分)(1)该厂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是多少?(2)当生产能力为每年2万件时,年利润为多少?采集者退散(3)为使该厂年利润达到150万元,年产量应为多少?.解:(1)盈亏平衡点Q Q= /(200 -140 -20) =7500(件)(2)生产能力为2万件时,利润为:P =2×(200 -140 -20) -30 =50(万元)(3)年利润达到150万时,年产量Q1Q1=(150+30)(200 - 140 - 20)=4.5(万件)6某市为改善越江交通状况,提出如下两个方案。(8分)方案1:在原桥基础上加固、扩建。该方案预计投资40000万元,建成后可通行20年这期间每年需维护费1000万元。每10年需进行一次大修,每次大修费用为3000万元,运营20年后报废没有残值。方案2:拆除原桥,在原址建一座新桥。该方案预计投资60000万元,建成后可通行30年这期间每年需维护费1500万元。每10年需进行一次大修,每次大修费用为2000万元,运营20年后报废时可回收残值2000万元。不考虑两方案建设期的差异,基准收益率为6%。试用年费用法比较两方案的优劣(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方案1的年费用=1000 +40000×(A/P,6%,20) +3000×(P/F,6%,10) (A/P,6%,20)=1000 +40000×0.0872 +3000×0.5584×0.0872= 4634. 08(万元)方案2的年费用=1500 +60000×(A/P,6%,30) +2000×(P/F,6%,10)( A/P,6%,30) +2000×(P/F,6% ,20) (A/P,6% ,3Q) - 2000×(P/F,6% ,30) (A/P,6% ,30)=1500 +60000×0.07265+ 2000×0.5584×0.07265+ 2000×0.3118 X0.07265 - 2000×0. 1741×0.07265= 5959.62(万元)由于方案1的年费用低于方案2的年费用,所以方案1较优。7.某公司新建一厂,设计能力为年产建材30万吨,每吨价格65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400元,总固定成本为3000万元。试分析: (1)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2)分别就价格、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变动正负10% 时,对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点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指出最敏感的因素。(6分).解:(l)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650Q= 3000 +400Q 得:盈亏平衡销售量Q =12万件 (2)当价格变动10%时的盈亏平衡点: 650 x110%×Q1=3000 +400Q 得:盈亏平衡销售量Q1=9. 52万件 (3)当固定成本变动10%时的盈亏平衡点:650×Q2= 3000 x110% +400Q 得:盈亏平衡销售量Q2= 13.2万件 (4)当变动成本变动10%时的盈亏平衡点:650×Q3= 3000 +400×110%×Q 得:盈亏平衡销售量Q3= 14. 29万件 通过比较:Q1< Q2< Q3 可知:最敏感的因素是价格变动。8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两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损益表 概率 方案滞销一般畅销0.30.40.3甲方案(万元)50100160乙方案(万元)3090180.解:(1)依据已知条件,绘制决策树:(2)计算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 甲方案的期望值= 50×0.3+100×0.4+160×0.3=103万元 乙方案的期望值= 30×0.3+90×0.4+180×0.3=99万元 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上图节点内。 甲方案的期望值大于乙方案的期望值,所以选择甲方案。9某项目拟定以下4个方案,假设标准投资利润率为12%,试用差额投资收益率法比选以下方案。 方案投资额(万元)年经营费(万元)l1200750215006503100080041800600解:用差额投资收益率比选方案如下: R12=(750 -650)/(1500 -1200)=33.3%>12%,所以方案2优于方案1。 R23=(800 - 650)/(1500 -1000)= 30. 0% >12%,所以方案2优于方案3。R34=(800 - 600)(1800 -1000)=25.0%>12%,所以方案4优于方案3。 所以,比较方案2和方案4。 R24=(650 - 600)/(1800 -1500) =16. 7% >12%,所以方案4优于方案2。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出方案4最优。10某工程设计有两个方案,甲方案的功能评价系数为0.85,成本系数为0.92。乙方案的功能评价系数为0.6,成本系数为0.7。则最优方案的价值系数?解:V甲=0.85/0. 92=0.924 V乙=0.6/0.7=0.857 由于V甲> V乙,所以甲方案最优,对应的价值系数为0.924。11.某企业要投产一种新产品,投资方案有3个,在不同市场需求下,其损益值如下表所示,试用折衷决策法(=0.7)选择最优方案(6分) (单位:万元) 投资方案市场需求好平差s15020- 40S235200s33015-10.解:(1)计算各方案的折衷收益值 C1= 50×0.7+(- 40)×0.3=23(万元)C2= 35×0.7+0×0.3=24.5(万元)C3 =30×0.7+(-10)x0.3=18(万元) (2)从23、24.5、18选取最大收益值24.5万元,故S2为备选方案。12.某建设项目有两个方案,其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相同,有关数据见下表,基准收益率ic= 12%。试用费用现值法和年费用法评价这两个方案(10分) 方案AB初始投资(万元)40005000残值(万元)500800年经营成本(万元)15001200寿命期(年)55.解:(1)采用费用现值法比较方案 计算各方案的费用现值 A方案:PCA =4000 +1500(P/A,12%,5)- 500( P/F,12%,5) = 9123. 50万元 B方案:PCB= 5000 +1200( P/A,12%,5) - 800( P/F,12% ,5) = 8871. 84万元 比较各方案的费用现值,确定最优方案 由于:PCA>PCB 故选择B方案。 (2)采用年费用法比较方案 计算各方案的等额年费用A方案:ACA=4000( A/P,12% ,5) +1500 - 500( A/F,12% ,5) = 2530. 95万元 B方案:ACB= 5000( A/P,12%,5) +1200 - 800( A/F,12% ,5) = 2461. 14万元 比较各方案的年费用,确定最优方案 由于:ACA>ACB 故选择B方案。考试大收集整理13某厂有三个建造方案,其费用如下表所示,设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息。试用全寿命费用指标评价方法选择最佳方案(6分) 项目一二三建造费用(万元)100011001250年使用费(万元)11010090使用寿命(年)506060.解:计算各项目的每年总费用同理,可计算出:项目二:L =168. 063(万元)项目三:L= 167. 344(万元)通过比较各方案的总费用可知,方案三为最佳方案。14某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000万元,投产时流动资金800万元,项目投产后,平均年经营收入1500万元,年经营成本700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200万元,投资中自有资金1500万元。设基准投资利润率为15%,试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投资回收期?(8分)解:(1)投资利润率R= (1500 - 700 - 200)/( 3000 +800) =15. 79% 由于大于基准投资利润率15%,所以该方案可行。(2)投资利税率=(1500 -700)/(3000+800) =21.05%(3)由题意分析,全部投资为3800万元,年净现金流量为1500 - 700 - 200:600,由于- 3800 +600×6=- 200万元;- 3800 +600×7=400万元,于是可知,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是第7年,所以:投资回收期Pt =7 -1+200/(1500 -700 -200)=6.33年。15某企业购置一台设备,原值12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企业确定净残值率为8%,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前三年各年的折旧率和折旧额。解:因项目折旧年限为5年,则项目使用年限的总和为5×(5+1)÷2=15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前三年各年的折旧率和折旧额分别如下:第1年:年折旧率=(5 -0)x100%/15:33. 33% 年折旧额=120×(1- 8%)×33. 33%= 36. 80(万元)第2年:年折旧率=(5 -1) x100%/15 =27% 年折旧额=120×(1-8%) x26.67%=29.44(万元)第3年:年折旧率=(5 -2) x100%/15 =20% 年折旧额= 120×(1- 8%)×200/0= 22. 08(万元)16.某建筑公司购进一台混凝土搅拌机,原值8.86万元,使用期12年,净残值率为4%,试用直线法计算该机械的年、月折旧率和年、月折旧额。(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解:用直线法计算如下: (1)年折旧率=(1- 4%)×100%/12= 8% 年折旧额=8. 86×8%=0.709(万元) 采集者退散(2)月折旧率=8%÷12=0.67% 月折旧额=8. 86×0.67%=0.059(万元)17某地区投资建厂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并有3种自然状态,其损益值如下表所示,试用遗憾决策法进行决策。(8分) (单位:万元) 投资方案自然状态123sl5040- 20S23025-10S32015-5.解:用最小遗憾法进行决策如下: (1)将下表中确定每一种经济形势下最大损益值,用“*”表示,如表6-3所示。 表6-3 (单位:万元) 自然状态投资方案123s150*40*- 20S23025-10s32015-5*投资方案经济形势最大遗憾值好(B1)平(B2)差( B3)S1O01515S22015520S33025030最小遗憾值15(2)其次,求出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遗憾值,即用每列有“*”的值减去各方案的值,如下表6-4所示。 表6 -4 (单位:万元) (3)从每个方案找出最大遗憾值,从中选出最小遗憾值的方案为备选方案,如表6-4所示。 (4)最小遗憾值为15,即选S1为备选方案。18某企业从设备租赁公司租赁一台设备,该设备价格为48万元,租期为6年,折现率为12%。若按年金法计算,则该企业每年年末等额支付和每年年初等额支付的租金分别为多少?解:年金法就是将一项租赁资产价值按相同比率分摊到未来各租赁期间内的租金计算方法。 (1)期末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末等额支付租金。 每年期末等额支付租金额 R =48(A/P,12,6) =48×12%×(1+12%)6÷(1+120/0)6-1= 11. 67(万元) 每年期初等额支付租金额 R=48×(A/P,12,6)÷(1+12%) =48×0. 2431÷(1+12qo)=10.42(万元)19某投资项目,未来将面临市场优、良、一般和差四种自然状态,但其概率无法预测,有三个方案可实施,其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分别用最大最小、最大最大、折衷决策和遗憾决策法选择最佳方案(乐观系数为0.6)。(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状态收益值方案优良一般差A(万元)B(万元)C(万元)1000800500500450300200150100600一400-90解:(1) 最大最小决策法方案最小值A-600B-400C-90Max-90结论:最佳方案是C。(1.5分) (2)最大最大决策法方案最小值A1000B800C500Max1000结论:最佳方案是A。(1.5分)(3)折衷决策法。乐观系数a=0.6,计算各方案的折衷收益值:CVA=0.6*1000+(1-0.6)*(-600)=360(万元)CVB=0.6*800+(1-0.6)*(-400)=320(万元)CVC=0.6*500+(1-0.6)*(-90)=264(万元)结论:最佳方案是A。(2分)(4)遗憾决策法。遗憾值表如下:优良一般差最大遗憾值A(万元)B(万元)C(万元)020050005020030025005103100510310500最小遗憾值310结论:最佳方案是B。(2分)20(6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某写字楼建筑工程采用价值工程方法进行方案比较,经聘请有关专家分析论证,得到A、B、C三个方案的相关资料如下表。请计算这三个方案各自的功能系数、成本系数、价值系数,并选择最优方案。(注:计算过程保留三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功能功能重要系数方案F1F2F3F4方案单方造价(元m2)0.350.250.220.18A108991850B991082050C910981920解:(1)计算功能系数:(2分)fA=10*0.35+8*0.25+9*0.22+9*0.18=9.100 fB=9*0.35+9*0.25+10*0.22+8*0.18=9.040fC=9*0.35+10*0.25+9*0.22+8*0.18=9.070 fi= fA+ fB+ fC=27.210F A= fA/fi0.334 F B= f B /fi0.332 F C= fC/fi0.333(2)计算成本系数:(2分) (3)计算价值系数:(1分) (4)因为,所以A方案为最优方案。(1分)21某项产品中材料支出额情况如下表所示,现已知材料费超支2800元,试用代替法按照产量变动影响、材料消耗定额变动影响和材料单价变动影响的次序依次进行替换分析。指标计划数实际数差额材料支出额(元)800010800+2800产品产量(m3)80100+20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kg)20182材料单价(元)56+1解:(1)计算材料支出额计划数:(0.5分) 材料支出额=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材料支出额的计划数为:80×20×5=8000(元)(2)第一次替换,分析产量变动影响:(2分) 100×20×5=10000(元) 10000-8000=2000(元)(3)第二次替换,分析材料消耗定额变动影响:(2分) 100×18×5=9000(元) 9000-10000=-1000(元)(4)第三次替换,分析材料单价变动影响:(2分) 100×18×6=10800(元)10800-9000=-1800(元)分析结果:2000-1000+1800=2800(元)(5)结论(0.5分)通过替换分析,可知材料费超支的主要原因是材料采购价格的提高,而企业成本是努力的,产量超过计划,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降低,即增产又节约。企业材料费超支2800元,是属于材料提价的客观原因。22某市拟建一项目,计划3年建成,资金向建设银行贷款,年利率10(按复利计息),要求第4年末开始分三年等额还本付息。贷款额及时间分别为:第1年初2000万元,第2年初1000万元,第3年初1500万元。问第4年末开始每年年末还款多少万元?并绘出现金流量图。(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第4年初的累计现金净现值为2000×(1+10%)3+1000×(1+10%)2+1500×(1+10%)=2662+1210+1650=5522(万元)第4年末开始分三年等额还本付息,每年还款为:5522×10%(1+10%)3÷(1+10%)3-1=2220.48(万元)23某企业有四个方案可供选择,各方案的损益表如下。试用期望值法进行决策。单位:元 概率收益值方案市场状态0.20.40.30.1A5000500050005000B4700550055005500C4400520060006000D4100490057006500解:A方案的期望值为:5000×0.2+5000×0.4+5000×0.3+5000×0.1=5000(元)B方案的期望值为:4700×0.2+5500×0.4+5500×0.3+5500×0.1=5340(元)C方案的期望值为:4400×0.2+5200×0.4+6000×0.3+6000×0.1=5360(元)D方案的期望值为:4100×0.2+4900×0.4+5700×0.3+6500×0.1=5140(元)因为C方案的期望值最大,所以选择C方案。24某单位对拟建的建设工程采用价值工程方法对其方案进行分析,现有三个方案,经有关专家论证得出如下资料。请计算各方案的功能系数、成本系数、价值系数,并选择最优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功能功能重要系数方案F1F2F3F4方案单方造价0.40.250.20.15(元/m2)A109992850B991083050C810982920.解:0.4×10+0.25×9+0.2×9+0.15×9=9.400 0.4×9+0.25×9+0.2×10+0.15×9=9.200 0.4×8+0.25×10+0.2×9+0.15×8=8.700 9.400+9.200+8.700=27.300A方案的功能系数为:9.400÷27.300=0.344 B方案的功能系数为:9.200÷27.300=0.337C方案的功能系数为:8.700÷27.300=0.319三个方案的成本总额为:2850+3050+2920=8820(元/m2)A方案的成本系数为:2850÷8820=0.323 B方案的成本系数为:3050÷8820=0.346C方案的成本系数为:2920÷8820=0.331所以各方案的价值系数为:A方案:0.344÷0.323=1.065 B方案:0.337÷0.346=0.974C方案:0.319÷0.331=0.964 所以A方案最优,选择A方案。25某预制板生产厂,已知产品单件变动费用100元,售价220元,该厂年固定费用40万元,产品单件税金20元,试问:(1)该厂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多少?(2)当生产能力为每年3万件时,年利润为多少?(3)为使该厂年利润达100万元,年产量应为多少?解:1) 2) 3) 26某建筑企业购置施工设备,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有关数据如下表:方案设备投资设备寿命年使用费用基准收益率期末残值A30000元62000元/年10%500元B40000元91600元/年0试用年费用法对两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优方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方案A:年费用=2000+30000×10%(1+10%)6÷(1+10%)6-1+500×10%÷(1+10%)6-1 =2000+30000×0.+500×0.12960=8951.21(元)方案B:年费用=1600+40000×10%(1+10%)9÷(1+10%)9-19 =1600+40000×0.=8545.62(元)因为方案A的年费用大于方案B的年费用,所以B方案最优。27某项目拟定了四个方案,都能满足相同的需要(如下表),设基准收益率为12%,请用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法选择最优方案。方案投资额(万元)年经营费(万元)ABCD100200250300120806545解:1) AB比较: ,所以选B 2)BC比较:,所以选C3)CD比较:,所以选D即用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法选择最优方案为D28某开发公司在某建筑工程中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其施工方案进行分析,现有三个方案,经有关专家论证得出如下资料,请计算各方案的功能系数、成本系数、价值系数,并选择最优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方 案功 能功能重要性系数方案功能得分ABCF10.3151098F20.2768910F30.2349108F40.175899单方造价(元/m2)168018201590解:1)求功能系数A的得分:0.32×10+ 0.28×8 +0.23×9+ 0.17×8=8.87B的得分:0.32×9+ 0.28×9 +0.23×10+ 0.17×9=9.23C的得分:0.32×8+ 0.28×10+0.23×8+ 0.17×9=8.01功能系数 A:8.87÷(8.87+9.23+8.01)=0.34 B:9.23÷(8.87+9.23+8.01)=0.35 C:8.01÷(8.87+9.23+8.01)=0.312)求成本系数A:1680÷(1680+1820+1590)=0.33 B:1820÷(1680+1820+1590)=0.36C:1590÷(1680+1820+1590)=0.313)求价值系数A:0.34÷033=1.03 B:0.35÷036=0.97 C:0.31÷031=1所以C方案最优29某预制构件厂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件。已知该企业年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80元,每件产品售价300元,单位产品税金为20元。试问:(1)该企业盈亏平衡点产量、销售额和生产能力利用率各为多少?(2)为使该企业年利润达到40万元,年产量应为多少?解:(1)盈亏平衡点产量 Q0=CF÷(M- CV-t) =500 000÷(300-180-20)=5 000(件)盈亏平衡点销售额M×Q0=5 000×300=1 500 000(元)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f0=Q0÷Q×100%=5 000÷10 000=50%(2)所以,1)该企业盈亏平衡点产量为5000件、销售额为元和生产能力利用率为50%2)为使该企业年利润达到40万元,年产量应为9000件。30某地区投资建厂有4个方案可供选择,并有3种自然状态,其损害值如表1,用折衷决策法(=0.8)选择最优方案。表1 (单位:万元)自然状态方案1 2 380 20 -4050 40 -2030 20 -1520 10 -5解:算出各方案的折衷损益值:CV=80×0.8+(-40)×(1-0.8)=56(万元):CV=50×0.8+(-20)×(1-0.8)=36(万元):CV=30×0.8+(-15)×(1-0.8)=21(万元):CV=20×0.8+(-5)×(1-0.8)=15(万元)其中56万元最大,所以选方案。31某公司浇筑一层结构混凝土,预算成本为1 456 000元,实际成本为1 535 040元,超支79 040元,数据见表2,请用代替法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表2 成本对比表指标单位计划数实际数差额产量材料单价损耗率m3元%1 0001 40041 0401 4402.5+40+40-1.5解:产量变动影响:1040×(1+4%)×1400=1 514 240(元)1 514 240-1 456 000=58 240(元)材料消耗变动影响:1040×(1+2.5%)×1400=1 492 400(元)1 492 400-1 514 240=-21 840(元)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1040×(1+2.5%)×1440=1 535 040(元)1 535 040-1 492 400=42 640(元)由上面分析可知:费用超支的原因是由于产量增加及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而企业由于材料消耗的减少节约了成本。32某构件公司对近期完成的砼构件质量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不合格项目及出现频数统计见表2。问题:(1)将表2补充完整。(2)绘制砼构件质量缺陷的排列图。(3)分析该构件公司应控制的主要问题。 表2序号不合格项目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蜂窝麻面9045.92表面裂缝6533.23尺寸误差3015.54强度偏低84.15其他31.5合计196(3)从上图可得出:蜂窝麻面、表面裂缝是该公司控制的主要频率(%)砌砖工程质量排列图19611715617602040608090100蜂窝麻面表面裂缝尺寸误差强度偏低其他C类B类A类频数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