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项目采购需求(共15页).doc
-
资源ID:19314221
资源大小:113.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郑州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项目采购需求(共1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郑州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项目采购需求项目背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要全面提高培养质量,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管办评督分离,通过制定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教育满意度测评、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精神要求,学校在提升内涵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质保中的核心环节质量监测,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为评估工作和专业认证工作提供第三方数据,学校拟引入麦可思数据公司开展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监测项目,包括: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培养过程监测。项目价值本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将主要从质量监测的角度进行构建,建立长效质量数据监控体系对培养过程、培养结果进行持续调研和保障。本项目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为外部考核提供第三方数据支撑和证据。质保建设中要求的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必须辅以相关调研来获取足够的质量监测数据,使用数据调研方法以年度、乃至于更短的时间为单位,进行培养过程质量、培养结果质量的评估,这些数据是本科审核评估、工程专业认证等各类外部评估认证工作的有力支撑。2、 帮助学校降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管理成本。麦可思方案依靠先进的质保理念、多年来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科学的调研方法与丰富的数据分析经验,对各项工作进行网络化、数据化监测,有利于质量的直观测量。同时,该体系适用于大样本、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渠道,可有效降低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管理成本,快速落实并运行设计的质保机制。采购需求一、 对投标人的基本要求:1、 工商部门正规注册公司,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 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 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二、 对于投标人的资质要求:1、 投标人经验丰富:连续5年相关从业经验;2、 投标人研究成果具有专业影响力:研究成果被教育部引用或在权威媒体报道;3、 具体类似项目业绩;4、 为至少500所及以以上高校提供过数据调研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咨询服务。5、 具备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ISCCC认证;6、 具备项目相关专利;7、 对于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如何保证信息安全、师生隐私保护,有详细计划及信息泄露后的法律承诺。三、 商务服务要求:1. 投标人将负责研究问卷的总体设计,调查数据收集的技术支持,数据清理,研究分析和撰写项目报告;2. 项目过程中需提供一名项目管理专员协助学校进行项目过程中的管理与维护工作;3. 调研项目需为学校提供调查后台监控系统账号,以便学校随时了解答题进展;4. 学生成长监测部分,投标人需为学校提供智能数据展示系统,学校在有网络连接的任何场合,都能通过任何平台(pc,手机,pad)查询和导出学校数据;5. 教学质量评价部分,要求投标人提供教学质量评价平台,具备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及时性评价功能,系统需具备预设好问卷模板和指标库、具备统计分析功能;有专用高配置服务器,支持云服务模式,学校不需要再投入配套硬件,即开即用;需支持PC、iPhone、Android、iPad等多种终端,学生可在碎片时间完成评价,数据同步,随时随地访问数据;系统需采用权限管理和网络安全措施,保证数据和系统的安全;需与学校的教务系统对接并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6. 调研项目结束后,投标人提供给学校有针对性的诊断分析,并将清理后调查数据库返还给学校;7. 数据报告出来后,学校遇到指标不理解的地方,投标人负责说明。四、 项目要求及技术需求:项目整体需求:该质量保障监测体系最终交付物包括: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及教学质量评价报告、学生培养过程监测报告。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项目预算一览表项目费用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及教学质量评价报告21万/年学生成长监测报告21万/年总预算:42万元整。(一)服务内容和范围:1. 开展本科学生培养过程监测评价项目。项目内容:针对大一至大四的本科在校生进行跟踪,通过对学生整个在校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行为、课堂行为等)及感受(如招生工作评价、教师行为评价、专业认同度、对下一学年的期待等)进行连续跟踪,观察学生发展趋势,并结合不同年级的状态特点,将由此得到的形成性评价结果反馈到高校的教学培养和学生工作当中,以帮助高校进行持续改进。项目执行:每一学年末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四个年级全体本科在校生项目成果交付:学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测报告。(报告大纲见附件)2. 搭建教学质量管理平台,按学年出具教学质量评价报告。提供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给校方,用于学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功能要求如下:1)具有结果性评价功能,能够设置领导、督导、同行、学生等不同的评价主体和权重,根据设定的指标、权重可实现对教师进行综合评定;2)具备过程性评价功能,能够创建并管理过程性问卷,对课程或教师进行评价,实现教学质量过程管理;3)具备普通调查功能及问卷模板和指标库,学校可根据需要,直接使用问卷模板或自定义设计问卷,对课程或教师进行调查;教师个人也可在指标库中根据需要调取不同类型的指标设置问卷,对本人授课情况或是课程内容进行调查;4)具备统计分析功能,自动统计评价结果,横向可以实现对同门课程不同任课教师或是同一任课教师教授的多门课程进行对比,纵向可与往届评价结果进行对比;5)有专用高配置服务器,支持云服务模式,学校不需要再投入配套硬件,即开即用;6)支持PC、iPhone、Android、iPad等多种终端,学生可随时随地访问数据完成评价;7)系统采用权限管理和网络安全措施,保证数据和系统的安全,采用标准协议,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8)通过预留技术接口和标准的数据接口,能够与学校现有的教务系统对接并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9)正式使用平台之前,为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平台使用培训。项目执行:三年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使用。项目成果交付:提供教学质量管理平台供校方使用,并根据平台分析结果撰写教学评价报告。(报告大纲见附件)附件:学生培养过程监测报告大纲成长状态与问题重要发现一 学习成效二 学习投入三 在校体验第一部分 分析报告第一章 新生教育和适应性(大一数据)一 主要特点与问题(一) 主要特点(二) 主要问题二 迎新活动1. 迎新活动的总体满意度2. 各学院/专业对迎新活动的总体满意度3. 各类迎新活动的参与度与满意度4. 最希望加强的迎新活动5. 各学院/专业最希望加强的迎新活动三 社团活动1. 参加各类社团活动的比例2. 各学院/专业参加社团活动的比例四 适应性问题(一) 总体适应性1. 遇到问题及未缓解比例2. 各类问题及未缓解比例(二) 学习问题1. 学习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2. 各学院遇到学习问题的比例3. 遇到学习问题比例较高的专业(三) 生活问题1. 生活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2. 各学院遇到生活问题的比例3. 遇到生活问题比例较高的专业(四) 经济问题1. 经济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2. 各学院遇到经济问题的比例3. 遇到经济问题比例较高的专业(五) 恋爱问题1. 恋爱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2. 各学院遇到恋爱问题的比例3. 遇到恋爱问题比例较高的专业(六) 人际关系问题1. 人际关系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2. 各学院遇到人际关系问题的比例3. 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比例较高的专业五 退学及推荐(一) 退学意愿1. 有过退学意愿的比例及原因2. 各学院/专业有过退学意愿的比例(二) 推荐意愿1. 对本校的总体推荐度2. 各学院/专业对本校的推荐度第二章 学习行为一 主要特点与问题(一) 主要特点(二) 主要问题二 学习活动(大一、大二、大三数据)1. 主要学习活动的频率2. 全校缺课情况3. 各学院/专业高频缺课情况三 课外学习(大一、大二、大三数据)1. 课外学习时间2. 各学院/专业课外学习时间四 学术活动(大三数据)1. 各类学术活动的参与度2. 各学院/专业学术活动的参与度3. 学术活动改进五 毕业论文/设计(大四数据)1.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的总体情况2. 毕业论文/设计的花费时间3. 各学院/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花费时间4. 学生对指导老师的满意度5. 各学院/专业学生对指导老师的满意度6. 学生与指导老师的交流频度7. 各学院/专业学生与指导老师交流频度8. 学生希望学校在毕业论文/设计方面提供的指导第三章 教学培养一 主要特点与问题(一) 主要特点(二) 主要问题二 教学满意度(大一至大四数据)1. 总体教学满意度2. 各学院/专业教学满意度三 课程改进(大一至大四数据)1. 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总体评价2. 课程教学内容改进需要重点关注的专业四 实习实践1. 参加实习实践(包括兼职等)的比例(大二数据)2. 各学院/专业参加/计划参加实习实践(包括兼职等)的比例(大二数据)3. 各学院/专业教师提供实习/工作机会的比例(大四数据)五 教师改进(大一至大四数据)1.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总体评价2. 教师教学行为改进需要重点关注的专业3. 师生互动交流比例4. 各学院/专业师生互动高频交流比例第四章 专业认知与职业成熟度一 主要特点与问题(一) 主要特点(二) 主要问题二 专业认同度(一) 专业认同度1. 总体专业认同度(大一至大四数据)2. 专业认同度各方面评价 (大一至大四数据)3. 各学院/专业的专业认同度(大一至大四数据)4. 专业认同度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二) 专业认知1. 专业认知教育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大一数据)2. 各学院/专业的专业认知教育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大一数据)3. 对专业的就业及发展、知识体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认知情况(大二数据)三 职业成熟度(一) 职业成熟度1. 总体职业成熟度(大一至大四数据)2. 职业成熟度各方面评价(大一至大四数据)3. 各学院/专业的职业成熟度(大一至大四数据)4. 职业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二) 职业期待错位率(大一至大四数据,大四为职业错位率)1. 总体职业期待错位率2. 各学院/专业职业期待错位率第五章 德育能力知识素养增值一 主要特点与问题(一) 主要特点(二) 主要问题二 德育增值(大一至大四数据)1. 总体德育增值情况2. 各项德育增值的比例3. 各学院/专业德育增值的比例三 基本能力增值(大一至大四数据)1. 总体基本能力增值情况2. 各学院/专业基本能力增值情况3. 总体创新能力增值情况4. 各学院/专业创新能力增值情况四 职业素养增值(大一至大四数据)1. 总体职业素养增值的情况2. 各项职业素养增值的情况3. 各学院/专业职业素养增值情况五 核心知识增值(大四数据)1. 总体核心知识增值情况2. 各专业最重要的前三项核心知识增值情况六 职业发展能力增值(大四数据)1. 总体职业发展能力增值情况2. 各项职业发展能力增值情况3. 各学院/专业职业发展能力增值情况第六章 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大四数据)一 主要特点与问题(一) 主要特点(二) 主要问题二 就业落实情况1. 毕业去向分布2. 各学院/专业的就业率3. 毕业时未就业人群构成三 职业行业去向(一) 职业去向1. 签约量最大的前几位职业类及月收入2. 各专业签约的主要职业(二) 行业去向1. 签约量最大的前几位行业类及月收入2. 各专业签约的主要行业四 地区贡献度1. 签约工作本省比例2. 签约量最大的前几位城市及月收入五 签约工作满意度1. 签约工作的满意度2. 各学院/专业的签约工作的满意度第七章 改进反馈(大一至大四数据)1. 校园环境总体满意度2. 校园环境各方面满意度(自然环境、教学环境、设施设备等)3. 学生工作总体满意度4. 学生工作各方面满意度(辅导员工作、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5. 生活服务总体满意度6. 生活服务各方面满意度(医疗服务、住宿条件、洗浴条件等)第二部分 技术报告一 项目背景介绍(一) 背景介绍(二) 样本说明二 研究概况(一) 研究目的(二) 基本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教学质量与改进报告大纲重要发现第一部分 总述【教学内容】【教师教学】【学院/专业排名】【师生参与情况】第二部分 全校状况第一章 评价结果分析一 主要特点二 教学内容评价(一) 课程满意度1. 总体课程满意度2. 不同类型课程满意度3. 不同学期课程满意度4. 各学院及专业课程满意度(二) 作业反馈评价1. 收到课程作业反馈的比例及有效性2. 收到不同类型课程作业反馈的比例及有效性3. 不同学期收到课程作业反馈的比例及有效性4. 各学院及专业收到课程作业反馈的比例及有效性(三) 课程考核的合理性1. 课程考核方式的合理性2. 不同类型课程考核方式的合理性3. 不同学期课程考核方式的合理性4. 各学院及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合理性(四) 课程挑战性1. 课程总体难度2. 不同类型课程挑战性3. 不同学期课程挑战性4. 各学院及专业的课程挑战性5. 不同难度课程花费的课外时间6. 不同难度课程考核方式的合理性7. 不同难度的课程满意度8. 不同难度课程的讲课效果满意度9. 不同难度课程的学习热情激发满意度(五) 课程材料1. 课程材料的总体有效性2. 不同类型课程的课程材料有效性3. 不同学期的课程材料有效性4. 各学院及专业的课程材料有效性三 教师教学评价(一) 讲课效果满意度1. 讲课效果满意度2. 不同类型课程的讲课效果满意度3. 不同学期的讲课效果满意度4. 各学院及专业的讲课效果满意度(二) 课堂教学目标清晰度1. 课堂教学目标清晰度2. 不同类型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清晰度3. 不同学期的课堂教学目标清晰度4. 各学院及专业的课堂教学目标清晰度(三) 学习热情激发满意度1. 学习热情激发满意度2. 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热情激发满意度3. 不同学期的学习热情激发满意度4. 各学院及专业的学习热情激发满意度(四) 课后答疑时间1. 面对面辅导答疑时间评价2. 不同类型课程授课教师面对面辅导答疑时间情况3. 不同学期的课程授课教师面对面辅导答疑时间情况4. 各学院及专业的面对面辅导答疑时间情况四 学生学习评价(一) 课外学习投入时间1. 课程花费的课外学习时间2. 不同类型课程花费的课外学习时间3. 不同学期课程花费的课外学习时间4. 各学院及专业课程花费的课外学习时间五 两学期排名变化分析(一) 排序变动1. 评价持续稳定在高位的专业2. 评价持续稳定在低位的专业3. 评价上升较大的专业4. 评价下降较大的专业(二) 变动原因1. 评价持续稳定在低位的专业原因分析2. 评价下降较多的专业原因分析第二章 师生参与情况分析一 主要特点二 校级期末评价参与情况(一) 学生参与情况1. 学生总体答题率2. 各教学单位学生答题率三 院级学期中评价参与情况(一) 学生参与情况1. 学生总体答题率2. 各教学单位学生答题率(二) 教学单位参与情况1. 教学单位发起学院学期中评价总数2. 各教学单位发起学院学期中评价数量四 教师随堂评价参与情况(一) 学生参与情况1. 学生总体答题率2. 各教学单位学生答题率(二) 教师参与情况1. 教师发起教师随堂评价总数2. 教师发起教师随堂评价时间分布3. 各教学单位教师平均发起教师随堂评价数量4. 全校状况第三部分 学院状况第三章 主要学院分析一 学院排名(一) 教学内容排名(二) 教师教学排名二 学院分析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