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红岩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培训程实施方案(共8页).doc
-
资源ID:19341231
资源大小:82.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6年红岩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培训程实施方案(共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6年红岩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渝教师20152号)等文件精神,立足秀山县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为提升红岩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制定本方案。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以校本为基础,依托“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的网络研修体系来开展。培训采取教师自主研修与集中研讨、网上研修与校本研修有机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具体目标如下:(一)学员目标1.明确信息技术应用方向。通过诊断测评,帮助参训学员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明确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短板和努力方向。2.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研修,引导参训学员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掌握适合的技术工具,促使教师在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3.制作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引导参训学员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鼓励他们发掘、制作自己的本学科信息技术应用案例,鼓励、引导教师共建共享原创资源。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拓宽教师的信息化视野,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增强教师对信息化改变教育教学现实意义的感悟和理解,能够积极使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参与混合研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二)区域目标1.探索区域混合研修机制。以本次培训为契机,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任务驱动式研修,帮助区域探索混合研修机制,帮助区域、学校建立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常态化研修机制。2.培养区域混合研修骨干队伍。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培养各学科区域及校本研修的骨干队伍,帮助他们学会利用教师工作坊、区域研修社区等手段,参与、设计、组织、管理混合研修活动,推进秀山县混合教研工作的开展。3.生成一批本地信息技术应用精品资源。通过项目驱动,在参训学员中发掘、研磨、提炼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精品资源,充实、推动本地的资源库建设,形成丰富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资源滚动生成机制。4.培育信息技术应用及混合研修示范校。通过培训过程中的研修成果提炼和评选活动实施,发掘一批信息技术应用及混合研修示范校,并帮助其深入探索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培育网络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二、培训对象红岩小学全体教师。三、培训内容本次培训采取测评诊断、按需选学、层次递进、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相应的课程和研修任务。(一)网络研修内容本次培训设置“熟悉网络家园 感受技术魅力”、“运用技术工具 加工教学资源”、“应用技术工具 创新教学活动”、“应用技术工具 优化评价诊断”、“运用研修社区 助力专业发展”五个模块,共50学时。如下表所示:阶段混合研修任务及活动任务主题线上作业(成果)简介线下活动组织安排诊断测评:依据诊断测评结果,选学相关课程第一阶段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术魅力任务1:熟悉网络家园参训学员熟悉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我的网络家园等学习内容,填写问卷,完成诊断测评,并以此为依据,选学网络课程,确定本次研修要完成作品的主题,并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完成相关作业、参与活动。学校组织、管理学员登录学习,熟悉网络平台,组建校级指导、管理团队。第二阶段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任务2-1:撰写教学设计围绕近期教学内容,完成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教研组研修(推选作品):请各校教研组组织线下交流活动,对教师在本阶段完成的线上作业进行研讨点评,推选拟重点研磨的“种子作品”。任务2-2:制作教学课件围绕近期课堂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并提交一份教学课件,并注明课件的设计思路和用途。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任务3-1:制作微课围绕上一阶段选定的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并提交一个微课视频,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注明微课的设计思路和用途。校级研修(研磨优品):请各校组织线下课例观摩活动,对各教研组推选的“种子作品”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观摩点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对本校所有参训学员应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观摩点评),推选本校“优品”。任务3-2:分享视频课例将上阶段的作业修改后在课堂上进行实施,提交一份课堂教学实录或课堂教学片断。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任务4-1:制作电子试卷应用技术工具,围绕前两阶段所备、所授的教学内容,设计制作一份课后试卷,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试卷分析。区域坊研修(展评精品):项目组联合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精品展示活动,对各校推选的“优品”案例进行展示点评,推选本区域信息技术应用“精品”成果(优质教学设计、课件、微课、教学反思、课例等)。任务4-2:撰写教学反思根据课堂实施情况及学友、专家的意见,对本人应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撰写一份教学反思。第五阶段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任务5:提交精品研修成果根据混合研修所学及专家学友建议,修改完善前面完成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微课等内容。同时,学员的作业自动汇聚形成个人资源包,通过坊主的推荐、点评等形式,形成优秀的成果资源包。(二)校本研修活动校本研修采取任务驱动、成果导向、区域统筹、以校为本的方式展开,经过教研组“作业打磨”学校“作品推优”区域“作品审核、精品展示”等环节,汇聚一批优质资源包,具体安排如下:主题具体事宜负责人员明确目标知晓任务活动部署:各位老师认真学习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方案:各位老师根据自己实际选定活动形式,并着手准备。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有本校研修计划,并保留研修过程记录。学校项目负责人组坊协作作业打磨组内打磨、排序: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项目方案中的研修作业进行集体研磨,形成每个学员经过集中打磨的作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改进后,作为研修作业上传到平台。教研组长填写校本研修作品打磨记录表。校教研组长全体参训学员学校交流作品推优专业指导:特聘当地专家深入学校参加线下指导打磨、点评。每个教研组按照本学科教师人数的15%比例推荐优秀作品至学校。学校推优:各参训学校经过分享交流,按照参训学员人数的10%比例推荐该校优秀作品,并上报至秀山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项目负责人(三)线下集中研修内容为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落到实处,增强远程培训的实效性,将预设性资源的应用与生成性资源的物化相结合,本次培训组织4天的线下集中培训。设计为“2+2”的模式(实际安排以集中研修通知为准)。“2”:第一次集中培训2天。由区县统筹安排,以工作坊或学区为单位,派学员参加集中培训。“2”:第二次集中培训2天。由区县统筹安排,在专家指导下,分别对“优品”进行再研磨,从中遴选出一定比例(建议5%-10%)的“精品”,然后集中展示成果,最后进行培训总结。四、考核评价1.学员本次培训为帮助参训学员借本次项目之机,逐步实现常态化研修,除了任务考核还增加了“社区积分”这一维度。具体考评细则如下:任务考核(100分)阶段网络研修(50分)线下研修(50分)平台学习:课程学习(20分)线上活动(30分)课堂应用:实践作业(40分)线下活动(10分)阶段一90分钟,3分1次,6分参加线下研修活动2次以上,综合评定线下研修成绩。阶段二180分钟,6分1次,6分1篇,10分自荐1篇作业,计10分阶段三150分钟,5分1次,6分1篇,10分阶段四90分钟,3分1次,6分1篇,10分阶段五90分钟,3分1次,6分社区积分常态研修 习惯养成:参训教师在完成研修任务的同时自主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通过社区积分完善个人数字成长档案袋,养成常态研修习惯,积累学习成果。社区积分无上限,作为评优参考。贡献积分写日志:2个积分/1篇传资源:2个积分/1篇发问答:1个积分/1篇活跃积分评分(作业、资源):1个积分/1次评论(课程、作业、日志、问答):1个积分/1次魅力积分作业、日志被评论:1个积分/1次作业被推优:20个积分/1次;资源被推优:2个积分/次(被学友评分为10分);1个积分/次(被学友评分为8分);资源被下载:1个积分/1次。注:培训结束后研修网负责印制并下发学员的培训合格证书。2.工作坊坊主考评维度得分细则分值研修组织力组织管理学员参训率达到95%以上:计10分;85%-94%:计8分;70%-84%:计6分;50%-69%:计4分,50%以下不记分。10学员合格率达到95%以上:计10分;80%-94%:计8分;60%-79%:计6分;50%-59%:计4分;50%以下不得分。10研修简报撰写研修简报至少3期,包括一期本坊研修计划、一期线下研修活动情况、一期研修总结,每期简报10分,本项满分30分。30研修指导力作业指导推荐学员的研修作业不少于6篇,每篇1分,满分6分;点评学员的研修作业不少于4篇,每篇1分,满分4分。10资源建设(生成性作业资源包建设)1.推荐本坊学员30%的优秀作业资源包到项目组资源库,计10分;15%-29%,计8分;14%-5%,计5分;5%以下不计分。2.点评本坊学员2%的优秀作业资源包(从30%推荐作业资源包中选择点评),计10分;2%以下不计分。20研修活动发布网络研修活动,组织本坊教师参与研讨,每次5分,至少2次,满分10分。10个人学习力看课观看网络课程达到200分钟,得10分。103.学校管理员评价指标指标描述分值培训制度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校本研修管理和考核制度。(含校本研修组织管理,校级骨干培训者团队建设)10培训方案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校本研修计划。(校本研修须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特色突出,含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及更新机制。)10研修简报提交研修简报至少2期,其中一期本校分阶段研修活动及成果简报、一期本校研修总结,每期简报10分,本项满分20分。20组织管理1.学员参训率达到95%以上:计10分;85%-94%:计8分;70%-84%:计6分;50%-69%:计4分,50%以下不记分。102.学员合格率达到95%以上:计20分;80%-94%:计18分;60%-79%:计15分;50%-59%:计10分;50%以下不得分。203.学员90分以上达到15%以上:计10分;10%-14%:计8分;5%-9%:计6分;5%以下不得分。10研修活动参与3个以上(含3个)线上研修活动的学员比例达到95%以上:计10分;80%-94%:计8分;60%-79%:计6分;50%-59%:计4分;50%以下不得分。10学员线下研修活动成绩评定:所有学员的线下研修活动成绩都被评定得10分,否则不得分。10五、组织管理(一)“一体两翼”管理模式本项目建立“一体两翼”的管理支持模式。“一体”:本着“一切服务于教师”的宗旨,项目将紧紧以参训“教师”为服务主体。着眼于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真需求的发现与解决,以达到提高参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目标。“两翼”:为使校本研修突破“本校研修”的局限,获得更广阔的专业支持,搭建行政、业务双线支持体系。各级管理团队、各级指导团队(专家、坊主等)在双线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各级项目管理者负责制定政策、建立机制、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沉淀成果;各级项目专家指导团队作为教师工作坊坊主,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有效结合,切实做好项目全过程的专业指导、成果提炼和典型挖掘等工作。(二)组班方式为每位学员搭建个人空间,支持其开展自主学习。为我片区学校搭建分学科教师工作坊,教研组长担任坊主,引领以学科为单位开展有组织的团队研修活动。为片区学校搭建校级研修社区,学校管理员发布学校通知,监测研修进程,展示校内研修资源与活动。有意愿的学校可以建立中心校带周边校或友好校间的联校社区,由项目学校校长共同担任联校社区管理员。为片区学校搭建区域教师研修社区,发布校通知,监测研修进程,展示校内研修资源与活动。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