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和高等教育信息化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文献综述(共5页).docx
-
资源ID:19348311
资源大小:18.9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础教育信息化和高等教育信息化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文献综述(共5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基础教育信息化和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文献综述一、引言教育信息化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以信息技术(IT)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具体表现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效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门从实现教育发展和自身发展出发,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引领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来看,无论是基础教育信息化还是高等教育信息化都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误区。笔者通过参阅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文章,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和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做出了以下总结。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自2001年起,我国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自2003年起,国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益,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两项举措促使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跨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绝大多数中小学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育资源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国家重点加强了面向农村中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发建设了大量的课堂教学资源、学习辅导资源、专题教育资源、教师培训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素材,并组织开发了大批以小班教学为主的优质教学光盘,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和多种类型的专题教学内容,缓解了农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普遍开展,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学生学习的新型工具。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创造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种教学模式,如,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师生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学工程更加的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小学的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基础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益处日益明显,但也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信息基础建设不完善虽然,为了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家加大了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入,然而这种投也不能面面俱到,首先,许多中小学还存在计算机量少、质差的问题。特别是云南、新疆、青海等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机比仅有185:1;其次,网络不稳定,特别是农村地区网络普及率低,互联网连接情况差,特别是校园网的连接情况十分不稳定,给教师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进而也导致许多计算机因无法联网而被搁置一边,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最后,多媒体设备不达标,许多中小学的多媒体教师少之又少,甚至很多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师,多媒体教室使用率很低,一般只用来应付检查。2.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致力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五”期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被列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配置。然而,中国西部地区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欠发达,国家巨额的投入依然不能完全消除各地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的状态。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配置要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3. 教师队伍质量不高首先,教师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认识不足,一些年纪大的老师十分抗拒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认为不使用多媒体照样可以上好课。许多学校在阴精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后并没有对教师进行培训,导致相关设备成了摆设。其次,教师专业水平不高,许多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或者有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实在令人堪忧。最后,信息技术教师待遇普遍不高,而且工作量大而杂,不受重视,这就导致了教师积极性差,无心投入教学。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不同于基础教育信息化,高校教育信息化就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参与下,由教育部统一部署和领导,经过“985工程”、“211工程”、“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快速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平台建设方面,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的成功建设、扩展扩容、互联互通,已经形成出具规模、“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资源建设方面,经过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建设,初步形成了我国现代化教育资源体系的雏形;大学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走在了国内前列;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解决了困扰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多项难题,开创了东西互动、资源共享的全新网络联合办校模式,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全面、深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在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方面,构筑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启动了标准化测评认证工作,为导构系统的互连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然而,尽管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观念转变的障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相学上传递一定的专业知识,而教育信息化就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地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学习。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而应该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各种学习活动。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深,许多教师对此转变不能适应,要接受新的思想观念还有一个过程,观念也不能马上改变,还在延续以前的模式。这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造成了一定的障碍。2. 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混乱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管理体制。很多高校在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上采取的形式是:网络中心(或计算中心)是信息化的主要负责单位,重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学校领导组织网络中心(或计算中心)负责实施,平时的维护和管理则全部由中心负责。但是现实情况是网络中心(或信息中心)在高校中的行政位置和职责并不能承担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重任。3地区差异导致发展不平衡目前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由于资金雄厚,构建信息化发展的硬件水平高,发展的环境具有较大优势。由于经济建设发展较好,许多高等院校资金充足,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因而在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是受到教育部资助的“211”、“985”工程学校,信息技术在全校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学校整体综合实力水平。相比之下,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院校,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虽然有迫切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愿望,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到局部实现信息化,因而制约了学习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造成了学校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居民。4. 资源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效能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许多高等院校从建立校园网以来,实现了与教育网的相通,硬件设施方面和软件配套方面都具备一定的规模,具备发展现代化和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条件,但是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却不尽人意,信息化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大量硬件设备如计算机闲置一旁,学生们只是用这些机器上网看新闻、娱乐,计算机实验课也只是用这些计算机做一些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操作;在行政科室中,行政管理人员用计算机只是做一些编辑文件,上网查资料等基础的工作;对于配备某些管理软件的科室,平日里只是用这些软件做一些基础的管理工作;在教室里,老师授课时也仅限于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演示课件,或是用远程通讯设备进行教学,但规模较小,教师与学生互动能力有限,大量的网络硬件资源和网络信息共享资源被闲置,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而且没有体现出信息时代网络在教学和管理中应当发挥的优势。结束语由此可见,虽然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还存在不少问题。运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通过教育现代化提升人才规格质量进而提振综合国力,是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立足自身,不断整改以期完善健全。还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和认真汲取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教训使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理智中与世界接轨在热情的实践中实现中国式教育信息化的长足发展。参考文献胡雪缘.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综述J .现代教育技术,2010,(9):60-61.张敬涛,胡小勇.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21-23.孔晓荣,孔祥斌,宁鹏飞.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采取的对策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2):194-195.尹睿.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9):48-51.陈永光.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3):117-120.陈红建,王颖,陈东日.国内外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5) :4-7.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