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知识点(共38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一年级知识点上册辅导内容重/难点备注1数一数1、 在提供的环境中分别数1-10个物体的个数。1、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2、 让学生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2比一比1、 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胖瘦。1、 在复杂的情境中提供比较的内容。2、 把比较方法的探讨作为教学重点。3、 初步培养孩子的判断推理能力。3分一分1、 把一些东西按某种标准分类。1、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4认位置1、 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1、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学习。2、 选择位置关系十分明显的素材。5认数1、认识10以内的数。1、 认识数时,逐步抽象概括,让学生感受数的意义。2、 重视写数教学。3、 重视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4、 多方面展示0的含义。5、 直观展示比多少的方法,初步培养孩子的符号感。6、 初步培养孩子的数感。6认识物体1、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 实践活动:有趣的拼塔。1、 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2、 安排动手操作型的实践活动。7分与合1、 10以内数的组成。1、 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2、 让学生有兴趣的练习和记忆。8加法和减法1、 加减法的含义。2、 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3、 求总数求剩余的实际问题。1、 重视加减法含义的教学。2、 重视加减法计算的练习。3、 重视解决实际问题。9统计1、 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数据。2、 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1、 不要颠倒分、排、数的顺序,不要拔高教学要求。10认数(二)1、 认识11-20各数。1、 重视建立计数单位10的概念,利用计数单位10认识10-20.2、 由具体到抽象逐步认识各数,初步认识数位和十进制计数法。3、 继续培养学生的数感。11认识钟表1、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1、 充分利用学生认钟表的已有经验,在交流中形成认识。2、 渗透一天有二十四小时。12加法1、20以内的进位加法。1、 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优化算法。2、 逐步提高算法思考的抽象程度。3、 设置形式多样的练习,以使学生达到熟练口算的程度。4、 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一年级知识点下册序号辅导内容重/难点备注1减法2、 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1、提倡算法多样化。2、逐步提高算法思考的抽象程度。3、安排形式多样、数量较多的练习,已达到熟练口算的目的。2认识图形2、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1、用不同形式呈现图形。2、不要拔高教学要求。3认数2、 认识100以内的数。1、借助直观认识计数单位和两位数的数值。2、 利用百数表的整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3、 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安排比较熟的大小的内容。4、 重视数感的培养。4加法和减法2、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无进退位)3、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无进退位)1、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孩子理解算理掌握算法。2、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难度。5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及其进率,简单的购物。1、先认识一元、一角、一分的人民币再认识其他人民币。2、在认识活动中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突出重点。3、要利用练习题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分析和推理能力。6加法和减法(二)3、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有进退位)4、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有进退位)1、有针对性的探索口算方法。2、重点解决进、退位的处理方法,附带解决计算顺序问题,完善对计算方法的认识。3、 利用估算帮助学生把握是否进位或退位。4、 进一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统计2、 用做记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3、 继续认识简单的统计表。1、把确定性事件做随机性处理。2、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优化记录方法。二年级上册序号辅导内容重/难点备注1认识乘法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1、让学生理解把几个相等数相加转化成用乘法表示。2、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并能通过加法算乘法的积。2 乘法口诀1、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2、乘加、乘减运算法则1、通过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2、通过乘加、乘减巩固1-6乘法口诀3、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3认识图形1、 观察图形、认识多边形2、 理解对折、剪拼之后图形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2、通过对折、剪拼图形,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4认识除法1、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初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1、通过物体平均分活动,让学生体验平均分的方法,初步了解除法2、通过平均分物体活动,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式子解决问题3、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5口诀求商1、运用除法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1、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熟练掌握除法口诀2、运用除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6厘米和米1、 理解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的进率2、 估量物体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线段含义2、通过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明确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3、通过测量,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4、通过测量,估量物体长度,选择长度单位7位置与方向4、 确定位置5、 通过给定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1、 通过方向确定物体位置2、 已知给定方向,确认其它三个方向8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1、 掌握列竖式计算乘除法2、 掌握“倍”的含义1、让学生经历推导,熟记7-8乘除口诀2、通过列竖式计算乘除法3、掌握“倍”的概念,并学会解决几倍等问题9时分秒3、 时针分针怎样计时,以及时针分针之间关系4、 看钟表准确说出时间1、了解钟表表面有12个大格子,60个小格子;了解时针分针分别怎样计时2、 了解时分时间概念10观察物体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比较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11统计与可能性1、 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认识方块统计图2、 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1、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并能用方块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2、 使学生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2期末复习1、 乘除法计算方法2、 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 乘除法含义3、 乘法7-9口诀以及除法口诀求商4、 复习常见平面图形,观察物体,测量长度,时分秒的认识,确定位置和简单统计二年级下册1有余数的除法1、 理解有余数除法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除法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3、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认识余数的意义和有余数的除法2、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简单计算3、理解有余数除法含义,并会有 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知道余数 比商要小 4、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2认数1、 认识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千以内的数位名称及其顺序;2、 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会正确读、写数。1、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2、认、读、写几百几十,口算几百加几十及相应的减法;3、认、读、写几百几十几;4、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5、能按指定要求写数;能灵活比较一组千以内数的大小;6、增强估计意识,发展数感3分米和毫米1、 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2、 能进行有关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1、 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2、 学会根据物体的长度特点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长度单位。4加法1、 理解和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2、 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培养验算的意识和习惯。1、 不进位加,加法的验算,2、 进位加;3、 连加,加法估算;4、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5、运用估算解决一些简单求和的实际问题。5认识方向1、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1、学会运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6减法1、 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2、 发展估算的策略。1、 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2、 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3、 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7认识角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认出角,能区分角的大小1、角的初步认识,学习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2、直角的初步认识,学习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8乘法1、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口算2、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3、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4、 要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另外一些实际问题9统计1、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1、用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收集的数据10期末复习1、 有余数除法以及乘法2、 1000以内混合加减法3、 角以及方向1、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 1000以内加法近位法以及减法隔位退位法3、 两位数乘法4、 角的认知三年级上册序号辅导内容重/难点备注1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3、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4、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会笔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2、培养估计习惯渗透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2千克和克1、千克和克的换算;2、理解质量单位。1、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2、知道1千克=1000克3长方形和正方形1、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2、认识周长;3、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1、通过观察,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2、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显示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空间的美化环境的教育。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2、除法验算3、商末尾有0的除法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能正确的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运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5解决问题的策略1、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少的问题);2、间隔排列问题通过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来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平移、旋转和轴对称1、 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2、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3、通过设计图案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4、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5、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7分数的初步认识(一)1.结合具体情景认识这样的几分之一,会实际操作结合表示相应的分数。2.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1. 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 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实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4.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5. 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8整理与复习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2、千克和克3、长方形和正方形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5、解决问题的策略6、平移、旋转和轴对称7、分数的初步认识(一)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2、同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三年级下册1除法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1.能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探索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出发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培养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2年、月、日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 2、 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嫉妒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的意识。3乘法 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4观察物体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物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1、认识长方体形状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2、通过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知道可能看到几个面;3、学会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物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4、根据视图摆出物体。5千米和吨体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千米的概念。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 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和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4.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7统计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 并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8认识小数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比较的方法。1.经历小数的认识过程,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4.通过应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目标: 6.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一 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 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7. 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9整理与复习1.进一步提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能力。2.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等知识。3.进一步掌握千米和吨,分数、小数及年、月、日有关的实际问题。4.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情况进行回顾,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反思,提供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等计算,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初步培养总结和反思的态度和习惯。5.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本学期所认识的数与量的基础知识。复习千米和吨,分数、小数,年、月、日的有关的实际问题。 6.体会数学的价值,结合实际,加强现实作用的认识。7.复习观察物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8.指导学生开展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加强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四年级上册序号辅导内容重/难点教学目标1除法-1、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五入法试商)3、 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 掌握试商后需要调商的方法2、 巩固计算方法,形成技能,逐步达到会算和算对的要求3、 熟练进行除法运算,正确解决问题学会几百几十除以两位数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发展孩子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进行计算的习惯和克服困难的意志。2角-1、 认识射线和直线2、 认识角1、 掌握量角的方法2、 度量位置“变式”的角1、使学生理解线、角的概念,比较熟练地度量线段和角。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3混合运算-1、 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2、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3、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4、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 把分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以及书写格式,运算顺序2、 根据现实问题列算式,正确理解运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则。3、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现实问题。让孩子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式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并能按顺序正确的计算4平行与相交-1、 认识平行2、 认识垂直3、 点到直线的距离4、 单元复习1、 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2、 借助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 垂线的性质4、 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使学生对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进一步清楚的认识5找规律-1、 间隔排列找规律2、 通过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找”规律,通过“找”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6观察物体-1、 观察正方体摆成的物体2、 观察两个分离的物体1、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 从不同的方位观察两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通过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形状7运算律-1、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 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3、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相关简便计算4、 乘法的分配律(补充)5、 简便计算的综合1、 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展过程,理解不同运算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规律2、 经历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方法,正确计算让孩子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规律,掌握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能合理灵活的选择适当的运算律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8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体会策略的价值,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2、 用从问题想起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让孩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稍复杂的信息,并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9统计与可能性-1、 数据的分段整理2、 条形统计图3、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1、 分段整理数据2、 认识条形统计图3、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联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去判断哪些游戏规则是公平的,哪些游戏的规则是不公平的;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10认数-1、 认识整万数2、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3、 认识整亿数4、 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5、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1、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2、 掌握数位顺序 正确读、写数3、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11阶段复习与整理-整理复习回顾整理复习回顾四年级下册序号辅导内容重/难点备注1(一)乘法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笔算和口算方法2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体验乘法的一些计算规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体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2(二)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学生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能联系生活实际准确判断容器里的容量是否大于1升。1、结合实例在具体比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了解“升” 和“毫升”的实际意义,在具体操作中认识升和毫升间的进率2联系现实生活和加强操作,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3重视估计容量多少,发展空间观念3(三)三角形重点: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包括认识底和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度。难点:感受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内)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画三角形的高。1联系现实情景和实际操作认识三角形及其基本特征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3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探索、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4亲身感知并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性5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4(四)混合运算教学整数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1.两个乘法(或除法)与加法(或减法)混合运算同时进行脱式的运算方法。2.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3.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联系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已有认识学习运算顺序2适当安排比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五)平四边形和梯形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2.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图形及各部分名称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3重视实践操作,发展空间观念6(六)找规律通过观察、实践、思考找出事物里的一些数学规律,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考1.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找搭配现象中的规律2.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表示找简单排列、组合问题中的规律7(七)运算律教学乘法分配律及相应的简便运算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2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一些计算的简便算法3安排有效练习提高学生合理计算的能力4以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落实知识的综合应用8(八)对称、平移和旋转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3.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1用折纸的方法认识和确定对称轴,学习画对称轴2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会平移简单图形的方法3联系现实情景体验旋转和学会把方格纸上图形旋转90°4灵活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9(九)倍数和因数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倍数的特征,素数和合数。1.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寻找2、5的倍数的特征。3. 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4. 区分素数和合数。1、通过操作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2、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3、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4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认识素数和合数10(十)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及应用。1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积、商变化规律的过程2逐步提高学习要求,发展学生学习水平3注意应用规律,加深有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11(十一)解决问题的策略1.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2.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会用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3. 会用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能正确解答。1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图形实际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方法3.在应用策略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五年级上册序号辅导内容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负数教学重点:1.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2. 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难点:1.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 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4增长学生的自然知识,产生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5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6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额计算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4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5认识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教学重点:1. 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2.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教学难点:1. 记数单位的理解。2.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2.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知识过程的能力。4.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5.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6.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7.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6认识小数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的改写、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1.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 熟练地进行大数改写成“万”、“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3. 熟练地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1. 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2. 熟练地进行大数改写成“万”、“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3. 熟练地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4.要求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6.熟练地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7小数加减法教学重点难点:1.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教学重点难点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4.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5.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6.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8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及综合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1. 知识的迁移,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2.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4.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找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1.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4.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5.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6.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