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敷设技术交底剖析(共2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电缆的牵引计算1)电缆的牵引力计算式,见表1电缆的牵引力计算式 表1 弯曲种类示 意 图牵引力(N)水平直线牵引力T=9.8WL倾斜直线牵引力上引力计算 T1=9.8WL(cos1+sin1)下引力计算 T2=9.8WL(cos1-sin1)水平弯曲牵引布勒公式T2=9.8WRsinh+sinh-1T1/(9.8WR)李芬堡公式 T2=T1cosh()+T2+(9.8WR)21/2sinh()尤拉公式 T2=T1e垂直弯曲牵引凸曲面T2=9.8WR/(1+2)(1-2)sin+2(e-cos)+T1 eT2=9.8WR/(1+2)2sin+(1-2)( e-cos)+ T1 e凹曲面T2= T1 e-9.8WR/(1+2)(1-2) sin+2(e- cos)T2=T1e-9.8WR(1+2) 2sin +(1-2)(e-cos)注:T牵引力;µ摩擦系数;W电缆每公斤重(kgm),L电缆长度(m);1-电缆直线倾斜牵引时的倾斜角(rad);电缆弯曲部分的圆心角(rad);Tl 电缆弯曲前的牵引力(N);T2 电缆弯曲后的牵引力(N);R电缆的弯曲半径(m)。2)摩擦系数牵引计算式中的摩擦系数,在没有实测数据时,可参照表表2 所列数据。摩擦系数表 表2 牵引时的条件摩擦系数滑轮上牵引力混凝土管内,无润滑剂混凝土管内,有水混凝土管内,有润滑剂塑料管内牵引砂中牵引钢管内牵引0.10.20.50.70.20.40.30.40.41.53.50.170.193)电缆盘轴孔摩擦力和牵引钢丝绳重量通常电缆都绕在电缆盘上,在牵引电缆时,还需克服电缆盘轴孔的摩擦力在孔和轴配合较好的情况下,摩擦力可折算成相当于15m 长的电缆重量。估算总的牵引力时,还须计入钢丝的重量,通常可折算成相当于5m 的电缆的重量,4)侧压力计算公式侧压力 PTR式中 P侧压力(Nm);T牵引力(N);R弯曲半径(m)。5)电缆受力允许值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力原则上按电缆受力材料抗张强度的14 计算,该强度乘以材料的断面积为最大压力。在以下各种材料时,单芯电缆相应的最大牵引力允许值为:牵引铜芯电缆导体时 T68×Ac牵引聚乙烯绝缘时 T4×AI牵引交联聚乙烯绝缘时 T=6×AI牵引聚氯乙烯护套时 T7×AI橡塑电缆的主绝缘外面通常都有一层聚氯乙烯外护套,虽然主绝缘的允许牵引强度比外护套小,但后者的截面积和主绝缘截面积相比,比例较大,此外橡塑材料不如金属材料容易发生永久性变形,因此可以全部采用7Nmm2 作允许牵引强度。注:T最大允许牵引力(N);Ac一导体截面积(mm2);A1一绝缘层截面积(mm2); AJ一外护层截面积(mm2)。牵引力同时作用在电缆的不同材料时,允许值取其牵引力强度较大的一种及其截面积。装有牵引端时,允许牵引力只计算导体允许张力。6)电缆线路牵引计算用电缆线路的全长来定出每盘电缆的路径起始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每盘电缆的路径分成各种类型的基本段,如水平直线牵引、水平弯曲牵引、垂直提升牵引等,比较计算结果,定出合适的牵引方向及牵引方式。(2)电缆敷设前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1)1kV 以下电缆,用1kV 摇表遥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2)610kV 电缆应作耐压或泄露电流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和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3)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长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等现象。4)多根电缆敷设在桥架及支架上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形式画出来,防止电缆的交叉和混乱。(3)冬期敷设电缆,当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将电缆提前加温。加温可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室内加温,室温保持25,时间约为12 昼夜;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电流加热,方法是将电缆一端的线芯短路,并密封严密,另一端通入电流形成回路,使电缆本身加热。10kV以下三芯通包型电缆所需的加热电流和时间如表3。电缆加热时,电缆表面的温度不应超过下列数值:3kV 及以下电缆40、610kV 电缆35。加热后,电缆应尽快敷设。三芯通包型电缆所需的加热电流和时间 表3 电缆规格(mm2)加热时的最大允许电流(A)在四周温度为下列各值时所需的加热时间(min)加热时所用电压(V)电缆长度(m)0-10-201002003004005003×1072597697234669921153×1610256737419395877963×25130718810616324864803×35160749311214284256703×501909011213412233546583×702309712214910203040503×95285991241519192736453×1203301111381708.5172534423×1503751241501858152331383×1854251351632086121723293×2404901521901345.111162127(二)材料要求(1)品牌规格常用电缆一览表以下是常用电缆的一些介绍,阻燃型电力电缆, 在型号前加 “ZR”,耐火电力电缆,在型号前加“NH”。1)聚乙烯电力电缆见表4、表5。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技术规格一览 表4 额定电压UoU(kV) 8.710工作温度安装时温度0执行标准、符合标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90短路允许(5s内)250GB 1270691IEC502Uo电缆线芯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的额定电压U电缆额定线电压型号、名称及敷设场合 表5 电缆名称型号规格使用条件铺设场合芯数导体标称截面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YJLV1.5400适用于室内外敷设。可经受一定的敷射牵引,但不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的场合。单芯电缆不允许敷设在导磁性管道中架空、室内、隧道电缆沟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YJLV1.5400适用于室内外敷设。可经受一定的敷射牵引,但不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的场合。单芯电缆不允许敷设在导磁性管道中架空、室内、隧道电缆沟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钢带铠装电力电缆YJV22YJLV221.5400适用与埋地敷设,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地下、室内、隧道、电缆沟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钢带铠装电力电缆YJV23YJLV231.5400适用与埋地敷设,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地下、室内、隧道、电缆沟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细钢丝铠装电力电缆YJV32YJLV321.5400适用使用于水中或高落差地区,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高落差、竖井及水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细钢丝铠装电力电缆YJV33YJLV331.5400适用水中或高落差地区,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和相当的拉力高落差、竖井及水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粗钢丝铠装电力电缆YJV42YJLV421.5400适用水中或高落差地区,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和相当的拉力拉力高落差、竖井及水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粗钢丝铠装电力电缆YJV42YJLV421.5400适用水中或高落差地区,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和相当的拉力拉力高落差、竖井及水下2)聚氯乙烯绝缘电缆见表6、表7。聚氯乙烯电缆技术规格一览表 表6 额定电压U0U(kv)0.7/1kv 0.6/1工作温度安装时温度0符合标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70短路允许(5 秒内)160GB 12706-91IEC502型号、名称及敷设场合 表7 电缆名称型号规格使用条件敷设场合芯数导体标称截面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VVVLV1.5400适用于室内外敷设,可经受一定的敷设牵引,但不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的场合。单芯电缆不允许敷单芯电缆不允许敷设在导磁性管道中室内、隧道内管道中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钢带铠装电力电缆VV22VLV221.5400适用于埋地敷设,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地下埋地敷设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钢带铠装电力电缆VV32VLV321.5400适用于水中或高空落差地区,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和相当大的拉力高落差、竖井及水下3)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见表8、表9。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技术规格 表8 额定电压U0UV工作温度安装时温度0执行标准、符合标准450750长期允许温度70GB9330-88、GB/T3956-1997型号、名称及敷设场合 表9 电缆名称型号规格使用条件敷设场合导体标称截面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KVV0.7510室内、电缆沟、管道中等固定场合(使用于室内外敷设。可经受一定的敷设牵引,但不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场合)室内、电缆沟、管道中等固定场合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钢带铠装控制电缆KVV220.7510适用于室内、电缆沟、管道、埋地敷设,能承受较大机械外力作用的场合室内、电缆沟、管道、地下埋地敷设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编织屏蔽控制电缆KVVP0.7510适用于室内、电缆沟、管道敷设等要求屏蔽的场合室内、电缆沟、管道、地下埋地敷设聚氯乙烯绝缘忆烯护套铜带屏蔽钢带铠装控制电缆KVVP220.7510适用于室内、电缆沟、管道内、埋地敷设等要求屏蔽的场合室内、电缆沟、管道、地下埋设敷设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软电缆KVVR0.7510敷设在室内,移动时要求柔软的场合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KVVRP0.7510敷设在室内移动要求柔软、屏蔽的场合室内4)预分支电缆见表10、表11。预分支电缆技术规格 表10 额定电压U0U0.61kv工作温度允许短路温度安装时温度0符合标准交联聚乙烯绝缘9聚氯乙烯绝缘70交联聚乙烯绝缘25聚氯乙烯绝缘160GB12706JISC2810预分支电缆型号、名称及敷设条件表 表11 电缆名称型号规格使用条件敷设场合芯数主线芯截面分支截面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预分支电力电缆YFD-YJV123453+13+24+11010002.5630预分支电缆可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大楼、宾馆、医院、商场、工厂等的配电系统竖井及配电通道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阻燃预分支电力电缆YD-ZRYJ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预分支电力电缆YFD-NHYJV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预分支电力电缆YFD-VV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阻燃预分支电力电缆YFD-ZRVV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预分支电力电缆YFD-NHV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烯烃护套预分支电力电缆YFD-YJE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预分支电力电缆YFD-WLYJE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耐火预分支电力电缆YFD-NHYJV5)矿物绝缘电缆见表12、表13。矿物绝缘电缆技术规格 表12 电压等级电缆的使用温度带PVC 外套在化学环境中符合标准750V 及以下长期使用温度:250应急使用温度:1000二、材料和质量要点(一)材料的关键要求(1)电缆的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对电缆的密封有要求时,应进行潮湿判断。(二)技术关键要求(1)机械电缆敷设时,电缆牵引头与牵引钢缆之间应装设防捻器,最大牵引强度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的有关规定。(2)对于直埋电缆,电缆敷设完平放到沟底后,需作精确的平面测绘丈量(测绘的基准应是较永久性的固定点),然后才能回填土。(三)质量关键要求(1)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2)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的有关规定。(四)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电缆敷设的施工人员,应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戴手套,“穿防钉鞋。(五)环境关键要求电缆敷设完工后,应工完场清,不遗留杂物和化学药品。三、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 (1)直埋电缆敷设工艺流程窗口防水处理回填土铺砂盖砖直埋电缆敷设准备工作埋标桩 挂标志牌 (2)桥架内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电缆沿桥架敷设水平敷设挂标志牌垂直敷设(3)排管内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电缆沿桥架敷设水平敷设挂标志牌垂直敷设 (4) 电缆沟内及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电缆沿桥架敷设水平敷设挂标志牌垂直敷设(二)操作工艺(1)直埋电缆敷设电缆直埋敷设是沿已选定的路线挖掘沟道,然后把电缆埋在地下沟道内。因电缆直埋在地下,不需要其他设施,故施工简单,造价低,电缆散热好。一般在电缆根数较少,敷设距离较长时多用此法。1)电缆的埋设要求a.电缆的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化学作用、振动、热影响、虫鼠等的危害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b.电缆的埋深应符合下列要求: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lm,只有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埋浅些,但应采取保护措施。在寒冷地区,电缆应埋于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应采取措施(如加套管)。c.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的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3.3.32 的规定。d.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时,应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管顶距障碍物不小于lm,管的两端伸出道路路基边2m,伸出排水沟0.5m。e.直埋电缆的上下方需铺不小于l00mm 厚的软土或沙层,并盖于混凝土保护管或砖,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2)电缆敷设a.清理沟内杂物,在沟底铺上l00mm 厚的软土或沙层,准备敷设电缆。b.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当电缆较重时,宜采用机械牵引,当电缆较短较轻时,宜采用人力牵引。c.电缆机械牵引:常用慢速卷扬机直接牵引如图1 所示,一般牵引速度为56mmin。在牵引过程中应注意滑轮是否翻倒,张力是否适当。特别应注意电缆引出口或电缆经弯曲后电缆的外形和外护层有无刮伤或压扁等不正常现象,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图1 电缆机械牵引示意图1制动;2电缆盘;3电缆;4滚轮监视人;5牵引头监视人;6防捻器;7滚轮监视人,8张力计;9卷扬机;10锚碇装置d.人工拉引电缆:电缆的人工拉引一般是人力拉引、滚轮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见图2。这种方法需要施工人员较多,特别注意的是人力分布要均匀合理,负荷适当,并要统一指挥,电缆展放中,在电缆两侧须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的人员。为避免电缆受拖拉损伤,可把电缆放在滚轮上,拉引电缆的速度要均匀。图2 人工拉引电缆示意图e.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及电缆本身的要求。f.电缆放在沟底时,边敷设边检查电缆是否受伤。放电缆的长度不能控制得太紧,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电缆过管处、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并作波浪状摆放。3)电缆铺砂盖砖a.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部门共同进行隐蔽工程验收。b.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再在电缆上面覆盖l00mm 的砂或软土,然后盖上保护板,板与板连接紧密,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使用电缆盖板时,盖板应指向受电方向。4)回填土回填土前,应清理积水,进行一次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并进行分层夯实。5)埋标志桩电缆回填土后,作好电缆记录,并应在电缆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处设置明显方位标桩,直线段每隔l00m 设标志桩,标志桩可以采用C15 钢筋混凝土制作,并且标有“下有电缆”字样。标志桩露出地面以15cm 为宜,见图3。图3 标志桩示意图6)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处,进入室内的电缆管口低于室外地面者,对其电缆管口按设计要求或相应标准做防水处理。(2)桥架内电缆敷设,如图4 电缆桥架组装图。图4 电缆桥架组装图1)电缆牵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见直埋电缆牵引方式。2)水平敷设:a.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将电缆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b.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最上层c.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桥架敷设时,电缆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mm。d.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 处设固定点。3)垂直敷设:a.垂直敷设电缆时,有条件的最好自上而下敷设。土建未拆吊车前,用吊车将电缆吊至楼层顶部;敷设前,选好位置,架好电缆盘,电缆的向下弯曲部位用滑轮支撑电缆,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应设制动和防滑措施;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再敷设高层。b.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麻绳人力牵引敷设。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4)电缆的排列和固定a.电缆敷设排列整齐,间距均匀,不应有交叉现象。b.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 处设固定点。c.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 处 设固定点。d.对于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每敷设一根应固定一根,全塑型电缆的固定点为lm,其他电缆固定点为1.5m,控制电缆 固定点为lm。e.敷设在竖井及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桥架,按设计要求位置,作好防火阻隔。5)电缆挂标志牌a.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b.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及起始位置。c.沿电缆桥架敷设的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3)电缆沟内及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1)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电缆在电缆沟内及竖井敷设前,土建专业已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电缆沟及电缆支架的施工,电缆敷设在沟内壁的角钢支架上,电缆支架间平行距离不小于100mm四、质量标准(一)主控项目(1)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2)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二)一般项目(1)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表14中规定。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表14 序号电缆种类最小允许弯曲半径1无铅包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10D2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20D3聚氯乙烯绝缘电缆10D4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15D5多芯控制电缆10D注:D 为电缆外径(2)电缆与管道的间距应符合表15 的要求电缆与管道的最小净距 表15 管道类别平行净距(mm)交叉净距(mm)一般工艺管道400300易燃易爆气体管道500500热力管道有保温层500300无保温层1000800 (3)敷设在电缆沟、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电缆桥架处、电缆管道处,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隔断措施。(4)桥架内、支架上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 处设固定点。2)电缆出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柜(盘)、台处以及管子管口处等做密封处理。3)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 处上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不大于表16的规定。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 表16 电缆种类固定点间距(mm)电力电缆全塑型1000除全塑性外的电缆1500控制电缆1000 (5)电缆固定1)垂直电缆敷设或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2)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3)电缆排列整齐,少交叉;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表17的规定。电缆支持点间距 表17 电缆种类敷设方式水平(mm)垂直(mm)电力电缆全塑型4001000除全塑性外的电缆8001500控制电缆8001000 (6)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竖井顶部或楼板的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沟底或地面的距离不小于50100mm。2)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符合表18的规定。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 表18 电 缆 种 类支架层间最小距离(mm)控 制 电 缆12010kV 及以下电力电缆1502003)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放松零件齐全。支架应横平竖直;(7)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缆后,管口应密封。(8)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五、成品保护(1)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保管,除应符合本章要求外,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的要求。(2)电缆及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要求系指保管期限在一年以内者;允许长期保管时,应遵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3)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禁止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平放储存。(4)运输及滚动电缆盘前,必须检查电缆盘的牢固性。(5)电缆及附件如不及时安装,应按下属要求储存:1)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盘上应标明型号、规格、电压、长度。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否则盘下应加垫),易于排水;橡胶套电缆应有防日晒措施。2)电缆附件与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置于干燥的室内。(6)电缆在保管期间,应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木盘应完整,标志应齐全,封端应严密,铠装应无锈蚀。如有缺陷应及时处理。(7)直埋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会同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全线检查(并办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见表)。确认无误后,应立即进行铺砂盖砖,以防电缆损坏。六、安全环保措施(1)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守本工艺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对重要工序,还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2)架设电缆盘的地面必须平实,支架必须采用有底平面的专用支架,不得用千斤顶代替。(3)采用撬杠撬动电缆盘的边框敷设电缆时,不要用力过猛;不要将身体伏在撬棍上面,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撬棍脱落、折断。(4)人力拉电缆时,用力要均匀,速度要平稳,不可猛拉猛跑,看护人员不可站于电缆盘的前方。(5)敷设电缆时,处于电缆转向拐角的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弯曲半径的外侧,切不可站在电缆弯曲度的内侧,以防挤伤事故发生。(6)敷设电缆时,电缆过管处的人员必须做到:接迎电缆时,施工人员的眼及身体的位置不可直对管口,防止挫伤。(7)拆除电缆盘木包装时,应随时拆除随时整理,防止钉子扎脚或损伤电缆。(8)人工滚动运输电缆盘时要做到:1)推盘的人员不得站在电缆盘的前方,两侧人员站位不得超过电缆盘轴心,防止压伤事故发生。2)电缆盘上下坡时,可采用在电缆盘中心孔穿钢管,在钢管上拴绳拉放的方法,但必须放平稳,缓慢行进。为防止电缆滚坡,中途停顿时,要及时在电缆盘低面与地坪之间加锲制动。人力滚动电缆盘时,路面的坡度不宜超过15。(9)小型电缆盘可搬抬转弯,不允许采取在地面上用物阻止电缆盘一侧前进的方法转弯。(10)用汽车运输电缆时,电缆应尽量放在车斗前方,并用钢丝绳固定,以防止汽车启动或紧急刹车时电缆冲撞车体。(11)在已送电运行的变电室沟内进行电缆敷设时,必须做到电缆所进入的开关柜停电;施工人员操作时应有防止触及其他带电设备的措施(如采用绝缘隔板隔离);在任何情况下与带电体操作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m(10kv 一下开关柜);电缆敷设完毕,如余度较大,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与带电体接触(如绑扎固定)。(12)在交通道路附近或较繁华的地区施工电缆时,电缆沟要设栏杆和标志牌,夜间设标志灯(红色)。(13)挖电缆沟时,因土质松软或深度较大,为防止塌方应适当放坡。(14)在隧道内敷设电缆时,所有临时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施工前,应将地面进行清理,积水排净。工作时戴安全帽,穿防护鞋。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