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共11页).doc

    • 资源ID:19360722       资源大小:3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共1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当前形势下重庆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及建议内容提要: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蔓延的情况下,国家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一季度以来,我市民营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房地产、汽摩、商贸、轻纺等主要行业呈现积极变化,但民营经济投资增长相对较慢,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也面临着融资瓶颈、政策约束、“保就业”和“保企业”兼顾及企业内功不足等突出问题。因此,为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复苏和健康发展,应强化四个方面:一是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及举措,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二是优化政策、服务等环境,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公平发展机会;三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促进低成本快速扩张;四是以自主创新及人才支撑为重点,强化企业内功提升。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全球经济下行,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效应叠加的大背景下,由于国家实施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以提振经济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一季度重庆经济运行出现回暖迹象,部分经济先行指标回升较快。其中,作为占全市经济总量过半的民营经济形势总体逐月走好,对促进我市经济整体“回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当前形势下重庆市民营经济运行状况 (一)政策效应带动明显,民营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蔓延的情况下,今年1-2月我市民营经济延续了去年4季度以来的下滑态势,反映民营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如:工业产销率、出口交货值、规模以上工业利润1-2月均同比出现负增长,分别为-2.26%、-20.14%、-12.41%。进入3月份以后,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提振经济的系列政策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自去年12月份以来连续四个月回升,并一举越过标志着经济扩张与收缩分界线的50点关口,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受全国形势好转的影响,全市3月份工业用电也逐步恢复正常,同时,在“去库存化”大背景下,我市工业品价格“剪刀差”呈现出的“低进高出”有利趋势得以延续,前3个月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增加值逐月回升,市场销售同步拓展。一季度,全市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96%、11.93%,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12%。(二)主要行业呈现积极变化,支撑民营经济回暖房地产止跌回升。今年以来,在全国房地产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支持房地产业的优惠政策出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和政策的引导下定价更为理性,住房刚性需求得到一定释放,全市房地产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有所减缓,去年因资金链紧张而部分缓建、收尾项目在年初加快进度,我市房地产业在调整中出现止跌企稳迹象。1-2月实现商品房销售324.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5%,扭转了去年7个月累计增速持续下滑的势头。3月,商品房销售形势进一步好转,当月实现销售298.67万平方米,单月销量位居2008年以来的月度第二位。一季度累计完成销售623.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8%。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步回升,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1.65亿元,同比增长17.0%,比前2个月提高了9.4个百分点。汽车、摩托车行业调整中企稳。作为我市支柱产业的汽摩行业,1-2月产值和产量虽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滑态势,但由于受新政和小排量车辆购置税减半、“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产业振兴计划等利好政策影响,一季度我市汽车、摩托车产量分别为23.14万辆和156.62万辆,同比增长6.7%和5.9%,分别比12月提高了4.8和8.8个百分点,结束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滑态势,产量逐步回升。在此带动下,相关配套中小企业生产也逐步恢复正常。2月份以来,主要企业国内市场订单均有所增加,力帆汽车更是在全球汽车产业仍处于低迷期签下大额出口定单。商贸消费快速增长。尽管2008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但由于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的补贴力度和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消费的“棘轮效应”在近期一系列扩大消费的利好政策刺激下得到强化,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工程的及时推进,再加上传统节假日效应,城乡消费全面提速。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64亿元,同比增长18.0%,剔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20.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92.37亿元,同比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4.97亿元,同比增长21.7%。我市25类商品零售均保持增长态势,吃、穿、用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6.7%、21.1%和21.7%。商贸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轻纺行业逆势扩张。我市本轮经济调整与全国相同,反映出以重化工业为调整核心的典型特征。自去年8月份以来,我市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速差距不断拉大,到今年2月份轻工业增速反超重工业增速,2月份重工业增幅下降幅度是轻工业的3倍,轻工业逆势扩张。以我市著名的纺织业基地回龙坝镇为例,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镇政府通过协调相关部门降低了企业税费负担,并帮助不少企业解决了贷款问题;企业有了良好的资金条件,又相继在镇政府的引导下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新设备引进。如今,当地已形成了“松散型集团”经营模式。在有外来订单时,往往是多家企业自发组织形成生产性集团。集团有专人负责质量和销售,不仅保证了质量,还扩大了规模,过去不敢接的大单如今已能轻松接下,产品的销售范围也逐渐扩大。仅今年1-2月,该镇纺织业就实现产值3.5亿元,实现利润近千万元。(三)民营经济投资增长相对较慢,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扩内需”政策刺激下,今年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2%,主要以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为主,而非公经济、中小企业投资增长分别仅16%左右,远远低于全市投资整体水平。此轮旨在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预期效应还不太明显。而民营企业投资正是社会投资的主体,这表明中小、民营企业对市场前景还是抱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在一季度全市信贷总额保持38.8%的快速增长态势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很多企业因资金链紧张不得不压缩生产。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市外贸出口的重要依托,更是解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民营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管一季度民营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运行中还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融资瓶颈问题由于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自身的资产信用等级较低,中小企业在经济下行期最易受到外部冲击,融资难问题也显得更为突出。目前我市融资担保体系虽有所完善,但由于担保利息成本和门槛仍较高(担保年利率一般不低于20%,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上,贷款金额不超过注册资本的10%,且按贷款金额的10%缴纳担保金),担保融资金额对于众多的企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自去年以来,我市中小企业因资金链紧张倒闭破产数量明显增多,企业压缩生产很普遍。1-3月全市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分别增长47%和-8%,与2008年同期相比,短期贷款增幅回落9.5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幅提高13.3个百分点,危机效应进一步强化了信贷结构的不合理问题。据调研,开年以来大渡口区56家企业中有27家资金紧张程度比2008年前三季度有所加重,45家企业开工天数同比下降。(二)政策约束问题尽管目前我市出台了系列相关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民营企业普遍感到很多政策在实施中还存在较高的门槛制约,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间,还需要进一步放宽政策准入门槛。譬如工业入园、政府采购条件方面存在过高的注册资本金限制,特别是由于城区拆迁改建,原有部分企业,特别是非公经济领域的工商个体户、微型企业很难获得发展的土地支持。当前形势下政府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非公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对提振市场信心,增强民营企业的活力显得尤为迫切。(三)“保就业”和“保企业”如何实现兼顾问题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就业的主战场,据统计,有60%的就业机会是中小企业提供的。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从沿海到内地的中小企业遭遇重创,就业形势严峻。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密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8项措施、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6项措施、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26项措施和稳定劳动关系的指导意见,建立10省市就业快速调查制度在上述政策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也希望企业应当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并号召广大企业努力做到“三不减”(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客观上短期内这又加大了企业生存压力,如何实现“三不减”并保持企业一定的效益甚至生存下去是广大民营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四)企业内功不足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市场需求锐减,对实体经济影响进一步加深。在此背景下,企业抢占不断缩小的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一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弱、人才缺乏、管理缺乏科学性、忽视甚至缺少企业文化和无竞争性品牌的企业因内功不足,应对能力弱,成为第一批或将倒下的企业。而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极大地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创新能力。因此,包括企业创新能力在内的企业内功亟需提升,对企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及全市经济发展举足轻重。三、当前形势下重庆民营企业发展几点建议在国家及重庆市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作用下,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出现一些“回暖”的积极信号。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不利影响还在进一步扩散和加深,国际形势仍会有波折起伏,国内经济将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国家宏观政策刺激经济的力度将会继续加大,市内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措施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在此背景下,为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复苏和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及举措,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力度继续推进实施已经初见成效的政策措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市从体制机制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已经采取了系列措施,打造担保、信托、租赁、小额贷款、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6种中小金融机构:一是成立了84家担保公司;二是出台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条例,即通过整合民间资本成立产业发展基金。现已经根据上述管理条例批准了50亿资本金的私募企业,估计年内可以产生100亿私募股权基金。我市应加快推进上述融资平台的高效快速运行,及时为中小企业发展解燃眉之急。其次,组织针对性银企对接会。针对银行信贷投放偏好政策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大型国有企业和中长期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难等现象,相关部门、区县政府要组织有针对性的银企对接会,对银企对接项目优先安排政策性资金支持;还可对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效益较好但出现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由财政提供短期周转资金借款支持;推动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尤其是生产性、科技型的民营企业,注重在研发阶段、生产阶段予以资金支持。同时,简化民营企业贷款手续,放宽资产评估、用地或房产抵押的条件,较大幅度提高贷款比例和额度。三是探索政府出资成立再担保集团。以提供担保和再担保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对降低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门槛的担保机构给予一定补贴。(二)优化政策、服务等环境,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公平发展机会一是给予中小企业公平发展机会。在工业园区入园、政府采购等方面,逐渐改变以往以企业规模大小、注册资本金多少来设置准入门槛的做法,替代以行业类别、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准入的衡量指标,给予中小企业公平的发展机会,在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还应当优先采用本地中小企业产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切实为企业减负。继续落实国家“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政策措施;进一步清理并合理减免企业的土地使用税和其他经营及行政费用,做到能减则减,能停则停,能免则免;三是加大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力度。牵头组织各行业协会帮助及引导企业组成行业联盟,减少行业内的不良竞争,共同抗御金融风险;加强政务公开,帮助民营企业拓宽信息知情渠道,改变民营企业信息闭塞的现状;通过入户、补贴、进修、子女入读等积极措施协助企业安置和挽留优秀人才,以保存企业的生命力。(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促进低成本快速扩张危机与机遇同在,这场危机也为我国及我市中小企业提供了进一步“走出去”的重大机遇。一是政府要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牵头搭台为我市的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和寻求全球合作伙伴,从项目、技术及资金三方面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升级转营和谋求发展的出路。政府可以先组织建立一个“海外孵化器”,帮助中小企业在海外提供办公、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研发、生产的场地,外派工作人员签证服务,通讯、网络等信息方面的资源以及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避免国内企业“同质竞争”;二是对于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政府应加大各方面支持力度,鼓励和帮助它们提高竞争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训工作,降低中小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实践中的成本和风险,减少“走出去”的盲目性。三是中小企业自身可以借鉴“抱团出海”的经验积极“走出去”。由于中小企业在境外办厂风险过大,成本过高,可考虑支持由一家或数家有实力的企业牵头在境外设立开发区、工业园,从而吸引企业集群入驻。(四)以自主创新及人才支撑为重点,强化企业内功提升企业内功的提升涉及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科学管理能力、人才支撑、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文化等诸多内容。应对当前严峻形势,中小企业应着力:首先,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政府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在管理、技术、体制、知识等方面进行创新,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研发新产品,寻求创新机遇适时转型。其次,抓住机遇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方面政府为中小企业人才引进提供相应的信息及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我市中小企业可抓住沿海企业受挫而大量管理和技术人才回流的机遇,及时引进储备高层次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此外,企业还应积极思考企业的品牌建设、职业化建设,加强科学管理,营造企业文化,积极把握经济形势走向,分析市场,寻找机遇,扩大生存空间,展开自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主研:易小光 丁 瑶 余贵玲 苟文峰重庆民营企业三十年来发展迅猛2009-10-9 来源: 本站   来源: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民营企业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重庆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主体总量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分析逐年登记数据发现,全市民营企业总量和资金总额十年来均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户数年均增幅18.02%,资金年均增幅28%。改革开放30年来,重庆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主体总量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09年9月底,全市民营企业从改革开放前的132户增长到目前的户,注册资金从837万元增长到目前的2416.71亿元,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近10年来,重庆民营企业抓住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等大好时机加快发展,市场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在重庆经济社会发挥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注:因数据的可比性,仅对1999年至2008年十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一、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幅近20% 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民营企业户,与1999年底相比增长97796户,增幅354.17%;注册资金2074.56亿元,与1999年底相比增长1848.7亿元,增幅818.49%;户均资金165.42万元,与1999年底相比增长83.63万元,增幅102.24%。 分析逐年登记数据发现,全市民营企业总量和资金总额十年来均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户数年均增幅18.02%,资金年均增幅28%。其中,户数增幅最高的“峰值”年份出现在2002年,达到28.25%,资金增幅最高的“峰值”年份出现在2000年,达到39.01%。近三年来,在金融危机冲击、工商部门集中吊销营业执照等多因素的影响下,民营企业的发展波动起伏较大,增速有所放缓,2006年、2008年两年的户数增幅仅为个位数,也相应的拉低了10年的年均增幅。 二、民营企业主体地位日趋明显,占比超过公有企业 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内资企业户、注册资金5322.14亿元。其中,公有制及公有制控股企业48625户,占全部企业总数的27.94%,比重比1999年下降56.32个百分点;注册资金3247.58亿元,占全部企业总数的61.02%,比重比1999年下降18.2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户,占总数的72.06%,比重比1999年上升56.32个百分点;注册资金2074.56亿元,占全部企业总数的38.98%,比重比1999年上升18.24个百分点。 分析十年登记数据发现,全市民营企业占全部内资企业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首次超过公有企业。民营企业户数占比由1999年的15.75%增长到2008年的72.06%,增幅达到357.52%;资金占比由1999年的20.74%增加到2008年的38.98%,增幅87.95%。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我市民营企业在重庆经济社会的地位日趋明显,但其户数占比远远大于资金占比的增长幅度,这也体现了民营企业相对公有企业规模较小的特点。 三、产业结构“两升一降”,一、三产业发展迅猛 截至2008年底,全市民营企业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户数之比为3.60:27.64:68.76,产业结构基本趋向合理。与1999年相比,第一、三产业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1.48、6.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下降8.33个百分点。 分析十年登记数据发现,随着国家对“三农”的不断重视以及服务业发展加快,从事第一、三产业的民营企业发展迅猛,解决人员就业、吸纳投资均逐年快速增加。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五小”企业整顿、关闭力度的加大,第二产业发展趋缓,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共11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