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桥营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顶层设计审查报告v(共29页).doc
-
资源ID:19373296
资源大小:1.72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南京三桥营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顶层设计审查报告v(共2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南京三桥营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顶层设计咨询报告(正式稿)第一册 共一册二一四年十月南京三桥营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顶层设计咨询报告第一册 共一册项目负责人所 长副总工程师总 工 程 师副院长院长编制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四年十月-未盖文件专用章为非正式文件专心-专注-专业南京三桥营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顶层设计审查咨询主 要 参 加 人 员 名 单序号姓名职 务职 称职 责1季锦章所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施展副所长工程师3张维苏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4王峥嵘工程师5朱红军工程师6刘昊工程师7张金智助理工程师8俞浚助理工程师目录第1章 概述1.1 项目背景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以下简称“南京三桥”)是上海至成都国道(G42)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江南江北的重要大通道,对繁荣以南京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和带动长三角一体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南京三桥位于长江大桥上游约19公里处的大胜关附近,起点为长江南岸绕城公路,终点为长江北岸宁合高速公路,全长约15.6公里,其中跨江三桥长4.744公里,南岸接线长3.083公里,北岸接线长7.773公里。与南京二桥、绕城公路、浦珠及宁六公路形成南京内环快速通道;与建成的宁淮高速、绕越高速、南京四桥形成南京外环快速通道;把宁沪高速、宁合高速、宁通高速、宁杭高速、宁淮高速、宁马高速连成一体。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我国企业信息化得到飞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信息化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下获得的。南京三桥于2005年10月7日正式通车,2010年加入江苏省高速公路路网联网收费。经过近十年的营运管理,建设了一批信息系统,为三桥的日程营运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由于早期业务部门职能相对独立,各自建设业务系统,导致各系统之间缺乏联系,信息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无法为领导整体决策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现有的业务系统技术和功能均不满足信息化时代下的发展要求。针对这一现状,三桥经营层积极发挥重要过江通道单位的作用,以省政府提出的“要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公众出行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交通建设和工程养护管理信息化,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公路路网管控水平,保畅通、保安全”为总体要求,加快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目前,南京三桥被列为南京市反恐的重要阵地,而视频系统是事中、事后的重要监控、稽查、核实的重要手段,同时南京市交通集团应急指挥视频联网,都需要很好的视频监控平台作支撑,当前的视频系统平台不能满足要求。随着由省交通运输厅及省交通控股公司主导的交通信息化项目实施,南京三桥也要加入到这一进程中,同样存在系统对接瓶颈。本设计方案需求由南京三桥营运安全部提出,以南京三桥机电系统现状为基础,结合“十二五”江苏省交通信息化总体规划要求以及现阶段三桥所承担的南京市反恐、青奥会等重要安保任务,从公司运营安全部日常业务出发,应用交通信息化研发新成果,设计编制本方案,意在提出系统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后期项目实施奠定基础。1.2 咨询依据1 设计单位提交的顶层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2 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3 现行国家、交通部、地方及相关行业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办法及要求。4 经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审查与批复的文件及会议纪要。5 国家和交通运输部有关政策、标准、规范、规程、强制性标准及规定等。1.3 咨询内容1核查顶层设计文件编制是否达到本阶段的深度要求等,并提出审查咨询意见和建议。 2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结合系统现状分析,进一步对基础资料收集的完整性进行审查,提出审查咨询意见。 3对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提出咨询意见。4根据营运管理相关系统设计方案的比选深度提出审查咨询意见;对推荐方案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提出详细咨询意见。 5根据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和交通行业应用需求,对各类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前瞻性进行审查,提出咨询意见。6对具体系统架构中存在的差、错、漏提出咨询意见。 1.4 咨询过程2014年08月08日,受业主委托,收到南京三桥三大系统升级顶层设计方案设计文件,同时开展现场调研工作。2014年08月09日成立咨询项目组,组织院内人员,开展文件研读,编制咨询报告。2014年08月15日,完成咨询报告初稿。2014年09月01日,收到业主提供的修改后的南京三桥运营管理系统建设顶层设计设计文件,再次开展文件研读,编制咨询报告。2014年09月02日,完成咨询报告讨论稿,并与业主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与交流。2014年09月19日,完成咨询报告送审稿,并提交业主单位。2014年10月13日,收到业主提供的修改后的南京三桥运营管理系统建设顶层设计设计文件,再次开展文件研读,编制咨询报告。2014年10月21日,完成咨询工作,形成咨询报告正式稿,并提交业主单位。第2章 总体评价2.1 总体评价本顶层设计文件基本符合信息化设计文件的要求,营运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顶层设计具有针对性,总体设计内容合理,设计思路清晰。顶层设计中融入了多个部门对系统的需求,需求分析工作全面细致。系统总体建设目标明确,各期建设内容选择合理。系统架构设计能够满足三桥当前和未来信息化建设要求,具有前瞻性和可扩展性。各系统设计功能能够紧密围绕三桥的现状,能够解决现阶段三桥在营运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作为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展现出设计单位对收费、监控、通信等营运管理系统的透彻理解,以及在实施方面的丰富经验。经过对顶层设计文件的审查,提出以下咨询意见,建议设计单位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修改、补充和完善。2.2 主要问题与意见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建设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建议增加对机房环境、硬件性能、网络带宽、存储空间等方面的设计。同时,需要将系统设计与业务管理紧密关联,完善和细化相关系统功能设计,从三桥大运营体系的视角提高顶层设计广度。此外,从设计文档的完整性考虑,建议增加工程建设的造价估算。2.2.1 现状分析主要意见汇总:(1) 针对收费、通信、监控三大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系统功能和性能两个方面,对各个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但是在对性能分析过程中,分析以定性为主,缺少对性能的量化分析,建议将三大系统在网络、硬件设备、存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为各类性能提高进行方案设计提供数据支持。2.2.2 需求分析主要意见汇总:(1) 南京三桥的上级单位包括交通控股和市交通集团,在日常营运管理过程中有许多数据和信息需要与上级单位交互。上级单位对营运管理的一些需求可能会影响三桥营运管理系统的建设,目前设计文件中还没有涉及这部分内容,建议进行补充,使需求分析工作更加完善、全面。2.2.3 总体目标主要意见汇总:(1) 在设计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思路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并确定了系统一期、二期和远期的建设内容和目标,这种建设方式非常有利于系统的有效推进,目前交通控股、联网中心也是采用分期建设的思路。在各期建设内容上,结合两路一桥一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和联网中心苏南路网推广的要求,建议对本次设计中部分系统的建设时序进行调整(可以考虑先期建设指挥调度大平台、公众服务等内容),满足联网中心现阶段对营运管理的相关需求。2.2.4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主要意见汇总:(1) 系统总体框架图采用5层结构设计,结构清晰,整体架构中各主要层次的建设内容缺乏说明,相关文字说明与架构图存在不一致。2.2.5 数据中心主要意见汇总:(1) 数据中心的数据组成中,将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定义,确定了数据中心的数据交互对象包括信息采集系统、省市上级单位数据中心、营运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和综合管理,这些数据交互的系统在“1358”工程建设内容中没有体现,同时,“1358”工程中需要建设的运行维护大平台、监控指挥调度大平台等与数据中心的关系没有在数据中心中进行明确,建议进一步梳理各系统与数据中心的数据关系,并保持建设内容前后的一致性。(2) 数据中心对数据储存、处理和交换的软件功能进行了细致的设计,对数据中心的硬件和网络建设部分的设计,建议从存储模式、存储空间、计算性能、网络带宽等方面的设计。2.2.6 监控指挥调度平台主要意见汇总:(1) 在监控指挥调度平台中设计了多种终端,包括清排障信息管理系统车载终端、单兵终端和工程养护信息管理单兵终端,这些一方面给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带来不便,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硬件采购成本,建议对单兵终端进行整体化设计,将相关功能进行融合,形成三合一的统一终端,更好的为操作人员服务。(2) 中心GIS平台在应用模式上,主体架构采用C/S模式设计开发,为便于用户使用浏览和查阅功能,系统增设了B/S模式。针对同一个平台,采用多种模式会增加系统开发的复杂度,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导致易用性不足,推荐选择其中一种模式进行平台的开发。(3) 监控指挥调度平台设计中包含基于GIS系统的监控指挥调度平台、排障管理系统和工程养护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对系统和平台的设计内容包含了软件和硬件部分,其中软件部分的设计深度不够,缺少对平台和系统功能模块的进一步设计,建议将功能设计与业务逻辑进行关联,以业务与管理为导向细化系统功能设计,推荐采用数据流图和业务流程图对多个系统关系进行定义。2.2.7 综合营运管理大平台主要意见汇总:(1) 营运管理大平台涉及到营运数据预测系统、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新建,以及现有收费、监控系统的升级,这都对现有的网络造成压力,对通信系统升级与改造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中对各系统网络结构、组网方式、传输方式、带宽使用等方面的设计不足,建议在通信网络系统升级中加以补充。(2) 收费系统升级改造中有智能值机、站级稽查、白名单等系统建设,主要解决收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新系统功能设计比较全面。由于收费系统是由联网部署的重要系统之一,系统升级需要考虑与对现有系统与业务的影响以及与联网中心的分工界面,建议对补充新建内容与已有系统的业务关联关系,并明确与联网中心在系统升级过程中的分工界面。(3) 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主要包括摄像机终端、存储、传输、数据和管理软件的改造,在摄像机方面采用了全线高清IP摄像机的改造方式。在监控传输方案设计中,提出采用光传输方式,缺少传输的组网模式和传输带宽进行设计,同时缺少对高清视频的存储模式、周期、空间大小等方面的设计。2.2.8 维护管理平台主要意见汇总:(1) 维护管理平台的设计定位为设备资产的全过程综合管理,明确了系统功能组成,由于三桥目前设备资产包含非常广泛,针对不同的设备资产,管理的方式和过程也不一样,在系统设计中缺乏有效区分和定义,建议将维护管理平台管理的设备范围进行明确,并补充各类设备的管理模式和流程,针对各设备的管理业务特点,将业务逻辑融入到系统的功能设计中。2.2.9 数据挖掘与辅助决策主要意见汇总:(1) 数据挖掘和辅助决策从事件、收费、通行车辆、资产等方面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挖掘,为营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缺乏多维数据的关联分析,建议开展夸主题的数据深度挖掘。第3章 现状分析3.1 基本评价在现状过程分析中对三桥现状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对不同业务系统现状分析具有针对性,并能结合全省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情况进行提出现有软硬件的不足和主要问题。3.2 三桥现状1. 原文引用:“3、机电系统现状 自2005年10月正式通车运行以来,三大系统(收费系统、监控系统、通信系统)总体运行良好,除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外,收费系统于2010年并入江苏高速公路路网实现联网收费,并于2013年底取消入口收取过桥费,改为路网出口收费站代收。” 审查意见:(1) 原文对机电系统现状分析中以介绍机电系统组成为主,缺少对机电系统运行维护情况的分析,建议将机电系统现状分析进一步细化,并提出存在的不足。2. 原文引用:“收费站数据存储服务器一般使用年限为5年,这5年如何高效的利用服务器自身的资源,提高收费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系统安全,尤其在月底提高大数量下的数据统计分析时效性,这种需求尤为突出”审查意见:(1) 在分析过程中提出了收费系统硬件资源的不足,但缺乏对导致这一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建议从数据存储和处理两个维度分析现有资源使用状况。3. 原文引用:“由于前期视频联网建设的历史原因,三桥监控视频信号没有按照江苏省高速公路监控联网技术规范要求执行,而是采用通过光缆传输至南京绕越高速,再由南京绕越高速通过光缆转传至联网中心方案。”审查意见:(1) 对南京三桥监控视频上传联网中心的过程展开了分析,但缺乏对传输方式(以太网交换机、SDH或其他)和传输路由的说明。3.3 外部现状1. 原文引用:“另外,交通运输厅、交通控股及市交通集团均在实施信息化,逐步实现营运、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平台的联网,目前南京三桥也不具备平台对接的基础”审查意见:(1) 原文明确了本次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和需求,指出三桥现在不具备平台对接的基础,但是缺少对不具备条件的原因分析,建议从网络环境、数据标准、系统应用等多个维度开展不具备对接基础的分析。第4章 需求分析4.1 基本评价对南京三桥的总体需求进行了有效提炼,需求调研对象广泛,包括收费站、监控中心、清排障大队和营运安全部管理层,梳理出不同部门的业务需求相对有针对性。由于营运管理中会有与其他部门的业务交互,这些部门也是系统主要干系人的一部分,因此建议适当提高调研的广度,将工程部、财务部等部门的需求也纳入需求分析范围,并进行整理与汇总。4.2 监控中心调研1. 原文引用:“顶层设计覆盖监控中心、清排障大队、养护大队等业务部门,在这些业务部门预留专用接口开发客户端,共享平台上的信息。”审查意见:(1) 设计中考虑到了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并设计共享模式为接口+开发专用客户端方式,这将增加各客户端开发成本及数据跨系统的交互频率,建议采用统一系统,不同权限配置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减少各业务部门开发客户端工作量,有利于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控制。2. 原文引用:“5、设计专用接口规范,强化与周边路段交通资讯共享与采集分析 研究开发专用的收费实时流量交换接口规范,在实现采集周边路段交通流量的同时,共享南京三桥的实时流量情况、分流情况、事故情况等信息。”审查意见:(1) 设计中提出研究与周边路网数据交换的接口规范,这对路公司来说工作量和协调成本比较高,而且现在两路一桥一中心的示范工程中对路网与路公司的数据交互已经有了明确定义,包括数据交互的接口规范与数据内容,建议直接复用联网中心已经形成的相关标准规范,减少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量。第5章 总体目标5.1 基本评价总体目标明确,并结合业务管理需要开展分期建设,各阶段性目标设置基本合理,基本能够指导各阶段的系统建设,由于交通控股和市交通集团上级单位也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建议在建设时序上能够结合上级单位的相关要求,调整各期建设系统的时间。5.2 具体意见1. 原文引用:“3)维护管理大平台 以南京三桥机电维护班日常业务为基础,结合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日常工程养护和维修,建立一整套服务于机电维护班、维护单位、营运安全部、工程部、财务部的跨部门、多机构协同的信息管理平台。”审查意见:(1) 设计中将维护管理平台的范围定义为机电设备,对现有电力监控设备和未来信息化相关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缺少考虑,建议将营运部负责的相关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都纳入维护管理大平台的覆盖范围。2. 原文引用:“5、总体性能要求 系统性能年限:>= 8 年,保持主体系统无需重大改动。”审查意见:(1) 在提出总体性能要求时定义过于模糊,对系统后期的实施缺乏相关的约束性,建议将性能指标进行一步细化和完善,可以考虑从响应速度、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多个方面加以量化。3. 原文引用:一期目标与二期目标的建设内容审查意见:(1) 考虑到全省信息化推进步骤,推荐将二期中“ 监控指挥调度大平台建设”和“维护管理大平台建设”放在一期建设。第6章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6.1 基本评价系统总体架构相对合理,各层次建设内容比较全面,基本能够清晰的表示出整个信息化的层次关系和建设内容。6.2 系统总体架构1. 原文引用:审查意见:(1) 在系统总体框架图前后,配合了部分的文字对框架图进行说明,说明内容主要为路网建设内容和信息采集,与框架图的内容不是很匹配,建议将对文字说明进行调整并与框架图保持一致。第7章 数据中心7.1 基本评价数据中心设计内容齐全,功能设置完善合理,能够实现数据的集中、统一、标准化的管理。同时,对数据中心与应用系统之间,数据中心与其他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关联关系与分工界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清晰定义了数据中心的功能范围和数据内容。但是数据中心的部分数据内容与三桥“1358”工程建设存在不一致,建议数据中心的建设能够紧密围绕“1358”工程。此外,数据中心在数据存储方面设计内容较少,建议增加数据中心存储模式设计和存储数据空间大小估算。7.2 数据中心功能7.2.1 数据中心的功能1. 原文引用:“数据中心是南京三桥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系统集数据存储、管理、处理、共享等多功能的数据支撑平台。它向下连接路段数。它向下连接路段数据采集系统,汇集路段数据信息,向上与联网中心综合数据中心相连,实现双向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为南京三桥两大业务平台(营运管理平台、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提供强大数据服务”审查意见:(1) 设计中提出数据中心为营运管理平台、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提供数据服务,局限了数据中心的服务范围,数据中心在信息化中的定位是为整个公司信息化服务,所有应用系统的数据都需要与数据中心进行交互,建议将数据中心的数据服务范围扩大为所有应用系统,包括未来建设的非营运管理系统。7.2.2 数据中心的数据组成1. 原文引用:“6.2.2.1 数据中心对信息采集系统数据的采集”审查意见:(1) 根据采集数据分析,采集系统主要采集交调、微波车检和卡口数据,缺乏针对机电、电力监控等数据的采集,建议对采集数据内容进行完善。2. 原文引用:“6.2.2.3 数据中心对营运管理平台功能”审查意见:(1) 在数据中心与营运管理平台的数据交互设计中,主要包括外场设施设备、桥梁基础设施、突发事件处置、清排障车辆调度等数据,而营运管理平台设计建设的内容主要为三大系统的升级和收费相关业务的管理,两者之间存在前后不一致,建议设计时平台建设内容和数据能够保持一致。3. 原文引用:“6.2.2.7 数据中心为综合管理提供的支撑信息”审查意见:(1) 在营运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中不包含综合管理平台内容,在数据中心部分提出需要与综合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建议增加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设计或在本设计文档中删除与综合管理平台相关的内容。第8章 监控指挥调度平台8.1 基本评价平台整体架构合理,系统服务对象分析全面,系统功能基本涵盖了指挥调度、工程养护、清排障等业务内容,解决了目前三桥在相关业务中遇到的难题,在各个子系统的设计上,内容比较丰富,对后期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建议监控调度平台采用数据流图的方式体现设多系统之间的业务协同,推荐将多种终端功能进一步优化设计,考虑把多种终端合为一体的可能性。8.2 监控指挥调度系统技术架构1. 原文引用:指挥调度系统技术架构设计与说明审查意见:(1) 设计中分析了指挥调度业务的主要参与单位及处理分工,对技术部分提出了GIS技术,对整体技术架构描述不足,建议补充系统建设中关键技术的使用和比选过程。8.3 基于GIS系统的监控指挥调度平台8.3.1 中心GIS平台访问方案1. 原文引用:“由于考虑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兼容性问题,本系统主体架构采用c/s架构进行设计和开发。 为便于普通用户浏览和查阅系统的相关信息,本系统还增设了b/s架构的网站以便用户通过浏览器及时了解系统数据,如道路视频,清排障事件处理过程,紧急事件的处理过程等。” 审查意见:(1) 设计中针对监控指挥调度平台分别采用了B/S和C/S两种模式进行开发,缺少对两种模式的功能区分,对同一用户如果需要分别通过B/S和C/S来查询和操作,系统的易用性不足,推荐采用统一的应用模式如B/S或C/S,减少开发和应用的复杂度,便于用户使用,也便于与联网中心或其他单位业务联动。8.4 清排障信息管理系统车载终端8.4.1 清排障信息管理系统车载终端硬件1. 原文引用:“清排障信息管理系统车载终端是清排障工程养护系统的前端设备,采用工业级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核心,加载专用的管理系统。”审查意见:(1) 对清排障车载终端的主要软件功能进行了明确,缺少辅助功能的要求,如设备的三防要求,设备的本地存储等,这些辅助要求对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影响比较大,推荐终端设备增加相关设计内容。第9章 综合营运管理大平台9.1 基本评价综合营运管理大平台设计内容比较齐全,各个系统的设计内容基本覆盖业务需求,能够为三大系统和服务区系统升级改造提高指导,提高营运管理数据分析水平,提高数据预测的准确度。建议对部分方案进一步细化,并辅助以图表等多种形式阐述设计方案内部的各种关系。9.2 收费系统升级改造方案9.2.1 绿色通道快速稽查放行1. 原文引用:“本方案设计采用移动终端来实现对绿色通道车辆的快速核查,并实现与收费系统联动,具体方案如下:采用便携式平板与移动终端(IPAD Mini)”审查意见:(1) 设计中对使用平台与移动终端(IPAD Mini)的功能进行了设计,结合设计内容与清排障和养护系统中单兵终端功能有一定的类似度,主要为定位、视频、语音、拍照等功能,推荐将单兵引入到快速稽查工作中,这样能够统一公司内部的各种终端,有利于终端应用的统一开发。9.3 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9.3.1 数字化、网络化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设计1. 原文引用:“对现有视频存储服务器进行升级,采用目前较先进、技术较成熟的数字视频存储技术,增加设备的存储空间,充分预留模拟和数字两种接口,以兼容当前前端摄像机多样化的现状。”审查意见:(1) 设计中提出对视频进行IP高清化改造和需要进行存储扩容,但是缺少对扩容的方案进行设计,建议在存储系统设计中从存储模式、存储空间、周期等方面对升级方案进行设计。9.3.2 视频矩阵升级1. 原文引用:“通过升级现有的视频矩阵系统,实现基于数据化的视频矩阵平台,同时考虑到现有电视墙输入为模拟信号,升级数字化视频控制器费用较高,由于后端存储改为数字信号,无法使得模拟接口的矩阵兼容使用,需进行高清数字化改造,可考虑升级电视墙及控制器,采用液晶超窄边(屏缝4.9mm)的拼接屏技术,目前南京三桥收费站监控室已完成模拟视频矩阵的全数字化改造。”审查意见:(1) 视频矩阵的升级与监控中心的大屏能够提高调度人员对道路的实施监控,在视频矩阵升级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视墙的改造,设计文件中缺少对电视墙的改造方案设计。9.3.3 监控视频传输系统改造1. 原文引用:“为了提高视频传输质量,保证视频传输稳定性,建议采用光传输方式。”审查意见:(1) 对传输系统改造提出采用光传输技术,整体技术选择上符合传输技术发展方向,缺少使用光传输技术开展传输系统改造的设计方案,建材补充具体改造设计方案,并对点对点光端机、节点光端机或光平台方式进行比选和确定。9.3.4 智能巡航方案设计1. 原文引用:“采用视频巡航系统,定期检测是否存在事故隐患或事故发生,及时发起事件预警提示。”审查意见:(1) 视频巡查是日常的重要工作之一,设计中对视频巡航的目的进行了明确,缺少视频巡航的应用场景及对于系统功能的设计,建议结合业务需要、应用场景将视频巡航的功能设计进一步完善。9.4 通信网络系统升级方案9.4.1 监控视频传输光纤网络改造方案设计1. 原文引用:“目前车道摄像机及收费广场视频均采用视频电缆进行传输,线缆老化比较严重,数量多易发故障,维修比较困难且成本较高。 当前收费及监控视频均采用视频光端机进行传输,三桥在建设初期未预留足够的光纤,需要对视频传输通道进行升级。”审查意见:(1) 原文对目前车道、广场、监控、收费相关的视频传输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缺少对电缆和光端机带宽占用的定量分析,同时缺少针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建议完善带宽使用的定量分析,并补充解决问题的相关设计方案。9.4.2 无线覆盖1. 原文引用:“移动办公、移动收费均需要无线WIFI覆盖,建设无线网络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必备网络环境要求。” 审查意见:(1) 针对移动办公和移动收费提出无线覆盖的需求,缺少对覆盖范围、带宽容量、网络类型和组网方式等相关的分析与设计,建议加以补充与完善。第10章 维护管理平台10.1 基本评价维护管理平台基本能够对相关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生命周期形成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并考虑到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流程整合和数据共享,方案比较合理和有针对性。建议对方案再进一步细化,明确维护管理平台的设备管理范围,对不同类型的设备管理需求,进行相关功能的针对性设计,并确定维护管理平台与其他平台的关联关系与分工界面。10.2 维护管理平台工作流程1. 原文引用:“设备资产管理加强了资产管理系统内部和与其它系统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与流程控制。从设备资产的采购、运营管理、财务核算等环节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审查意见:(1) 原文对设备资产管理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资产管理的生命周期过程。从平台功能介绍可以看出维护管理平台完成资产管理中运营管理环节的工作,设计中缺乏对设备运营与维护相关流程的梳理和分析,建议采用流程图的方式增加设备养护、维修等相关维护管理流程。第11章 数据挖掘与辅助决策11.1 基本评价数据挖掘与辅助决策功能设置合理,数据分析内容全面,对数据的来源与使用有相对明确的定义。建议增强多业务数据关联分析的应用水平,如车流量、事故、养护等关联分析。11.2 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内容1. 原文引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时间、桥梁监控、交通流量、收费、资产等数据的分析和交通流量、车辆称重、收费数据的关联分析。审查意见:(1) 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内容以各类业务独立分析为主,在多业务联合分析与应用上不多,建议针对公司领导层增加一些跨业务全局分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