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docx
幼儿园数学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幼儿园数学说课稿1 敬重的评委、友爱的老师: 大家好,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小班数学活动分类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分类是依据物品的同和异,把物品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共同特征的物品归并在一起。对小班幼儿来说分类包含两个层次。 一个是求同,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比如西瓜和西瓜、糖果和糖果。 其次个层次是分类,分类就是把有共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在本节课中就是在找到一模一样的礼物的基础上再把礼物分成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书本三大类。 求同是分类的基础,由于求同时的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他们会把西瓜和糖果都放到食物箱里。所以设计时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把握标准的力量,按部就班,再让幼儿进行分类活动。通过生动的嬉戏形式,让幼儿在动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积累有关类的阅历,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爱好。 2、目标定位: 1、让幼儿能找出相同的物品,并知道摆放在一起。 2、练习将物品分类,并养成分类摆放物品的好习惯。 3、让幼儿通过嬉戏体验相互合作、和同伴共享的欢乐。 重点:让幼儿能找出相同的物品,并知道摆放在一起。这个重点是新学问的传授和接受的过程,让幼儿明白相同的物品应当放在一起。 难点:学会把特征相同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养成分类摆放物品的好习惯。这个作犯难点的理由是上个环节只是学会分相同的物品,现在要学会分类,把有共同特征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预备:活动预备是为活动目标更好的服务,所以我预备了食物,PPT,玩具,书本,储物箱,小动物头饰。 二、说教法: 嬉戏教学法:嬉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大家都知道数学是最味同嚼蜡的学科,那么怎么才能让幼儿喜爱上数学,对数学有爱好呢?只有运用嬉戏才能让幼儿保持兴致,吸引幼儿的留意力,进行有效的教学。所以我在开头的时候运用嬉戏来导入课题,先吸引住幼儿,又在结束的部分运用嬉戏,让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观看法:运用PPT让幼儿能直观的了解画面,并通过画面上的物品越来越少培育幼儿的观看力量,并了解相同的物品应当摆放在一块。 操作法:让幼儿通过礼物自己动手操作,把同类的物品放到一个储物箱中。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仆人,以幼儿为主体,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本活动采纳的方法有: 操作法:让幼儿自己送小白兔礼物,熬炼自己的动手力量。在分类时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体现了自我推断力量。 嬉戏法:让幼儿在嬉戏中开心的玩,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幼儿不会感到味同嚼蜡。 四、说教学过程: 这个活动我共分了三大环节,即感知-认知-分类刚开头设计了情景,在森林王国里,小兔在珠心算竞赛中获奖了,大家去庆贺它。让幼儿扮演成小动物,孩子就很有表演欲望,把庆贺的礼物统一放在一起,先感知分类。导入课题。 其次个环节是求同,也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放到一起。出示老师带来的礼物,观看PPT,让幼儿观看都有什么礼物,礼物摆放的太乱了,引导幼儿一起整理,先把一种物品拿出来,摆放在一起。再拿出一种物品,摆放在一起。让幼儿熟悉并知道相同的物品应当放在一起。 第三个环节是分类,也就是把有具有共同特征的物品放到一起。是其次环节的升华,加深。我运用的是嬉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把带来的礼物根据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书本放到有图标的储物箱进行分类。能吃的就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有水果、蛋糕和糖果都是能吃的,这就需要幼儿自己推断,自己操作。让幼儿在嬉戏中反复体验,反复感受,已突破难点。 结束部分: 老师和幼儿抬着食物箱到外面草地上共享食物,让幼儿在嬉戏中快乐开心的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长: 区域活动,在益智活动区,投放玩具卡我会分类请幼儿操作,并把各个类型的东西放在一起。 幼儿园数学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有肯定的独立力量,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制造力。喜爱学习新的学问,对四周的事物布满奇怪。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即使是粗浅的数学内容也需要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推断与推理。而中班的孩子是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的,感知物体的数量及其数字,对应关系是中班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他们熟悉数字是建立在肯定的感性阅历基础之上的,数字8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让孩子把数字8的外形和已有的一些物体联系起来,让孩子能详细形象地熟悉记忆数字8,如何通过实际的物品让幼儿去感知8的数量,这是我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所在,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采纳了嬉戏操作法,幼儿园训练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的数学训练活动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即“能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中班初期的幼儿仍有着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所以在中班初期的数训练活动中,比较相宜采纳嬉戏方式,让幼儿在嬉戏情境中反复操作,从而建构数概念。为此我设计了嬉戏情景“送水果”,让幼儿带着要求去找到相应的水果卡片,在拿物品、数物品中不知不觉地感受8的数量,这遵循了“训练来自于生活,又回来于生活”的原则。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训练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力量、学问、技能等方面的进展。依据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感知8以内的数量,并熟悉数字“8”。(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也是本次活动的显性的学问性目标。) 2、初步把握8的实际意义。(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目标,同时也是隐性的情感目标。) 3、体验胜利后的乐趣,增加参加活动的自信念。(这是本次活动的力量目标,也是活动的实际意义所在,它让本次活动和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真正体现了训练是为生活而服务的。) 三、活动预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活动目标。更顺当地实现活动过程,依据幼儿爱玩这一特点,我做了如下预备。 阅历预备:幼儿已经熟悉了7以内的数熟识7以内的数量。(前期的阅历预备是老师设计活动的基础,幼儿假如没有这一阅历,就会影响到他们对数量8的感知。) 物质预备: 18数字卡片,水果图片若干幅,歌曲磁带,ppt。 活动室四周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外形。 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四、说教学 新纲要指出老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训练。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采纳了把枯燥的数学和活动紧密相连,让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学。所以我采纳了以下教学方法。 1、观看操作法 观看就是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刺激幼儿视觉,操作就是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等动作带动大脑感知抽象的概念。这是我为了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而采纳的方法,为的是让孩子通过看一看数字8、找一找和数字8形状相像的物品,从而使他们能把抽象的8形象化,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数字8。 2、按数取物法 赐予肯定数量的物体,让幼儿依据老师说出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物体。随着幼儿数力量的'增加,对幼儿只说出数,没有范例。按数取物的条件是抽象的,没有直观依据。要求幼儿对数真正理解才能完成任务,解决抽象数学问题。 幼儿园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分辨平面几何图形,中班小伴侣他们的思维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熟悉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依据纲要中指出的:训练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阅历和视野。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加活动,主动地投入实践中去。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确立了认知、情感、力量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究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方法解决问题。 3培育幼儿思维的敏捷性,进展幼儿动手力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依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熟悉; 难点定为:初步感知几种图形的组合和转换关系。 三、活动预备 活动预备是为了完成详细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进展的,活动预备必需与目标、活动主体的力量、爱好、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预备又考虑到幼儿的学问阅历预备。 学问预备:已熟悉简洁、常见的图形 物质预备: 1、教具:自制的“石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土坑”若干。 2、学具: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小塑料筐。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老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预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纳相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情景创设法:活动导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觉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究,又要通过幼儿感爱好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铺石头这一情节,并通过情景表演的方法启发幼儿思索。 2、演示法:是老师通过讲解谈话把教具演示给孩子看,关心他们获得肯定的理解,本活动的演示是运用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会区分异同。 3、观看法:观看可丰富幼儿感性阅历,培育幼儿对四周事物的爱好和求知欲。通过组织幼儿观看石头的颜色和外形,达到巩固和比较各种外形特征的目标。 4、嬉戏法:“富训练于嬉戏之中”是规程的原则体现之一,淡化模式,把训练内容寓在好玩的嬉戏中,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本次活动中,以“嬉戏”贯穿活动始终,嬉戏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一条主线,让幼儿在捡石头铺石头踩石头的一系列嬉戏来达到预设目标 5、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领域的学问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观看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教学,在“铺石头”中渗透了方位词教学及.情感训练等等。 (二)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仆人,以幼儿为主体,制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究力量,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爱好。本活动采纳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老师在供应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本活动的操作是关心小伴侣铺路,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来熟悉几何图形。 2、沟通法:同伴间相互沟通探究问题。在沟通的过程中既能进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量,又能将自己获得的阅历与同伴沟通共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由于幼儿是学习的仆人,所以我创设了嬉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嬉戏中给幼儿自由呈现的空间。 五、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捡石头铺路的情景一下子抓住幼儿的眼球,吸引他们的留意力,激发他们参加活动的爱好。 2、第一次操作捡“石头” 带领幼儿捡“石头”,引导幼儿观看“石头”的外形,并通过沟通发言,做分类嬉戏等多种方式来复习巩固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特征以及常见颜色的把握。 3其次次操作铺“石头”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铺石头”的嬉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制造条件让幼儿真正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孩子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来巩固对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把握。 3第三次操作拼“石头” 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觉难点问题有些坑找不到相同外形的“石头”来填,并准时抛出问题,引导他们思索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互沟通关心,共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用几个不同外形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幼儿在嬉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同时也培育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力量。 我一共支配了三次操作活动,这三次操作活动每次的药企业和难度都不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线条清楚,利于孩子逐步深化的认真观看和主动探究。 4、音乐活动踩“石头”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活动要动静交替,切合幼儿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专注时间一般在2530分钟左右,在三次操作活动后,我特意支配了这个音乐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跳一跳,蹦一蹦,抢一抢,放松心情,活跃气氛,而且也再次巩固了对图形的熟悉和把握。 5、活动延长 一次活动的结束不代表这次内容的终结,幼儿的学问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巩固和联系,要不断的积累和深化。一次活动后,我们的教具和学具也还有大量的再次用法空间,所以我请孩子们把材料转移到活动区,在那里感爱好的孩子们还可以接着探究外形的神秘。 六、效果猜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支配,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训练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熟悉几何图形,能具体地说出各图形的区分,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组合和转换关系,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尝试用已学的学问来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及与同伴沟通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幼儿园数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上册学前幼儿阳完早教整体课程中的熟悉10以内的相邻数,是幼儿上学期学习的重要教学内容。我们知道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在教学中简单让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所以我将一系列的嬉戏贯穿于整个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盼望孩子们在轻松开心的嬉戏活动中和主动参加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相关学问。 二、说教学目标 1、用情景导入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爱好。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把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是多1或少1的关系。 4、进展孩子们的比较力量、思维的敏捷性和动手操作力量等发面的进展。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数的简洁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或少1。难点:用语言说清晰完整地表述出相邻数的含义。 教学用具:卡片 四、教法 针对幼儿教学,为了充分让孩子们发表想法,我将采纳嬉戏问答,尽可能多的让孩子们参加其中,学到学问,同时采纳情景引入法、操作法、提问法进行教学。 五、学法 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把握住10以内相邻的各数,所以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让孩子们在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做一做的过程中融入到学习中,获得学问阅历和力量。 六、教学过程 1、引入 出示屋子卡片,让小伴侣说一说小明家的邻居是谁,小花家的邻居是谁,初步让孩子们理解相邻关系。 2、在黑板上画出3×3的9个方格,中间分别画上7个月亮、9个星星、2个西瓜,让小伴侣 们动脑筋想一想7个月亮前面、后面的方格应当画什么。同上9个星星、2个西瓜前面、后面的方格应当画什么。 3、在黑板上贴上打乱的10个数字,请小伴侣们为数字搬家,将10个数字重新排列好,找一找某一个数字的邻居。从而实现由实体物到抽象数字的转化过程,并总结出相邻数:某一个自然数比它多1和比它少1的数字都是它的相邻数。 七、巩固练习 画出3×3的9个方格,第一列分别画出7支铅笔、4朵花、6个梨,第三列分别画出9支铅笔、6多花、8个梨,让小伴侣们动脑想想其次列应当画出什么图案。该题是在上边其次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检查孩子们的学习状况,进行新学问的巩固。 幼儿园数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有了较好的活动常规,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新的内容,接受新的学问,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主动踊跃的回答,也情愿独立动手操作。因此我设计活动时尽量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规律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时我以幼儿熟悉事物详细到抽象为依据,通过运用教具演示直观的让幼儿理解,再供应嬉戏加以引导,使幼儿能将加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已经把握10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引导幼儿探究10的加法的计算过程,并能精准的进行运算,知道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最终利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二、说目标 幼儿园训练指导纲要(试行)中将科学领域的目标之肯定位为:“能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并学习用简洁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嬉戏中某些简洁的问题。”依据钢要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力量水平,我将本活的目标定位为: 1、学习10的加法,能精准快速地进行运算。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 三、说教法 在教学上,我采纳了嬉戏法引导幼儿复习10的组成,然后,我选用了直观演示法和幼儿动手操作法,让幼儿学习10的加法。在思维活动组织上。我还通过讲解、比较的方法,引导幼儿观看分析,从而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幼儿熟悉规 律和年龄特点,最终再让幼儿自己尝试,进一步巩固学问。 四、说学法 1、语言表达法 语言表达是最为挺直的一种学习方法,针对本班幼儿的状况,语言表达是幼儿比较喜爱的形式,他们也会尽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间或还会向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所以,语言表达是幼儿进行活动最乐于接受的。 2、观看法 通过观看算式,利用交换规律列出另外两组算式。请幼儿观看学具,让幼儿先点数模块,最终得出结论。 3、尝试活动法 要让幼儿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尝试活动是必不行少的,这也是幼儿极为感爱好的形式。幼儿在活动中,利用所供应的材料进行探究。 五、说活动重点和难点 本次活动的目标重点是让幼儿学买10的加法运算,为此我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圆形卡片比较直观的学习运算。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让幼儿通过观看两道算式的异同,再请幼儿点数图卡,懂得两位加数的位置不同,得数相同。 六、说活动过程 我依据预定目标,进行了以下系列活动: (一)导入部分,复习10的组成。通过口答,激活同学学习的爱好,为学习10的加法作好预备,既避开了数学学习的单调和枯燥,又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10的组成,现在来做一个小嬉戏吧,请小伴侣把手伸出来。” 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1的手势),你出几? 幼儿:你出“1”,我出“9”(打9的手势),1和9合起来是10。 (二)基本部分: 1、利用点数圆形卡片学习10的加法,活动中我注意幼儿与我的互动,鼓舞幼儿参加,以本环节直观演示法,让幼儿获得抽象的数学学问,培育了幼儿的观看力量。老师演示的过程中用明确的语言来启发幼儿,让幼儿思索。 出示圆形卡片,玩嬉戏找伴侣。 师:“今日张老师想请许多好伴侣跟我一起玩,现在就让我把它们请出来吧,我有很多好伴侣,站在一起手拉手,只是人还没到齐,才到9个好伴侣,咦,原来有1个好伴侣迟到了,大家告知我,我一共有几个好伴侣呢?”老师出示笑脸卡片,引导幼儿回答,并用算式9+1=10表示。 用同样方法学习:8+2=10、7+3=10、6+4=10、5+5=10。 2、观看算式,发觉加法的交换规律,为了突破难点,我让幼儿按相反的数序点数图片,引导幼儿发觉,数字位置不同,但得数相同。 理解交换规律。 师:“刚才我们是从上到下的挨次数了一遍,假如我们倒过来数,那好伴侣的数量会一样多吗?我们一起试一试。”幼儿数图片,引导幼儿发觉,把数字调换,得数相同。请幼儿观看算式:“张老师发觉了一件事,8+2=10和2+8=10这两道题很像,小伴侣们发觉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8+2=10立刻就想到2+8=10,这样的两道算式我们叫它们伴侣题,请小伴侣们再找找还有哪些是伴侣题。” (三)操作部分 创设“超市”的情境,让幼儿扮演顾客,到超市购物付钱,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法。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使得数学与生活连接在一起。 1、师:“小伴侣们,今日张老师要带着你们一起上超市买东西去,大家可以拿着10元钱买自己喜爱的东西,但是有一个小要求,每个小伴侣都要买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加起来是10元。”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提示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老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买了哪两样东西,加起来是不是10元钱。 3、小结:记录幼儿“购买”的物品价格,列出算式。 七、活动效果预想 本次活动我通过让幼儿点数两部分的卡片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让幼儿跟着老师的演示进行学习,再引导幼儿发觉互换规律,最终联系生活阅历,让幼儿以通过上超市购物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学问。活动中孩子们学习的爱好浓,较快的把握所学的学问,遵循了按部就班的训练理念,由浅入深的引导幼儿学习,所以说这是一节生动、活跃,幼儿很感爱好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