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I)卷.doc
-
资源ID:19427782
资源大小:90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I)卷.doc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 基础知识积累 (共5题;共27分)1. (4分) 把音节补充完整。ch_ zh_ zh_ m_吵 追 转 摸2. (8分) 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果_ 甚_林_ 令_3. (3分) 形近字组词饭_ 返_晒_ 洒_4. (6分)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_羊补_ 南_北_ _失群_之鸟 大_一_ _死_伤5. (6分) 先照原文桃花心木填空,然后按要求做题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_,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_。我浇水只是模仿_,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_,根就会_,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_。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_。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_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1) 照原文,补充横线上的内容(2) 从文中选出近义词吸水_ 依靠_ 幸亏_ 感情_ (3) 读文中画线的两句话,第句中的“不确定”指_ A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B在没有规律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第句中的“不确定”指_ A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B在没有规律的自然环境中生长。(4) 选择正确的答案,这段话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A . 人和树一样,如果能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炼自己的意志,就会应付各种复杂的环境,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B . 如果你的生活不稳定,你就要尽快熟悉环境,亲近环境,才能学会生活,长大成人。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6. (5分) 按要求写句子。 (1) 太阳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改为“被”字句) (2) 这粒豌豆说:“我胖得够美了!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改为转述句) (3) 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4) 豆荚裂开了。(扩句)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7. (8分)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 对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 B . 其人弗能应也(楚人。) C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 D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3) 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 请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 8. (13分) (2017六上·宁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时彼众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 , 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注】萝菔:萝卜。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杵(ch):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用于舂(chn)米等。臼(jiù):用石或木制成的舂(chn)米的器具。脊:这里指背部。瓮(wèn):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1) 用“/”标出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2) 解释划线词的意思。象类何物?_时彼众盲各以手触。_(3) 解释后面句子。其触耳者言象“如箕”。(4) 给本故事拟一个标题,应当是:_。 (5) 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 (共5题;共27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答案:5-2、答案:5-3、答案:5-4、考点:解析: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答案:6-1、答案:6-2、答案:6-3、答案:6-4、考点:解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答案:7-1、答案:7-2、答案:7-3、答案:7-4、考点:解析:答案:8-1、答案:8-2、答案:8-3、答案:8-4、答案:8-5、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