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120192019年年黄冈市初中毕业语文试题黄冈市初中毕业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1何处望神州?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一 杯酒,一轮月,这种潇酒浪漫是风雅;陶渊明的“_,_ _”中,一捧菊,一抹情,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4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出现的事物。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 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 _”两句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 5苏轼定风波中道出词人对天气微妙变化的顿悟,表达了词人宠辱不惊的超然情怀, 饱含了人生哲理的词句是:回首向来萧瑟处,_,_ _。 6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这篇文章中回忆他的知青岁月,他说那段生活要 过“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孟子二章 中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 _,饿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 7部编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说:编写这套教材的主要目标就是要 让学生“多读书”。其实,古人对“读书”也有深刻的见解,如汉代刘向曾说:“书犹药 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宋代大文豪苏轼也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_ _。 8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不少立志报国、舍生赴义的女英雄,近代民 主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就是其中一位,她曾说过:_, 但愿牺牲报国家。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省略(shng) 省亲(xng) 记载(zi) 风雪载途(zài) B跋涉(shè) 威慑(shè) 秦腔(qín) 擎天巨柱(qín) C殷红(yn) 契诃夫(k) 妖娆(ráo) 怒不可遏(è) D晦暗(huì) 拾级(shè) 档案(dng) 殚精竭虑(dn)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B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 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 C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起来,还重点考虑 了诗词文化的意境和表现形式。 D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我们有一 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2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 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 人对她高山仰止。 B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 现金都偷走了。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 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春天的遗爱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遗爱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 吸引。 1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 节目。”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 和文学名著。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 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_。_。_。_ 。_。_。 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 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 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 。 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 A. B C D 15语文实践活动(6分) (1)看下面两则热点新闻,谈谈你读后的看法。(3分)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 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2019年1月,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相关责 任人被严肃处理。 2019年2月19日,北电公布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的处理结果 认定翟天临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存在学术不端情况,决定撤销翟天临博士学位 ,并且取消陈浥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_3_ (2)小欣同学的班主任让小欣捎个口信给她爸妈,因为学校要开会,原来约定的周六家访 改在下周二晚上。(3分) 小欣说:_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2分) (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617题。(4分) 【甲】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联系,他从自身昭示出红军奋斗的原 因。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两个孪生天才“A、B”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实际上许多中 国人都把A、B看作一个人。B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A有一颗热烈的斗争的心,它决定了A 一生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完全操纵红军,A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正是 原因之一。从A、B直到所有军官和政治委员中间没有任何斗争。A、B的联合,非但不会冲 突,而且有相辅的作用。A在各方面都没有政治的雄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施命令 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 【乙】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 下来。C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C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 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C只一躲,躲在 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 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C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 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C见那大 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 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 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6【甲】文段中所说的A是_(填人名),从文段中可以看出A的最优秀的品质 是_(2分) 17【乙】文段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_(填故事名)。文 段中加点的“扑”“掀”“剪”三字对刻画C人物形象的作用是:_ _。(2分) (二)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1819题。(4分) 读书人是幸福人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 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它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 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 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 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 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 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 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人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 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4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 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出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 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 极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 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反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 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到读书幸福,是从 喜爱读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祟高一类,对暴力的 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 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 恶。 _。 1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段中,“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丧失”的是除了现实世界之外更为浩瀚更为 丰富的世界。 B“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治 。”这句话在文中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在第段横线上补写一个呼应开头的结尾,这句话可写为: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 人。 D“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他极大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这句 话中“极大可能”应该删去,删去后结论更明确、具体,更令人信服。 19第段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2分)_ 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4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 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 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 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 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 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括5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荷担者三夫_ (2)赵兵果败,括死军覆_ (3)母置之,吾计已决矣_ (4)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_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C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D始龀,跳往助之 王终遣之 2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今 括 一 旦 为 将 东 向 而 朝 军 吏 吏 无 敢 仰 视 之 者 2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_ _ (2)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_ _ 24乙文描写了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推辞儿子为将,说明她深明大义,有自知之 明;她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说明她_;她讨得“无随”的承 诺,说明她_。(2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7题。(8分) 【甲】过零丁洋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从军行从军行 骆宾王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注】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不求”句:典出班超 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 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 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C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 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D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6、气冲云霄的威武。 26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 诗。(3分)_ _ _ 27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_ _ _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831题。(14分)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 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 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 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 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 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 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 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 !”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 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 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 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 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 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 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 ,“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 精致。 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 。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 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 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 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 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7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 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 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 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A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 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 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 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 B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改动) 2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对奶奶手的描写运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整个村里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 篮子去赶集,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这就是侧面描写。 B文中画横线A处是说“我”只是想为奶奶尽量多做点事,以此得到自我的心灵安慰,表 现了“我”因无法多为奶奶做有用的事的愧疚之情。 C文章第段写了奶奶的“送老衣”以及我看到“送老衣”时的心酸感受,这段文字虽然 能更进一步表现奶奶的手巧,但与文章标题“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曖”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可以认为本段离题。 D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善良、勤劳能干、淳朴热心(大方)的老人。 29品析下面两句话,分析加点词语所包含的人物情感。(4分) (1)“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_ _ (2)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_ _ 30通读全文,分析画横线B处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4分)_ _ _ 31文章用“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曖”为题目,有何妙处?(4分)_ _ _ _ 五、写作展示(共50分) 3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青春岁月,我与_相约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 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写记叙 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 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8南朝时候,吕僧珍是饱学之士,他生性诚恳老实,待人忠实厚道。他的家教极严,对 每一个晚辈都耐心教导,严格要求,所以他家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 待人和气,品行端正。他家的好名声远近闻名。 南康郡守季雅为官清正耿直,秉公执法,从来不愿屈服于达官贵人的威胁利诱,为此 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让他革了职。 季雅被罢官之后,一家人只好另寻住处。到哪里去住呢?他颇费了一番心思,离开住 所后四处打听,看哪里的住所最符合他的心愿。 很快,他就从别人口中得知,吕僧珍家是一个君子之家,家风极好。他不禁大喜。经 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吕家子弟个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说来也巧,吕家隔壁的人家要搬 到别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卖掉。季雅赶快去找这家主人,愿意出110万钱的高价买房,那 家人很是满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吕僧珍过来拜访这家新邻居。两人寒暄了一番,吕僧珍问季雅:“先生买这幢宅院, 花了多少钱呢?”季雅据实回答。吕僧珍很吃惊:“据我所知,这处宅院已不算新了,也 不很大,怎么价钱如此之高呢?”季雅笑了,回答说:“我这钱里面,10万钱是用来买宅 院的,100万钱是用来买您这位道德高尚、治家严谨的好邻居的啊!” 要求: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文体 (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9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满眼风光北固楼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7熟读精思子自知 8粉身碎骨寻常事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914是题每题2分,15题6分)9.A 10.D 11.C 12.A 13.C 14.B 15(1)示例: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疫苗生产记录造假和翟天临学术不端是错误的 ,对他们做出的处理是完全正确的。他们的这种不讲诚信的行为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 悖。诚信能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只有讲减信, 社会才会文明,国家才会兴旺。(意近即可)(3分) (2)示例:爸爸妈妈,我们班主任老师说本周六的家访他来不了,因为学校要开会。他准 备下周二的晚上来家访,请你们到时在家等候哦。(意近即可)(3分)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2分,1619、21、22、24题每题2分,20、23题每题4分) 16朱德 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2分) 17(景阳冈)武松打虎 衬托出C(武松)的机智和勇武(2分) 18D(2分) 19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读书使人向善避恶(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避恶)(2分) 20(1)肩负、扛(挑) (2)覆灭 (3)放弃,放下不管 (4)称职 (4分) 21D(2分) 22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2分) 23(4分) (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2分) (2)他父亲当时做(是)大将,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的食客(谋士)要以“十”这个数目来 计算,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此句可意译,翻译出大意即可)(2分) 24考虑问题周到,观察细致入微(答出一点即可) 见识深远、处事周密(答出一点即可)(2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25、28题每题2分,26、27是题每题3分,29 31题每题4分) 25D(2分) 26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 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 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3分) 27都是直抒胸臆。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 斗志。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3分) 28C(2分) 29(4分)(1)为奶奶的苍老感到伤悲、痛苦,表现了“我”对奶奶的爱。(2分) (2)假装发怒,是奶奶对孙女懂得关爱老人的欣慰和感受幸福的高兴之情。(2分)1030(4分)结构上:收束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答出“首尾呼应”即可)(1分 ) 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我”希望奶奶 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3分) 31(4分)(1)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文章写了奶奶用手给“我”准备食物、给 “我”缝制玩具、为“我”挠痒痒,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答“奶奶的手 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和“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中任意一句即可)。(2) 以小见大(化大为小),使取材集中,立意更鲜明。(3)表达了文章主旨,表现了“我” 对奶奶的感激之情。(4)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