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docx

    • 资源ID:19434243       资源大小:2.53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docx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1、概念:指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存在形式。2、主要类型: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3、分类:自然天体、人造天体(需脱离地理引力作用,进入到宇宙空间)二、天体系统三、太阳系 1、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顺口溜记忆:水金球,火烧木头变为土,天海边。 3、分类: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4、小行星带的位置: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5、八大行星的运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内因: 充足的液态水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外因: 日地距离适中 安全的宇宙环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氢原子的核聚变反应3、波长范围:0.154微米,属于短波辐射。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三部分。4、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太阳高度角);地势高低 ;天气状况;日照时数二、太阳活动 1、太阳的圈层结构及其太阳活动太阳的圈层结构太阳活动的类型光球层太阳黑子(11年)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2、太阳活动的影响 扰乱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在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影响地球气候,引发自然灾害威胁太空宇航器安全 第三节 地球运动一、自转和公转的基础知识自转公转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地球绕太阳运行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均相等,为150/h。(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处为0。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示意图二、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现象、地转偏向力、时间计算)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晨线(黑夜进入白天,对应日出)、昏线(白天进入黑夜,对应日落)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图:甲图:MAP为晨昏线,且MAP为晨线,A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6:00;乙图:QOB为晨昏线,QO为晨线,BO为昏线,B点为昏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18:00;丙图:NCS为晨昏线,且NCS为晨线,C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6:00;丁图:DNG为晨昏线,DN为昏线,GN为晨线,D点为昏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18:00.2、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1)判读技巧左右手法则: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初始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2)提醒点:随着纬度的增加,地转偏向力作用越明显3、时间计算 (1)经度东西判读方法: 若两者同为东经度,则度数大的为东,度数小的为西;若两者同为西经度,则度数大的为西,度数小的为东;若两者分属东西经,若两者之和180°,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者之和180°,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2)地方时计算步骤: 判东西方向;算两者经度差;把经度差算成时间差;东加西减例:已知甲地90°W地方时为9:00,求乙地30°W的地方时? 根据经线东西判读方法,乙地30°W位于甲地90°W的东方; 甲地90°W与乙地30°W之间相差60°; 60°换成时间差为4h;乙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9:00 + 4h = 13:00 (3)时区计算方法:已知经度÷15°,若余数7.5°,则商即为时区数值;若余数7.5°,则时区数值为商1例:已知甲地69°E,求甲地的时区? 69°E÷15°=4。9°,因为9°7.5°,所以甲地应为东5(4+1)区(4)区时计算方法: 算两地所处时区;判东西方向;算两者时区差;算时区差;东加西减例:已知已知甲地69°W所处时区区时为9:00,求乙地34°E所在时区的区时?甲地69°W为西5区,乙地34°E为东2区;根据经线东西判读方法,乙地34°E位于甲地69°W的东方;甲地90°W与乙地30°W之间相差7个时区;7个时区换成时间差为7h;乙地区时=已知区时9:00 + 7h = 16:00(5)日界线 基本结论:从0时经线开始往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往西到180°经线是旧的一天。 计算方法:根据已知条算出0时经线;画出北极点为中心的极点俯视图;根据“基本结论”得出日期范围三、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º2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下图:四、地球公转的意义1、昼夜长短(1)基本情况如图(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3)北半球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4)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5)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赤道上的点任何时候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6)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2、正午太阳高度(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春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哪一天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哪一天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达最大值。(3)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H900直射点纬度±所求地纬度(同减异加)。五、光照侧视图的判读:夏至日冬至日春分、秋分几点说明:据图判别节气(二分二至日),依据图中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进行判断。图中晨昏线的判别及隐含的时间信息: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特殊地区昼夜时长的判读:赤道上的点始终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极夜现象的地区相反。注意昼夜长短分布情况和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描述。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一、地震波 1、分类:纵波、横波2、区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自外到内: 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2、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三、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划分为大气圈、水圈(连续但不规则)和生物圈(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由岩浆上升冷凝形成 侵入岩概念: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特点:岩性坚硬,多用于建筑材料;也可以形成特殊地貌景观(如花岗岩地貌) 代表性岩石:花岗岩喷出岩概念: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特点:岩性坚硬程度较低,可用于装饰材料;有气孔或流纹构造或代表性岩石: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2、沉积岩 形成过程: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代表性岩石:石灰岩3、变质岩 形成条件:高温高压状态 特点:具有片理构造;重结晶作用显著 代表性岩石: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砂岩变质为石英岩二、岩石转化 解题思路:1、因为各类岩石都可能重新熔化成岩浆,因此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然是岩浆,从岩浆引出的箭头指向的方框必然是岩浆岩。(一进三出岩浆岩、三进一出岩浆 )2、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判读,可根据给出的不同的作用力来作答。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板块运动1、六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特殊地理板块:北美大陆西侧为太平洋板块,南美大陆西侧为南极洲板块;冰岛处于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唯一的海洋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中有三块陆地澳大利亚大陆、南亚地区、阿拉伯半岛3、火山地震带(消亡边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4、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运动边界类型对地貌的影响举例消亡边界陆陆相撞高峻山脉、巨大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陆海相撞海岸山脉、岛弧、海沟安第斯山脉、东亚岛弧生长边界裂谷、新的大洋、海岭东非大裂谷、红海5、答题模板××地形形成的原因? 该地处于××板块与××板块的消亡(生长)边界,板块挤压碰撞(逐渐分离)形成的例:青藏高原形成的原因? 该地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该地处于××板块与××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不稳定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该地处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不稳定二、地质构造1、褶皱岩层形态判读依据地貌实际应用一般情况倒置现象褶皱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背斜成山背斜成谷1、修建隧道2、良好的储油、气构造3、背斜顶部建采石场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寻找地下水1)背斜成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2)向斜成山的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石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形成山地。3)背斜地貌可以修建隧道的原因 背斜顶部是天然拱形构造,安全性高;不易积水4)背斜、向斜地区开采煤炭的担忧 背斜储油、气,易发生瓦斯爆炸;向斜储水。易发生透水事故2、断层判读依据实例实际应用断层地垒岩层中部抬升,两翼陷落华山西峰、断块山1、找泉水2、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地堑岩层中部陷落,两翼抬升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地形倒置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几点说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别:A、B一定属于断层,A为地垒,B为地堑;而C、D属于褶皱,区分背斜和向斜主要看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图中地形的判断:A、C为山地,B、D为谷地。C处地形的成因(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地。D处地形的成因(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地质应用:背斜储存石油和天然气,适宜修建地下隧道。向斜处和断层处可以找到水。三、外力作用 1、外力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代表性的外力:流水、风力、冰川、海浪 3、外力常见地貌常见景观风力侵蚀雅丹地貌、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等沉积沙丘、沙垄、黄土高原黄土成因等流水侵蚀河流 “V”型或槽型河谷、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貌等沉积河漫滩、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海浪海蚀崖、海蚀柱等冰川冰碛湖、冰碛丘陵、冰斗、角峰等几种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图:附河流地貌知识整理一、河流地貌的定义: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按照成因,一般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二、河流地貌的分类:1、侵蚀地貌: V型河谷(下蚀为主)U型河谷(侧蚀为主)溯源侵蚀2、堆积地貌:河漫滩河流阶地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三、考点知识:1、侵蚀地貌:V型河谷(下蚀为主) 位置:多发生在河流上游 成因:河流一般多发源于地势较高的山区,上游河流两岸多为石质基岩地貌,不易被水侵蚀;地势起伏较大,流速快;落差大,水的重力势能作用。特点:河道较窄、河床较深、水流速度快。U型河谷(侧蚀为主) 位置:多发生在河流中下游 成因:河流中下游地区多流经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流速较慢;两岸多为泥质河岸,易受河流侵蚀;泥沙沉积较多,河床较高。 特点:河道较宽、河床较浅、水流速度慢。溯源侵蚀位置:河流源头、河流发育初期成因: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并使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剥蚀分离向上游源头后退。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必然引起河流的再塑造。当侵蚀基准面上升时,水面比降减少,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河流发生堆积。相反,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出露的河床坡度增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开始在新出露的河段发生侵蚀,然后逐渐向上游发展,导致溯源侵蚀。特点:河源后退、河谷长度增加。2、堆积地貌河漫滩位置:全流域成因: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水周期性泛滥的结果。在洪水期间,水流漫到河床以外的滩面,由于水深变浅,流速减慢,便将悬移的细粒物质沉积下来,在滩面上留下一层细粒沉积,随着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特点:呈现季节性的特点河流阶地位置:全流域成因:水流的侧蚀加宽了河道使得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就在河床发生沉积,在水底堆积满一层沉积物。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剧增,这层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过洪水位,形成阶地面。然后河流继续重复侧蚀、堆积、下切侵蚀等过程,形成下一个阶地。特点:多呈现为阶梯状分布冲积扇位置:河流出山口(山前地区)成因:河流上游流经××地区,带来大量的泥沙;当河流冲出山口后,地势突然变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特点:扇状水系、流速减慢、河流沉积作用明显冲积平原位置:河流中下游地区成因:在地质构造上须是相对下沉或相对稳定的地区,在相对下沉区形成巨厚冲积平原,在相对稳定区形成厚度不大的冲积平原;在地形上须有相当宽的谷地或平地;须有足够的泥沙来源特点:面积较大、土壤较肥沃河口三角洲位置:入海(湖)口地区成因:河流中上游流经×××地区,带来大量泥沙;河流入海(湖)口地区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便于泥沙沉积;海(湖)水的顶托作用。特点:三角洲面积变化取决于上游泥沙量的变化。第三节 大气环境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分层大气运动温度变化应用高层大气随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平流层平流运动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平流运动有利于飞机飞行对流层对流运动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2、大气的保温作用3、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4、云层越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明显,同时大气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越好; 云层越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差,同时大气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越差。三、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地表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2、基本形式说明:近地面的气压始终高于高空的气压。如:PD > PC > PA > PB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形态始终和高空的相反。近地面温度高,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出现阴雨天气;近地面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出现晴朗天气。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a、海陆风 b、山谷风c、城市风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区别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夹角。2、影响近地面风的三个作用力风向风(速)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转不影响摩擦力相反反比3、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疏密程度) 摩擦力(地表状况) “狭管效应” 风源地因素4、案例:读等压线地形图,论述某地风速(力)大的原因分析 该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力)大四、三圈环流(1)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因素)。说明: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特征是高低气压相间分布。气压带的名称: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气压带形成的原因:热力因素形成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因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各风带的风向:中纬西风带(北半球吹西南风,南半球吹西北风)极地东风带(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及影响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1个)赤道附近热力因素上升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因素下沉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因素上升冷湿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因素下沉冷干风带分布风向对气候的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北干南湿中纬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高纬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4)海陆分布对全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7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印度低压)所切断,太平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保留亚速尔高压。1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切断,太平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保留冰岛低压。(5)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地区东亚(东亚季风)南亚(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 冬季向 夏季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亚洲1月、7月的季风示意图:1月7月几点说明:1)注意东亚和南亚季风成因的区别 2)分清东亚和南亚季风的风向3)季风环流影响下的地区形成了季风气候,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4)7月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 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五、气候类型1、分布2、特点3、判读五、锋面系统和天气 1、冷锋和暖锋类型冷锋暖锋锋面符号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雨雪等短时降水过程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降水主要位置(冷气团一侧)主要在锋后锋前降水特点时间短,强度大时间长,强度小实例北方夏季暴雨、寒潮、沙尘暴“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2、准静止锋代表性实例:江淮地区的“梅雨”、冬季云贵地区“天无三日晴”、“华西秋雨”等3、气旋系统气流状况(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气压状况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气流水平方向(北逆南顺)辐合(北顺南逆)辐散垂直方向上升下沉天气状况阴雨晴朗干燥实例夏秋季我国东南地区的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秋高气爽的天气4、锋面气旋系统说明:图中P1>P2>P3锋面往往出现在低压系统等压线图中的低压槽线附近。在前方伸展出一个暖锋,后方伸展出一个冷锋。图中可能有降水的是C、D两处。试着画出A处的风向。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1、环节A: 降水 B: 蒸发 C: 水汽输送D: 植被蒸腾 E: 地表径流 F: 地下径流G: 下渗2、类型海陆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3、地理意义(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2)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3)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4)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二、洋流1、概念洋流又叫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2、分类按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类:暖流、寒流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大陆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型渔场;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形成大型渔场。 对海洋污染:扩大污染范围,减轻污染程度,加快净化速度 对海洋航运:顺水节省燃料,逆流浪费燃料4、洋流简图案例:1、北海道渔场的成因 该地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使得海水发生搅动,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2、非洲西南部渔场的成因 该地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有利于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有利于水生植物得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 和 中生代末期 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为例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1)成土母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不具有肥力! 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2)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还通过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3)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4)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5)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导致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在上述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明:注意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同一气候不同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出现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不同气候同一自然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跟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均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特别注意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出现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一、自然带的分布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海陆分布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垂直地带分异规律水热状况海拔高度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三、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影响因素:气温、降水量和地形(1)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高,雪线也高。(2)与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3)地形因素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度和坡向上 坡度较大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高; 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低。 阳坡气温高,雪线高; 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四、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该地海拔高,气温低,大气对流作用较弱,降水少2、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巴西东南部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丰富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2)分布特点: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布 局形 态走 向平 原密度高网状限制少,造价低山 区密度低线状(呈“之”字形)多沿河谷延伸三、线路选择的一般性原则(1)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综合因素 1、平原地区选线应尽量不占耕地; 2、尽量多通过居民点,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2)线路应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免不利地段 1、道路在山坡上呈“之”字形; 2、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 3、尽量避免跨越河流;道路应避开沼泽地;(3)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少长度;减少桥涵数(4)注意沿线生态环境四、我国交通的状况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空降分布表现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2)在我国,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省道、县道、乡道以尽可能地带动沿线居民点发展为标准。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冰盖巨大的固体淡水库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二、全球变暖(1)原因1、过度地砍伐森林,造成植被净化作用下降2、大量使用的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2)危害1、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2、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淹没海拔较低的城市和地区3、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4、极端大气和气候事件的产生(3)应对措施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2、使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3、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4、尽可能的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5、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6、加强政策宣传,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二、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自然灾害(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2)分类:1、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2、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等);3、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等)。4、生物灾害(蝗灾、虫灾、外来物种入侵等)(3)特点: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二、灾害的危害与治理(1)灾害危害类试题的答题模板: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3、农业方面 4、交通方面 5、生态环境方面(2)灾害防治措施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1、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灾害的监测 2、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3、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灾害的发生(这个是思路,不是答案) 4、灾后救治方面(这个是思路,不是答案)三、中国雨带推移时间 一般情况:3、4月份雨带在南部沿海登录;6月上旬到达江淮地区,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7、8月到达华北、东北东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9月份雨带开始南下,10月份基本撤出中国大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