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第24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
资源ID:19442484
资源大小:147.8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第24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第24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背诵)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1. 体液的概念: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2. 体液的分类: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2/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3. 细胞外液(1)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养料、氧和体内产生的废物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故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2)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组织液是体内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3)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4. 内环境(1)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所组成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2)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3)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细胞外液”。(4)注意: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内液成分。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体腔液、关节液虽在体内,但它们不在细胞间,不为组织细胞提供物质交换,故不属于内环境。(4) 常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血细胞:血浆组织细胞:组织液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血浆、组织液、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淋巴口腔上皮细胞:组织液二、 细胞外液的成分1. 研究表明,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葡萄糖、代谢废物、气体和激素等。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说明生命来源于原始海洋。2. 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三、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及调节机制(一)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1、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1) 渗透压(770KPa)概念: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强。影响渗透压的因素:其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取决于: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取决于:k+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直接表现:组织液增加)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组织损伤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发生组织水肿。淋巴回流障碍、组织细胞代谢旺盛、过敏反应、组织损伤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发生组织水肿。(2) 酸碱度(影响酶的活性)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为7.35-7.45,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3)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中。代谢越旺盛,释放的能量越多,温度也越高。(二)内环境的稳态1、内环境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2、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4、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