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doc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摘要:“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下对“人”的一种关注,能够更好地解决“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使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文章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反思了“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多元化;实效性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层次教育特征较为突出,同时在层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良莠之分缺乏关注,使人文关怀失去了土壤,影响到了“人”的作用的发挥。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教育发展忽略了“人”的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是现阶段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一)未能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立足点应在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关注点在于大学生。然而,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关注的要点,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个体需要1。(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掺杂功利性的评价因素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在关注“效果”问题。这种功利化的评价因素,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对学生所需要的东西缺乏关注,完全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去考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三)单元标准缺乏层次性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存在单元模式,完全从共性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受当下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更希望自身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希望高校能够对学生予以人文关怀。而单元化的标准要求大学生共性发展,不论是学习还是思想,都以共同的标准进行衡量。这一情况下,高校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使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丧失。在共性教育模式下,个体差异问题得不到充分考虑,强加在大学生身上的种种要求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激起他们的反感和反抗,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2。二、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一)把握个体差异,加强对话教育对话教育的关键点在于“一对一”的对话,这一模式能够针对个体差异,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关系,教师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予以了解和认知。同时,在对话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个体需要得到了满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也随之提升。这样一来,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能不断增加,双方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在活跃大学生思维的同时,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3。(二)去除功利化,强调实效性实效性是人文关怀的出发点,通过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人文关怀模式下,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个体差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促进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创造有利条件。功利化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人文关怀理念关注的是“人”,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必须对其自身予以关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工作当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性,这就需要加强人文关怀,把握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三)立足时代形势,实现多元化发展目标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内涵在于把握并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围绕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立足于人文关怀的基本出发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对大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困难,对其予以关怀和帮助,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和品格。同时,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还要注重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三、结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其本质在于对人的心灵的关怀,在满足个体差异的情况下,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因此,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者:李雯娟 单位:兰州工业学院参考文献:1王进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1):45-47.2李文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途径研究J.才智,2021(26):134-136.3赵子琪.人文关怀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才智,2021(35):166-168.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