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实现模式探索.docx
-
资源ID:19504062
资源大小:20.4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实现模式探索.docx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实现模式探索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育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自身实践教学为例,探究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实现模式。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2)41-0237-02 一、引言 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应用型高等特地人才”培育目标的关键性教学环节,对于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高质量人才有着不行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土木工程专业性质为技术应用型学科,探讨对象是实际工程简化后的模型,理论体系是源自于实践,反之又通过总结、提炼、创新来指导实践。土木工程实践性教学以“技能训练结构设计工程设计”为主线,通过工程实践来增加学生的工程实感,巩固和拓展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对于我国目前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来讲,教学模式通常是依据不同的探讨方向采纳班级为单元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学习模式,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讲课的内容,课上通过多媒体PPT学习和记录学习要点,师生互动、答疑和课后一般作业以及大作业等几个重要方面。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个高校间相差不大,主要包括:试验室教学、针对实际工程而设计的课程设计、暑假的生产实习环节和大四的毕业设计等。基于我国高校多年的教学效果和毕业生的反馈分析表明:50%以上的实践性教学存在弊端或不足,主要体现在某些高校数年重复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中结合工程实际不够,题目重复率高,过分依靠已出版的设计示例等,缺乏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索和主动性的设计。此外,试验课课时少,试验室仅在试验课对学生开放,缺乏科研实力的培育和熬炼;生产实习基本等同于观摩,学生难以干脆参加工地劳动和管理工作;相识实习基本是12天,也没能达到令学生驾驭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常识。因此,如何开展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如何确保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和质量,使该专业学生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实力和基本的探讨开发实力,始终是我们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激励机制的建立、项目教学法以及实践教学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等多个方面对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实现模式 1.通过激励机制培育老师的工程实践实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即参与工作的高校青年老师,基本均具备较强理论学问,但却缺乏肯定的工程实践实力和创新意识。而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育的关键。只有老师具备实践意识和创新实力,才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思想和实力。目前的评价体系中过分机械地套用美国和欧洲的评价模式,主要考核老师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纵向科研项目,而对于纵向科研的完成状况缺乏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标准,更谈不上全面的老师实践实力的培育。因此,考核老师的工程实践实力应当是全方位的。还要依据老师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各层次学校学科建设的须要,激励干脆从校内出来的青年老师定期地去对口的设计院、施工单位或监理公司等单位进行一年以上的挂职训练,通过参加企业单位的重大工程项目,发觉自身的不足和培育独立实践实力和创新意识。良性激励机制的建立,对于学科的发展和老师工程实践实力与创新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作者深有感会。作者曾在对口的设计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熬炼,对土木工程的实践设计有了全新的相识。对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也有了新的相识并进行了改进:将工程实践与所担当的理论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面对实际,更多地采纳工程实际案例分析。这样可以打破传统的纯课堂讲授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近年来在我校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 2.切实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实力培育。工程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培育学生的工程素养,作者总结如下途径:加强试验课、探讨课教学协助地位。试验课和探讨课均宜以小组方式进行,依据设定的题目或者学生基于所学的内容自己选定题目,由学生自由分组,通过文献查阅,多媒体制作、课堂演讲、师生提问和共同探讨等一系列过程,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尤其是重要概念和原理的驾驭。此外,专题探讨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专业报告写作与演示水平、语言表达实力和辩论实力等。而为了突显此类课程重要性,可将所取得的成果纳入综合成果评分标准中。通过不同小组学生的学习,可使学生自身获得在土木工程领域内综合运用所学学问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亲密结合工程实际真正做好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检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于理论基础学习和综合运用学问实力程度的重要指标,可结合教学和企业生产的须要,支配在工程实践中由实习单位拟定,题目为真实的工程项目。学生的设计工作可干脆为企业服务。而企业工程实例可供应最真实的数据、直观的检验标准等。我国高校正在逐步吸取西方闻名高校的阅历。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与企业在工程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甚至高校的部分老师干脆来自企业单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由过去学校统一支配的模式正走向自己联系、中外联合培育、校企联合培育的模式。甚至有学生干脆参加企业单位的工程设计实践。这将有利于企业选拔合适的人才对象,也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育。工程实践教学。土木工程的实践教学必需落实到实处。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必需进入工地现场,虚心向工程师学习,以一般工人的身份参与土木工程的全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熟识工地一般生产状况,了解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和管理模式,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写出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给出鉴定,交学校实践指导小组审查后方可通过。在中外培育和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实践环节中,尤其要留意学生全过程的考核和反馈。此外,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均支配综合性大作业或设计,以增加学生工程应用实力和综合实力的训练,使其适应土木工程高度综合性的特点。课外还可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结构设计竞赛活动。 3.项目与教学有机结合教学法。项目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主见师生的双向互动,使传统的被动教学通过项目自身的溶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动性。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挑战,有利于形成师生双向主动的教学模式。项目实施之前老师首先须要确定实力目标、学问目标、素养目标。而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实践,擅长学习,勇于创新,深化探讨项目要求,努力实现项目目标。项目与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探究工程实例,可以使学生逐步建立工程结构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的学问,实现以老师为“先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掘学生的创建潜能,在土木工程的专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形成实践实力、动手实力、分析实力、应变实力、沟通实力、合作实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实力的全过程培育体系。 4.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注册工程师制度是一种执业资格制度,最早是西方国家对某些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平安的执业人员实行的一种准入限制,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许多年。实践证明,它有助于统一工程专业人员的水平,提高其专业综合素养及实力。这里以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为例。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注册考试包括注册结构师、注册建立师及注册岩土师等,注册土木工程师的考试所涉及的学问面特别广泛,不仅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学等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还包括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的内容,更有如房屋建筑学、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钢结构、土木工程概预算等专业课的内容。上述土木工程课程庞杂,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通过引入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可以实现教学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学生学习也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检验的标准。 三、结语 培育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就是要树立学生实际工程观念,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和创新实力。而实践性教学是教学科研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是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本文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动身,探讨其实现模式,将学生应用实力和创新实力的培育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各环节之中,促进教学改革向着满意时代要求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合格有用的土木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范洁群.略论开放教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J.重庆广播电视高校学报,2022,17(3):8-10. 2吴晓.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实力培育的探究以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教学实践为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3):124-126. 3徐秀维.项目教学法中老师角色的转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2,(14):161. 4张云峰,詹界东,李文.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需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J.高等建筑教化,2022,14(1):14-16. 5龚志起,等.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比较J.高等建筑教化,2022,18(1):12-15.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