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2个人心得体会(全文).docx
感动中国2022个人心得体会(全文) 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一种“人”让人感动,在岁月的沧桑中 ,这种感动让人为之震撼,就像风的力气,这种力气足以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2022个人心得体会范文3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感动中国2022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一 黄文秀同志生前担当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扬部干部,响应号召到贫困村担当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她30岁的年轻生命恒久定格在扶贫路上。用美妙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更应当向黄文秀同志学习,以她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有志向、有本事、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学习榜样,点燃青春幻想。“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新时代青年有多大的志向,国家就有多大的幻想。黄文秀同志自觉把人生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名校探讨生毕业毅然回到家乡,在黄文秀同志担当驻村第一书记的那天起,就深深扎根在百坭村这片土地上,村民是她的家人,村里的事是她的家事,走村串户体察民意,呕心沥血绘制蓝图,不辞辛苦,不图名利,不讲条件,把青春热血洒在基层,将幻想放飞在扶贫路上,坚决笃行,脚踏实地,在百坭村成就一番扶贫事业。仅一年的努力,全村195户贫困户就有88户贫困户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用榜样的力气激励自己,坚决志向信念,在工作中将树立远大目标和完成现实任务结合起来,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创建一流业绩。 用两个百年幻想激励自己要英勇地肩负起历史重任,为托起宏大“中国梦”贡献青春正能量。争当有志青年,艰苦奋斗,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榜样,练就过硬本事。“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时代新人要有过硬的本事才能实现志向。黄文秀同志无时无刻都想着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早日摘掉贫困村的穷帽子。为此,她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充电”。仔细学习相关扶贫工作政策性文件,方向明、任务清;同时学习镇、村两级同行和前辈的先进阅历和做法,做活“拿来主义”,学以致用;走访了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等,了解了班子建设,和村干部坐一起理思路、找症结、谋发展。她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学习练就扎实的扶贫基本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样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当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事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只有主动着眼于新时代的发展须要,不断积累学问、丰富阅历、增长本事,才能让青春远航,把志向变成现实。 学习榜样,践行使命担当。“不厚其栋,不能任重;不敬其业,不能任教。”黄文秀同志全力以赴担起帮扶百坭村脱贫致富的重任,心中装的百坭村的百姓,想的是如何为百坭村的百姓谋华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一句表明白她全力以赴带领百坭村全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用实际行动兑现着驻村第一书记入村时的承诺,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黄文秀同志身为新时代“长征路上”的一员,唱响了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旋律。虽然处在不同岗位,但同样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当要对标对表黄文秀同志的时代精神,主动根据“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化的“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结合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广西的光荣革命传统中吸取养分,传承红色基因,牢记新使命、勇于新担当、开创新作为,努力创建出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更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初心不灭,青春不悔,勇往直前,奋勉有为,为人民谋华蜜,为民族谋复兴,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感动中国2022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二 “人民的好书记,人民不会遗忘你”“愿天堂没有洪水”“学姐,一路走好!请放心,会有许很多多的百色学子回到家乡,接过建设漂亮壮乡的接力棒,奉献自己的青春力气。”近日,广阔群众纷纷把真实的哀思寄予给那个远去的“第一书记”,而中共中心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心军委主席对这位“第一书记”赐予了高度赞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妙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一时间,这位“第一书记”的感人事迹火遍了媒体,刷遍了挚友圈。那么,这位“第一书记”是谁呢?她就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细致感悟黄文秀短暂的扶贫生涯、体会当地群众对黄文秀的真情实感,字里行间,不禁勾起我的思绪,思索良久,我想对黄文秀说,假如生命可以重来,宁愿你不要这么“火”。 不愿你这么“火”,是因为白坭村的老百姓须要你。“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正是因为根在白色、根在白坭,你在城市与家乡之间,选择了后者。“巾帼不让须眉”,你用实干担当真实地诠释了“更要让大家看到,我们女孩子一样行!”书架上摆着的两本驻村日记,见证了你的成长、你的担当:88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7%;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百坭村被评为2022年度“乡风文明”红旗村。但我知道,你是一个永不满意的人,你牵挂的事情好多没有来得及做,村里的老百姓还须要你这位“主心骨”来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然而,你却走了 不愿你这么“火”,是因为广阔青年人须要你。“用美妙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对于你来说,就是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与祖国的须要、人民的须要紧紧联系在一起。时代越向前发展,越须要青年人以蓬勃朝气、创新思想投入到时代伟业中,既要眼光向上,更要身子向下。脚下走的是泥巴路,心里想的是致富路,眼里看的是电商与土特产结合带来的希望既然这么想了,你就这么义无反顾地做了,而且做得风生水起。你用你的倾情投入,换来了累累硕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你的担当是广阔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正待你展翅高飞、感染广阔青年时,你却走了 不愿你这么“火”,是因为我还有许多事情向你请教。虽然经验不同,但你的言行举止,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问问你,在选择的那一刻,你在想什么?在扶贫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你在想什么?对于将来的人生规划,你在想什么?其中,我最想问你的是,对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你的理解是什么?虽然,你的行动告知了我答案,我仍旧想穿越时空,和你来一次灵魂深处的对话。然而,你却走了 你虽然轻轻地走了,但你在田间地头实干的身影深深的印在了群众的心里,也印在了我的心里。这时,我想起了那句话: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感动中国2022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三 18岁失去光明,却依靠自身努力成为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28年来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当62岁的朱丽华站上讲台娓娓道出自己的初心时,人们说:“她失去了光明,却用爱与暖和照亮了很多人前行的路。” 黑暗中追光:身体残疾人生不能残疾 “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行以没有事业。我叫朱丽华,是一名盲人党员,也是嘉兴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在千余名听众的凝视下,年过六旬的朱丽华由志愿者搀扶着缓缓走上嘉兴大剧院的讲台。 朱丽华并非先天失明。18岁,是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两次意外事故让她彻底看不见了。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无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时隔40多年,当时的彷徨、无助和无望,朱丽华还记忆犹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看、榜样“海迪姐姐”的激励,让朱丽华慢慢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行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的奴隶。”她确定走出家门,用行动找寻心中的光明。 1985年,浙江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朱丽华报名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吃螃蟹的盲人”。从学习时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到对骨骼、经络、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学成归来后,精湛的技术让她赢得众多回头客。 “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在朱丽华心中,这个目标从未变更。拿到中医师证书的那一刻,她潸然泪下:“我最终能靠自己的双手安家立命了!”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中医师证书,也见证了在希望与悲观的决斗中,朱丽华用志气与双手“推”开的人生新大门。 感动中国2022个人心得体会(全文) 2022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2022心得体会作文 2022学习感动中国中国女排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 2022医德医风个人心得体会 2022感动中国王娅心得体会 最新2022感动中国观看心得体会_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 个人心得体会 个人心得体会 个人心得体会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