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纲.doc

    • 资源ID:1951239       资源大小:326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纲.doc

    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17 年 6 月1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1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与依据 .1二、规划适用范围、规划期及基准年.1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3一、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现状 .3二、形势与要求.5第三章 指导原则与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规划目标.9第四章 总体布局 .12一、地质调查.12二、矿产资源勘查 .12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13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13五、矿地融合.13六、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对接.14第五章 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服务.15一、基础地质调查 .15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52三、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15四、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与社会化服务.16第六章 矿产资源勘查.17一、勘查方向与规划分区 .17二、勘查规划区块划定(探矿权设置区划).17三、勘查准入.18四、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18第七章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20一、开发利用总量调控 .20二、开采规划分区 .20三、开采规划区块划定(采矿权设置区划).22四、矿山准入.22五、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23第八章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25一、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25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26三、绿色矿山建设 .26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27第九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矿区土地复垦.28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28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28三、矿区土地复垦 .293四、矿山地质环境管理 .30第十章 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32一、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工程.32二、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工程.35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矿区土地复垦工程.35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37五、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与社会化服务工程.38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9一、深化改革,转变矿产资源管理方式.39二、建章立制,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体系.39三、开拓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40四、明确责任,完善规划实施考核与审查制度.40五、强化监管,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41六、执行标准,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4141第一章 总 则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与依据(一)主要目的(一)主要目的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细化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 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任务,全面部署江苏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制定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 ) 。(二)主要依据(二)主要依据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 、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 、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 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 、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 、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 、 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 、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地方法规、规划和有关文件。二、规划适用范围、规划期及基准年规划是江苏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2件,是依法审批矿业权、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规划以 2015 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展望到 2025 年。 3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一、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一)矿产资源概况1.矿产资源特征江苏已发现各类矿产 133 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 68种。查明矿产地 558 个,勘查程度达详查以上的占总数的 74%,中、小型规模矿产地占总数的 82%。在国家确定的 34 种重要矿产中,江苏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 20种。水泥用灰岩、膨润土、岩盐、无水芒硝、凹凸棒石粘土、金红石、石膏、熔剂用蛇纹岩等 8 种矿产是江苏的优势矿产。2.资源保证程度熔剂用蛇纹岩、岩盐、建筑用砂石等矿产保证程度充足;金红石、铌钽、石膏、凹凸棒石粘土、地热等矿产丰富;煤、锶、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芒硝、磷和硫铁矿等矿产短缺;铁、铜、铅锌、高岭土、冶金用白云岩、陶瓷土和饰面用大理岩等矿产紧缺。煤、铁等重要矿产开采矿山接替资源不足。3.矿产资源潜力煤、铁、铜、铅锌、金、磷等重要资源的查明程度均不到50%,深部资源潜力较大。在宁镇、宁芜和溧水等重要成矿区深部,具有铁、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徐州的煤,苏北的金、金红石、磷和金刚石,淮安和金坛的岩盐,盱眙的凹凸棒石粘土等均有找矿潜力。地热资源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大。(二)地质勘查工作进展(二)地质勘查工作进展41.地质工作服务开展了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调查覆盖率达 58.47%。完成了宁镇、盱眙、宜溧等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完成了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地质灾害调查、长三角(长江以北)环境地质调查、全省土壤质量调查。完成了南京、苏州、镇江等城市地质调查。开展了沿海地区综合地质调查。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网系统,建立了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2.矿产勘查完成了煤等 8 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落实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交了 7 个大中型矿产地和 4 个小型矿产地。实施地热勘查项目近百个,成功钻探地热井 60 余口。开展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 28 个,投入资金 1.58 亿元。(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矿产资源开采2015 年,全省开采矿产 42 种,年矿石开采总量 1.87 亿吨,矿山数量大幅减少,2015 年全省矿山仅 1046 个,采矿业产值 192.9亿元。矿山平均生产规模达到 17.9 万吨,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21.89%,矿山规模结构得到改善。2.资源利用与管理重要矿产开采矿山“三率”指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多项选矿回收利用技术被列入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 。矿产资源开发严格落实了空间管控要求。关闭了开山采石禁采5区(带)内 114 个露采矿山。在全国率先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共划定 517 个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总面积 1960.55 平方千米,占全省山体资源总面积 64%,保护了江苏稀缺的山体资源。3.矿业权设置与交易市场相继编制了 13 个设区市,煤、地热、磷矿、矿泉水等 4 个单矿种,徐州、连云港、南京、镇江等重点地区金属矿产的矿业权设置方案,共划定探矿权区块 488 个,采矿权区块 1862 个。成立了江苏省矿业权交易中心,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管理规范的矿业权交易市场体系,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得到加强。通过网络交易共出让转让探矿权 29 宗,交易金额 2.09 亿元;出让转让采矿权1239 宗,交易金额达 17.18 亿元。(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绿色矿山建设(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绿色矿山建设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 36 亿余元,治理矿山 541 个,治理面积约 4020 万平方米。制定了江苏省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和指南,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6 个矿山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占矿山总数的 2.29%;另有一批矿山成为省级绿色矿山。二、形势与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地质工作6和矿产开发利用面临着新使命新机遇新挑战。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施“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等国家战略,需要地质工作基础支撑与服务。只有稳步推进区域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不断加强和完善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划、监测和预警,强化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改变地质工作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的状况。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保持矿产资源的稳定供给。江苏是全国水泥生产第一大省,水泥用灰岩矿石需求巨大,水泥产能调控对矿产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建材类矿产需要量大,在保障资源供给与保护环境方面形成较大压力。只有加强国家急缺和省内优势矿产的勘查,实现地质找矿第二空间的突破,维持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开采量,才能缓解资源短缺压力,稳定矿产资源的保护和供给能力。创新发展和深化改革需要地质工作多元化服务,探索建立后工业化时期的新模式,构建地质矿产管理新机制。只有突破传统地质工作框架,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由以传统的资源勘查开发为主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环境”方向转型,实现“矿地融合” ,才能提升江苏地质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机制创新提供示范和经验。只有深化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重推进矿业权人信息公示制度,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才能使江苏地质矿产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走在全国前列。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矿山企业要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优势资源的开发必须适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资源开采集中、以矿业为支撑的城镇必须实现产业调整转型升级。全面改善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治理任务繁重的历史遗留关闭矿山生态环境,必须构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共同责任机制和多渠道投入机制。8第三章 指导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围绕江苏“两聚一高”和“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发展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环境保护能力和地质工作服务功能为目标,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守红线,强化空间管控,严格勘查开发准入;结合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原则。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结合全省生态功能区划,统筹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发展绿色矿业,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共赢局面。坚持节约优先、综合利用的原则。坚持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理念,优化矿产开发结构,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工艺、方法,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坚持矿地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历史遗留矿区9土地资源综合整治,建立矿地一体化新模式。优化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实现矿地协调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引导和确定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矿产资源配置。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的原则。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深化地质矿产管理改革,构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新机制。围绕钢铁、煤炭脱困发展、转型升级要求,化解煤炭等矿产开发过剩产能。突出公益性地质调查,加强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服务于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三、规划目标 (一)(一)20202020 年规划目标年规划目标 1.加强地质调查,地质工作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完成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 39 幅,调查面积约 16807 平方千米,工作覆盖率约 16%。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约 74806 平方千米,工作覆盖率约 73%。覆盖全省重点区域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建成。力争新圈定找矿远景区 1020 个,新发现重要矿产大中型矿产地10 个以上,探获一批资源储量。2.控制开采总量,矿产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年开采总量控制在 2.1 亿吨以内,矿山总数控制在 960 个10以内,减少率 15%以上,矿业产值达到 250 亿元左右。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 26%以上,重要矿产开采矿山“三率”达标率 96%以上。基本形成绿色矿山格局。部、省发证的固体矿产开采矿山 80%以上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12 个。3.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完成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基本完成禁采区内关闭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 65%;关闭砖瓦用粘土矿山土地复垦率达到 95%;采煤塌陷地沉稳区治理复垦面积5000 万平方米以上。专栏专栏 1 1 主要规划指标主要规划指标类别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名称单位单位指标值指标值指标属性指标属性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覆盖率%16预期性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覆盖率%73预期性重要矿产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个10预期性基础地质调查 与矿产勘查新增资源储量分矿种具体见专 栏 2预期性矿业经济矿业产值亿元250±预期性矿产资源利 用与保护开采总量亿吨2.1约束性矿山数量个960约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26约束性重要矿产开采矿山“三率”水平 达标率%96约束性矿产 资源 开发 利用 与保 护矿业转型升 级与绿色矿 业发展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比例 (部、省发证固体矿产开采矿山)%80约束性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65约束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与治理恢复矿区土地复垦面积 (采煤塌陷区治理复垦)万平方米5000约束性11专栏专栏 2 2 重要矿产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重要矿产预期新增资源储量序号序号矿种矿种资源储量单位资源储量单位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预期新增资源储量1铜金属 万吨10152铅锌金属 万吨10253金金属 吨254铁矿石 万吨200040005硫铁矿矿石 万吨12002000 6锶SrSO4 万吨20307金红石矿石 万吨10008石榴子石矿物 万吨150020009磷矿石 万吨1000150010凹凸棒石粘土矿石 万吨40050011岩盐NaCl 亿吨101512芒硝Na2SO4 万吨10001500(二(二) ) 20252025 年展望年展望地质勘查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地质找矿取得新成果,矿地融合格局基本形成;矿业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矿山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地质环境全面改善,关闭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全面完成;形成绿色矿业发展全新格局。12第四章 总体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统筹安排地质矿产工作,进一步优化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开发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红线区域规划要求相协调,发挥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地质调查 围绕高层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落实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部署地质调查。在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开展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提升基础性地质工作程度。实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为后工业时代地质新模式构建提供示范。针对城市地质资源环境问题,安排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围绕国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安排全省土地质量调查评价,加强地质环境监测。二、矿产资源勘查围绕重要成矿区带、老矿山深部及周边,以国家紧缺矿种为重点目标,科学统筹部署地质找矿工作。按照“稳定苏南、提升苏北、南北并重”的原则和“浅部与深部相结合”的空间布局,找矿部署重点由苏南向苏北进入适度调整和转移。加强苏北地区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特色优势矿产的勘查,构建勘查开发一体化格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进苏南地区以资源储备为主要目的攻深找盲,力争取得找矿重大突破。重视绿色清洁能源、非常规能源的地质找矿,推进全省地热、13浅层地温能、油页岩、页岩气的调查与勘查,为科学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科学确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优化分区管理,强化空间管控。坚守规划红线和生态底线,严格开山采石禁止开采区(带)和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的监管。坚持安全生产第一,优先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利用空间布局,稳定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树立绿色矿业发展理念,推进重点矿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绿色矿山,培育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突出重点矿区和集中开采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管理创新推动矿山企业科学利用矿产资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着力解决矿区地质灾害隐患多发、生态破坏突出和占用破坏土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部署治理恢复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加强“三区两线”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坚持矿地统筹,注重矿区土地复垦,促进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发展。五、矿地融合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实施资源环境综合调查评价,加强与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等国土资源管理的协调、融合,构建“矿地融合”的地质工作新模式,更好服务于土地资源管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14在徐州地区推进矿地统筹试点。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矿区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合理开采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有效保护水资源为目标,开展矿地统筹技术研究,统筹规划矿区资源,优化矿区城乡土地利用布局,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创建绿色矿业示范区,构建矿区国土空间布局新模式,引导城、矿、乡一体化发展。六、“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对接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境外矿产资源合作勘查开发机制;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勘查工作数据库,建设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信息服务平台。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为重点,以地质勘查为先导,围绕市场需求,建立境外长期稳定的矿业勘查开发基地,搭建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境外合作载体,增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15第五章 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服务坚持创新共享发展理念,突出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提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重视创新研究,提升地质工作服务能力。一、基础地质调查 开展连云港南部、宿迁西南部、淮安中部、扬州中部、盐城西南部、南通西部等 6 个地区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总计 39 个图幅,调查面积约 16807 平方千米。开展南通、盐城地区 125 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徐州等市城市地质调查,徐州丰沛城镇发展示范区和洪泽湖生态敏感区环境地质调查,以及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调查面积约 74806 平方千米。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根据矿产资源找矿潜力,划定 11 个调查评价区。在徐州大沙河、丰县睢宁、淮安洪泽盐城射阳、苏南、金坛薛埠等地区开展油页岩、页岩气矿产调查评价,在徐州利国、郯庐断裂带江苏段新沂泗洪、连云港东海徐州新沂、连云港宿迁沭阳、盱眙、南京江浦六合等地区开展 15 万矿产地质调查及大中比例尺物化探测量等工作,重点调查评价铁、铜、钼、金、金刚石、金红石、石榴子石、磷矿等矿产资源远景,力争新发现一批可供进一步勘查的找矿靶区,为勘查选区提供依据。三、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开展前沿性、基础性地质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紧紧围绕16地质演化与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成矿规律、浅覆盖区找矿、深部勘查等相关重大地质问题和支撑技术,组织科技攻关,加强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地质调查科技水平。加快地质科技创新体系和地质调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促进地质科技人才培养成长和科技团队建设。四、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与社会化服务加强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服务。加强地质成果资料的信息化,做好地质成果的应用转化服务,实现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共享。利用“互联网+” ,建立面向政府部门、专业队伍和社会公众的地质成果资料社会化服务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地质资料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地质资料管理职能向市县延伸,有条件的地级市建立地质资料馆。17第六章 矿产资源勘查落实江苏可持续发展等七大发展战略,根据成矿地质背景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勘查布局,统筹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服务和保障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不断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一、勘查方向与规划分区 根据以往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划定 13 个固体矿产重点勘查区。以铁、铜、铅锌、金、锶、硫铁矿、岩盐、金红石、磷、凹凸棒石粘土、原生金刚石、高纯石英、晶质石墨等国家紧缺矿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和江苏优势矿产以及地热为勘查主攻矿种。开展徐宿连地区铁、铜、金等重要金属矿产和高纯石英、晶质石墨、金刚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勘查,兼顾金红石、石榴子石、磷等特色优势矿产。开展淮安地区岩盐、芒硝、凹凸棒石粘土等优势矿产勘查。开展沿江及苏南地区铁、铜、铅锌、金、锶及高效益非金属勘查。有序推进地热、浅层地温能、油页岩、页岩气勘查工作。二、勘查规划区块划定(探矿权设置区划)全省已设保留探矿权区块共计 176 个,在此基础上在固体矿产重点勘查区和地热、矿泉水找矿远景区内划定勘查规划区块,新划定勘查规划区块 485 个,包括第一类矿产勘查规划区块 361 个,第二类矿产勘查规划区块 124 个;地热、矿泉水勘查规划区块 302 个,约占 62%;铁、铜、铅锌、金等金属勘查规划区块 97 个,约占1820%,其中,在苏北和宁镇、宁芜、溧水等地金属重点勘查区划定71 个。三、勘查准入(一)(一) 资格准入资格准入探矿权申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申请人的资金能力必须与申请的勘查矿种、勘查面积和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地勘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从事相应的勘查活动。严格限制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失信纪录的探矿权申请人参与交易活动。外商投资企业应遵循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从事相应的矿产勘查活动。(二)(二) 空间准入空间准入一个勘查规划区块原则上只设置一个探矿权。苏南地区设立除地热和财政资金全额投入的勘查项目以外的第一类矿产探矿权,应符合地方政府相关规划。地热、矿泉水矿业权设置原则上应保持 2千米以上距离。(三)(三) 规模准入规模准入原则上禁止在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圈定的最小预测区内圈大探小、化整为零。新立探矿权勘查区块面积一般不得小于 1 个基本区块。探矿权人的年度最低投入规模不得低于相关规定。四、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统筹协调好各级政府、矿山企业及地勘单位出资的地质找矿工作,构建地质找矿多元化投入机制。沿江及苏南地区地质找矿以重19要矿产资源储备为目标,资金投入以中央和省级财政等国家出资为主;苏北地区通过合理规划勘查布局,按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快速突破”的原则,合理引进社会资金的投入,构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一体化格局。针对石榴子石、金红石、地热等开发热点矿种,适当调整探矿权出让方式,实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20第七章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管理制度,优化矿山布局,调整矿业结构,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严格矿山准入,推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一、开发利用总量调控 重点调控煤、铁、熔剂用灰岩、芒硝、岩盐、水泥用灰岩、石膏、建筑石料、凹凸棒石粘土、砖瓦用粘土等 10 种主要矿产的开采总量(专栏) 。加强各市矿山总数和年开采量的调控,促进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专栏) 。二、开采规划分区 全省设立开山采石禁止开采区(简称禁采区) 、限制开采区(简称限采区) 、重点矿区和保护矿区。专栏专栏 3 3 主要矿产开采总量调控指标主要矿产开采总量调控指标序号序号总量调控矿种总量调控矿种计量单位计量单位20152015年年至至20202020年年1煤万吨182610002铁万吨5726003熔剂用灰岩万吨4675004芒硝万吨3553505岩盐万吨156717506水泥用灰岩万吨619362007石膏万吨05008建筑石料万吨527565009凹凸棒石粘土万吨193510砖瓦用粘土万吨1738155021专栏专栏 4 4 各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指标各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指标20152015 年年至至 20202020 年年矿山总数矿山总数年开采量年开采量矿山总数矿山总数年开采量年开采量序号序号行政区行政区(个)(个)(万吨)(万吨)(个)(个)(万吨)(万吨)1南京市2923193023002无锡市812312012003徐州市5744015046504常州市4230984037005苏州市3071401206南通市2234132103307连云港市5229704541508淮安市9615648517009盐城市17633713030010扬州市653416032011镇江市62147480160012泰州市993638038013宿迁市10716190250总 计10461874796021000(一)开山采石禁采区(一)开山采石禁采区根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和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划定 107 个开山采石禁采区,禁采区面积约 12865 平方千米;62 条开山采石禁采带,禁采带长度约 3550 千米。(二)限制开采区与集中开采区(二)限制开采区与集中开采区在限采区内设立采矿权,进行开采活动,要严格执行矿山准入和开发利用相关要求。为保障经济建设需求,市、县可规划设置建筑用砂、石、土集中开采区,制定集中开采区的准入条件。集中开采区外原则上不再22新设建筑用砂、石、土矿山。(三)重点矿区(三)重点矿区以重要矿产、江苏优势特色矿产为主,在徐州、连云港、淮安、南京、镇江、常州、无锡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和集中的地区划定 15个重点矿区。重点矿区内相关矿种开采矿山必须建成绿色矿山,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达 96%以上。(四)保护矿区(四)保护矿区将省内目前暂不开发利用的 26 个大中型及重要小型矿产地列为保护矿区,原则上不得压覆。三、开采规划区块划定(采矿权设置区划) 全省已设保留采矿权区块共计 161 个,在此基础上新划定第一类和第二类矿产开采规划区块 186 个。新划定第一类矿产开采规划区块 142 个,第二类矿产开采规划区块 44 个;其中,地热、矿泉水开采规划区块 161 个,约占 87%;在水泥用灰岩、岩盐、芒硝、凹凸棒石粘土等矿种重点矿区内划定相关开采规划区块 11 个。四、矿山准入(一)(一) 资格准入资格准入 严格按照国家矿业权出让规定出让采矿权,保护正当合法竞争。参与采矿权交易活动的市场主体,应具有相应资质并符合相关条件,严格限制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失信纪录的采矿权申请人参与交易活动。外商投资企业应遵循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从事相应的采选活动。23(二)(二) 空间准入空间准入遵循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对采矿活动的差别化管控要求。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从事采矿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从事探矿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从事除财政全额出资以外的探矿活动。禁止在国家和省政府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其它地区从事采矿活动。开山采石禁采区内不得新设露天开采石材石料及其他矿产资源采矿权。集中开采区内采矿权原则上应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矿山建设和开采活动必须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一个开采规划区块只能设置一个采矿权。采矿权人必须编制矿山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三)(三) 规模准入规模准入坚持矿山设计开采规模与矿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对全省 26 个矿种制定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设计标准,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产业政策准入门槛高于设计标准的,以产业政策为准。(四)资源利用技术准入(四)资源利用技术准入禁止采用落后的、破坏和浪费资源的开采和选矿淘汰技术,严格执行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和江苏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目录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矿山企业应保障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24五、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进一步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强化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摸清矿产资源家底,全面掌握储量动态变化和矿山开发利用水平,促进矿山企业珍惜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加大督查、执法工作力度,全面提升矿山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运用卫片执法、违法案件立案执法等手段,加大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查处力度。落实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要求,严格控制钢铁、煤炭、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用矿审批。按照省政府同意的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方案确定的时限要求,核减开采量,关闭有关煤炭开采矿山。加强对砂石、粘土类矿山的监督管理,注重开采总量调控,进一步减少矿山数量,缩减开采空间,形成以集中开采区格局为主的空间管控模式。规范采矿权市场建设,规范采矿权出让,严格控制协议出让,实现采矿权的市场化配置和资产化管理。25第八章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推进矿业转型和绿色矿山建设,优化矿业结构,发展绿色矿业,提升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水平。一、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一)提高矿山规模结构(一)提高矿山规模结构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引导整合矿山,鼓励矿山企业规模化开采,提高大中型矿山企业在全省矿山中的比重,压缩矿山数量,淘汰技术落后的矿山,关停资源浪费严重、矿区环境问题突出、安全无保障矿山。到 2020 年,全省矿山平均年生产规模达 22 万吨水平。全省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 26%以上,其中非砖瓦用粘土矿山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 84%。(二)优化矿产品结构(二)优化矿产品结构鼓励发展精深加工业,提升岩盐、芒硝、膨润土、凹凸棒石粘土等矿产加工水平。推广和应用“三下”压矿及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的先进适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纲.doc)为本站会员(创****公)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