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互联网+”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应用与思考.docx

    • 资源ID:19539903       资源大小:39.81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互联网+”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应用与思考.docx

    “互联网+”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应用与思考 “互联网+”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应用与思索 摘 要:随着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构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普惠金融体系总体架构有效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不足的缺陷。本文在供求理论的分析框架下,以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考察了汉中市农户金融需求与金融供应状况,回答解决了如何将新兴的互?网信息技术与农村金融相结合。 关键词:“互联网+”;普惠金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22(2)-0081-05 一、引言 自2004年起先,我国连续出台了十个“中心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包括普惠金融理念在内的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激励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为主体,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融合的金融体系。国务院于2022年7月发布关于主动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看法,将“互联网+”普惠金融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同年年底,中心通过了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22-2022年)。次年2月2022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绿皮书)确定发展普惠金融“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总体思路,强调了全面实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主体通过互联网、数据等技术普及农村金融服务,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拓展普惠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强调社会各阶层群众都可以同等地获得金融服务,削减金融排斥,体现社会公允。互联网金融具有覆盖范围广、便捷高效、交易成本低等特点,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普惠金融并且构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普惠金融体系总体架构,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不足的缺陷,扩大了客户服务半径,降低了金融服务价格,创新了金融服务方式,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供应了新路径。 二、国内外实践阅历 (一)国外实践阅历 国外最新探讨实践是基于数字化农业价值链金融来缓解农户以及涉农企业融资难问题,数字农业价值链金融利用先进的数字工具将价值链融资的覆盖面和产品多样性扩大到偏远地区的小型农户(小农),使得这些地理位置偏远、没有信用记录和传统抵押品的农户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1.数字支付 数字支付有效地降低了现金交易所涉及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了支付效率,同时还可以产生用于评估信用风险的现金流量数据。相关探讨数据表明,金融服务机构越来越依靠于数字化工具进行交易。例如,肯尼亚的非盈利性基金会OneAcre Fund通过数字化信贷工具M-Pesa来进行贷款收回,工作人员将以往赴农村偏远地区收回贷款的时间用来教化和帮助农户进行数字工具的运用,节约了成本。而乌干达UNCDF基金的“贫困流淌资金安排”与当地一家咖啡经营商Kyagalani Coffee Limited(KCL)合作,为超过10000名咖啡种植户供应移动支付服务。 2.数字信贷 依据Rural & Agricultural Finance Learning Lab(2022)的探讨显示,客户在数字化平台上注册和申请是目前最常见的信用数字化信贷形式。肯尼亚MFI Musoni的信贷员运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拍摄客户的数码照片和身份证件,随后将其与其他应用程序信息一起上传到总部,这个过程降低了金融机构做信贷决策的时间和成本,从而提高了Musoni在短时间内发放更多贷款的实力。农户通过数字化信贷平台可以在不用访问任何物理网点的状况下更快捷地获得发放的贷款。 3.数字交易 数字交易平台通过连接农户与农业企业,使得农户可以干脆面对更广泛的购买企业,建立了价值链中的价格透亮性,压缩了中间商的利润空间。针对农产品交易特性,可以供应数字发票贴现和数字仓库收据,数字发票贴现通常含有交易中农产品基本信息、价格、买卖家以及农户供应商等,架起了农户和金融服务商之间的信息桥梁,提高了对农户的交易支付时效。数字仓库收据可以帮助农户运用其储存的农产品价值做为抵押品从金融服务商获得融资,满意紧急流淌性需求。 (二)国内实践阅历 1.基于电商平台的综合金融服务商 此种模式主要依托电商平台获得数据和客户,金融服务与电商业务相配套。如2022年阿里巴巴提出了“千县万村”安排,即将来5年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通过农村淘宝合伙人模式、菜鸟网络并借助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解决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问题,在此基础上金融协同跟进,蚂蚁小贷满意农户贷款需求,蚂蚁金服的支付宝满意农户支付需求,余额宝满意农户理财需求。 2.农业产业链金融 此种模式主要依托产业链信息化获得数据和客户,如大北农提出了“才智大北农”布局,其将云端管理服务、农业电商的交易平台和金融服务农业产业链集合在一起,猪管网、猪病通、进销财供应云端养殖管理服务,智农商城、行情宝供应农业农资、产品交易等服务,农信网为客户供应资信评估、小贷、支付结算和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通过云端管理和农资电商驾驭的生产、交易等信息,为农户分类供应贷款,而贷款形成的债权可以在第三方P2P平台销售。 3.第三方P2P网络贷款平台 此种模式主要依托线下信贷员,建立客户的信用数据库,如宜信。2009年,宜信推出第一个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公益性P2P业务宜农贷。2022年,宜信正式在农村铺设线下服务网点,成立农商贷,通过培育线下信贷员,进而开发客户,依据客户申请进行入户调查,对农户进行全面审核,赐予授信。2022年,宜信推出融资租赁,通过“农租宝”和“农分期”与农机经销商合作为农户农机供应租用和分期偿还的金融服务。2022年,宜信提出“谷雨战略”,核心是建立“一云一网”:5年内打造并开发农村金融云平台,同时建立1000个基层金融服务网点,供应信贷服务、农村支付及保险等金融服务。 三、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以汉中市为例 汉中市辖10县1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2022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56.49亿元,增速达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54.07亿元,增长7.5%。地方财政收入45.19亿元,增长11.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e为25595元、8855元,增长8.3%、8.5%。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52.53亿元,较年初增加160.61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全省1.33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80.21亿元,较年初增加49.67亿元,同比增长7.88%。 从人均银行卡结算账户、银行卡持有量、网上支付和信贷增量等指标来看,普惠金融总体稳中有增。2022年,汉中市个人银行卡结算账户人均拥有量较2022年上涨66.17%,人均银行卡持有量同期上升62.39个百分点。同年,汉中市个人网上支付开通户数为0.5户,较2022年提高0.17户,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同期新增19.05%,达到4623.77元。另外,2022至2022年,汉中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基本持平,保险密度同期增长52.02%(见表1)。 普惠金融的获得性指标还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汉中市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为2.11个,较2022年增加0.07个,每万人拥有的ATM机具数3.73台,较2022年增加1.97台,每万人拥有的POS机42.79台,每万人拥有助农取款点15.65个,取款笔数0.34笔,每万人拥有的借记卡1.35张,仍处于较低水平(见表2)。 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还有待优化。目前,全市仅两户企业通过区域股权交易中心融资6000万元,1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定向增发融资2197万元,小微企业干脆融资度较低,通过银行信贷获得率较全省持平,抵(质)押贷款比率下降,企业信用建档率偏低,显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改善状况不明显(见表3)。 农户贷款增长较快。2022年农户贷款余额174.81亿元,同比增长15%,比去年同期增加3.3个百分点,农户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较2022年提升1.16个百分点,农户贷款申贷获得率接近97.2%,农户信用贷款比例进一步提升,信用档案建档率96.73%,较全省高出15个百分点(见表4)。 四、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问题及缘由分析-基于汉中市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选取了汉中市西乡、南郑、城固、勉县、洋县、宁强、略阳共7个调查样本县,参加问卷调查的样本主要涉及三类: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其中,参加问卷调查的县城居民140户,农村居民140户;县城企业140个,农村企业140个;县城金融机构网点70个,农村金融机构网点70个。 (二)问卷分析 1.基本状况 被调查的280户居民中,从年龄上看,16-20岁占4%,21-30岁占33%,31-41岁占23%,41-50岁占24%,51-60岁占12%,60岁以上占3%。从文化层次来看,县城居民以中学和大专学历为主,分别占26%和55%,农村居民以初中和中学学历为主,分别占36%和29%。有手机的居民占99%、家里能上网的占77%,一般用手机上网的占61%、用家里电脑上网的占30%。有银行卡的占97%、有信用卡的占64%。 被调查的140户企业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占11%,10-50万元占38%,50-100万元的占17%,100-300万元的占7.9%,300-500万元的占11%,500-1000万元的占5.7%,1000万元以上的占9.3%。 被调查的140家金融机构中,有54.3%是农村信用社,有15.7%是邮储银行,另外的30%是国有商业银行。被调查机构个人客户数量在1万人以上的占49.3%,企业客户数量在100家以下的占76%。存款规模在5001万-1亿元的占19%,1-5亿元的机构占52%;贷款规模在3001-5000万元的占17.1%,在5001万-1亿元的占16.4%,在1-5亿元以上的占22.9%。 2.居民和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征 (1)居民和企业办理银行业务最主要的方式是到银行柜台和运用自助取款机办理。选择去银行现场办理业务的居民占61%,选择自助取款机办理占33%,选择手机、互联网、电话办理业务的仅占1%。 (2)居民和企业对新型支付方式和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接受度较低。当被问到“假如您去市镇买比较贵的商品,您一般怎么付款”,选择带现金的居民占65%,选择刷卡的占22%。当被问到“贵公司选购商品时,一般怎样付款”时,选择通过银行网点转账汇款的企业占35%、选择网上银行转账的占30%、选择带现金去的占17%。当被问到“贵公司销售商品时,一般怎样收款”时,选择收现金的占60%、通过银行转账收款的占31%。居民理财方式主要是存定期和购买理财产品,选择存活期的占24%,存定期的占66%,购买银行理财的占28%,买股票的占7%,买保险的占9%,购买诸如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占10%。 (3)大多数居民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宣扬知道可以运用电子银行办理银行业务。当被问到是否知道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机和电话银行办理银行业务,77%的居民选择知道。通过金融机构宣扬知道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机和电话银行办理业务的居民占59%,通过亲朋好友介绍的占13%,通过看电视了解的占10%,通过网上信息了解的占7%。当被问到是否情愿尝试运用互联网、手机和电话银行时,有81%的消费者表示情愿尝试运用。 (4)运用过互联网、手机或电话银行的居民和企业占比较低,运用用途主要是办理转账汇款、查询账户、还款业务。运用过的居民占13%、企业占19%,从没用过的居民占61%、企业占74%,间或用的居民占26%、企业占8%。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或电话银行办理转账汇款业务的居民占56%,办理查询账户业务的居民占37%,办理还款业务的居民占19%。 3.金融服务问题成因 (1)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是居民和企业办理银行业务首选机构,但是金融产品单一。当被问到“您一般在哪个银行办理业务”时,选择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的居民高达89%,企业高达92%;被问到您选择该机构的缘由时,选择办理业务便利的居民是91%,企业是93%。居民和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基本集中在“存、贷、汇”业务,金融机构产品单一,不能满意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 (2)多数消费者认为运用互联网、手机、电话银行担心全,风险规避程度较高。当被问到“假如您未运用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主要缘由是”,选择无这方面的需求占31%,选择担忧担心全的占59%,选择不了解、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处,但有爱好尝试的占7.1%,选择了解其好处、但不知如何操作的占5%。当被问到“您认为哪种方式办理银行业务最平安时”,选择去银行现场办理业务最平安的占75%。当被问到“您认为哪种方式办理银行业务最担心全时”,选择通过手机上网办理业务的占40%,通过打电话办理的占比26%,通过家里上网办理占20%。16%的金融机构的电子银行业务发生过平安问题,但90%的缘由是因为用户自身运用造成的。 (3)金融机构对互联网、手机和电话银行业务的宣扬力度不够。大多数居民仅仅是知道互联网、手机和电话银行可以办理银行业务,但并没有深化了解。59%的居民是通过金融机构宣扬知道电子银行业务的,其中78% 的居民情愿运用手机客户端查询、转账、购买理财等快捷服务,但有48%的并不?运用操作。 (4)办理业务时间长、金融服务渠道少、产品种类少、手续费高是金融消费者最不满足的地方。当被问到“您对银行最不满足的地方”时,选择办理业务时间长、效率低的居民占比59%,金融服务渠道太少的占37%,业务手续费太高占比29%,产品选择少33%。 (5)居民对电子银行的认可度低、需求不高、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滞后、物流等配套服务落后是金融机构推广电子业务遇到的主要障碍。当被问到推广电子银行业务中,贵行遇到的主要障碍为居民对电子银行的认可度低占84%,对电子银行的需求不高占61%,农村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缓慢、物流等配套服务落后占52%,宣扬培训少、居民不了解、不知如何操作占48%。 (三)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及缘由 1.支农贷款发放无法匹配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一方面,涉农金融机构的贷款准入门槛高,其分支机构的放贷权限低,且目前支农贷款的利率相对较高,贷款期限限制严格。就贷款期限而言,农户小额贷款基本在一年之内,但事实上农户发展养殖业或果木业的周期在2-3年之间,甚至部分项目最终见效需至少5年。因此,短暂的贷款期限与贷款运用见效期限不匹配,即短期贷款难以发挥实际的扶持效用。另一方面,担保抵押物缺失是农户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由于农户群体的特别性,其能够用来抵押的通常只有住房,而农户住房价值低且变现困难,从而抵押难导致贷款难。 2.金融机构支农方式单一,政策性扶持效果不佳。目前农村工商业显现出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必定要求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就汉中的县域国有银行而言,其信贷重点不在县域经济,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信贷服务,样本县中仅两个县在近两年成立了村镇银行,其支农作用及自身优势还未彰显,因而无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有效支持,更无法对农业开发、农业科技供应政策性扶持。此外,缺乏服务创新意识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一个明显问题,基层网点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往往也无创新动力。此外,县域保险业针对农业开展的险种特别少,对农业的介入程度低,已不能有效满意农村经济发展的须要。 3.金融业务宣扬推广不够。尽管农村金融支付网络已经建立,但乡镇营业网点供应主要还是储蓄、汇兑及小额信贷业务,支付结算的票据化程度照旧低,基层网点员工向客户举荐的大多为传统结算工具,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和城镇居民相同的金融服务。调查显示,85.7%的县城居民听说过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仅60%的农村居民了解到此类金融产品;而购买过这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县城居民为44.3%,农村为20.7%。肯定程度上说明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不太热心,导致许多金融产品在农村不能推广应用。 4.金融市场商业性竞争不充分。在农村地区,居民对金融学问、金融产品和金融消费者权益爱护等都不甚了解,信用意识比较淡漠,随意为他人担保、轻易信任并参与非法集资的现象时有存在。农村企业的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不够科学有序,财务报表也欠规范,影响其有效融资。农信社网点的分布在县域占有肯定优势,涉农贷款占全市85%以上,业务量也远超于工、农、中、建、邮储等金融机构,农信社基本实现了区域垄断经营,不利于县域金融服务水平的进一步优化。 五、“互联网+”时代农村金融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布局,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 一是激励农村地区主动组建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供应融资担保的机构,引导农村地区资金有效回流。二是规范发展农村金融合作组织。支持农业生产合作社拓展信用合作业务,激励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培育发展成为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主动探究农村地区合作性的村级融资担保基金。三是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公司、评估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服务中介机构。构建相互补充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提升对“三农”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因地制宜,主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要主动驾驭了解农业资金困难化的需求特点和多样化的支付结算需求,全力支持农村资产抵押和担保方面探究。一是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通过开办网络银行、电子银行转账汇款、为农户代发财政补贴、代办养老统筹、代收话费、水电费等中间业务,大力推广农村移动便民支付、助农取款业务。二是依据当地实际状况,开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农夫急需的创新型信贷业务,如林权、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等业务,充分运用农户联保、“信贷+保险”“订单+金融”等金融创新产品。三是主动探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运用权的融资担保方式,拓宽农村贷款的增信模式,促进农夫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着力加强财政扶持,优化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一是政府应当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发进行嘉奖,有针对性地对涉农金融机构农村网点实施税负减免,从而促进金融机构提升其“三农”建设的参加度。二是调整监管政策,实行差别化监管,建立农村网点和涉农金融产品市场准入的快捷通道,实施弹性存贷比考核方法,构建涉农贷款导向的正向激励机制。三是加快农业保险业的发展,加大保费补贴力度,激励保险公司对农业险种进行大力创新,进一步优化巨灾保险制度与再保险制度,加强农业信贷风险的分散与补偿机制创新。此外,政府应对涉农金融机构实行风险补偿,从财政支农资金中提取一部分对因自然灾难导致的信贷损失进行补偿。四是搭建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完善相关的产权登记、评估、交易流转、法律询问等服务,进一步降低农户和金融机构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中的成本和风险。 (四)大力提升县域信用环境,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广泛开展争创信用企业、信用乡镇活动,切实爱护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畅通诉求维权的信息渠道,对评比出的信用村镇、信用企业、信用农户实施贷款倾斜政策,实行差别化实惠利率,?亩?使县域公民享受到信用所带来的红利,进而促进县域信用环境的建设。二是地方政府对企业逃废债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严格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加强企业改制合规性,着力督促企业按规定担当其贷款责任,落实银行债权,进一步实现县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三是强化农村司法环境建设。地方政府及司法部门要主动帮助农村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切实构筑农村资金“凹地”,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引导,建立适应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的评价体系 一是地方政府部门应对各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服务实力和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主动发挥政府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的联动效力,引导并激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基层央行要充分发挥好“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的作用,扎实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的效果评估,引导当地金融机构精确把握信贷支持“三农”的着力点,激励其主动贯彻执行国家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 参考文献 1雷蒙德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林宏山.互联网金融助推普惠金融发展探讨J.上海金融,2022,(12):38-40。 3杨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探讨J.征信,2022,(2):21-24.。 4约翰 格力,爱德华 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5朱迎,刘海二,高见.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实现农村金融普惠J.新金融,2022,(2):60-63。 The Application and Reflection of “Internet +”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clusive Finance Research Group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phones and Internet in rural areas, the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framework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effectively solved the shortcomings of insufficient of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hysical outlets.Under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n supply and demand,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an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inancial demand and financial supply of farmer households in Hanzhong city, and aims to solve how to combine the emerging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rural finance. Keywords: “Internet+”; inclusive finance; rural area; financial service “互联网+”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应用与思索 为什么说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入口 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内在联系在哪里?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框架与哲学思索(经典) 普惠金融发展的思索 数据库营销在互联网中的发展与应用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全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到 互联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普惠金融难度大,互联网金融解决了痛点(优秀)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互联网+”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应用与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