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祝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祝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洲中学 语文学科 谭海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把握文章大意。 2、探究文章主题,剖析祥林嫂悲剧的缘由。 3、认清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培育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探究实力。 课时:3课时 教法:阅读法 探讨法 讲授法 教具: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说是文学世界的一颗绚烂的明珠,它用曲折的故事反映现实生活,批判丑恶,传达美妙。而在中国近代,就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用一个发生在春天里的凄惨故事,告知了我们什么是丑恶,什么是美妙。这位小说家就是大家熟识的鲁迅,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就是他的作品:祝愿。 二、导学: (一)指定内容朗读后,快速阅读文本及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介绍作者作品 2、回顾小说鉴赏的学问点。 3、概括小说大意。(写了什么人?什么事?结果如何?) 老师明确: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宏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呼喊和彷徨。彷徨收入了鲁迅祝愿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头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究真理、寻求出路的珍贵精神。祝愿是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本文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的流弊和荼毒。 2、文体学问: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3、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夫,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最终过上了平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如同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旧摆脱不了人们的卑视。最终,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三、导议:小组探讨完成以下问题: 1、祥林嫂是怎样一个人? 2、有人说,人背不能怨社会,祥林嫂真正的死因是什么,是个人缘由还是社会缘由,请分析。 3、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老师明确: 1、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和善,朴实坚韧,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抗拒,最终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2、祥林嫂的婆婆、鲁四老爷、贺家大伯、柳妈和鲁镇的人,都有罪责。生活在祥林嫂身边的人们,谁也无意逼死祥林嫂,但的确是这些人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中国人世代奉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它毒害了全部的人,而就是这些人,又在不自觉的害别人,他们不谋而合得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吞噬着祥林嫂一类和善的、不幸的弱者。所以,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就是封建礼教。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 3、祝愿通过祥林嫂一生的凄惨遭受,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冲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四、课堂拓展:学生对下面问题谈看法 1、封建礼教: 过渡: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合谋杀害了勤劳和善的祥林嫂,然而,在那样的社会,莫非封建思想就只残害了祥林嫂一个人吗?不是,还有千千万万个祥林嫂被无辜的残害着。 请学生自由举例例如: 孔乙己中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失魂落魄的穷书生只能站着喝酒,最终凄惨的死去; 鲁迅的药,愚昧的华老栓用沾满革命者鲜血的馒头为自己的儿子治病,足见其受封建迷信的毒害之深; 明天中的寡妇单四嫂子,她执意守节,将儿子宝儿视作她人生的唯一希望,宝儿的不幸夭折,封建礼教使她失落了明天;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由别离、抗婚到双双徇情,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扼杀了他们的爱情; 东晋末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活在一个爱情自由与传统束缚不能并存的时代,一对相爱恋人却不能终成眷属,最终被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所拆散,双双徇情化蝶。 由此可见封建思想的罪恶滔天,惨绝人寰!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挽救以上无辜众生的命运?彻底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和歼灭封建社会! 五、导结: 祥林嫂的春天是被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那个环境夺走的。(演绎的方法)那是一个封建势力猖獗、封建礼教观念深厚、封建迷信旧俗盛行的社会。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夺走了祥林嫂生命中的春天。 正如现代作家丁玲指出的:“我读这篇作品觉得这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 怜悯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的把她往死里赶, 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苦痛, 因为并不是这一个人, 或那一个人才造成她的悲伤的命运的。” 又如许寿裳所说:“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六、导练:见资料 七、举荐阅读:鲁迅: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 附板书设计: 2 祝愿 作者作品介绍 概括大意 人物主要遭受 :夫死 出逃鲁镇 被卖改嫁 失子 再回鲁镇 死于鲁镇 主题思想: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祝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祝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