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学案与检测: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检测卷.pdf
-
资源ID:1955071
资源大小:502.0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学案与检测: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检测卷.pdf
章末检测卷 (四)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下图为 “ 某地区城镇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 已知 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是比 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据此回答12 题。1受地形影响,城市形态最有可能呈条带状分布的是() ABCD2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 ABCD都一样答案1.B2.C 解析第 1 题, 图中等高线反映了地形起伏状况,表示城镇图例的黑点大小反映了城镇等级。这些信息如果不能准确读出,该题有可能错选D 项, 误把乡镇 当作城市。第 2题, 因为 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 个城市,是比 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而 两个城市位于平原上,连接 经济效益最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某矿区探获一条长约400 m ,宽约 200 m 的银铅锌多金属矿物质带,该矿床资源量高达8.9 万吨。 据此回答34 题。3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该矿床的形成与哪一作用关系最密切() A岩浆活动B风力侵蚀C沉积作用D化学溶蚀4材料表明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A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矿产资源的集中分布区B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C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D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答案3.A4.C 解析第 3 题,银、铅、锌等有色金属, 是由岩浆活动形成,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第 4 题,材料中有 “该矿床资源量高达8.9 万吨 ”,说明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总是有限的。B、D 两项叙述正确,但是材料中未体现,A 项叙述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其后果影响到诸多领域。据此回答56 题。5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是() A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B城市郊区建设防护林带C用天然气替代石油,减少汽车污染D将火电厂建设到森林茂密的地方6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气候的变化和气候带的变迁,受其影响() A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加剧B亚寒带针叶林退化为苔原C温带草原变化为热带草原D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冰川总量增多答案5.C6.A 解析第 5 题,天然气与石油相比,是一种相对洁净的能源。保护森林、建设防护林带能吸收二氧化碳,但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没有影响;将火电厂建设到森林茂密的地方,并不能减少其污染物的排放,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没有影响。第6 题,气候变暖将使高纬地区的降水增多,而使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蒸发增强而变得更加干旱。因此黄淮海平原的土地盐碱化因蒸发强烈而变得更为严重。7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相比,正确的说法是() A前者是不可再生资源,后者是可再生资源B前者分布无规律,后者分布有规律C前者数量无限,后者数量有限D我国矿产资源形势严峻,土地资源极其丰富答案A 解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两者作为自然资源,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矿产资源按其属性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其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类型,又具有自然资源数量有限的特点,根据我国国情,矿产资源又存在形势严峻的问题。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它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数量是有限的。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有限,加上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因而我国的土地资源不仅不丰富,而且还相当紧缺。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 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 ” 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回答89 题。8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四月、五月B四月C六月、七月D十一月9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答案8.C9.D 解析长江流域夏季多雨,茶园一般在坡地种植,锄草后大部分地表祼 露,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而丘陵山坡土层浅薄,土壤贫瘠,一旦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就会迅速下降,造成茶园“消瘦 ”。10下列洪水形成因素之间关联性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C冰凌下泄堵塞河道洪水D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答案D 解析土壤含水率越高,地面坡度越大,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而泥石流、冰凌堵塞河道都可能形成洪水。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据此回答1112 题。11防洪减灾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B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C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D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12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围湖造田,抵制洪水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ABCD答案11.C12.B 解析第 11 题,我国洪灾多发, 损失较大, 必须增加投入, 加大防洪减灾的力度;第 12 题,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因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而不现实;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使洪水灾害更易发生,故 不正确。13如图所示的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谷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若暴雨后的径流不能为河道所容纳,将会出现() A内渍B雨涝C洪水D风暴潮答案C 解析当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时,水位上涨,冲毁堤坝,会造成洪水泛滥。下图甲为 “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图乙为该区域未来利用趋势性。读图分析回答1415 题。14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改变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15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B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答案14.D15.B 解析第 14 题,从两幅图的图例可以发现,农作物由小麦变为水稻,植被由落叶林变为常绿林,从图中提取的信息是1 月 0等温线向较高纬度移动,说明该地区气温升高,热量增加,导致喜温植物生长于该地。第15 题,由于气温升高,1 月 0等温线北移,必然导致该地区河流结冰期缩短或者消失。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 ”。读图回答 1618 题。16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17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18下列人类行动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加大台风预报警报C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D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答案16.A17.B18.D 解析第 16 题,题干说明图示为某种“环境变迁 ”, 结合图中发生“环境变迁 ”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即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故该“环境变迁 ”最可能的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第17 题,全球变暖是导致该“环境变迁 ”的根本原因;第18 题,解决全球变暖一方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植树造林,增加CO2的吸收量。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资源,但地球上的水只有2.53%是淡水。下图是“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分布和人口资源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人口数量占世界总数的百分比。读图,完成1920 题。19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非洲20关于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近几十年来以色列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该地水资源丰富B人类文明发祥地主要产生在水资源丰富的河流上游地区C我国新疆地区主要利用湖泊水来发展灌溉农业D农夫山泉饮料厂建在浙江千岛湖畔的原因是这里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答案19.A20.D 解析第 19 题, 用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世界总数的百分比除以人口数量占世界总数的百分比可知, 亚洲人均水资源最少。第 20 题,以色列水资源贫乏;人类文明发祥地主要产生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我国新疆主要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二、综合题 (共 50 分) 21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 称为暴雨, 100200 mm 称为大暴雨, 大于 200 mm称为特大暴雨。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 )。(2)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解析第 (1)题,可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直接总结分布规律。第(2)题,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泥沙沉积,导致河湖阻塞,易致洪水泛滥,加上受灾体密度大,灾情严重。22读以下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1)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区主要集中在_、 _流域。(2)根 据 “ 中 国 各 省 区 地 下 水 资 源 分 布 图 ” , 归 纳 我 国 地 下 水 资 源 空 间 分 布 特 点 :_、 _。(3)我国各省区中降水量稀少,但地下水资源极丰富的是_。请举一例说明当地人民是如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下水的?(4)我国东部省级行政区中,地下水严重缺乏的是_,请联系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答案(1)黄河海河(2)东少西多南多北少(3)新疆坎儿井是当地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由竖井和暗渠组成,当地气候干旱,为减少蒸发,通过暗渠输送地下水。(4)京津降水量少,年际变化大;地表水补给地下水量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过量开采地下水。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调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图示中可直接读出黄河、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缺乏。第(2)题,结合图示可总结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第 (3)题,新疆地处内陆,降水稀少,但地下水资源丰富;坎儿井是新疆因地制宜利用地下水的重要形式。第(4)题,京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23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 (1)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_。(2)全球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都有影响,如对_、_、_、_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3)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加剧_,引起 _的变化,导致_的改变。答案(1)海岸带和低地地区(2)农业林业牧业渔业(3)自然灾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解析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和沿海低地影响最大,对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生产影响较大,会加剧自然灾害,引起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变化。24下图是某城市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的某城所在地区聚落的分布特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1)请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并判断该城镇的空间形态。(2)随着 A 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结合图比较分析A 城市往 a、b 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答案(1)沿公路干线分布,平原多于山区。属于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形态。(2)往 a 方向发展改造河滩沙地,不占用农田; 靠近河流, 用水便利。 往 b 方向发展接近铁路,交通便利;土地开阔,发展余地大。解析该题考查城市地域形态和城市化的特征,重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图例可知,该地区聚落沿公路干线分布,平原多于山区,功能区集中连片,属于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形态。第(2)题,随着 A 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结合我国对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A 城市往 a 方向发展改造河滩沙地,不占用农田;靠近河流,用水便利。b 方向接近铁路,交通便利;土地开阔,发展余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