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案--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资源ID:19576440
资源大小:646.1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案--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标要求:1.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情况;2.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影响;3.了解辽宋夏金时期社会的变化。重点: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难点:社会的变化。授课过程:一、 农业和手工业1. 辽夏金元时期的农业发展的表现?【提示】(1)耕作制度: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引进越南占城稻(2)农业经济结构变动:出现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经济作物:一般指为工业,特别是指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3)棉花的种植和推广:始于宋朝,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4)边疆农业: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农业获得进一步开发。2.辽夏金元时期的手工业发展的表现?(1)制瓷业:宋:出现“五大名窑”;元: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2)矿冶业:煤的开采量很大,(北宋)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3)印刷业: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拓展】宋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宋代的出版商在刊印书籍时,通常要印上版权页“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目录后,往往刻一墨图记及牌记”这个“牌记”,载有出版人、刻书人、出版日期、版权声明等信息,类似于今日书籍的版权页。 引自(清)叶德辉书林清话(4)纺织业: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草市:乡村地区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兴起于南北朝,发展于隋唐,入宋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二、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 辽夏金元时期的商业发展的表现?(1)商品市场:(宋朝)为大众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基层市场蓬勃涌现;(2)边境贸易:宋与辽夏金政权之间,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3)货币: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剧增,宋朝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4)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宋代对外贸易路线图南海一号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 30米长10米宽,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小规模试掘后打捞出文物4000余件,而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2. 宋朝的商业活动有何特点?材料2:(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宋 汴京(今河南开封)【提示】宋代的城市商业活动极为繁盛,已经突破唐朝设置的东、西市旧制,大街上到处都有商店。交易时间从早到晚,有了“夜市”和“早市”。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 宋元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的原因?【提示】(1)农业、手工业的发达,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国家相对统一,交通便利;(3)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南北商品交流;(4)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思维拓展】“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1.市场扩大,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层市场(平民大众),蓬勃涌现;边境市场(少数民族),往来密切;海外市场(国际贸易),发展繁荣。2.货币发展:出现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3.贸易增长:海外贸易发达,外贸税收成为国家重要财源4.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思维拓展】宋以后城市面貌的变化?一、城市类型和职能:以政治、军事为主到商业、经济职能逐渐加强;二、城市空间分布:城市分布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城市内部坊市界限打破;三、城市人口结构和数量: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市民阶层兴起;四、城市人口文化结构:商品经济的活跃,开放的社会文化氛围,酝酿出全新的市民文化;五、人口流动趋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向工商业人口流动;六、城市网络体系: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城市、市镇市场网络体系逐渐形成。三、 经济重心的南移1. 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示】原因:(1)北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3)北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4)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两汉以前-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1)魏晋南北朝:南方得到初步开发;(2)唐中叶后:南方经济渐渐超过北方;(3)北宋: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已定型;(4)南宋: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影响:(1)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和海外贸易的发展;(2)吸引北方人口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3)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4)促进了民族融合。局限: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如何认识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提示】(1)体现了经济发展对文化教育水平的带动作用 (2)从南方考生来看南北分卷不是完全公平,但是站在统一国家全局的角度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南北分卷解决了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占有明显优势的问题,有利于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平衡南北利益。【思维拓展】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总体特点: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主要表现:(1) 农业、手工业大发展。宋朝的农业及手工业中的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较大发展(2)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南方经济发展并超过北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民族之间贸易加强。宋与辽、金、西夏的"榷场"贸易;元统一后各民族之间的贸易。(4)海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发达。(5)商业繁荣。纸币的出现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商业活动;坊市制度被打破带来的沿街开店,营业时间的不受限制。四、社会的变化宋元时期社会领域的新变化? 宋朝:(1)门第观念淡化;科举制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平民士人易于从政;婚姻择偶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2)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贱民阶层显著减少,租佃制盛行,人身关系逐渐契约化。(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不干预土地买卖;(“不抑兼并”)放松对社会流动和日常生活的限制。 金元时期,上述变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第 5 页 共 5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