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培养途径.docx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培养途径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体育教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新世纪的体育老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化观念,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养,以满意社会对人才素养的须要。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老师 素养 培育途径 新课程以来,我们呼喊老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在学问日异更新、信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今日,假如体育老师没有文化内涵,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学问,怎么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呢?因此,探讨体育老师素养的构成与培育途径是摆在我们全体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的课题。 1.新课标下体育老师素养的构成要素 1.1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的师德是体育老师最基本的素养。提高老师的政治思想素养具有动力和导向的作用,只有老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准高,才能培育出高素养的学生来。体育老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更多的是教化学生怎样做人。“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具有感染、陶冶、引导和教化作用。老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召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师德素养的培育应当是体育老师个人修养最重要的一部分。 1.2具有扎实的专业学问素养 专业学问素养是老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老师专业素养和水平的体现。体育学科的专业学问和基本技能,是体育老师的立足之本,在老师学问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体育老师必需精通所教专业学科的基础学问和基本理论,达到驾驭精确、理解深刻、记忆坚固、运用娴熟的水平。对于教材所涉及的问题要能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以为教学打下坚固坚实的基础。要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刚好将本学科最新的信息、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开阔他们的视野,催发他们心中创建的种子。 1.3具有深厚的教化科学学问 教化科学学问是老师学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老师要把学科学问最有效、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的学问阅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需在教化科学理论科学学问论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因此体育老师应加强教化科学理论的学习,深化探讨和驾驭教化规律,学问的内在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还要驾驭和刚好了解国内外教化改革的成果和动态,并加以汲取、借鉴,从而用于指导体育教学实践。 1.4具备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 一个合格的体育老师除了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外,还必需有较高的教化探讨实力和科研实力,能够对工作进行反思性总结,不断总结教学训练阅历,将之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教学探讨论文。素养教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化思想观念,其所蕴含的新的体育教化观念、体育理论和体育教学方法,势必会给体育老师提出新的挑战,体育老师要适应新的体育科学的发展,必需具有从学校体育实际动身,进行科研选题,制定安排,选择和运用科研方法,以及撰写论文的实力,探究和发觉新的教化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2.培育体育老师素养的途径 2.1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 体育老师观念的转变是体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前提。只有体育老师自身具有现代体育教学思想,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学生观念的转变才有可能实现,学校体育的素养教化才能落到实处。目前“应试教化”正向“素养教化”转轨,学校体育不仅仅要培育体质健壮的人,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手段培育政治思想高尚,意志品质坚韧,身心健康,能适应各种困难多变环境的人才,从而增加学校体育教化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 2.2要坚持进行师资培训 注意接着教化和终身教化是体育老师防止学问老化,调整素养结构和实力结构,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全面提高体育老师的素养,就要搞好接着教化,在学历进修和业务进修等方面加大力度。体育老师必需不断补充、更新学问,利用多渠道进行业务学习,通过师德教化,学习和驾驭现代教化理论,驾驭体育与健康方面宽广厚实的业务学问技能,努力提高素养。学校要激励老师“请进来,走出去”,请外面出名专家来校讲座,派老师出去参与业务进修、学位进修,提高各项素养。 2.3要加强体育科学探讨的实力 体育教化同其它教化一样,有着自身的规律,开展体育教化必需遵循教化规律,因此,必需了解和探讨规律。现代教化要求体育老师不仅仅是“教书匠”,更应是一个具有探究和创建实力的科研型老师,体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必需参与和加强体育科学探讨,结合教学、训练、群体竞赛实践,主动参加教化科研,在实践中仔细积累第一手资料,刚好地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擅长在工作中发觉问题,探究问题,不断在探讨中形成新的理性相识。 总之,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进行,对体育老师综合素养的要求也给予了新的内涵。为了适应素养教化的需求,体育老师肯定要加强职业道德教化和全面素养修养的培育,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探究,主动进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素养教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晓春.体育老师素养谈J.体育学刊,2000,(4). 2王捍东.新世纪体育老师的基本素养J.体育函授通讯,2001,(4). 3姚蕾,尚庆猛,姜德卫.体育教学良好心理气氛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2,(2). 4郑先文.体育教化与学生的社会适应实力J.甘肃教化,2003,(9).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