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docx
-
资源ID:19647290
资源大小:2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docx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摘要:目的 总结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后围手术期处理重点及阅历,提高救治水平,降低伤残率,死亡率。方法 采纳YL-1型碎吸针,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规范的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引流技术重点处治。结果 本组病例192例,血肿数215个,全部患者治愈,治愈率101% 。结论 术后围手术期正确、规范的处理技术是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微创术;引流术;围手术期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 CSDH)是指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且伤后病程达3周以上出现症状者。CSDH常发生于老人和小孩,男女之比为5:1,年发生率为(12)/10万1。CSDH约占各种颅内血肿的10% ,在硬膜下血肿中占1/4左右,双侧血肿发生率14%左右2。 11019年11月2022年12月我们收治CSDH 192例,全部采纳YL-1型碎吸针行微创引流术,术后处理措施适当,效果显著,现将围手术期处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92例(男155例,女37例),年龄391岁,平均年龄53.6岁。不同患者有不同程度头痛、眩晕、呕吐、肢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不同症状。全部病例经CT检查确诊,全部患者均有明显中线结构移位、脑受压征像。本组病例共计血肿数量215个,其中单侧血肿169例、双侧血肿23例。 1.2 手术方法 依照CT检查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血肿最厚且避开脑膜中动脉、板障血管并有利于引流点为钻孔点,消毒、铺巾、局麻,选用22.5cm规格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用电钻经选点干脆经头皮钻入颅内,插入针芯将穿刺针刺入血肿腔,拔出针芯连接引流管让血肿腔内血性液缓慢流出,待血性液基本流尽后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轻轻冲洗血肿腔,穿刺针连接引流管、引流袋持续引流。术后依据患者病情改变状况随时复查CT ,依照影像状况对引流装置进行调整处理。待病情好转CT复查血肿消逝后拔出穿刺针即可。 2 结果 全部病例采纳微创引流术治疗,留置引流时间为37d,其中1例因脑脊液漏引流28d。 其中并发颅内积气17例,继发性血肿腔内出血23例,引流口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3例。术后围手术期对症治疗,并发症消逝,无1例中转开颅,住院天数5106d。全部病例CT确诊血肿消逝治愈出院,治愈率101%。 3 体会 3.1 CSDH患者因血肿、大小、部位、病程长短不同,出现的临床症状亦不相同。术后围手术期患者病情改变较大治疗内容较多,重点是严密监视视察患者病情,一律依照脑损伤处理常规为CSDH患者进行治疗处理。 3.2 重视引流技术,穿刺针、针帽、接头、引流管、引流袋构成一完整的引流系统装置。术后意识不清、躁动担心,卧床时体位变动,带管自由行动等患者,都可能使引流装置发生改变。最常见的是患者在不经意的状况下将引流管或者引流袋扯脱。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是针、钻一体,经颅骨钻入后,引流针插在颅骨上,有特别好的固定作用。一般状况下引流针不会自行脱落,但如引流液较多,引流针放置时间延长,血肿缩小引流针位置发生改变相对较深时,需调整针的深浅度,经多次调整后引流针会发生松动,在此种状况时患者也可能会将针拔出。引流针、管被拉扯脱落后,引流出的血液或脑脊液浸湿伤口敷料或者衣服、被褥,增加细菌入浸的机会,可造成严峻的颅内感染。较常见的是空气进入颅内,形成硬脑膜下积气造成大脑组织塌陷,不利于血肿清出及脑组织复位。如为引流针被拔出则应再次手术或设法找到原针孔采纳新的穿刺针重新进针建立新的引流通道。如为引流管、袋脱落,需将头皮、伤口、引流针或脱落接口四周严密消毒,马上更换新的引流管、袋,并妥当固定好。引流袋位置的摆放很重要。为利于引流,引流袋位置高度稍低于血肿中心,一般放在枕旁即可。引流过程中应确保引流通畅,引流术中引流针、引流管常常被凝血块或纤维组织堵塞造成引流不通畅,应每日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完整、通畅。用手捏挤引流管查看管内引流液流淌状况,提起引流管视察是否有凝血块或碎屑纤维组织堵塞管腔。如引流不太通畅或疑有堵塞,可用5ml注射器抽吸引流管,如证明通畅即可,如有堵塞可抽吸5ml生理盐水轻轻冲洗管腔解决堵塞问题。视察引流液颜色及引流量对指导治疗特别重要。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壁由红褐或黄褐色结缔组织包膜构成,其内容物多为黑褐色半固体或红褐色液体,含有纤溶物质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混有少量胶冻样血块,很少纤维化形成固体。术后引流液多为血肿腔内残留液或血肿壁渗出液,引出的液体内含有少许碎屑纤维组织或小凝血块。术中、术后常规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正常状况下早期引流液为暗红色或淡红色,数日后引流液渐渐转为清亮,引流液量也逐日削减,血肿消逝。如引流过程中发觉引流液颜色变红或引流液中混有鲜血,说明血肿腔内有新的出血点出血。常用的处理方法为:肾上腺素1mg + 生理盐水250ml反复冲洗血肿腔至流出液清亮为止,或者肾上腺素12mg + 生理盐水500ml用输液器连接粉碎针从中孔滴入,液体瓶高度距血肿约6080cm,压力不宜过大,依据从侧孔流出液颜色调整滴速,引流液颜色红加快滴速、颜色变清则减慢滴速。亦可用立止血1ku + 生理盐水3ml灌入血肿腔内闭管5min后开放引流,几种方法交替运用效果较好。本组病例中继发性出血23例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全部治愈。如引流液颜色变为灰白或灰红、混浊、或呈脓性变更,提示血肿腔已被细菌感染,引流袋内液体应留样送化验室常规检查或作细菌培育及药敏试验。应用含抗菌药物生理盐水对血肿腔进行反复冲洗,动作肯定要温柔防止引起扩散。本组中有3例因引流时间稍长,引流液呈红白混浊样变更,化验见脓细胞,患者发热,确定血肿腔感染,经抗菌素盐水反复冲洗引流后治愈。每日定时视察记录引流液量、正常状况时血肿引流液逐日削减至无,一般510d左右血肿即可引流干净。如发觉引流液量突然削减,应首先检查引流针、管有无堵塞、脱落、扭曲、受压等状况或复查CT了解血肿是否已消逝,一旦发觉问题即时处理,使引流通畅。引流液量逐日增多且颜色清亮,可达60500ml/d,此时引出液成份已多被脑脊液替代。脑脊液流出量增多的缘由,多为脑脊液向血肿腔内渗出所至,也有是由于血肿腔缩小脑组织复位时穿刺针刺破血肿腔内壁、蛛网膜,脑脊液漏入血肿腔形成积液。为防止出现脑脊液大量丢失、低颅压、脑组织塌陷、脑表面桥静脉撕裂再出血、癫痫发作等并发症。通常采纳的措施为:旋转穿刺针将针适当退出,使穿刺针尖端位于颅骨内板内2mm左右长度为宜,避开穿刺针划破蛛网膜、脑皮质。提高引流管走行弯度高点或者干脆提高引流袋,其高度距脑中心水平约1520cm,调整、限制、保持肯定的颅内压。削减脑脊液渗出,减缓引流量。定时夹闭引流管,间断开放引流,依据患者状况进行调整。夹闭期间,如患者有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短等情形时,开放引流管可以缓解症状。如患者无何不适,夹管时间可持续24h以上,视状况间断夹闭、开放引流结合。引流术期间CT跟踪视察,需血肿腔消逝、脑组织复位才可拔管。 3.3防止感染 每日病房内进行空气消毒,保持空气簇新,预防交叉感染或呼吸道感染。务必保持呼吸道通畅,刚好、有效的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伤口处每日换药并查看有无出血、皮下血肿,敷料保持清洁干燥,一旦有渗血、渗液浸湿或污染马上更换。运用一次性引流袋,必需更换1次/d,更换时引流管接头仔细消毒,引流管开关要夹闭,防止空气进入造成气颅或引流管及袋内引流液倒流入颅内诱发感染。 参考文献: 1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22:178. 2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442.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