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教学过程1.docx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教学过程1 多媒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阜阳市颖东区枣庄镇中心小学 魏祥珍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教学过程,都应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尽量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供应全面、丰富的音像学习资源,把多媒体技术作为小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工具,从而用这种先进的现代教化模式代替古板的说教模式,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数学运算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好玩味的、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一教化教学理念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至关重要。下面就我个人实践谈谈多媒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以旧导新,创设情景 数学探讨的对象是抽象的,是从生活实际抽象出来经概括而成的学问,学生学习新的数学学问或是从实际抽象概括,或是从抽象到抽象,与其它学科相比思维难度大.在引入新知时,比较好的方法是使新学问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水平上,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而又生动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学问生活阅历;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学生阅历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爱好。 又如我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时候我在投影上又加一个梨,接着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趁机让学生思索这两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视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既温习了旧学问又驾驭了新学问。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学问驾驭也较为深刻。 如我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先出示两个半径分别为6厘米和3厘米的圆,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环行面积有什么联系?能从两个圆的面积得出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屏幕演示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从而实现了学问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主动主动,轻松扎实。既增加学生的感性相识,又加深对学问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二.激发爱好,探究新知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深厚爱好时,也就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这是保证学生主动主动参加学习过程的基础。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习爱好,调动学习主动性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前提,这些基本上都贯穿到课件制作教程中去才好。小学生年龄小,有着留意力时间短、长久性差的特点,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假如在学生即将学习新学问的时候,我们老师依据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新颖的学习情境,就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心理和学习爱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开心,也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显示精彩彩艳丽的太阳、月亮、地球三颗星球运行的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形象的动画把学生带进了奇异的宇宙,感知了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学生对年、月、日的其它学问也产生了疑问。可见用多媒体演示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深厚爱好,迫切要求驾驭新知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三.动画显示,开发智力 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协助教学,使教学表现力加强。有利于学问发生的过程的展示。实时交互限制和双向沟通,有利于学生思维实力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育。 1、让静态的学问动态化。 教材上的学问点都以静态、单维的形式呈现.。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实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把静态的学问动态化,让单维的学问结构转化为多维的网状学问结构。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形式,规律的得出,结论的推导,重点都在“过程”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清楚的“动画表象”,以有利于他们的思维发展。 如我在教学数线段这一学问点时,这样设计:在屏幕上先显示一个平分4段的线段图,然后将线段一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数一段有多少条线段?,接着,让学生数两段的有多少条?三段的有多少条,最终让学生明白一共有多少条。从而得出数线段的计算方法:n×(n1)÷2。这个动态的演示过程中学生感知形象、详细清楚、认知深刻,不须要老师提示,即可精确地概括出数线段的计算方法。 2、让困难的学问简洁化。 运用多媒体可以将困难的学问以物化的形式再现出来,使困难的学问变得形象详细,便于学生理解和驾驭.如我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教材中有一道利用线段图来理解题意的应用题,“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8个筐。照这样计算,6个人3天一共编多少个筐?”课本中的线段图是静止的,这样要求学生去解答会有肯定的困难。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原来静止的线段图变成有动画效果的线段图,先显示出每人每天编18个筐的线段,然后在原来显示的线段通过移动再显示出6个人1天编的个数的线段(即6个小段长),最终通过移动6小段再显示出6个人3天一共编的个数(即4个6小段长)。这样可以使抽象的学问变得详细使学生简单理解,一目了然清晰地知道这道应用题的解法:知道每人每天编18个筐,要求6个人1天编的个数也就是等于每人每天编的6倍,列式是:18×6108(个);要求6个人3天一共编的个数也就是等于6个人1天编的3倍,列式是:108×3=118(个)。通过这样详细的、生动的分析,逐步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实力。制作过程可以通过学习flash课件制作教程实现。这样既可突破难点,化抽象为详细,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为清楚.多媒体的协助教学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加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相识事物的规律,促进了学生对学问技能的理解、驾驭与应用,可以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它也使课堂形式敏捷多样,丰富多采,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如我在教学数线段这一学问点时,这样设计:在屏幕上先显示一个平分4段的线段图,然后将线段一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数一段有多少条线段?,接着,让学生数两段的有多少条?三段的有多少条,最终让学生明白一共有多少条。从而得出数线段的计算方法:n×(n1)÷2。这个动态的演示过程中学生感知形象、详细清楚、认知深刻,不须要老师提示,即可精确地概括出数线段的计算方法。 四.创设情境,加深概念理解 引入概念是教学的第一步,概念教学是依据已有的教材和学问作出符合肯定阅历与事实的再认和推想性想象的过程,让学生经验数学家发觉新概念的最初过程,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宏大的发觉”,而猜想也是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强大动力,因此概念引入时,借助多媒体呈现学生熟识的情景。 如我教循环小数时,制作了一框形象逼真、色调清楚的红绿灯投影片。上课起先出示此片让学生视察,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改变。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肯定的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学生通过形象详细的事物的视察很快的理解了循环的概念。 又如我教周长的概念时,学生不好理解,通过课件演示,就好懂得多了。课件里一只小花猫绕花园走一圈,它走过的路途长度就是这花园的周长。学生一看有只小花猫在那里跑,爱好大增,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周长这个概念一下子就刻在他们的脑海里。 五、设置悬念,引导探究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迫期盼的心理状态,具有剧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究、追究的深厚爱好。例如我教三角形内角和时,在投影上出示始终角三角形玻璃(是用三块玻璃拼成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学生对上感到新颖,渴望得到答案。这时我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知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打算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我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是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觉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加之乐,胜利之悦。 六.创设情境,加深概念理解 引入概念是教学的第一步,概念教学是依据已有的教材和学问作出符合肯定阅历与事实的再认和推想性想象的过程,让学生经验数学家发觉新概念的最初过程,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宏大的发觉”,而猜想也是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强大动力,因此概念引入时,借助多媒体呈现学生熟识的情景。 如我教循环小数时,制作了一框形象逼真、色调清楚的红绿灯投影片。上课起先出示此片让学生视察,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改变。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肯定的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学生通过形象详细的事物的视察很快的理解了循环的概念。 又如我教周长的概念时,学生不好理解,通过课件演示,就好懂得多了。课件里一只小花猫绕花园走一圈,它走过的路途长度就是这花园的周长。学生一看有只小花猫在那里跑,爱好大增,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周长这个概念一下子就刻在他们的脑海里。 总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多媒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得学问,发展思维,形成实力。我在许多小学数学课件中就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个动画讲授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这样会激起学生主动探究新学问的心里。在传授新学问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练习、总结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加深对新学问的理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教学过程1 简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设计中要留意哪些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