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获奖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9810264
资源大小:33.0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获奖教学设计.docx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获奖教学设计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获奖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内容概述: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改变中的其次部分,概略地相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改变。本节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相识地球内部的力气是如何变更地形地貌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3-6年级)是以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担当科学启蒙任务,侧重于培育学生对科学的爱好和求知欲。火山和地震是学生特别感爱好的话题,他们也通过各种途径具备了一些相关的学问。然而对火山和地震怎样变更着地形,学生可能不很清晰。本课教学正是基于学生这样的相识基础进行的。 教科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火山和地震”;其次部分 是“地球内部的运动”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发觉问题,找寻缘由,从而相识地球内部运动变更地形地貌的事实。教学方式主要是观看课件、阅读、沟通和讲解、模拟试验。学生所相识的地貌现象是本课教学的起点,仅仅依靠上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形地貌的种类、特征相识还是不够的,课前的资料搜集活动对本课的教学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设定明确的要搜集的资料任务,使得学生有的放矢。建立在学生对地形地貌的相识基础上,寻求现象形成的缘由,利用火山和地震学生特殊感爱好的主题,进行探究,进一步引出地球内部运动对地形改变的影响的探讨。最终利用模拟试验使学生相识到地壳板块的各 种形式的运动形成的地貌。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变更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 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改变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变更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试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 响。 情感、看法、价值观 相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改变着的。 四、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改变,这种改变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变更着地形地貌。 五、教学打算: 分组打算:有关火山和地震的图片或资料、毛巾、报纸、泡沫塑料块、 彩色笔,等等。 老师演示:地震、火山对地形地貌影响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反映地 壳板块运动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你们知道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在中国发生了 什么事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对,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的大地震。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干脆严峻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遇难69227人。国务院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你们知道这次地震是什么缘由造成的吗?这次地震形成的缘由 有两个: 一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抬升。 二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 大。 下面我们来观看课件,课件展示汶川地震震前震后的图片。 师:这样的改变都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老师板书课题。 二、相识火山和地震 1、借助多媒体资料相识火山也能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2、探讨: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3、我们还知道哪些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学生沟通收集的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怎样变更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师总结:地震和火山形成的地形地貌有火山岛、湖泊、断层、峡谷、岩熔高原、火山湖、火山锥等。 三、地球内部的运动 1、师讲解: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很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气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大陆板块构造学说。 2、课件演示地表六大板块的构成。 3、边观看课件边思索:地球深部物质的不断运动,会对板块造成什 么影响? 4、观看模拟试验录像:用两张纸表示两大板块,把两张纸靠紧平放在水面上,再用一根吸管插入水底,向两纸中间吹气,使水运动起来,表示地球深部不断运动的物质。多媒体演示板块分别形成裂谷、海洋 的过程。 5、做板块相互碰撞、分别、平移的模拟试验。 模拟试验一:用几块毛巾叠在一起,然后用手从两端向中间挤,模拟 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模拟试验二:用一块长条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看看地形发生什么改变?如抬升的地方会形成山脉或高原,河流会形成瀑布等。 模拟试验三:用两本科学书表示两个大陆板块,把两本书平放在桌面,模拟板块碰撞,视察书本的改变。 老师小结: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宏伟的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它们也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而形 成的。 课件展示宏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体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 6、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造成地球表面的地形也在不断改变。揣测将来的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将会发生什么改变? 四、课堂总结: 师总结: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改变,有的如同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快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我们今日所见到的地形地貌都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而形成的吗?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变更,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改变。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课后搜集:其他缘由对地球表面的影响作用的资料。 七、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做板块相互碰撞、分别、平移的三个模拟试验视察地球的内部运动。 2、借助观看模拟试验录像:用两张纸表示两大板块,把两张纸靠紧平放在水面上,再用一根吸管插入水底,向两纸中间吹气,使水运动起来,表示地球深部不断运动的物质。多媒体演示板块分别形成裂谷、海洋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相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八、设计特色简述: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3-6年级)是以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担当科学启蒙任务,侧重于培育学生对科学的爱好和求知欲。我通过三个教学环节来进行教学的。首先第一个环节就是创设情境使学生发觉问题,找寻缘由,从而相识地球内部运动变更地形地貌的事实。其次个环节是让学生相识火山和地震,并且沟通课前所收集的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老师讲解、课件演示以及做模拟试验等方式来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状况。学生所相识的地貌现象地震和火山是本课教学的起点,仅仅依靠上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形地貌的种类、特征相识还是不够的,课前的资料搜集活动对本课的教学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设定明确的要搜集的资料任务,使得学生有的放矢。建立在学生对地形地貌的相识基础上,寻求现象形成的缘由,利用火山和地震学生特殊感爱好的主题,进行探究,进一步引出地球内部运动对地形改变的影响的探讨。最终利用模拟试验使学生相识到地壳板块的各种形 式的运动形成的地貌。 九、板书设计: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 化 地震和火山形成的地形地貌有火山岛、湖泊、断层、峡谷、岩熔高原、 火山湖、火山锥等。 大陆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获奖教学设计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教学设计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教学设计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教学设计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教学设计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教学设计(优秀)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教学反思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教案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白)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改变教案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