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4.ppt
-
资源ID:19868513
资源大小:1.01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4.ppt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了解全剧剧情,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在全剧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训练点(二)能力训练点 1分析剧作主人公窦娥的艺术形象。 2以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 3鉴赏剧中“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了解超越现实的夸张和想象对于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体现剧作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认识剧作抨击社会黑暗的反封建主题。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并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是教学的重点;后两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 加强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了解全剧剧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曲词,借助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剧中安排“三桩誓”超现实情节的作用,可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窦娥冤窦娥冤三、课时安排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四、学生活动设计 1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阅读读本元曲和明清传奇一文的相关部分,了解杂剧的基本常识。以曲词为主诵读课文;借助课文题解,了解全剧剧情。有条件的,可进而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全文及关于关汉卿的戏剧评论。 2第一课时,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以便更好地投入境界,体味作品。而后,要求他们独立分析课文节选部分的基本情节,列出简要提纲。 3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反复呤诵关键曲词,体会剧作语言和艺术构思的特色;进而通过课堂讨论,归纳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剧中超现实情节的作用。 4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关汉卿和窦娥冤的演出。五、教学步骤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一)明确目标 本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借助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掌握节选部分的剧情发展脉络,并初步把握主人公窦娥的基本性格。(二)整体感知(二)整体感知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现代戏剧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读本第四册选有该剧片断)时,也是以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作为剧作核心情节的。窦娥冤历来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课文节选部分,是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剧作借弱小无助的窦娥的不幸命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地代黑暗现实的触目惊心的图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剧作赋予主人公窦娥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个自幼被卖作童养媳,备受凌辱,最后又被无辜推上断头台的弱女子,不仅敢于指斥天地鬼神,还大声控诉“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剧作又为窦娥设计了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借助超现实的夸张与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使整个作品达到“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目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简要介绍剧作者关汉卿(参看人教社教参) 关汉卿,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名列“元曲四大家”(另外三人为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之首。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一生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作除窦娥冤外还有望江亭、单刀会等。他生活的年代比美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要早三个世纪;1956年,关汉卿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 2指名提问,要求学生简要说明元杂剧的主要体式特点。(参看语文读本) 3指名提问,要求学生复述窦娥冤全剧剧情。(参看课文题解) 4分配角色,由学生角色朗读课文(只读曲词与空白,科介从略) 5问题讨论: (1)试分析剧情的发展过程,将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 (第一层:开头至滚绣球曲末“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诉说冤屈,指斥天地的不公。 第二层:“(刽子云)快行动些”至鲍老儿曲末“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窦娥请求绕道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被押赴杀场而伤心;与婆婆见面后,诉说冤屈,嘱托后事。 第三层:“(刽子作唱科,云)兀那婆子靠后”至文末。窦娥临刑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 (2)从课文的三层次中,可以大致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一、三层主要表现他的反抗精神,第二层表现她的善良心一。) 6学生自读课文,疏理课文词语。 (下一课时,重点任务是鉴赏曲词,容量较大,难点较多。因此,在粗通剧情后可引导学生分层疏理同语,减少下一课时的学习困难。以下所列词语表,仅供参考。 第一层:实词:生(深) 糊突(混淆) 勘(核查、查验) 虚词:合(应当) 第二层:实词:纽(拘束) 哥哥行(这边) 落的(落得) 葫芦提(胡胡涂涂) 第三层:实词:罚(同“发”) 委实(确实) 湛湛(清明)青天)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暑气暄(暖,文中指炎热) 古陌荒阡(“阡陌”,指田野) 官吏每(同“们”)(四)总结、扩展(四)总结、扩展 学习窦娥冤,重点在欣赏其曲词和艺术我法,这是下一课时的任务。但了解背景、把握剧情、梳理层次、通解文字,是进行鉴赏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也可以说是进行鉴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大家要充分认识本课时知识积累的作用,有些内容,如作家作品、杂剧曲词语汇等,是可以融入我们的语文素养的,更不可忽视。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一)明确目标 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是在前一课时初步通解文字、了解剧情和初步把握主人公形象的基础上,以曲词为主来鉴赏课文的语言,鉴赏剧作借助想象、夸张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和深刻批判的艺术手法,并更深入地把握主人公形象。(二)整体感知(二)整体感知 杂剧的戏剧语言由曲词、空白、科介三部分组成,其中曲词和空白是剧中的人物语言。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主要就是品味曲词和空白。窦娥冤第三折中,由端正好、滚绣球、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等十支曲子构成的一套剧曲,十分生动地展示了窦娥这个无辜的弱女子的内心世界,抒发了她满怀冤屈的极端悲愤的感情,推动了剧情向高潮的发展。“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表现了窦娥的冤屈之深重,反抗之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五)课后作业(五)课后作业 1诵读全文,重点诵读滚绣球、耍孩儿、二煞、一煞等几支曲子。 2初步思考设计“三桩誓愿”的戏剧情节对于刻划人物、凸现剧作主题的作用。(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剧情发展 窦娥性格 一、押赴刑场指天斥地 刚强、坚贞 宁折不弯 二、婆媳诀别诉说冤屈 善良、纯朴 开始觉醒 三、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简析端正好一曲:怎样理解曲词中的“没来由犯正法,不提防遭刑宪”这两句话?这支曲子在全剧中起了什么作用? (端正好一曲,可看作滚绣球和以下各支曲子的引子。“叫声屈动地惊天”,正与剧名“感天动地窦娥冤”相合。“没由来”、“不提防”说明窦娥身陷冤狱的无辜。她不仅屡受酷刑,而且即刻便要惨遭杀戮,“顷刻向游魂先赴森罗殿”,冤深似海,怨气冲天,她不能不爆发出悲亢惨痛的呼号。) 2重点赏析滚绣球 (1)指名学生口译这支曲子。 (2)这支曲子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这支曲子集中反映了窦娥的反抗精神,你认为曲词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哪句? (这支曲子写窦娥蒙冤赴刑时对天地鬼神的怨恨,运用了呼告、对比以及对偶、感叹、反问、词语反复等修辞方法,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物的情感。 曲词中,最能体现反抗精神的是“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两句。在这支曲子里,窦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日月鬼神由信奉到怀疑、质问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后则错指天斥地,对当时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最猛烈、最尖锐的抨击,对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封建王权作了大胆指责与否定,因而反抗精神最强烈。) 3对比赏析耍孩儿至煞尾等四支曲子,鉴赏曲词,领悟剧作采用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手法进行构思的艺术魅力。 (1)指名学生朗读并口译曲词。 (2)试各用4个字为“三桩誓愿”拟一个名目。 (3)历史上关于一些冤狱的传说,多半是“一人一事”,为什么剧中要连写三桩誓愿? (三桩誓愿的名目分别为: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课文中连写三桩誓愿,是使用递进手法,使戏剧冲突步步激化。三桩誓愿,也可以说是一桩比一桩更大,由此凸现窦娥所蒙受的千古奇冤,控诉“恶人横行,好人受害,官吏昏聩,法制黑暗”的社会现实,实现了对那个产生“时代的悲剧”的“悲剧的时代”的批判。 作家借三桩誓愿,也进一步突出了刚强的窦娥决不妥协的性格。作家描画了她那股惊天地、泣鬼神的如虹怨气,使这个身份卑贱的童养媳,化作一颗光芒四射的慧星,划破那笼罩苍穹的无边黑暗。一个苦度青春的少妇被吞噬、毁灭了,但是,一个传诵千古的艺术形象却屹立起来了。她“宁为玉碎,决不瓦全”的品格催人泪下,令人钦敬。 连写“三桩誓愿”,是借助想象、夸张手法完成的杰出艺术构思。这样的处理,在作品现实主义的躯干上洒上了一层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它“于事理不合”,却“为人情所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理想和要求。它启示人们:“善”虽一时无力战胜“恶”,但正义的力量不会泯灭。这样的构思,拓展了剧情发展的空间,符合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给人以鼓舞和感召。)(四)总结、扩展(四)总结、扩展 关于主人公形象和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小结,见前之“(三)2、3” 关于关汉卿剧作的语言特色: 王国维先生曾盛赞关汉卿“一倚空傍,自铸伟词”,称赞其剧作语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当为元人第一”。“本色”二字,准确概括了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而自然,而生动。如课文中,指天斥地的场面高亢激越,紧张急促, 端正好和滚绣球,几乎句句用韵;而诀别婆婆的场面则曲白相同,如泣如诉,哀婉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则激情如火,慷慨激昂。关汉卿剧作的语言,集中体现了元曲具有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五)课后作业(五)课后作业 1抄写二至三则最喜欢的曲词,反复吟诵。 2就课文使用的浪漫主义手法,写一则五百字以内的短评。(六)板书设计(部分与上一课时重合,本课时最后完成)(六)板书设计(部分与上一课时重合,本课时最后完成) 剧情: 一、押赴刑场指天斥地 主人公性格:刚强、坚贞 宁折不弯 划破黑暗 二、婆媳诀别诉说冤屈 善良、纯朴 开始觉醒 的“彗星” 三、感天动地三桩誓愿 指天发誓:血溅白练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六月飞雪邹衍下狱 亢旱三年孝妇衔冤 (指天斥地) 誓愿应验(感天动地) (滚绣球何为地 枉做天 湛湛青天 皇天也肯从人愿(耍孩儿 一煞) | 作家世界观中的矛盾 |(说明:关于“指天斥地”与“感天动地”的矛盾,只在部分程度较高的班级提出供学生思考讨论,一般班级不作要求,故在“目标完成过程”中未涉及。若不讨论此问题,可在板书中将相关内容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