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1).ppt
诸葛亮 诸葛亮(诸葛亮(181181234234),复姓),复姓诸葛诸葛名名亮亮,字字孔明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95)1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卧龙岗,故号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卧龙岗,故号卧龙先生卧龙先生。西晋陈寿。西晋陈寿三国志三国志有有诸葛诸葛亮传亮传,并整理其诗文,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诸葛亮集传世。传世。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鼎逐鹿。建安十三年(鼎逐鹿。建安十三年(208),诸葛亮出使东吴,),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最后促使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经舌战群儒,最后促使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经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蜀集团运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蜀集团运筹策划,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直至筹策划,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直至病逝于五丈原军旅之中。他有济世爱民之心,经病逝于五丈原军旅之中。他有济世爱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天纬地之才,“智绝千古智绝千古”,特别是隆中决策,特别是隆中决策,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可谓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可谓“专待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引后世无数英,引后世无数英雄竞折腰,被称为雄竞折腰,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古今第一贤相”。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诸葛亮病逝五丈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原军中的前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夕,还写信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诫子书。他在。他在诫子书诫子书中告诫儿子,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务求“接世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岁。诫子书诫子书中关于中关于道道德修养、教育方法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背景简介背景简介 夫(夫(f) 澹泊(澹泊(dn)()(b) 淫淫(y yn n)慢慢 遂(遂(su) 庐(庐(l)读准字音,熟读成诵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诫子书诫子书 夫夫/ /君子之行君子之行, ,静静/ /以修身以修身, ,俭俭/ /以养德以养德; ;非澹泊非澹泊/ /无以明志无以明志, ,非宁静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无以致远。夫/ /学须静也,才学须静也,才/ /须学也。非学须学也。非学/ /无以广才,无以广才,非志非志/ /无以成学。淫慢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则不能/ /励精,险励精,险躁躁/ /则不能则不能/ /治性。年治性。年 与时驰,意与时驰,意 与日去,与日去,遂遂 成枯落,多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穷庐,将/ /复何及!复何及! 读准字音,熟读成诵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诫子书诫子书 夫夫/ /君子之行君子之行, ,静静/-,/-,俭俭/-;/-;非澹非澹泊泊/-,/-,非宁静非宁静/-/-。夫。夫/ /学学-,才,才/-/-。非学。非学/-/-,非志,非志/-/-。-/-/则不则不能能/-/-,-/-/则不能则不能/-/-。年。年-,意意-,遂,遂-,多,多-,悲守,悲守/-/-,将,将/-/-! 读准字音,熟读成诵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诫诫 子子 书书夫夫君子君子之之 行行, ,(以以)静静()()以以 修修 身身, ,(以以)俭俭 以以 养养 德德; ; 非非淡泊淡泊 无无 以以 明明 志志, ,非非宁宁 静静无以无以 致致 远远。 夫夫 学学 须须 静也,静也,才才须学也。非学无以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广 才才,非,非 志志 无以无以 成成 学学。淫淫 慢慢 则则不能不能 励励 精精,险险 躁躁则不能则不能 治治 性性。年年 与与 时时 驰驰,意意 与与 日日 去去,遂遂 成成 枯落,枯落,多多 不不 接接 世世,悲悲 守穷庐,()守穷庐,() 将将 复复 何何 及及! 告诫、劝勉告诫、劝勉 书信书信的的 品行品行 宁静宁静 来来 涵养涵养 德行德行 节俭节俭 来来 培养培养 品德品德不不 没没 办法办法 明确明确 志向志向 平和平和 安静安静 达到达到 远大的目标远大的目标 学习学习 必须必须才能才能 增长增长 才干才干 志向志向 成就成就 学习学习 放纵放纵 懈怠懈怠就就 振奋精神振奋精神 轻薄轻薄 浮躁浮躁 修养修养 性情性情 年纪年纪 随同随同 时光时光 迅速逝去迅速逝去意志意志 岁月岁月 消失消失 最终最终 大多大多 社会社会 悲哀悲哀又又 怎么怎么 来得及来得及 高尚君子的品行,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不能够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驰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1、从这篇、从这篇诫子书诫子书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希望孩子做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希望孩子做一个怎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一个怎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熟读课文并思考:熟读课文并思考:静以修身(才静以修身(才学),俭以养德(德)(论点)学),俭以养德(德)(论点)a a、非淡泊无以、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非宁静无以致远远。b 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C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有才德的人2、结合下列句子说说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个有才德的人?、结合下列句子说说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个有才德的人?要立志要立志:要学习:要学习:淡泊名利,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淡泊名利,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树立远大的志向,屏除杂念和干扰,宁树立远大的志向,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的学习,增长自己的才干。静专一的学习,增长自己的才干。要惜时要惜时 3画出文中有关提到画出文中有关提到“志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说说你对文中“志志”与与“学学”的关系是如理何解的?的关系是如理何解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非志无以成学 要学有所成,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要学有所成,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明志”,也,也就是将志放在心中眼前,不断磨砺自己就是将志放在心中眼前,不断磨砺自己;一方面强调无一方面强调无“志志”不足以不足以“成学成学”,意思是没有志向,则学习没有,意思是没有志向,则学习没有目标,必然导致学习庞杂,不能专一,最终学无所成,目标,必然导致学习庞杂,不能专一,最终学无所成, 4.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静”字。字。“俭以养德俭以养德”与与“静静”有何关系?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俭以养德”是建立在是建立在“静静”的基础上的美德。的基础上的美德。 又诫子书又诫子书 夫酒之设,合礼致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情,适体归性,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也。主意未殚,宾未殚,宾有余豪有余豪 ,可以至醉,无致,可以至醉,无致迷乱迷乱 。【注释注释】致:表达。致:表达。 归:符合。归:符合。 至:达至:达到顶点。到顶点。 意:情趣。殚:尽。意:情趣。殚:尽。 豪:酒量大豪:酒量大的意思。的意思。 致:达到。迷乱:分辨不清,丧失致:达到。迷乱:分辨不清,丧失理智。理智。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宴席上的酒的设置,在于合符礼节、表达情意,适应身体宴席上的酒的设置,在于合符礼节、表达情意,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礼节尽到了就该退席,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和性格的需要,礼节尽到了就该退席,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主人的情意还未尽,客人也还有余量,可以饮到酒醉,但也不主人的情意还未尽,客人也还有余量,可以饮到酒醉,但也不能醉到丧失理智而胡行乱来。能醉到丧失理智而胡行乱来。诫外生书诫外生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济?若志不强毅,意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不慷慨,徒碌碌滞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于凡庸,不免于下流下流矣!矣!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注释注释】外生:外甥。生,同外生:外甥。生,同“甥甥”。 存:有。存:有。 滞:拘泥。滞:拘泥。 庶几:指圣贤。庶几:指圣贤。 揭:显露。存:保存。揭:显露。存:保存。 恻:恳切。恻:恳切。 忍:容忍。屈:委屈;挫折。伸:舒展,忍:容忍。屈:委屈;挫折。伸:舒展,顺利。顺利。 细碎:细小烦杂。细碎:细小烦杂。 嫌:埋怨,不满。吝:悔恨,遗憾。嫌:埋怨,不满。吝:悔恨,遗憾。 淹:停留。淹淹:停留。淹留:停留。指暂时得不到官做。留:停留。指暂时得不到官做。 济:成功。徒:白白地。碌碌:平庸无能。滞:停滞,济:成功。徒:白白地。碌碌:平庸无能。滞:停滞,滞留。滞留。 窜:躲藏。伏:藏匿。窜:躲藏。伏:藏匿。 下流:地位低微。指没有出息。下流:地位低微。指没有出息。 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仰慕先贤仰慕先贤,戒绝情欲戒绝情欲,抛弃阻碍前进的因素抛弃阻碍前进的因素,使使先贤的志向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在自己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要能屈能伸,丢弃琐碎丢弃琐碎,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除去埋怨和悔恨除去埋怨和悔恨,这样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滞留这样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滞留,也不也不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刚强坚毅又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意气不慷慨激昂慨激昂,那就会碌碌无为地沉湎于流俗那就会碌碌无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无闻地被情欲束缚默默无闻地被情欲束缚,势必永远沦入凡夫势必永远沦入凡夫俗子之列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为庸俗的低微没有出息之辈。甚至免不了成为庸俗的低微没有出息之辈。